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韓國電影:《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韓語:택시운전사/택시運轉士; 英語:A Taxi Driver;直譯:計程車司機)。
https://youtu.be/2YRjeR0nG7M
這部電影主要在談韓國於1980年5月18日至27日期間在光州發生的民主運動過程中,一名首爾計程車司機金萬燮於機緣巧合下意外接載一名德國記者,前往光州進行採訪工作,在官軍無情的屠殺下,順利幫助記者歷劫歸來的故事。
光州事件除了促使韓國走向民主化之外,另外還造就了一個潛在的影響,那便是韓國民眾原本因為韓戰關係而親美,逐漸轉變成反美情緒。
在台灣,有人甚至拿光州事件對比二二八事件,稱呼為『南韓版的二二八』。對此,我們不評論兩者的相似或相異之處,僅僅就『光州事件』本身來談談這個對韓國民主化造成深遠影響的運動。
在談『光州事件』之前,我們需要先對韓國當時的時空背景作一個簡單的了解。
1945年,根據雅爾達會議的安排,朝鮮半島由中、美、俄、英四國託管,結果與當時的德國一樣,很快就因為政治立場的不同而被劃分南北兩個勢力範圍,且於1948年各自獨立建國,這便是南北韓的由來。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南北韓歷經三年的交戰,最後在1953年7月27日達成停戰協議,南北雙方以北緯三十八度線為界,從此朝鮮半島被分成兩個國家。
南北韓分治之後,韓國在美國的扶植之下,由當時的制憲國會議長李承晚擔任總統,韓國自此國內政治開始動盪不安。李承晚先是因為在第四任總統選舉時作票,引發學生與民眾的不滿,結果在馬山市海邊發現一名遭警方催淚彈擊中遇害學生遺體,結果引發四一九運動,李承晚宣布辭職,韓國改為實行議會內閣制,由尹潽善、張勉分別擔任總統與國務總理。
尹潽善與張勉分別代表民主黨的舊派與新派勢力,兩人上任後將政黨內的內鬥轉變成政治上的內鬥,結果不僅沒有帶給民眾安定的局面,韓國經濟也持續衰退,僅僅九個月就有超過1,800次的示威遊行,最終由朴正熙在1961年5月16日凌晨發動政變,史稱『五一六政變』。
政變後,朴正熙開始了長達十八年的威權統治,並且在1972年通過『維新憲法』確立總統任期終身制,從此韓國進入完全軍事獨裁的局面。
雖然在朴正熙的統治下,韓國在政治上進入軍事獨裁,但是在經濟上卻是蒸蒸日上,韓國的人均GDP從1961年的不到100美元,到了1979年時已經增加到1,644美元。當老百姓富起來了,原先的生活溫飽需求達到滿足之後,就會開始針對自身權利作出追求,所以要求民主的聲浪逐漸湧現。
1979年,因世界經濟不景氣的『YH貿易公司』宣布破產,該公司女工因此失去工作。五十二歲的新民黨總裁金泳三,為了支持公司女工抗議解僱,保障生存權的訴求,允許女工在新民黨總部大廈無限期地舉行靜坐示威。8月11日,朴正熙政府動用上千名軍警包圍新民黨總部大廈,強行驅散靜坐女工,並逮捕了30多名新民黨黨員。一名女工以死抗衡,跳樓自殺。
執政的民主共和黨挾三分之二的國會多數,在韓國國會強行取消了金泳三的國會議員資格,66名新民黨議員因此集體辭職,韓國政壇掀起軒然大波。金泳三的政治根據地釜山、馬山和昌原等地爆發大規模示威遊行的『釜馬事態』。
10月26日,朴正熙與時任中央情報部部長的金載圭在晚餐上就『釜馬事態』與新民黨的問題發生爭執。惱羞成怒的金載圭開槍殺死了朴正熙以及原本就有嚴重摩擦的總統警衛室室長車智澈。
朴正熙死後,總理崔圭夏繼任總統,以防止朝鮮人民軍趁機南侵為由,宣布大韓民國陸軍參謀總長鄭昇和兼任戒嚴司令,並且從10月27日凌晨4時起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實施戒嚴,對各政府機關、重要團體和新聞機構進行軍管,禁止國會以外的任何政治活動,嚴禁各種罷工、遊行示威,學校停課,實行宵禁。
崔圭夏宣布戒嚴的舉動並不能有效防止各種罷工、遊行示威行動,加上任命鄭昇和為戒嚴司令更是一項錯誤的政治任命。鄭昇和在軍中高階軍官中的關係不睦,且一直以來對於軍官中的『一心會』組織懷有戒心。
12月12日,國軍保安司令及朴正熙刺殺案之聯合搜查本部長全斗煥,以鄭昇和涉嫌朴正熙遇刺一案為由,在未經代理總統崔圭夏的許可下,派搜查本部強行將逮捕鄭昇和,同時私自調動空降部隊、步兵團及戰車部隊等單位(甚至停戰區前線預備部隊)從首都圈周邊各地域向漢城進發,占領陸軍本部、國防部。
隔天早上,全斗煥和『一心會』的數位成員,包括第9步兵師(白馬師)師長盧泰愚少將及第50步兵師師長鄭鎬溶少將等人逮捕支持鄭昇和的多位將領,全斗煥在此政變後已實質掌握韓國的政治權力,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崔圭夏成為有名無實的總統。
『雙十二政變』後,韓國民眾要求撤銷戒嚴令與全斗煥下台的聲浪日漸高漲,1980年5月15日,漢城有五萬名群眾示威,隔日(5/16),在光州有三萬名群眾示威,這便是在電影一開始時的劇情。
