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1-05 19:52:34| 人氣9,312|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臺灣歷史博物館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臺灣歷史博物館算是近期一個粉夯的景點,從去年開始開放參觀以來,每天的參觀人數便絡繹不絕,一開始原本開放參觀的第一年是採用免收取門票的方式,直到最近網路上看到礙於參觀的人數屢創新高,因此便打算把免收取門票的時間給延至101年底,這對尚未參觀過的人來說,是一大好消息,雖然說在今年的前半年已經利用平常時間造訪過一次,當時也是有許多遊覽車把這一個點規劃為出遊行程的一部分,直到10月底的時候,公司辦活動,因此也把這個地方列為首選之一,有鑑於參觀的時間是假日,考量人群會粉多,因此便打算早早就到園區運動一下,順便可以拍一些戶外照片,因此在早上8點的時候就已經到達園區了,可是想不到園區已經有幾台遊覽車把當天要參觀的民眾載到園區等候進場了,園區也是9點才開放民眾入場參觀,沒想到這也太早到園區了吧,接下來開始在園區拍照的時候,還陸陸續續看到遊覽車不斷把遊客載到園區,沒一下子整個停車場及馬路都已經停滿遊覽車了,想不到一陣子沒有來,現在這個地方更加熱門了,還好我們提早一步過來抽取號碼牌,不然館內參觀的人數達一定數量時,就必須在外面等候無法進場參觀,現在便開始從園區外面開始導覽囉。
本館建築以「渡海」、「鯤身」、「雲牆」、「融合」四個與臺灣意象相關的概念為設計核心,館前的水池象徵先民橫渡黑水溝來臺的渡海意象,廣場上的雲天廣場水舞臺代表的是鯤鯓,比喻先民穿越海峽時在海上遠觀臺灣西南岸沙洲,好像看見鯨魚隆起的背一樣,點出先民倏見臺灣島的驚喜,映射著光影的太陽能光電雲牆,則代表著渡海時眼前豁然開朗、充滿希望的雲天壯闊景象,園區內展示教育大樓及行政典藏大樓,擷取了漢人合院紅磚建築、原住民干欄式建築與石板屋等建築語彙,展現融合風貌,空間的設計上也與自然相呼應,展現建築與自然環境融合共生的關係。
「雲天廣場水舞臺」,本區設計取自「鯤鯓」意象,讓參觀者走進本館時,彷彿看見海天之際浮起的小島,感受到臺灣豐富的地景樣貌,「鯤鯓」指的是臺灣西部沿海瀉湖地形在原海岸之外形成的系列沙崗,橫渡黑水溝來臺的先民,依其對臺灣島的第一印象,稱之為鯤鯓。「光電雲牆」,由經濟部能源局補助建置,是國內經典的光電發電設施之一,也是該館極具代表性的醒目大型意象,雲牆共由1,755片板面組合而成,含1,350片太陽能光電板,405片鋼印玻璃,組合成該館的英文字樣(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其設計除了象徵先民渡海之際雲天壯闊的意象,也是支援博物館電力的環保設施,這也跟的上現代綠能減碳的潮流。

