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7-26 15:27:24| 人氣69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研讀〈四書──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心得

題目:研讀〈四書──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心得

課程名稱:中國文化基本教材教學研究

指導老師:傅武光教授

班別:教學碩士班暑期班碩一

姓名:林義發

學號:597201102

一、    當前世局不安之根源在人心之陷溺

近世以來由於科技文明之昌盛,陸海空交通之便捷,五花八門、無以計量的資訊快速之傳播,全球化之風盛行,地球村隱然成型。而世人假自由主義、民主主義、個人主義‧‧‧等名目為所欲為,以至於價值觀混淆不清,是非、黑白不明,公理、正義不張,天理良心早已拋諸腦後,仁義道德置若罔聞;唯物思想、功利主義、享樂主義‧‧‧等甚囂塵上。

影響所及,人性墮落,道德淪亡,功利烈焰充斥,其勢如野火燎原,難以撲滅;亦如巨浪滔天,排山倒海而來,讓人難以抵擋。導致如「社會動亂、國家動亂、天下動亂」之現象普現世間,人心惶惶,陷於不安氛圍之中。天下不寧,國不成國;社會不安,家不成家;良心泯滅,人不成人。

此種情況猶如烏雲蔽空,籠罩全球;其勢之強悍,如翻天覆地,令人感嘆青天不在,俟河清無年。人心陷溺至此地步,試問,自許為萬物之靈首的人類:人性尊嚴何在?人生價值何存?何謂人生真諦?何謂生命意義?何謂生活目的?

我等不得不詳加省思,此一莊嚴的生命課題。孟子說「天下溺援之以道」,有心人無不希冀,能喚醒沉淪之人心,端正社會風氣,重整倫理道德;以挽社會之頹勢,解人民之倒懸,救生民於水火,讓世人活出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

 

二、孔孟思想是吾人安身立命之憑藉 

盱衡中華民族,屹立寰宇五千年,聖哲輩出,代有其人,從而締造人類高度精神文明,且能歷久彌新,登峰造極者,端賴中華道統文化之維繫。中華道統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主流,儒家思想則以孔孟思想為依歸。孔孟思想特重立身處世之道、綱常倫理、仁義道德。孔孟思想啟示我們為人之正道,處世之準則;孔孟思想合乎天理,應乎人性,是永恆長久的至極大道,是無人能刪削的鴻博教化。其中又以四書最能彰顯儒家孔孟思想之精髓,就是亙古通今,永世不易的仁義道德、綱常倫理。

曾看過先知啟示人類的一段話說:「平日讀四書嗎?不讀聖賢之書,哪能體會聖賢之志;不讀聖賢之書,哪能體會聖人之心;不讀聖賢之書,哪能安邦定國。所以不讀四書,將會輸了四樣:第一、出口無章;第二、處事無方;第三、儀表無莊;第四、生命無光。如果能讀完四書,能夠體會聖賢之心、聖人之志、聖人救世的精神,生命就會發放光芒。」[1]由此可見四書是安身立命之學,對於塑造人類崇高的生命價值,是何等重要啊!

 

三、以「心」做為起點,在生活倫常中實踐仁德 

儒家孔孟思想的特別重示「五倫八德」。以「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倫關係之合理和諧為重心。所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是也。此即是亙古至今,以至未來世代,為人處世,放諸四海而皆準,永恆不變之常理、常道。而此一常道是吾人本自具有,不假外求,就是孟子所說:「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2]可惜這顆「心」容易受物誘習染而致麻木不仁,殊為可惜。做學問、修養德性的功夫其實最首要的就是尋回此「仁心」,也就是使此「仁心」永遠醒覺靈敏,所謂「常惺惺」,能靈敏感知所面對之人事物,並展現合情理的作為,即合於「中庸」之道。

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3]

