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08 11:01:28| 人氣20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教養(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二)

我?我不寫作的。你必須了解,「寫作文」和「寫作」中間想必是有巨大的歧異。我不了解寫作,但是我知道,出於一種被動的態度─我們的教學實踐中,每一個孩子都會被要求繳交作文簿,其中對於「起、承、轉、合」或者各類成語駕馭得利落些的,會被派遣參加國語文競賽,並且在老師們的指導與計畫之下持續的投稿-為著某種目的、使命去擠壓出詞句與段落最後拼湊出作品,那叫做「寫作文」。多年來,我在稿紙上從事的活動可以歸類其中。

是的,我從來不曾領略「寫作」這一面向的非凡意義。我進行的是任務性的、策略性的工作。接獲一個主題,發展它,闡述它、完成它;所有作文課與作文比賽的標準作業程序。而且,在這個模式中,我一向被認為有傑出的表現,隨之而來的是種種表現為讚美與榮譽的附加價值。這樣的行動進一步被我化約成為接受指令,然後奪取榮譽。

那離「寫作」就真的很遠很遠了。

在她發現了她的耕耘有種很宿命的單打獨鬥的況味之後不久,我和她在一個徵文活動中雙雙落選了。我開始思考我對於書寫的態度以及那個關於教養的問題。

(三)

還是個小學生的時候,我和弟弟共用一間書房和一張大書桌。那書房其中有兩面牆說穿了其實是以書櫃組成的,高度直達屋樑頂的書櫃。其中有一大部分擺放父親的關於電路、電機學的工具書,剩下的一大部分則形形色色。印象深刻的,有本很厚的叫做《根》的書,後來我知道它是本紀錄黑人苦難生活的小說、有一本作者叫做李傲的書,封面有一個背部全裸的女人、一本書有個很奇怪的不知道什麼意思的名字叫《油麻菜子》……。

就我後來的了解,你可以從一些線索去區分兩個巨大的書櫃中形形色色的書的真正主人-將它帶回家,閱讀它再將之收藏進書櫃中的那個人。那好幾本作者都是楊小雲的是媽媽的,柏楊、徐復觀或陶百川是爸爸的、有著《細雨燈花落》、《城南舊事》這類名字的是媽媽的,《野火集》、《我們正在寫歷史》是爸爸的。卻有那麼一些書,看起來不像媽媽的,更不像爸爸的……。

就在我座位的正後方,大約到我的眼睛高度的書櫃中,有那麼一套書。每一本都有一個暗金色的封套,取下封套,是鵝黃色的硬質封面,鵝黃色的底下藏著若隱若現蜿蜒交織的紋路。每一本書的上緣都延伸出一條細細的、金黃色的充作書籤用途的緞帶。書的中間都有一個部分,彩色的,用表面光亮、平滑的紙張印成(後來我知道那叫做銅板印),上面有一張張的照片。

從我開始和弟弟共用那間書房開始,那一套書就已經存在在那個位置。沒有任何線索使我知道,那套書是媽媽、還是爸爸的。因為每本書上都有一個好像就是書名的人名,而且沒有一個是我認識、或者知道的。這並不是說我在那個年紀上就認識、或者知道柏楊、徐復觀或陶百川是什麼人,但是爸爸說他們都是有學問的人,再問下去,爸爸會說他們做過什麼什麼,只是當時聽不懂,現在也忘了。可就是那一套書,爸爸只說:
「爸爸也不知道,你要自己去看喔!」

那五十本書共同的名字是《世界當代小說家讀本》。我必須先承認,讓我注意到它們,後來喜歡它們的原因是它們包裝精美,而且裡面有很多照片。而我都是經由這樣的順序去看它們:

每一本書的鵝黃色封面上都用點畫描繪出一個人像,是以我在那個時候就記認了吳爾芙直挺如雕像般的鼻樑以及削瘦的臉頰、三島由紀夫的銳利眼神還有福克納的鬍子。然後我接著翻到有照片的部分,細細地觀賞作家們的影像並且「閱讀」照片旁的解說。這套書真的堪稱編排細心,除了作家本人的照片,還有他成長的鄉間的風光、他的初版書影、甚至改編自他的作品的電影中的劇照或定裝照,不一而足。通常到了這個時候,我就算讀完了,我這個小學生的好奇心就到此為止。我會把書本的封套裝上,並且特意把金黃色的緞帶留在外面當作「看過了!」的記號。不!忘了!我忘了我其實還會去看跟隨在照片後幾頁的作家年表,可是主要的用意卻是在最後知道這個人究竟是生是死。大部分的年表很仔細的記載作家死後陸續問世或重刊作品的年代,我就無法從最後一個年份確知作者離世的時間,而要小心的從年表的中間偏後的某一個年代下面留心「病逝於……」諸如此類的字樣。

某個小學生涯中的快樂的暑假,所有的金黃色緞帶被我留在封套外面。就這樣了。我繼續喜歡著那套書的精美包裝。

後來,我見識了三島由紀夫在《豐饒之海》的四部曲裡連透過中文翻譯都可以察覺到的,每一部皆大異奇趣的敘述筆觸與口吻,卡山札基、井上靖,都不是經由那套《世界當代小說家讀本》。

大江健三郎得到諾貝爾獎那年,我發現那套書裡有屬於他的一本;讀畢書林重新出版的《圍城》之後發現「錢鍾書」也是當年「好像就是書名的人名」中的一個。近來納博可夫又重受矚目,我試探性地回去那個我國中之後已經不用的書房,那套《讀本》畢竟還是沒有讓我其實帶點兒恐懼的猜測落空。

那都是後來了,大概是讀了高中,被幾個師長提點了見識之後,再加上經過了屢次的「發現」。我開始從事一種活動-用必定要多於一個暑假,甚至兩個暑假的時間,把金黃色的緞帶夾回書本裡,當作「看過了!」的記號。

台長: 石牧民
人氣(20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雕蟲骨偏傲 |
此分類下一篇:孫悟空的七十二般變化—一則關於小說創作的比附
此分類上一篇:教養(一)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