而在「光電雲牆」的背後,有通道供參觀者漫步其中,整個步道上方是以八角型的鐵柱所構成,走在其中除了可以環看園區景觀外,還有一種穿越時空隧道的感覺。

站在「光電雲牆」的步道往園區放眼看過去,令人粉舒服的景致印入眼簾,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誕生,始於
1992年,最初7年,可謂是從無到有、開天破地的奠基期,目標定位、基地設置、用地取得與組織歸屬等工作,皆在此間進行,籌建臺史博的初衷,是希望以「臺灣歷史」為軸心,結合考古學、民族學、民俗學與博物館學等範域,呈現臺灣歷史的繁複面貌;同時透過多元詮釋的歷史敘述,展露臺灣長時期多樣民族與生活環璄互動的歷程;進而開拓出更為壯闊的視野,臺史館建館基地設於臺南市安南區──即四百多年前外人初識臺灣並開啟其歷史時代的臺江內海,具備歷史意涵的規畫,兼及南北發展平衡,也更貼近庶民生活與島嶼文化,臺史館期望透過跨學科的史學研究、臺灣研究圖書的典藏、網路資料庫的建構、臺灣史料的整理四大方向,打造一南部的臺灣史研究資源中心,立意深廣,亦吐露出自規畫以來,所面臨的種種使命的挑戰,自原名為「省立歷史博物館」,精省後改隸,改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及之後歷經人事的改替、預算的凍結等變化,早在擘劃階段,臺史館即已開啟其遙迢曲折的路途,然而,臺史館勇往直前,以建立一個國家級的歷史博物館為終極目標,於2000年臺史館臨時籌備處遷至臺北市紹興北街獨立辦公室,臺史館即進入篳路藍縷的籌備期,博物館園區占地20公頃,擁有廣大綠地與水域,朝「知識臺灣」、「自然臺灣」、「鄉土臺灣」、「展演臺灣」四大方向進行規畫,以成為「臺灣歷史公園」為最終標的,園區內主要建物-行政典藏大樓、展示教育大樓設計監造的招標、簽約、興工等多項龐大艱巨的硬體建設工作,皆在此階段展開,隨後並歷經多次討論與修正,以期臻至完善,除硬體外,臺史館開始進行「臺灣史多元資源中心建置計畫」,其中「文物文獻典藏」為具體工作之一,蒐藏重點分為「海外臺灣資料」與「近代及當代蒐藏」,此階段皆獲初步成果,透過採購、捐贈、移交等方式,已藏文物包括「臺灣早期漆器」、「臺灣早期道教圖」、「臺灣歷史民俗畫作」、「臺灣早期傳統服飾及飾品」等,並在多方考察、評估後,陸續執行相應的典藏功能需求,包括臨時典藏庫房的建構,館藏品登錄、入庫、修復、保全與監視等正規程序的建置等,多項海內外有關臺灣資料的調查與研究計畫,亦是此階段的工作重點,包括「大航海時代臺灣圖像研究計畫」、「從古地圖看臺灣之展示計畫研究案」、「臺灣女人研究計畫」等,均透過委託等方式加速執行,同時還出版《經緯福爾摩沙:16-19世紀西方繪製臺灣相關古地圖》、《早期臺灣歷史文獻研究書目》等多種極具文獻研究價值的書籍,此時,臺史館亦開始獨立辦理如荷蘭時期臺灣圖像計畫等展示研究相關計畫,臺史館並在長期累積的有形、無形資源基礎上,籌辦各種類型的主題展示與教育推廣,結合學校與社會資源,建構文化資源網絡,與諸多單位共同舉辦活動具臺灣歷史特色的活動,例如「府城媽祖行腳」、「澎荷初會四百週年」、「紀念國姓爺賜姓360週年」、「臺南建城280年」等,臺史館期許經由持續性舉辦各類公開性活動,能傳遞歷史知識、加強公共服務;另一方面,亦能促使更多民眾參與其中,擴大對社會的影響力,此外,網路資訊與數位典藏系統亦是「臺灣史多元資源中心建置計畫」的重要工作之一,依隨研究專案逐一建置完成,為記錄臺史館的建設過程,20041月起,開始出版《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通訊》,以半年刊方式詳實刊載各項硬體、軟體的進度,亦藉此增進外界對此一博物館成立計畫的理解,20073月,正式奉准成立中央四級機關「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同時擴大編制,分為研究組、典藏組、展示組、公共服務組,逐一進用,漸形齊備的制度與人事,是臺史館朝向一正式博物館的關鍵性環節,臺史館自籌備處時期開始,相關的規劃與執行工作皆在臨時辦公室進行,自寄居省立臺灣博物館遷至北市紹興北街,再南下暫寓臺南市立圖書館安平分館,可謂輾轉流離,直到20075月,基地園區的行政典藏大樓落成,長期遷徙的同仁夥伴才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處所,200710月,臺史館舉行揭牌儀式,長期儲備資源、累積能量的臺史博,臻至這一重要里程碑後,終於邁入了愈益暢旺的關鍵期,此階段的臺史館不唯接續進行蒐藏、研究、展示、教育四大核心工作──包括藏品受贈、重點採購、學術研討會、主題展覽、教育研習營等,皆愈益頻繁;亦承襲之前的工作,與當地社區進行多元的交流與連結,包括進行田野調查、耆老訪談、志工招募、地方文史工作坊等,臺史博以臺江內海為基礎腹地,墾掘、發擅在地特色,此不唯增進民眾的認同與參與,更可謂是行遠自邇,點滴梳理臺灣的歷史脈絡,逐一建構臺灣的共同記憶,而橫越國際的各種研究與展演活動,亦未曾歇止,臺史館意欲以其對臺灣歷史文化的豐沛礦藏與多元詮釋,讓臺灣能與世界接軌,閃耀出動人的土地情感、獨特的島嶼身世,「臺灣歷史知識庫」計畫的執行,則是期許透過全面性的史料文獻,建置完整的臺灣歷史資料庫,打造臺灣歷史研究與學習的知識平臺,園區內的硬體工程與設備建置皆已大致完成,201010月開放園區,201110月正式開館,占地1324坪的常設展「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依年代展示臺灣土地與人民的美麗面貌,默默勤勉耕耘了近20年,該館的任務在保存維護臺灣的歷史文化資產,建構臺灣人共同的歷史記憶,奠基臺灣史研究傳統,推廣臺灣歷史文化教育,建置多元資源中心,提供學者研究及社會大眾參考使用,學校及家庭團體是本館主要目標觀眾,展示內容涵蓋臺灣史的多元面向,拓展開闊的族群與文化視野,增進臺灣居民彼此瞭解,相互尊重,讓民眾認識土地與多元文化,珍愛家園,守護臺灣。


