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的文章,有好多怨氣,我不只在這裡抱怨,在每一個新的治療機緣,當他們好奇樂樂過去和現在的診斷怎會落差如此大時,就是我開始抱怨的時候。我看見自己滿肚子的怒氣,就在一次次反覆地述說下,梳理再梳理。
到後來,說到有點懶得說了,或許是梳理得差不多了,我才有能力將眼光移動到聽者身上,當我觀察到聽我抱怨的新治療師臉部肌肉開始僵硬的時候,我警覺到自己的抱怨行為有點愚蠢,因為沒有一個同行會樂意聽我大肆抱怨他的同行,這表示下一個被罵的人可能就是他,在我抱怨別人的同時,也把自己變成一名可憎的家長。
抱怨是個行動,其蘊藏的情緒能量,名為『憤怒』。
在這樣的過程中,我終於看見,並承認,自己對於過去,其實有好多的憤怒,這對我來說很不容易,因為我是個不允許自己憤怒的人(註1)。
文章中顯露出的憤怒能量,想必也讓過去正在閱讀的你,感到一絲絲地不悅,因著一位朋友的提醒,讓我覺知到這點,我告訴他:『一個還在憤怒情緒中的自己的發言,只是整體脈絡中的一環,其實後續在我的內在還有許多轉折,那個憤怒或許讓看的人有自己的解讀或不舒服,但對我來說是重要的歷程,認清並通過自己的憤怒,才能讓自己往下一個境地流動,在憤怒的後面,接著被看見的是很多的委屈,傷心,誤解,需要被認同,自己無法認同自己,一連串愈來愈接近真相的功課。』
我將眼光回到自己身上,問自己:『抱怨的過程中,我的目的是什麼?』
意即:在一堆看似抱怨的煙霧彈下,什麼才是真正想要被看見的?
原來,答案是「委屈」,好多好多的委屈,好多的傷心,好多的誤解。
我讓自己停留在這些真實的看見裡,過去壓抑的眼淚,還沒有流盡….
令人不舒服的抱怨行為中,隱藏的,往往是一顆傷痛的心。
我接著問自己:『傷從何來?痛又從何來?』
若是跌一跤,或被人捅一刀,傷口清晰可見,倒也好辦事。
難就難在心裡的傷,非但別人看不見,有時連自己都說不清楚,可難治了。
心裡的傷,最需要的就是『被看見』,而後接納,於是能放下。
我的委屈,來自於被誤解。
誤解的意思,就是我們的看法不同,我認為我是對的,你卻說我是錯的。
其實生活中原本就充滿大大小小的意見不同,我們並不會輕易地因此而受傷啊~
在誤解中,真正讓人受傷的是:『我們意見不同,我無法接納你的看法,我也無法接納我自己的看法。』對我來說,這才是誤解造成痛苦的主要原因。
這揭露了兩個重要的功課:
一是『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趨避衝突,就像媽媽離開幼兒一段時間再返回時,有的孩子會愉快接納,有的會生氣不理人,這都還算健康,最可憐的是一方面開心地想抱媽媽,一方面又生氣地想把媽媽推開,結果抱也不是,不抱也不是,把自己卡住了。這在生命早期曾經歷重大打擊的人身上容易發生,這樣的人,往往同時渴望生,也渴望著死,內在非常地衝突。
第二個功課,說的是『無法如實接納自己的看法』,或者說沒有勇氣承認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是自幼學習壓抑自己真實的想法,為了討好大人,為了生存,為了在還沒有能力時,藉由切斷和自己的連結,以逃避巨大的痛苦,是適應而來的行為模式,漸漸地,就愈來愈聽不見自己真正的想法了。這樣的人,往往活在別人的影子中,非常需要別人的認同,失去別人的認同,就不敢承認自己真實的想法了。
當我帶著勇氣進入這片看似憤怒的迷霧森林,不逃避也不閃躲,不怠惰也不苟且,撥開一層層的迷障,看透,並穿越稱為委屈和被誤解的傷痛峽谷,來到一個高聳入雲的瀑布岩洞前,在耀眼的陽光下,空氣中瀰漫著土壤和青草的香氣,瀑布的水花在山澗中反射出一抹淡淡的彩虹,我知道在瀑布之後的岩洞裡,有生命想要給我的寶物,我帶著全然的信任,一步步地走上我的生命道路。
註1:大人往往用更大的憤怒來壓抑孩子的憤怒。小時候,被教導不可以隨便生氣,若生氣,會換來大人更大的憤怒。加上內在信念:『是否可以生氣』是需要經過大人同意的,這是討人喜歡的小孩表現出的高明生存之道,長大後,就是壓抑情緒和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及面對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付出的代價很大。仔細觀察,會發現這樣的模式,已經漸漸套用在自己和孩子身上,不可不慎。
註2:關於具有負面能量的文章,是否適合放在公開的部落格,幾經思量,我仍然決定呈現真實的自己,我的部落格不為討好群眾,只為忠實面對自己的成長,雖然有時『負面能量』難免讓人不喜歡不舒服,但他確實更需要一個位置讓他有機會被看見,看見不代表認同,看見就是看見,被看見就有機會被療癒,他的重要性其實跟正向能量一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