我們人人本有的「心」放失了,以致身中無主,任情縱慾,為所欲為,甚至胡作非為,本為萬物之靈首,卻越來離人的本性越遠,甚至近於禽獸者有之,等同禽獸者有之,更甚於禽獸兇惡者亦有之。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4]人與禽獸之差別其實很微小,孟子以「幾希」來形容,頗為貼切。我們能時時存此「心」,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做去就能成就君子,而能稱得上君子之人,必也是時時存此「良心」之人。孟子說:「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5]孟子又說:「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6]可見存仁、行仁才是做人之道,才堪稱為人。可是有太多的人,即所謂「庶民」也就是眾人,竟不知保存之,反而「去之」,殊為可惜。

不但個人如此,即使治理天下國家,要保有社稷、宗廟,也是同此道理,都必須要有存仁、行仁之作為。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7]

 

四、舜明於人倫,以能盡「孝道」、「悌道」為例 

孟子舉舜為例說明,舜是位聖人,有其清明智慧,能明辨天下事物之理,曉喻做人之倫常,完全順著天性之仁德與義理來行事,並不是因為知道仁德和義理可貴有利,才去行仁德和義理。孟子曾舉舜之孝行,及面對不講理的父親及同父異母弟象,其態度完全出自「本心」、「本懷」,不與父親弟弟對立、也不責怪對方有錯,只求盡自己良心之該當之實例說明,實在了不起,其對父母及同父異母弟之用心,值得我們效法學習。

關於舜之孝行,在孟子萬章篇第一章有精到之描述,舜心心念念就是想得著父母之歡心,即使擁有天下士、美妻、富貴均不足以解其心中之憂,「惟順於父母,可以解憂。」即使不在父母身邊,而此孝心、思慕之心永存心間,無時或忘,即使年屆五十,依然不改分毫,永遠思慕父母。孟子說「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見之矣。」五十猶慕父母,則終生必慕父母無疑,能如此誠為大孝矣。在孟子書中的記載我們讀了頗感鼻酸也表讚嘆,「不順於父母,如窮人無所歸。」沒有獲得父母順心,猶如與父母斷了聯繫,就如同流浪在外的窮苦人,無家可歸,失了根本一般,內心的孤苦寂寥可想而知:

萬章問曰:「舜往于田,號泣于旻天。何為其號泣也?」孟子曰:「怨慕也。」

萬章曰:「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勞而不怨。然則舜怨乎?」曰:「長息問於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則吾既得聞命矣。號泣于旻天,于父母,則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爾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為不若是恝;我竭力耕田,共為子職而已矣。父母之不我愛,於我何哉!」

「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倉廩備,以事舜於畎畝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將胥天下而遷之焉;為不順於父母,如窮人無所歸。天下之士悅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憂。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憂。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憂。貴,人之所欲,貴為天子,而不足以解憂。人悅之,好色富貴,無足以解憂者;惟順於父母,可以解憂。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不得於君則熱中。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見之矣。」[8]

在孟子書中對於舜之為其弟設想,實在難得,孟子弟子萬章有極詳細之描述,其間之對談、舉止、情狀,猶如現場,躍然現於書上。孟子「以意逆志」[9]也有很貼切之回答。萬章曰:「父母使舜完廩,捐階,瞽瞍焚廩,使浚井,出,從而揜之。象曰:『謨蓋都君,咸我績;牛羊父母,食廩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棲。』象往入舜宮,舜在床琴,象曰:『鬱陶,思君爾!』忸怩。舜曰:『惟茲臣庶,汝其于予治。』不識舜不知象之將殺己與?」曰:「奚而不知也!象憂亦憂,象喜亦喜。」[10]舜有如此不懷好心之同父異母弟,處處、時時設法欲謀害其性命,侵占其賢妻與財物,旁人觀之,都憤憤不平,舜竟能如此逆來順受,充滿智慧冷靜處之,可謂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修養到家之大德者。所謂「象憂亦憂,象喜亦喜。」舜有一顆純粹無雜染之「仁心」,不思己身利害,也毫無對立心態,故能起感化愚頑之作用。

即使舜已為君王,仍本於「仁心」,關照其弟,「親愛」其弟。使其既富且貴,可謂盡仁盡義,有情有義,世間難得者兄弟,舜能行悌道於其家,足為天下範式。這在孟子書中,連孟子弟子萬章都感到極為憤慨不平,弟象至為不仁,時常想謀害舜,現在舜可以報復的機會來了,為何舜不誅殺其弟,還給予封地〈其實是派人代為治理,舜之設想真乃用心周全面面俱到。〉這份情義作為,我們若是舜之弟一定備受感動。