在經過
「光電雲牆」後,接著便看到「展示教育大樓」,在主體建築的前面有一幅以磁磚所組成的臺灣地圖,參觀者可以藉由爬上「光電雲牆」的長廊往主體建築方向看過去,更可以明顯看到整幅圖的全貌,這一幅圖稱為「原初臺灣,未來之島」,是距離博物館最近,也是觀眾最容易駐足觀賞的作品,以現在臺灣的衛星空照圖,輔以電腦繪圖技術,順著臺灣的地形紋理加以繪製,試圖呈現原初臺灣尚未經人為開發的樣貌,此數位影像再燒製高壓石英磚加以呈現,這件作品放在博物館西側廣場上,是對歷史的再現,是對真實打一個問號,而同樣一個影像,也是未來臺灣,呈現當前各界對都市文明與工業發展的反思、提倡的綠色臺灣科技島的願景,想像未來將臺灣還原、歸回遠古時期的自然純淨。


接著看到的是「展示教育大樓」,建築採用了漢人紅磚四合院的概念,基層則結合了原住民干欄式建築的立柱,二樓以上空間挑空、挑高,營造出廣闊的穿透感;樓層間預留多處與外界臨接的穿透空間,加強自然環境與建築的對話,採預力預鑄構造系統,以「清水混凝土」組裝樓版及牆面一塊塊如積木般堆疊而成,是臺灣博物館建築技術上的一大突破。

而在整個園區,也有一條環湖步道,如果在參觀完內部展示之後,不妨到戶外的環湖步道走一走,園區的環湖步道下午的時候都會有粉多人在這邊散步,可以一邊運動、一邊吹著涼爽的微風達到身心放鬆的效果,在戶外園區走動的時候,首先看到的是一間土造的房子,前面還有一個穀倉,一下子好像重回到早期的農村一樣。

接著看到一座小山丘,稱為「希望之丘」,本館所在地
安南區,曾是臺江內海,地勢低窪,因而海拔22公尺的希望之丘,有著「安南第一高峰」的美稱,站在希望之丘上不但能將園區美景盡收眼底,還可以遠眺臺南科技園區、中山高速公路等景觀,希望之丘上的雀榕則取名為「希望之樹」,第一次看到這個景致的時候,腦海中突然浮出電影我的野蠻女友中的一個場景,男、女主角把各自的願望放進一個蛋裡面,埋在山丘上的一棵大樹下,然後約定幾年後再重返此地的畫面。

接著看到了「竹籠厝」,以傳統工法搭建的竹籠厝,是臺江一帶居民「扛厝、走溪流」的生命記錄,敘說了沒有堤防的年代,居民遇水患時合力把房子搬到安全處避難的故事,本館竹籠厝是本館邀請安南區名匠師李清德、李帆、李養三兄弟指導青年學員與志工以傳統起厝的工匠技法共同完成,厝身完全由竹子打造,屋頂則以茅草覆蓋,位於園區賞鳥平臺上,適合乘涼、觀賞臺史博豐富的鳥類生態。

接著看到了一座牽手橋,連結著「忘憂湖與有情湖」,這兩座總滯洪量達6000立方公尺的滯洪池,是以生態工法建置的人工溼地生態池;多物種、低維護的埤塘,具有防災滯洪的功用,民眾認識臺灣自然生態與原生物種的自然保育休憩區,兩湖間的牽手橋,也是人約黃昏後的極佳散步地點。

在參觀完戶外環湖步道之後,接著開始介紹館內各展示區,進到「展示教育大樓」後,在
1樓部分為兒童廳,包含室內及戶外空間,以4至9歲兒童為主要觀眾,室內展廳設有時光車站(內有時光列車)、故事屋、小戲臺及活動廣場。戶外展區則讓兒童認識臺灣多元文化及多樣的生態環境,而首先會看到圓形劇場,裡面會撥放著10分鐘的園區介紹,如果要參觀的話,需在定點時間排隊依序進場,而緊鄰圓形劇場的旁邊是「時光車站」,從外面觀看的話,粉像來到了童話劇場。

走進時光車站,可以看到
2邊彩繪著火車月台邊的場景,中間擺放著1台「時光列車」,位於時光車站內,列車車體模擬火車車廂,車內播放影片,配合影片情節需要,行駛間車廂會產生搖晃感,透過影片與兒童一同體驗臺灣歷史。