1980年5月17日,全斗煥宣布全國擴大戒嚴,禁止了所有的政治活動、國會活動、對國家元首的批判,拘捕了金大中和金泳三等反對黨政治人物,大學勒令停課。
全斗煥根據《戒嚴法》接掌總統權力,崔圭夏被迫黯然下台,由全斗煥指派朴忠勳擔任代總統,並籌備選舉團準備新一屆總統選舉。
全斗煥這一連串的舉動,引發民眾強烈不滿。尤其是被拘捕的金大中出身自全羅南道,而全羅南道的光州市在1929年日本佔領韓國期間,曾經發生過學生的示威抗議,進而演變為當時朝鮮半島反抗日本統治的風潮,等於是韓國的民主聖地。
5月18日,持續三天的光州群眾示威並無平息的跡象,全斗煥下令陸軍第7空降旅的第33營、35營於該日乘卡車進駐學生作為基地的全南大學、朝鮮大學,1500名學生在校門口與空降部隊發生衝突,400餘名學生被拘捕並有80多人輕重傷。隔日陸軍第11空降旅緊急調往光州增援,並封鎖光州市對外交通,光州市民則是使用鐵棍和點燃的酒瓶對抗空降部隊。
5月20日,超過二十萬的光州市民參加抗爭,幾百輛公共汽車、計程車帶頭衝破軍隊的防線。與此同時,電臺一直沒有報導『光州事件』,市民對此十分憤怒,群情激憤下到光州MBC縱火。電影中的主角金萬燮,正是在這裡遭到便衣軍人的追捕,大學生具在植為了幫彼得撿拾底片而被捕,便衣特務要求具在植供出彼得與金萬燮的下落,具在植非但不說,還大喊大叫要彼得跟金萬燮逃跑,惱羞成怒的便衣特務因而活活打死了具在植。
5月21日,光州市民掠奪軍工廠及後備軍的軍械庫,繳獲了裝甲車的武器及TNT等,並佔領了全羅南道廳,武裝對抗軍警。光州市和外部的鐵路、公路和通信線路被切斷,全斗煥下令准許用實彈武力鎮壓。電影中金萬燮回到光州後,眼睜睜看到軍人開始對民眾進行武力鎮壓,遍地傷亡,許多傷者躺在地上,血流滿地,奄奄一息,但官兵依然繼續射擊,連過去搶救傷患的平民都不放過,金萬燮加入眾多計程車司機的行列,得以先救下一些傷患,但軍隊依然繼續掃射,造成更多傷亡。
5月22日,金大中被控以煽動罪名遭到起訴,光州則是組織『市民收拾對策委員會』開始與政府談判。另外一方面,主張撤兵的全羅南北道戒嚴分所所長尹興禎中將遭到撤換,由蘇俊烈中將接替其職位,繼續鎮壓方針。
『市民收拾對策委員會』經過三次會議討論,『光州民主民眾抗爭領導部』組成,決心抗爭到最後一刻。5月26日,市民躺在路上阻擋坦克,但坦克不顧人群依舊進城。抗爭隊預料國軍將要入城掃蕩,決定疏散其他人,只讓『抗爭領導部』的人留下。在200多名留下來的人中,有10多名女孩子及60多名高中學生,因為親友被殺害而堅決留下,陸續數千名軍人開著坦克進入,大部分抗爭者最終放棄抵抗,『光州事件』自此落幕。
二戰過後,以美國為主的自由民主思想取代了以英、法為主的殖民主義,成為了世界政治的主流,與蘇聯為主的共產主義思想形成對抗,所有的新興國家幾乎不約而同地朝向這兩種政治主張靠攏。然而,新興國家在靠向民主政治的過程中,往往會經過一段軍事獨裁的挑戰,一旦成功渡過這個挑戰,才能真正踏入自由民主的範疇。
細究原因在於,這些新興國家大多數的前身多半是歐美列強殖民地。經由少數政治菁英分子的領導,以暴力或非暴力手段爭取獨立。當獨立成功後,這些領導獨立的政治菁英自然而然成為建國者,進而掌握政治權力,國家的未來方針掌握在這些人的手上,向左走或向右走成了他們必須抉擇的重點。
美國作為自由民主的代表,擁有強大的經濟與軍事力量,很容易成為新興國家選擇的方向,認為只要把政治權力分享出去就是民主,有了投票權就是民主,只要民主就可以向美國一樣富強康樂。於是一個又一個新興的民主國家接連誕生,民主速成所造就的苦果也悄悄的在這些國家中埋下了一顆又一顆的種子。
過去,這些建國者與老百姓為了爭取獨立,有著共同的敵人,因此相互扶持也相互依存。獨立建國後,原本的敵人消失了,建國者進階成了統治階層,老百姓也拿到了政治權力,這時候原本相互依存的關係轉變成了對立關係,老百姓可以透過手上的政治權力制衡統治階層。然而原本熱血的建國者卻忘了自己的角色已經不一樣了,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是被監督者,被制衡者的角色,對於老百姓態度的轉向完全沒有辦法適應。
強烈的救國救民情操依然在他們心中縈繞,為了讓國家向前邁進,他們認為只有收回原本答應屬於老百姓的權力,國家才能繼續前進。於是寡頭、獨裁、專制成了這些新興國家在追求民主速成下的反作用力,此起彼落的民主示威,導致此起彼落的衝突鎮壓,不斷地在這些新興國家上演。然而也只有經過這此起彼落的示威與衝突,自由民主的種子才能健康的茁壯,最後開出美麗的花朵。
回首過去,當我們在享受自由民主果實的同時,又應該如何看待曾經試圖壓抑民主之花成長的獨裁與專制呢?要以寇讎的角度追求轉型正義,還是以民主化必經的過程看待,每個人都會有自己觀點與想法,然而若沒有這些試圖壓抑民主之花成長的獨裁與專制,我們還會如此珍惜這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