●汪汪大洋匯「遠流」
十二年前一個夏日黃昏,下班後的遠流企畫部空盪盪,我和詹宏志聊著過幾天到遠流來主編系列叢書一事,詹宏志撐著頭,說起多年前只有八名員工的遠流,有事沒事辦公室喊一聲就全聽到了,開會是沒有的事,待公司壯大了,卻需要很多很多會議,溝通協調。
我附和著諸如公司軀體龐大的流弊,以及組織瘦身的需要。詹宏志低聲說道,「但是你又不能叫公司不要變大。」
不過短短幾天,詹宏志和公司的關係產生變化。這個愈來愈大的出版龍頭,生產了無數的暢銷書,但有一條產品線理想色彩極高,曲高和寡,走的是學術,談的是思想,總經理詹宏志親自操刀。運作多年後,對於這一系列韋伯、馬庫色、馬克思等作者群構成的書種,業務部門頗有不同的聲音。
路線的爭議,讓詹宏志重新思索公司的定位、發展的方向,以及個人的角色。不久,這名文化界罕見的金頭腦決定離職,離開工作長達八年的出版公司。
●彷彿在君父的「城邦」
龍困淺灘困不了多久,失業多年的詹宏志,後來創辦了pchome、城邦出版集團,去年香港富商李嘉誠入主城邦,人才大量出走。貓頭鷹創辦人郭重興離開了,麥田總編輯陳雨航離開了。他們說,無法適應集團(或者說財團)的運作方式,他們為台灣的編輯自主權而憂心。
是的,你不能叫公司不要變大,但是小公司壯大為大企業體,游刃有餘變成綁手綁腳,江湖俠客轉為行伍教頭,不是人人可以適應的。幾月前在誠品書店悄遇陳雨航,聽說他另行創業,一個小小的出版單位,可能比詹宏志初入遠流時的公司規模還小,日後會不會因蓬勃而膨脹,誰也不敢預料,就像詹宏志大概也很難預料,十二年前他出走,同樣的理由,十二年後他讓人出走。
陳雨航諸君當然不捨,捨不得步下曾經盡情揮灑的舞台。若非工作環境丕變,誰甘於捨棄?
●小鬼當家的快活地獄
詹宏志寫過一篇文章<榮耀歸於老闆>(《趨勢索隱》頁六九,遠流出版),自述他當年離開中國時報,成為個人工作者,朋友為他惋惜,認為「經營或參與經營一個影響大眾生活至鉅的大公司」,才能把才能發揮到極致。然而,像詹宏志這樣單兵作戰,成為小店、小公司負責人的,據詹氏當時統計,每八個台灣人就有一名。而其中不乏大企業體的高級幹部,放棄升遷的遠景,斷絕加薪的希望,捨掉在大公司的風光,卻冒著創業的風險,為什麼?
不管離開大企業庇蔭後,這些個體戶的前景是慘澹經營或飛黃騰達,他們出走的共通理由,「就是要尋找個人的實踐與肯定。」詹宏志說:「當然這是一種可惜的浪費,但更是大公司的恥辱。有人說,這是因為中國人喜歡當老闆的劣根性──我不相信這句話。我認為是,不好的資本制度,會使每個老闆為這個社會逼出一百個老闆。」
尋找個人的實踐與肯定,當然是背離既有的光芒,歸零,向另一個有光的所在出發的好理由。但也不乏翅膀硬了要展翅單飛的案例,有的不願「榮耀歸於老闆」,也有的把「罪過歸於老闆」,後者或許正是詹宏志所不以為然的「中國人喜歡當老闆的劣根性」,只不過這可能不是中國的民族性或東方人的特質。誰不想稱王稱雄?放諸四海皆準。老闆也可能因為員工自立門戶的企圖心而背了黑鍋。
中國人常說「寧為雞口,不為牛後。」語出《戰國策》。雞口,後來演變為雞首,意思一樣。這是東方的說法。
古羅馬史學家普魯塔克曾記載過凱撒大帝的話:「我寧願到阿爾卑斯山荒僻的鄉村當村長,也不要在羅馬做第二號人物。」(轉引自南方朔,20020117《國語日報》)這是西方的說法。
寧為雞口的心態,多的是不爽屈居牛後。撒旦不願在耶和華之下當老二,索性率眾造反。他在《失樂園》說得直率:「在地獄稱王,好過在天堂為吏。」
這個「好過」因人而異。或得意於自由自在,或滿足於有權有勢,或著眼於利潤獨享。但足以確定的是,一個人若無法在工作中找到安身立命的感覺,若無法在職場裡找到盡情揮灑的空間,但憑報酬和尊位,老闆仍難以留住人才。
拉雜寫來,無意談什麼經營領導,只因撫今追昔,看別人,想自己,不免叨叨絮絮。我的職場生涯短暫,輾轉流離倒換了不少公司。我是念舊的人,每一次毅然離職,都緣於一個希望,希望找到一家對的公司,做對的事。儘管如此,仍難如願。十二年前,因為詹宏志飄揚遠去,我沒能成為遠流一員,如今哪都不想去,繭居在家,十足巨蟹。2002/3/20
■回應■
…………………………………………………………………
姓名: 迷些路 E-mail: 最近忙@how about you?
留言:
有感而發,不針對任何人。
“寧為雞口,不為牛後”,我倒覺得”寧為牛後,不為雞口”。因為牛後有機會成為牛首,但雞口若滿足了稱王的意願,如何還能開拓更大的格局?
若拉長時間來看,雞口、牛後都只是一時狀況。何必計較一時,反而該了解反省自己,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環境。
經營企業欲小不易,樹大就要分家,不然盤根錯結,枝幹率絆,彼此怨懟,一無好處。
-- 2002-03-21 13:30:56 --
姓名: 散落的胡椒粉 E-mail: @胡椒粉
留言:
詹宏志這個人很可愛。
他經常推掉大人物的邀約,然後給像我這樣不知名的小人物回信勉勵。
他像別人一樣會失敗。
但他收拾殘局的耐心和愛心,又會讓人很快對社會重拾信心,並對道德重新恢復信仰。
聽說,詹宏志和屬下開會的第一句話,經常是:對不起和謝謝!而不是,你們怎麼那麼糟!
詹宏志鮮少批評,卻有很多的建議和指引。
他愛思考、愛行動、愛想辦法,卻不愛抱怨、停留和發牢騷。
他把文化當商品來販賣,我才能因此而有價廉物美的寶貴知識來收藏。
智慧,從此不再束之於某個隱密的高閣。
真的,詹宏志這個人很可愛。
-- 2002-03-21 12:10:40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