通過時光列車之後,走出洞穴,眼前突然一亮,原來是來到了「自然台灣」區,小朋友可在戶外開放空間中體驗臺灣特有的生態環境,認識原住民的生活智慧,該區將以遊戲式的探索及各種感官刺激,來激發小朋友對臺灣土地的認識,帶領小朋友親近了解臺灣豐富的文化與自然環境,本區有「山溪探險」、「森林的故事」、「山裡的智者」、「等待飛魚」、「紅樹林迷宮」及「山林探險」等小主題。

繼續往前走,抬頭一看,發現一隻龐大的蝴蝶停在通道上,旁邊的植物也都粉高聳,頓時之間,自己好像變小了,來到一座大人國的戶外植栽區,在戶外停留一陣子之後,接著沿著環型隧道往室內走,走在隧道間,就粉像穿越時空一樣。

一走進室內,便來到了「遊戲童年」區,小朋友可以坐在廟埕廣場前看戲,就好像在看鄉村劇場一樣。

而在另一邊可以看到一條街屋長廊,旁邊的牆壁是搭配了懷舊的書報壁紙,再搭配微黃色的燈光,粉有古早味,走在街屋中發現一個大型看板,上面貼著臺灣老行業,還有說故事時間、大朋友懷念的兒時童玩等。

1
樓各區大致都參觀的差不多之後,接著便搭著手扶電梯往2樓移動,才剛上到2樓,來到了「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將臺灣置於世界的位置中,探討臺灣生態、人群及在世界角色中多元、變換的特質,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巨型的臺灣人群像,我跟大暖爐家族的身影便出現在眼前,原來是前面有放置著一部攝影機,可以把每一位參觀者的身影給傳輸到上面一幅台灣地圖,為其走過足跡留下紀錄,同時意味著由許許多多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組成。

繼續往前走可以看到一條小型商船的剖面圖,可以看到船艙內部的狀態及工人辛苦的辦運貨物。

接著走到了「異文化相異」展示區,十六、七世紀,東、西洋諸國勢力因航海貿易,在東洋航線上必經之地的臺灣相遇,荷蘭與西班牙人在國家的支持下,首先在臺灣建立了一個初步制度化的殖民(貿易)據點,但來到這座島上的,不只有荷蘭人和西班牙人,還有日本人及漢人,可以透過荷蘭船艙來了解當時的航海生活故事及上岸後和島上原住民的互動關係,並藉著一組四面的大型螢幕,作為小劇場,呈現這些人的互動。

接著看到介紹當時貿易航行的路線及商船模型。

繼續往前走,看到一條大型的商船,原來是「唐山過台灣」的場景,透過一艘載著船員及偷渡客等原尺寸大小的「紅頭船」靠岸臺灣的場景,重塑了臺灣被納入清帝國版圖後,閩粵居民渡過艱險的黑水溝移民臺灣的故事,這些人進入臺灣後,遇到了原住民,產生了錯綜複雜的關係。

而走近一看,可以看到船上有各式各樣的搭乘者,究竟誰在船上,首先看到船艙底下有
3名偷渡客,收了偷渡客1筆船費的船主,打算關說買通岸上的檢察官兵,讓沒有許可證的偷渡客上岸,現在看到的便是3名偷渡客從船艙底下探出頭來觀看情形的狀態。

