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1-15 17:52:18

中觀論頌--觀本住品第九


中論觀本住品第九(十二偈) 1眼耳等諸根  苦樂等諸法  誰有如是事  是則名本住 眼耳鼻舌身等的諸根,情感的苦痛、快樂、不苦不樂,以及意志的、思想的等等…一切心心所法。誰有的這些事呢?是「本住」有這...

2010-11-15 17:50:21

結草銜環


魏 顆 秦伐晉。次於輔氏。魏顆敗秦師於輔氏。獲杜回。秦之力人也。初魏武子有嬖妾。無子。武子疾。命顆曰。必嫁是。疾病。則曰。必以為殉。及卒。顆嫁之。曰。疾 病則亂。吾從其治也。及輔氏之役。顆見老...

2010-11-15 17:48:20

佛教中有沒有勝過「仙經」之教?


《中國佛教史》中村元著: 曇鸞獲得北涼曇無讖譯出的「大方等大集經」,才知道此經之難解,決定對此經加以注釋,可是他在中途為病魔所纏,深感非得回復健康,保持長壽,則無法完成注 釋,因此他就決定在病後去習...

2010-11-15 17:46:37

佛學與學佛之間


《續高僧傳》卷20.道宣律祖撰:「頃世定士多 削義門。隨聞道。聽即而依學。未曾思擇扈背了經。每緣極旨多虧聲望。…或有立性剛猛志尚下流善友莫尋正經罕讀。瞥聞一句即謂司南唱言五住久傾十地將滿。法 性早見佛智...

2010-11-15 17:44:41

中觀論頌--觀作作者品第八


中論觀作作者品第八(十二偈) 1決定有作者  不作決定業  決定無作者  不作無定業 作者是能作者,作業的業是事業。作身口意的三業,引起感果的能力,也叫做業。這作者與業,是實有的呢?還是實無?假定說:...

2010-11-15 17:42:23

發菩提心品


《十住毘婆沙論》卷三〈五 釋願品〉 聖者龍樹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發菩提心品第六 問曰。初發心是諸願根本。云何為初發心。 答曰。  初發菩提心  或三四因緣 眾生初發菩提心。或以三...

2010-11-15 17:39:23

中觀論頌--觀三相品第七


中論觀三相品第七(三十五偈) 1若生是有為  則應有三相  若生是無為  何名有為相 心念惑染相應,構成雜染,從惑起業,就生起了一切有為法。惑業所生的色法、心法之所以成為有為法,是受了生、住、滅三相的...

2010-11-15 17:35:44

中觀論頌--觀染染者品第六


中論觀染染者品第六(十偈) 1若離於染法  先自有染者  因是染欲者  應生於染法 2若無有染者  云何當有染  若有若無染  染者亦如是 假使在染法未起以前,離開了染法,已先自有了染者;就是說,先有...

2010-11-15 17:34:04

虛室生白 吉祥止止


莊子.內篇:人間世 … 顏回曰:「吾無以進矣,敢問其方。」 顏回說:「我沒有更好的辦法了,冒昧地向老師求教方策。」 仲尼曰:「齋,吾將語若!有而為之,其易邪?易之者,皞天不宜。」 孔子說:「...

2010-11-15 17:31:05

入定不定印經


入定不定印經 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甲一、序分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摩訶薩六十億百千那庾多。其名曰妙吉祥菩薩、觀自在菩薩、大勢至菩薩、藥王菩...

2010-11-15 17:27:30

《瑜伽師地論》披尋記敍 -- 韓清淨


《瑜伽師地論》披尋記敍 韓清淨  淨自聞法以還,初讀《俱舍》,繼研《唯識》。《俱舍》以《光記》、《寶疏》為歸,《唯識》以慈恩《...

2010-11-15 17:25:08

宋代民間巫術與佛教


《宋代民間巫術研究》 第七章 宋代民間巫術與宋代社會文化 第二節 宋代民間巫術與佛教 佛教傳入中國的過程,也就是佛教融於中國文化的過程,佛教通過比附、迎合、改造、創新、調和等等手法去迎合中國固有的民...

2010-11-15 17:21:35

二十一世紀僧伽的挑戰-- 菩提長老講述


二十一世紀僧伽的挑戰The Challenge to the Sangha in the 21st CenturyVen. Bhikkhu Bodhi / 菩提長老講述福嚴會訊第十一期在佛教歷史中,僧伽一直是站在佛教活動的最前線,僧伽是佛陀在世間的代表,兩千五百年來,...

2010-11-15 17:18:59

中觀論頌--觀五陰品第四


中論觀五陰品第四(九偈) 1若離於色因  色則不可得  若當離於色  色因不可得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陰就是蘊,是聚集的意思。如色法,那有見可對的,不可見可對的,不可見不可對的,遠的近的,粗的細的,勝的劣的...

2010-11-15 17:17:18

中觀論頌--觀六情品第三


中論觀六情品第三(八偈) 1眼耳及鼻舌  身意等六情  此眼等六情  行色等六塵 你說諸緣不生,也就不來不去;但在我看來,是有生的,有六根就能成立有情的來去,怎麼可說無來去呢?假使真的沒有,佛為什...

第一頁      ‹上一頁       1 .  2 .  3 .  4 .  5 .      下一頁›      最末頁
第 3 / 5 頁 , 共 63 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