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7-31 23:17:51| 人氣5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看與被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得大二上文選課時,老師教到張岱《陶庵夢憶》〈西湖七月半〉,剛好輪到我這組演戲報告。老師討論的問題,在看的人心理是怎麼樣呢?被看的人心理又是如何呢?看與被看之間,有什麼樣的關聯,哪些人是來被看的,哪些又是來看人的呢?那一題我寫了答案紙的一面半左右,使用得最多的字,當然就是「看」。

從小就是很不服輸的個性。不愛出風頭,卻不喜歡反規定,或在擅長的項目屈居別人之下,簡單來說就是羞恥心特別的重吧!所以不太喜歡被看的感覺,好像自己做錯了什麼事一般。唯有在領獎和演講的時候,才大大方方地站在臺上接受目光。但一些緊張是免不了的。

國中是個顛倒是非黑白的世界,所有的一切都不能照著社會正常規範運行,每天被觀察、被批評、甚至被侮辱都是家常便飯,原因只是我上課不講話、不翹課、不會罵老師,也不會打同學。就像落進烏鴉群裡的一隻白鴿,想不被注目都難。於是渴望著有天能夠脫離鄙夷的目光,越是不被注視越好。

韜光養晦的訓練成果,在高中時期很容易地就融入整個團體裡。我絕不當幹部,除了喜歡的科目以外,也不當小老師。那時候最喜歡的書就是莊子,「無用之用,是為大用」,只要處於「材與不材之間」,就不會受到任何的損傷。

到了大學時期,進入了要用自己的力量交朋友的時代。因同學的生活大都沒有聯繫,所以不敢努力秀出自己的人,是沒辦法像排座位時代那樣,用自己溫和長久的耐心交到朋友。當發現有半數以上的相遇,居然是漠然無視的擦身而過;同上一學年的課,居然沒辦法認識同班任何一個人時,我心裡一邊在感嘆著隱身術太成功,一邊在呼喊著,我在這裡呀!在這裡呀!

要怎麼證明自己存在?在哲學裡面討論了很多。但現實狀況是,如果沒有看到一些身分證明文件、用一些紙和一些代號,根本沒辦法證明存在的事實。無止境的漠視,在臺北城裡日復一日上演,無論是怎麼樣的碰撞、踩踏,或是擦身,臺北人都習以為常。大家在乎的,都只是和自己有感情關聯的那群人,以及出現在螢光幕前那些可供討論的人物。至於其他人怎麼樣,不管多光鮮、多醜陋,大多數人沒興趣知道。

現在很熱衷於被看。不是因為自己美,是發現很多小朋友都喜歡看我。露出小小的虎牙,他們就會把臉別過去;眨眨眼睛,小朋友就會對我吐吐舌頭。有些小朋友會主動的說,有snoopy耶、有mickey耶,這些對於快累垮的城市上班族來說,是一點意義也沒有的。

但喜歡看人是不變的。坐在咖啡館、速食店,站在捷運站,不時會去看看四周的人,一方面防止不必要的危險發生,一方面也能欣賞人們的千姿百態。曾經有個坐家說,要寫出色的小說,訓練方法就是到人來人往的車站,把經過的人一個個快速用一兩句話寫出神韻。我很少寫這些人,但卻喜歡看。

不認識的人當中,最好看而且最耐看的還是小女孩了。我會學羅莉控(喜歡小女孩的男性,據說是一種變態嗜好,但日本頗風行),偷偷幫小女孩打分數,依照外貌、衣著、言語的可愛程度不同,每個小女孩的感覺都不一樣。因為他們還沒學會什麼叫流行,也不會出現一頭熱不適合自己的制式化打扮,所以看起來最美。

真正讓人移不開眼光的,是情人間的互視吧!我非常喜歡看所愛的人,總覺得那個人看起來就是這麼的美好,想去捕捉對方的一舉一動、眼神和笑語,也便於在他最需要哪些幫助時,立刻反映。但那樣忘我而熱切的眼神,卻常常達不到四目交投的效果。前男友最常說的話是:「我做錯了什麼嗎?不然你怎麼一直看我?」也許是沒辦法在目光中帶著笑意吧?(聽說我的眼神有殺氣。是真的嗎?)

除了實體上的被看以外,文字上的被看也是有趣的。有些東西本身沒有預設讀者,所以寫得很中性,可以避免掉一些麻煩;有些卻是預設了讀者,萬一沒有這樣心靈可以溝通的讀者,而是另外一些人在讀著文章時,也許會感到很失望也說不定。但因為這些文字缺乏回應的必要性,在這個人人急於表現自己的時代,很多文字工作者,或是業餘的文字書寫者,會很好奇,有多少人會來閱讀我的文章呢?又有哪些絃外之音是我想傳達給讀者,結果讀者沒有領會的呢?

我常自嘲為輕度以上的文字暴露狂。總是有事沒事,請認識我的人來讀我所有的文章,認為大家把文章讀盡,也許會更加認識我,越多人看,還會讓我寫得越起勁。但有些時候,還是喜歡喜竊竊私語,一股腦的把自己的想法倒給心裡預設的讀者。常常造成他們的消化不良。

最後還是把要書寫的種種普遍化了,再也不用為別人老是唸不完我的亂七八糟想法而生氣,反正總是有人會把它讀完的。對吧?

台長: Kim
人氣(5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