萬章問曰:「象日以殺舜為事,立為天子,則放之,何也?」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萬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殺三苗于三危,殛鯀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誅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則誅之,在弟則封之。」〈孟子〉曰:「仁人之於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親愛之而已矣。親之欲其貴也,愛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貴之也,身為天子,弟為匹夫,可謂親愛之乎?」[11]由以上舜之寬恕言行,知悉舜於孝悌之道,人倫大端皆能盡矣。所以孟子說:「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詳閱孟子有關舜之孝行與悌道之描寫,孟子之言信然。

孟子盡心篇有一則假設性的問題對於舜為天子,瞽瞍殺人,則如之何?頗值得我們深思玩味。這也是老師所舉的例子之一,再三思索,確實是件很難處理之問題。

桃應問曰:「舜為天子,皋陶為士,瞽瞍殺人,則如之何?」

孟子曰:「執之而已矣。」

「然則舜不禁與?」曰:「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則舜如之何?」

曰:「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訴然,樂而忘天下。」

舜為維護父子天性倫常又要維護國法尊嚴,寧可棄天下,竊負其父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訴然,樂而忘天下。這是何等心思,其間輕重之判斷,一以良心為準度,不以外在名利富貴為考量之憑藉,尤其是面對「親情」與「國法」兩難之抉擇時,最是人性最大之考驗。舜不表張自己大公無私之作為而傷親情,也不以親情之故而蔑視國法,處此情境,絕對是人性最大之考驗,想來真是不易,而孟子代為設想,提供高招妙方,也是仁且智的作為。這是儒家重人性與法家重法治不同的思考面向。

仁心如何落實於行事,猶如孔子弟子有子所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能踐履孝悌之道,這是成就仁德的根本處。孟子曰:「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樂之實,樂斯二者,樂則生矣。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12]仁、義、智、禮、樂之落實,就在事親之「孝」及兄弟間之「悌」道,簡言之,就是家庭中最根本之家庭和諧歡愉情境之自然營造之功夫。而其原點仍是人人之本心作用。

 

五、「存心養性」,期許做一個仁人君子 

我們本性若沒有障蔽,就能清明在躬,這和大學所說之「明德」是同一道理,德本「清明」、「靈明」故稱為「明德」,朱熹以為「明德」本性,受「氣稟所拘,人欲所蔽,則有時而昏」[13],人之本性因此未如當初之清明,所以我們必須藉修養、藉聖人之教化,復其清明之本性。這也是孟子要我們先立乎其大,最主要的用意。此點在孟子告子篇中有很精到之論述:「公都子問曰:「鈞是人也,或為大人,或為小人,何也?」孟子曰:「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曰:「鈞是人也,或從其大體,或從其小體,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弗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14]足見是否能掌握這一顆「心」,實在影響到他日後是否能成德的重要因素,我們豈可輕忽。

儒家主張「存心養性」要存的就是此「良心」,要養的也是這個「自性」,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養之者。至於身,而不知所以養之者,豈愛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15]對外在事物我們頗為在意其好壞,可是對自心根本源頭卻疏忽不在意,如此心態真是本末倒置,所以孟子借事物提醒,希望我們要在意於此之「養」,而此「心」,孟子更明確地分為「四端」說明之。孟子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16]這是我們人人固有,只可惜沒有用心去思,以致無所感知,也不知如何應事方為妥當。

孟子曰: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依孟子之見解,人而無「仁、義、禮、智」之心,即不是人矣。」這是多麼嚴肅的問題啊!因為判定人的標準在其是否擁有仁、義、禮、智之心為依據,若沒有仁、義、禮、智之心,雖具有人之形體,也不配稱呼為人了,這是孟子對人的期許與勸勉,頗有警惕之作用。

