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1-15 18:33:27

中觀論頌-觀縛解品第十六


中論觀縛解品第十六(十偈)1諸行往來者  常不應往來  無常亦不應  眾生亦復然有情的生死流轉,往來天上人間,三界五趣;怎麼能說眾生、諸行皆空,沒有流轉呢?先考察諸行的流轉:諸行從這一世到下一世,是常恆不...

2010-11-15 18:30:39

慧之究極體相-學佛三要/印順道師


慧之究極體相  初習慧學,總是要依最究竟、最圓滿的智慧為目標,所以對於慧的真相如何,必先有個概括的了解,否則因果不相稱,即無法達到理想的極果。現在所指的智慧,是約菩薩的分證到佛的圓滿覺而說的。大乘佛法...

2010-11-15 18:29:16

中觀論頌-觀有無品第十五


觀有無品第十五(十一偈) 1眾緣中有性  是事則不然  性從眾緣出  即名為作法諸 法各有自性,如同瓶有瓶性、布有布性,各有各自的特性和各自作用。而諸法的自性,是從眾緣合時生起的,如同有縷線和人工的作用,就...

2010-11-15 18:27:10

遊心法海六十年


《華雨集第五冊》:「末了,以三點感想來作為結束。一、我懷念虛大師:他 不但啟發了我的思想,又成全了我可以修學的環境。在一般寺院中,想專心修學佛法,那是不可能的。我出家以來,住廈門閩南佛學院,武昌世苑圖...

2010-11-15 18:25:59

中觀論頌-觀合品第十四


中論觀合品第十四(八偈)1見可見見者  是三各異方  如是三法異  終無有合時 「見」 -眼根;「可見」-色法;「見者」-有我論者說的我,無我論者說的識。色法是在外的境,根是生理的機構,識是內心的活動。這三...

2010-11-15 18:24:13

中觀論頌-觀行品第十三


中論觀行品第十三(九偈)1如佛經所說  虛誑妄取相  諸行妄取故  是名為虛誑佛 在經中曾經說過:一切諸行都是虛誑妄取相。虛誑是約所取的境相說,妄取約能取的心識說。虛誑,是說事物的本身不是這個樣子,但表現...

2010-11-15 18:22:55

近代中國的佛教制度--經懺佛事


《近代中國的佛教制度》第七章 Holmes Welch著‧包可華、阿含譯 介紹中國佛教的外國作家將和尚分為兩種類型︰第一類是對作佛事滿懷熱情,或是迷信的無知。另一類則視佛事為既討人厭又無法避免的工作,因為...

2010-11-15 18:21:35

中觀論頌──觀苦品第十二


中論觀苦品第十二(十偈) 1自作及他作  共作無因作  如是說諸苦  於果則不然 由十二緣起的因果鉤鎖,從惑起業,由業感苦,從苦生苦,從苦起惑。這樣的生死輪迴,是『純大苦聚集』的苦報。這樣的苦果,從何...

2010-11-15 18:19:54

遊心法海六十年─對佛法之基本信念


《華雨集第五冊》:「 古代傳下來的佛法,我的基本見解,在寫『印度之佛教』時,已大致確定,曾明白表示於『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的「自序」。我這樣說: 一、佛法是宗教,佛法是不共於神教的宗...

2010-11-15 18:18:47

阿闍黎說故事--吃茶去


《妙法蓮華經》:「 「汝今可以此寶貿易所需」,你現在可以用這個無價寶珠去貿易、做生易,你就可以賺到錢了,這樣你的生活會很豐富、不會有所缺少。在修行上說也正是這樣意 思,就是以前栽培的善根,現在聽佛說...

2010-11-15 18:17:24

阿闍黎說故事--萬里無寸草處去


我再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不是剛才這個猴故事,這是我們中國佛教這個禪的學禪的人。在《高僧傳》上提到洞山禪師,像福建有一個雪峰禪師,這都是大禪師。雪峰禪師、洞山禪師,都不是平常人,都是開悟了的人。 他在...

2010-11-15 18:15:50

妙雲集成了禁書


讓妙雲集成為禁書的地方: 《華雨集第二冊》:「經律中說,釋尊的二位天上大弟子,大梵天Mahābrahman得阿那含果,帝釋Śakradevānām indra得須陀洹果。這二位天弟子,在『華嚴經』中,與人間的二大弟子──舍利...

2010-11-15 18:13:14

中觀論頌--觀本際品第十一


中論觀本際品第十一(八偈) 1大聖之所說  本際不可得  生死無有始  亦復無有終 大聖佛陀所說的,生死本際是不可得的。生死既然沒有始,也就沒有終。時間是虛妄的,沒有究竟真實可得的。在時間的軸線,不管...

2010-11-15 17:59:37

胡適博士指出「佛教是個垃圾桶」


(文章取自網路) 胡適博士指出「佛教是個垃圾桶」 胡適博士是中國現代傑出的國學家,他也是中國現代傑出的資產階級思想家,這種特殊身份與學問使他比一般人更清楚地看出佛教的封建文化本質.所以...

2010-11-15 17:53:33

中觀論頌--觀燃可燃品第十


中論觀燃可燃品第十(十六偈) 1若燃是可燃  作作者則一  若燃異可燃  離可燃有燃 火(燃)與薪(可燃)的關係亦復如是,離了可燃就沒有燃,但也不能說燃就是可燃,燃與可燃,是不即不離的。 五蘊(可燃)和合...

第一頁      ‹上一頁       1 .  2 .  3 .  4 .  5 .      下一頁›      最末頁
第 2 / 5 頁 , 共 63 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