 
這搜來往兩岸貿易的商船有一位出海(船主)、負責掌控風帆的亞班及數名整理貨物的水手,船上有幾名合法取得渡臺許可證的移民,其中有一對夫婦,代表這個時間點官府同意移民可攜眷來臺。
繼續往前走,看到的是平埔的「公廨」,原是指平埔原住民男性住屋或眾人議事的場所,1603年就已有中文文獻紀載「公廨」,19世紀訪臺的外國人依比斯,也曾留下文字記錄與圖像,他看到的「公廨」是宗教祭儀之地,當代研究指出,早期西拉雅人的「公廨」多以竹枝、茅草、蔗葉搭蓋而成,其內祭祀「阿立祖」,「阿立祖」可藉由壺、瓶內的水來發揮靈力,保佑族人,而在「公廨」的另一面,便看到一群人在一張桌子上討論事情,走近一看,原來是討論簽約租地的事,清代漢人常與平埔原住民簽訂土地契約,這些契約文書見證了漢人移民逐漸定居的過程,也顯示原住民土地權利觀念的改變,此為漢人向平埔業主承租土地的簽約場景,簽約時通常有一位漢人代書幫忙書寫契約,平埔村社的通事或土目則需在場認證契約成立的事實,稱為「在場」或「場見」,往後,平埔業主會向漢佃收取定額的租穀,稱為「大租」。
漢人移民大規模來臺開墾耕作,使得18世紀後漢人聚落已遍佈西部平原,造成清代臺灣社會的劇變,平埔原住民固有的生活習慣與空間領域,受到漢人拓墾的土地需求及水田化的影響,難以維持原有狩獵、旱作的維生方式,平埔原住民與漢人互動頻繁,共存於西部平原,共同被納入清朝的行政體系下,其傳統生活方式與文化也隨之轉變,接著看到了早期一些漁、鹽等鄉村生活情景,「臺江內海」一帶因自然環境不利於農墾,居民多在潟湖、濕地、出海口等地修築魚塭養魚,清初延續荷蘭人創設的稅制,以課徵雜稅水餉的方式,管理內海的魚塭、採捕小船的經濟活動,19世紀後,這筆稅收大多撥給臺灣道衙門作為疏浚港道的公務經費,從展場內的曉諭可見官府對於內海漁業管理變革的情形,另外1640年代臺江內海的瀨口一帶已有鹽田,1665年代,明鄭參軍陳永華引進淋滷曬鹽法,開啟了南臺灣的鹽業發展,臺江內海岸邊闢建的「瀨口鹽埕」,是文獻紀錄最早的日曬鹽田,清乾隆年間的『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繪製了洲南場的製鹽過程及空間格局,其圖說也提到,當時臺灣府有洲南、洲北、瀨北、瀨南、瀨西、賴東等6個鹽場。


接著看到了早期田園生活的全貌,田裡種植著甘蔗及蓮花,鄉村小路偶有農夫騎著牛車經過的畫面,光看畫面就令人粉放鬆優閒。


清代以前,移民臺灣的漢人已自中國引進稻種與栽種技術,原住民亦有其稻作傳統,但清初臺灣水利設施尚未完備,米穀產量有限,出口仍以蔗糖為大宗,18世紀後,因華南地區對糧食的需求增加,政府開始放寬米穀管制,促使臺灣農民積極投入稻米生產,地方有力之家也競相投資修築大型水利設施,墾闢水田,提升了稻作面積與生產的穩定性,逐漸形成清代臺灣以稻作農業為主的社會面貌。
接著看到了早期以茅草及水泥在溪邊所搭建的房屋,大人赤著上半身驅趕水牛到溪邊泡涼,至於小朋友則光溜溜的在岸邊準備戲水的畫面。
接著看到了廟會都會出現的八家將,十七至十九世紀間移民陸續進入臺灣島不同的地區,因地理環境、人群差異而形成不同的發展,觀眾將沿著海、平原、丘陵、城鎮到後山的參觀動線,了解當時各區域的發展,而真人比例的藝陣隊伍,也象徵著不分時地,宗教信仰始終連繫著這片土地與人民。
接著看到了一群廟會隊伍,走在最前面的是報馬仔,其身後有舉著各式儀器的人員,至於最後面便是抬著大轎的人員,完全呈現出廟會熱鬧的氣氛。
繼續往前走,看到一棟已黃土及紅磚所搭建的房子,聽大暖爐家族說,在她還是小朋友的時候,家裡所住的房子便是這種,只是隨著時代進步現在這種房子已經粉少看到了。
接著看到的是家族在所聘請的法師引領下拜拜祈福的畫面,講求了人民對於上天都秉持著謙誠恭敬的心態,正所謂飲水思源,人應該時常抱持著該觀念,自然便會有福報。
繼續往前走,看到了商人及商品,大稻埕原為艋舺附近的小村莊,1860年(咸豐10年)開港通商後,因茶葉的製造與出口而蓬勃發展,英國商人陶德的寶順洋行,及德記、合記、怡記、水陸等洋行皆在此設置產銷據點,本地仕紳如板橋林家及買辦出生的李春生等,也相繼投入了大稻埕的茶產業,茶商們於1889年(光緒15年)成立「茶郊永和興」,為今日「臺北市茶商同業公會」的前身,這時候「買辦」也陸續出現,清朝末期中國開港通商後,外商紛紛來到各開放的港口通商貿易,外商多不熟本地語言、民情、商業習慣及法律等,因此雇用通曉外語與商務經營的本地人協助,稱為「買辦」,活躍於淡水等通商口岸,從事茶葉的李春生和經營糖業的陳福謙最具代表,他們不但是地方的重要商人,也是諸多近代化事業的先鋒。
1872年(同治11年),馬偕被加拿大長老教會派來台灣宣教,於淡水創建「偕醫館」,展開醫療及宣教的工作,馬偕的醫療活動曾獲得在臺洋行醫師的協助,為百姓診治各種病症,拔牙尤為著名,據說他一生拔過超過2萬顆的牙齒,馬偕的足跡遍及北臺灣各地,所謂「一手聖經、一手鉗」,就是馬偕宣教生涯最佳的寫照,馬偕後來娶今新北市五股人張聰明為妻,在臺生養兒女。
開港通商,咸豐8年(1858年),清朝與各國締結天津條約,將淡水、安平列為通商港口,後來在外國的要求下,清朝又增開雞籠(基隆)、打狗(高雄)二口,臺灣開港通商後,正式設有海關,由洋人負責課徵關稅及管理貿易事務,海關每年也統計茶葉、樟腦、糖等物資的出口,以及鴉片、紡織品等洋貨的進口數量,此外,西方傳教士也隨著開港通商來到臺灣,除了設立教會,從事宣教活動外,也成立醫院、學校,將西方近代文明引進臺灣。
「郊商黃祿嫂」,19世紀臺灣也有成功的女性郊商,在郊商雲集的艋舺(今臺北萬華)流傳著一首打油詩,形容郊商財勢之盛:「艋舺第一好張德寶,第二好黃阿祿嫂,第三好馬俏哥(王則振)」,其中,黃阿祿嫂是位寡婦,據說她的丈夫黃祿因承攬官方配售樟腦的「料館」業務而致富,並建立「啟天宮」奉祀馬祖,又稱「料館媽祖」,黃祿去世後,黃祿嫂接管經營,生意蒸蒸日上,又聘請堪輿師興建四合院大宅,該建築可說是艋舺發展的最佳見證。
接著來到了適合拍照的一個點,在板凳上坐著一排的人本人,其中空著一個座位,便是要讓參觀者可以一起拍照留念。