具有「仁、義、禮、智」之心稱為人,但是要行出來,那就在日常言行舉止中表達,在孔門弟子中最受孔子讚揚的顏回,可做為我們學習的指標。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7]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在孔門弟子中屬德行第一,他所堅守的其實就是時刻不離「仁」之本心。故深受孔子讚譽,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日月至焉而已矣。」孔子對顏回真是讚佩有加,因為其心三月不違仁,則長遠不違仁,人能如此,其道德自制力足以使其「行所當行,止於其所不可不止」,無處無時無不合宜。由此可見此心之存養省察功夫,全在乎自己。所謂「我欲仁斯仁至矣。」「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又如宰我認為三年之喪太久,有意去之,孔子反問他有生養教育大恩的父母過世了,而自己卻無傷懷,「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宰我竟然答以「安」,孔子以「汝安則為之」一語要宰我省思,孔子更進一步明確指示「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對孔子之教導似乎聽不進去,也不回答孔子的話了。想像當時情境應該很僵,猶如今日我們教學現場所遇到不受教之學生一般情形,當時一定讓孔子頗為失望感慨,因此孔子對在場其他同學實施機會教育,也重重地責備宰我幾句,劈頭就是「予之不仁也!」真是沒有仁心啊!後面再加一句「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宰我可說被孔子罵得很嚴厲。孔子又跟門生說明理由,「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顯見孔子對此事之重視。其實孔子在點醒的就是最重要的「良心」因為不知禮之本意深遠,只為一己之偏頗想法,恐怕導致嚴重之人性泯沒問題,這是聖人思慮深遠之處,因此我們要擴大心思眼界來設想問題,善用此「心」,行事求「心安理得」、「無愧無怍」,如孟子所說:「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則無不感到安然自在,自然適意,必少有悔恨之事矣。此章原文如下: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

「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18]

 

五、期勉眾人多讀四書五經

藉聖賢智慧找尋安身立命之道

 

最後以王陽明〈尊經閣記〉所說與眾人期勉:經,常道也。其在於天,謂之命;其賦於人,謂之性;其主於身,謂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通人物,達四海,塞天地,亙古今;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是常道也。

其應乎感也,則為惻隱,為羞惡,為辭讓,為是非;

其見於事也,則為父子之親,為君臣之義,為夫婦之別,

為長幼之序,為朋友之信。是惻隱也,羞惡也,辭讓也,是非也;是親也,義也,序也,別也,信也;一也。皆所謂心也,性也,命也。

經典所談就是孟子之四端及儒家之五倫,就是我們的心性,宜在日常生活中落實踐履。關聖帝君在桃園明聖經上說:「日在天上,心在人中。心者萬事之根本,儒家五常,道釋三寶,皆從心上生來。仁莫大於『忠孝』,義莫大於『廉節』,二者五常之首。聖人參贊化育者此而己;仙佛超神入化者此而已。自有天地以來,這個無極太極之理,渾然包羅,古今長懸。諸帝王聖賢仙佛,萬經千典,只是明此理,成此事而已。」

吾人於二六時中,若皆能存此「良心」以應世,則必能俯仰無愧,出處得宜,做一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頂天立地的真君子、大丈夫,庶幾無愧父母、不愧為人。



[1]見〈一貫道‧發一崇德‧禮運大同聖訓〉

[2]見《孟子盡心上》

[3]見《孟子‧告子上》

[4]見《孟子‧離婁下》

[5]見《孟子‧離婁下》

[6]見《孟子盡心下第十六章》

[7]見《孟子‧離婁上第三章》

[8]見《孟子‧萬章上第一章》

[9]見《孟子‧萬章上第四章》〈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10]見《孟子‧萬章上》

[11]見《孟子‧萬章上第三章》

[12]見《孟子‧離婁上第廿七章》

[13] 朱熹大學章句釋「明德」

[14]見《孟子‧告子上》

[15]見《孟子‧告子上》

[16]見《孟子‧告子上》

[17]《論語‧顏淵篇》

[18]《論語‧陽貨篇》

台長: 發哥
人氣(69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四書教學 |
此分類下一篇:〔修道辦道研讀四書五經是最基本的〕
此分類上一篇:朝聞道之解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