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乾澀,刻意挑一本催淚的書。書架取下《我喜歡這樣想你》,深夜靜讀,果然,該濕的都濕了。
如果成長在太平盛世,如果出生在民主國度,以胡慧玲敏銳的觀察、敏感的心思,以及細緻的筆觸,她該像張秀亞、張曉風那樣,纖筆柔情,寫盡西樓淡月,說遍閒愁離緒,傾倒文藝眾生。然而不知生命哪個路口轉了個折,胡慧玲投身黨外刊物,擔任編撰,所待的雜誌社,還是被視為洪水猛獸第一級的《自由時代周刊》。創辦人鄭南榕在1989年4月7日自囚七十一天後引火自焚,胡慧玲在泣不成聲中寫下本書第一篇文字。
作為書名的這篇<我喜歡這樣想你>,乍讀以為是寫給遠逝戀人的情書──
「我常常想你。」
「想你,以一種幾近殘忍或敗德的方式想你,快樂的想,嘴角含笑的想。或者說,我喜歡這樣想你,或者說,我想你喜歡我這樣想你。」
「寒流來,大家圍著吃酸菜的時候,我想你。農曆春節鞭炮聲中,興高采烈打麻將的時候,我想你。細細春雨裡,黃澄澄的木棉花轟轟然開在高高的枝頭上,我想你。......」
──連續十幾個想你,排比句法,比張曉風肉麻,比徐志摩濫情。然而,入之以感性,出之以理智,一路讀來,竟覺得所有的感情,所有的心事,合該這麼寫。整篇文章寫鄭南榕對台灣的感情,寫鄭南榕的兒女情長,寫鄭南榕對理想的堅持,兼寫自己對鄭南榕的思念,更勾勒出革命者的形象,人格者的音容,他們共有的夢想,挫敗,勇敢和傷逝。
胡慧玲拿手的,不止於抒情筆調,更在於精準的捕捉受訪者的心境神態,寥寥幾筆,剪影如真。勇敢的稚齡女兒竹梅,爸爸走後,還是經常陪著常常,和爸爸對話,畫畫,寫詩,泡不加糖不致招蟑螂的咖啡給爸爸喝,擺上新發現的烙餅,問骨灰醰的顏色。依葉菊蘭口述而成的<那種想念很痛>一文寫道,鄭南榕的靈位桌上,擺著竹梅畫的卡片,畫裡一個穿著白色長袍的幽靈,題為「快樂鬼爸爸」,另一幅是防癌協會的標誌,竹梅題字提醒一天抽三包菸的爸爸「不要抽太多菸哦。」這樣的描繪,讓人既莞爾又鼻酸。
迥異於唐代詩人杜甫的「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鄭南榕的十歲幼女,清楚知道爸爸的死是怎麼回事。竹梅寫詩給爸爸,說爸爸是她的太陽,卻是她叫不回的太陽,太陽不見了,覺得好冷好冷。而鄭南榕自己呢,在另一個世界冷不冷?葉菊蘭在事變一年後,有意把骨灰搬走,靈堂撤去,餐桌放回原來的地方,讓母女可以好好吃一頓飯,回復家庭生活。「可是,又不忍心把骨灰放在紀念室。總覺得鄭南榕還在。不喜歡把他留在暗暗的角落。習慣在出門前開盞燈,跟他說再見,不喜歡回家時發現他與一室幽暗相伴。他應該有人替他點燈。」胡慧玲的口述記錄,不用什麼形容詞,令人動容之處,絲毫不讓抒情散文大家。一樣情深,卻多了時代的淒苦,一樣意切,卻多了造化的愚弄。
連同下一本口述歷史《島嶼愛戀》,胡慧玲寫下鄭南榕、葉菊蘭、黃華、鄭自才、陳婉真、王幸男、林茂生、高俊明等民主運動先驅的故事。《島》書序文說:「這些人物的生命史,比小說更像虛構,比劇劇更具張力。在台灣歷史上,他們是傳奇。而且是即將消失的傳奇,不會再有的傳奇。」
因為已成絕響,《我喜歡這樣想你》成為──依作者序文所言──那個短短的斷代史的停格和顯影。
讀玉山社出版的《我喜歡這樣想你》,我只能衷心祝禱:成為絕響,是因為高壓箝制、抹黑栽贓的錯亂時代一去不返;成為絕響,是因為藐視人權、泯滅人性的統治方式不再還魂。而不是理想的失落,原則的淪喪,更不是革命同志執政後黨同伐異、同流合污。讓我們的時代不需要悲劇英雄,不需要革命烈士。
想起胡慧玲筆下有一段寫道,鄭南榕甫出獄(1987/01/24),在自宅邀集朋友來敘,友人紛紛問候他的牢獄生活,鄭南榕鐵青著臉,惱怒的問:「你們知道今年是什麼日子嗎?」「今年是二二八事件四十週年!」
今年,二二八事件五十五週年,全國上下爭論該不該放假、補班補課,鄭南榕地下有知,就不知會不會翻起身來罵人。
■回應■
…………………………………………………………………
姓名:工頭 E-mail:ICQ@10781726
留言:
離兄:去國離鄉,茫然之中,不知還有什麼書可讀。台灣人史早已讀爛,亦嫌不合時宜;心中情絲牽絆,一般的愛情俗物又難以遣懷。
今兄一文,令我茅塞頓開,心神激盪。原來還有這樣的一本書,至情至性之極;乍看是小兒女之惆悵,實則抒大丈夫之壯懷。特來感謝。
並為二二八五十五週年禱。
-- 2002-03-03 04:16:20 --
Homepage:
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kworker/
姓名:turtle E-mail:@好書
留言:
果子離:
很少有書能讓我感動了,
胡慧玲這本是其中之一。
-- 2002-03-04 14:28:15 --
姓名: 阿藍說 E-mail: @花蓮雨水中
留言:
若不是你提到<我喜歡這樣想你>這本書,我不知道寫哪一代人物的故事可以這樣感人,平平穩穩述說,看似平簡,卻蘊藏大量情感,好幾篇就這樣奪得我的眼淚!
那個時代對一個六年級生而言很遙遠,連最近的美麗島事件發生時我才3、4歲而已偶爾從父親口中吐出那段往事,我依然無切身的感受。書中人物對台灣的愛、爭取台灣的尊嚴令我感動莫名。
兩年前從綠島看台灣時,感覺很奇特,這就是台灣啊!中央山脈隔海矗立,霧氣臨罩,這是台灣啊!我不曾離開這島嶼,但我知道自己愛這塊土地,不曾受過那種高壓統治,小時候肅穆的氛圍在長大後透過文史的紀錄終於明瞭究竟是怎麼回事!
但過去終究是過去了,新一代的人該以什麼心情面對這塊土地才是重點吧!228放不放假似乎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他在台灣歷史終究竟扮演怎麼的地位,民眾又想過了嗎?
花蓮下起大雨,教室外學生無處可去,只好在窄小的走廊上流竄,不遠處的中央山脈早被水霧遮蔽,這樣的天氣中讀這本書,是悲哀的!
-- 2002-03-15 11:1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