而旁邊的是一個粉古早味的紅色郵筒。
接著看到當時來台做調查研究的日本人,伊能嘉矩(1867-1925),於1895年來臺從事人類學調查,1906年離臺,1925年因來臺時感染的疾病復發逝世,伊能來臺期間,留下豐富的田園筆記與研究資料,並於來臺第3年,發表了對於臺灣原住民的全面性分類,打破清代的生番、熟番劃分方式,將原住民重新分成8族,並將其中的平埔族在分成10族,堪稱臺灣原住民研究的第1 人,另一人鳥居龍藏(1870-1953),1896年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與派遣動物、植物、地質、人類等部門的研究者來臺考察,其中人類學僅有負責整理標本的鳥居龍藏願意來臺,因此被聘為雇員,於18961900年間四度來臺調查,其行蹤遍及紅頭嶼(蘭嶼)、中央山脈等地,當時鳥居龍藏攜帶的沉重攝影器材,也為臺灣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歷史影像。
繼續往前走,便看到了一座廟宇的門口,具有傳統設計的建築,每一個造型及雕刻都有其深遠的意涵。


而在廟旁有人在舞獅,帶有熱鬧的氣息。
接著來到了商店街,早期台灣除了統治,臺灣的都市也在此時出現了,透過街屋及街景的復原,展場提供了雜貨店、和服店、照相館、咖啡廳及診所,讓參觀者體驗日本時代的都市生活,而臺北榮町(現在西門町一帶)的縮尺模型,更能提供觀眾新舊對比的樂趣。


首先看到的是雜貨店,感覺粉有電影的場景,也像小時候住家附近的雜貨店。
接著看到的是和服店、咖啡廳,每一個行業別都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帶有濃濃的日本風格。


接著看到的是診所,看到這個診所設備會令人想到,小朋友的時候,遇到牙齒痛都會到診所去看診,而其設備便如同現在所看到的一樣,只是隨著時代進步,這些設備也逐漸被高科技儀器所取代。
接著日式風格的派出所映入眼簾,展示日本如何在臺灣建立無所不管的殖民政府,同時說明臺灣社會的改變與適應,和民族主義的萌芽。
接著看到了一幅圖案,上面寫著南無警察大菩薩的標語,日本時代警察的任務治安、戶口、衛生、推廣農作技術、動員大掃除、催繳租稅等生活大小事務,故常被稱為「警察大人」,圖中一手握劍,一手握佛珠的「南無警察大菩薩」,即說明警察職務無所不包的情況,警察可以深入掌控人民生活,主要係依賴保甲制度的輔助,總督府先依各行政區編制保甲,從中選取保正、甲長,一方面協助總督府推行各項政策,一方面也達到監控社會的目的,讓警察可以掌握每一個居民的動態。
走進日式派出所參觀,可以看到算盤、帳冊等工具。
在往另一邊走,看到了多元民主社會,從二戰後日本殖民者離開,國民政府接收臺灣的年代談起,透過家庭代工、教室等場景、互動設施及文物,展示臺灣近60多年來的經濟發展、社會多元轉型,到邁向民主社會的歷程。
在參觀完2樓之後,接著來到3樓當期特展區,這一次所展覽的內容為古城‧新都‧神仙府:臺南府城歷史特展,歷史雖然過去,卻不曾走遠,在臺南,關於府城歷史的視覺、聽覺、味覺、觸覺,仍瀰漫、遍佈在臺南這個古都,讓生活在臺南、來到臺南的人一踏入這個空間,便能有所感知。也就是說,歷史仍以各種不同的面貌存活著,仍然持續的與現代人作對話(history speaks to you),也持續的被現代人應用或轉化這些認同與歷史感受。城牆雖然早被拆除,但我們似乎看到城牆在某些時候仍橫亙在府城四周,人們仍試圖重新砌起無形城牆,以復原、延續府城人的歷史與認同,臺南府城是清代臺灣政經運作的核心,是清代臺灣的首都,自17世紀末至19世紀中葉左右,是府城發展的盛期,清代是府城認同與文化形成的時期,同時也是本展覽所設定主要回顧的歷史時期,本展覽主要核心精神試圖把府城的歷史文化放在當代脈絡下來思考與對話,瞭解過去不同社群在不同地域空間所形成的府城生活圖像,並探討府城內部及與外部的城郊關係,利用文物及搭配角色扮演遊戲串連交織出府城歷史的脈絡,期盼參觀者藉由戲劇與互動的過程,瞭解從過去到現在府城內外的人、事、地、物是如何透過共同運作交流的歷史過程,形塑出跨越府城城牆界限共享的府城社會與文化。
走進館內參觀,首先看到的牆壁投映出早期通商時期,商船航運的狀態,每一艘船都栩栩如生的航行在海上,令觀看者有如身歷其境的感覺。
接著看到了磅秤,在當時通商時期以此磅秤來當作交易衡量之標準。
繼續往前走,看到了早期販賣青草茶的人力車及挑擔。
接著看到了早期雕刻在石碑上的一些地名及稱謂。
接著看到了一組模板,可以藉著塗上油墨,然後把上印在紙上,這時候便可以看到台灣全貌的地圖。
在參觀完第一展示區之後,接著往「看見歷史館藏文物選要特展」移動,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建館的重要使命與任務,即是致力於保存維護臺灣的歷史文化資產,讓臺灣島內的每個人,都能夠認識並體會臺灣土地自古至今多元的歷史文化,進而能夠珍愛家園、認同臺灣,共同建構臺灣人的歷史記憶與共同體意識,故該館自籌建以來,即致力推動臺灣相關史料與文物之蒐藏、研究及保存,典藏策略主要以「臺灣涉外關係史」、「臺灣族群互動史」、「臺灣現代化發展史」三大核心計畫做為主軸,徵集相關文物、第一手田野調查資料、散落海外的台灣相關資料等等,至2010年為止,典藏的文物已逾五萬件,館藏種類廣泛,包括古文書及地圖、歷史圖像、照片及影片、歷史文物、農林漁牧生產工具、常民生活器用文物、民間信仰文物、戲曲、娛樂及玩具、史前及原住民文物等,蒐藏範圍涵括從政治、社會到生活的歷史資料,從史前文物、歷史文物到近代、當代收藏。本館期待未來從此基礎上逐步建立館藏特色,並以此推動研究、展示相關計畫,逐步達成營造一座根植過去、展望未來、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屬於全體臺灣人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首先看到的是「世界看臺灣」這個主題,臺史館典藏豐富的海外臺灣相關史料,內容包含16-19世紀臺灣相關西洋古地圖、西文珍本書籍、19世紀臺灣早期歷史圖繪與老照片等,這些流散各國的圖文、影像資料不僅彌補當時記錄臺灣中文資料之不足,同時也呈現出西方人逐漸認識臺灣的過程,說明大航海時期以來臺灣與外界的連結與互動關係,以及臺灣這片土地上不同時期移民族群之間接觸情形。
接著看到的是會在電視歷史劇上看到的一些大官出巡時,都會看到的用具。
為保存臺灣人民生活的記憶,彰顯庶民生活的歷史,臺史館以留存於民間的歷史資料及常民生活文物為核心蒐藏,內容涵蓋衣飾、生活器用、產業、百工用具、傳統信仰、民間戲曲等相關文物等,此一蒐藏方向將傳統史料蒐藏範圍從政治社會延伸到生活層面,從官方檔案擴展至民間資料,以呈現能夠代表臺灣人民生活的歷史新面貌。
接著是粉有特色的腳踏車及機車等交通工具,而在大眾媒體方面,也已經看到報紙在民間廣為傳閱了。
繼續往前走,逐漸看到台灣的演變,臺灣近代化的實現自1880年以迄1980年整整歷時百年,期間貫穿晚清、日治與國民政府3個時期,百年漫長的近代化歷程,由清代沈葆楨、劉銘傳等洋務派官員啟動臺灣近代化開端,1895-1945年日本人在台的殖民建設,完成相當交通、水力、電力等基礎建設及建置近代政府組織、金融、郵政、教育體系,為日後國府發展經濟奠定堅實基礎,1949年後國民政府自大陸撤退到臺灣,移入資金與技術,進行土地改革、制定經濟發展策略,終使臺灣自開發中邁入已開發之現代化社會,臺史館為持續臺灣現代化相關主題研究,並兼顧歷史的延續性,將近代與當代文物蒐藏列為核心典藏,蒐藏重點主要以日治至戰後時期資料書籍、地圖、影像資料為主軸,包括交通、教育、兒童、商業、娛樂、社會運動等代表物件,除希望喚起臺灣人民回味無窮的過往記憶外,更期望博物館可以為將來典藏「古物」。
接著看到當時電影宣傳的一些海報及唱片,而在這個時候漫畫書也逐漸普及化。
在參觀完第二個展示區之後,接著往隔壁移動,該區也是展示著早期台灣社會大家都粉熟悉的一些展示品,在展示區的中間有一座紅色電話亭,裡面的電話機是早期以手指撥號的機型。
接著開始沿著動線開始參觀,受先看到的是人形電話(粉可愛)、收音機、古董電話等設備,頓時好像來到早期的台灣社會一樣。
接著看到的是台灣電力的牌子及一個粉古老的古董相機。
接這便是在高中時期大家都會上到的三名主義課本,只不過早期的封面都是以純白色為主,到近期都是以彩色版面為主,印象中在高中時期,那時候三名主義的課程已經幾乎接近快廢除的階段,另外一個便是愛國彩劵,記得小時候會在街角的一家彩劵行看到各種類的彩劵被放在透明的夾子上,個人可以自己的喜好挑選號碼,只不過隨著時代進步,現在已經被大樂透及威力彩等取代了,意味著那時候彩劵的用途已經告一段落而廢除了。


接著看到的是各種電影海報,還有一部黑膠唱片機,記得小時候的時候家裡也有一部,小朋友時會拿著唱片放上去,然後把唱針給移到唱片上,接著便可以聽到悅耳的聲音了,有時候還比較調皮的把唱針給移來移去,只是隨著年代久遠,當初那一台唱片機也走入歷史洪流中。
接著看到的是早期小朋友都會做的小木馬,小朋友可以騎在木馬上前後移動,只不過力道還是要控制,一不小心的話,還是會造成摔馬意外的,而在另一邊則是比較接近近期的一些玩具,不外乎櫻桃小丸子、蠟筆小新等玩偶及電影海報,由此可知,雖然隨著時代進步,各方面也都逐漸提升,但是一些舊有的文化及事物經由台史館的保存下,都一一呈現在眼前,可以令人短暫回憶起童年時光,保有舊文化再融入新元素,進而創造出更多元化的文化,在參觀完該展示區之後,當天的參觀行程便告一段落了,因此便帶著滿足愉悅的精神離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地址: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

電話:06-3568889  

網址:http://www.nmth.gov.tw/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金子齡
人氣(9,312) | 回應(3)|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台南旅遊 |
此分類下一篇:朱玖瑩故居
此分類上一篇:體驗考古文物半日遊-菜寮化石館

闊瀨老叟
這裡也是我的口袋景點
改天定要去走走
感謝詳盡介紹
2012-11-05 20:03:44
版主回應
是啊...這個景點自從去年開放參觀以來.... 都一直粉熱門...因此免收門票延至101年12月底....所以如果有打算到這邊參觀...可能要早一點....它現行是以抽號碼牌的方式進場...如果館內人數達一定數量....就可能要在外面排隊等候了..
2012-11-06 08:21:38
Angel
哇,好清楚的介紹呀,
有機會到台南一定要去參觀..^^
2012-11-05 22:55:54
版主回應
是啊....這一個點算是去年才剛開放參觀的...現在幾乎是遊覽車帶團出遊的一個景點....因此每逢假日都可以看到參觀的人潮...該館免收門票延至101年12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趁早安排窩..
2012-11-06 08:23:32
新聞台Blog小天使
親愛的台長金子齡:
恭喜您!您此篇文章投稿本週徵文「【徵文】馬年該往哪兒衝? 」,文筆極佳、切合主題,已通過小天使的審核了,您可至 http://mypaper.pchome.com.tw/index/solicit-weekly/138 瀏覽。也別忘了請親朋好友推薦您的文章,活動小組將從通過審核的文章當中,評選出優秀文章,評選標準文章內容70%、文章推薦數及人氣30%,將於投稿截止日後的七天內公佈喔。
2013-12-16 18:50:19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