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
PChome
|
登入
廣論消文
觀音大士 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 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627
愛的鼓勵
19
訂閱站台
首頁
活動
2021-11-17 16:19:25
極樂淨土的環境
無量壽會第五之二 第1段 復次阿難。彼極樂界。無諸黑山。鐵圍山。大鐵圍山。妙高山等。阿難白佛言。世尊。其四天王天三十三天既無。諸山依何而住。佛告阿難。於汝意云何。妙高已上有夜摩天。乃至他化自在天及色界諸...
繼續閱讀...
回應(0)
|
推薦(1)
|
收藏(0)
|
大寶積經
2021-11-17 07:56:57
「見性」是見真如的本性,即是本然的理體。
(二) 現象論的心 聖嚴法師 這又可分作認識心與修道心的兩大類: (1)認識心: 從小乘的觀點談認識心,名為心、意、識,此三個名相,或有多義,或為一義,一義即是三種名稱雖不同,而其所指則為一,多義...
繼續閱讀...
回應(0)
|
推薦(1)
|
收藏(0)
|
佛學基礎
2021-11-16 17:57:28
無比喻故。無缺減故。善修習故。善攝受故。善成就故。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第10段 復次阿難。若有眾生。見菩提樹聞聲嗅香。 嘗其果味觸其光影念。樹功德。 由此因緣乃至涅槃。五根無患心無散亂。 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復由見彼菩提樹故獲三種忍。何...
繼續閱讀...
回應(0)
|
推薦(2)
|
收藏(0)
|
大寶積經
2021-11-16 09:50:49
清淨心
佛教入門 聖嚴法師著 (一) 本體論的心: 佛教思想中的本體論的心,又可分作清淨心、真妄和合心的兩類: (1)清淨心: 是講絕對的圓滿,亦即是萬法的根本,例如唐譯八十卷華嚴經卷十九覺林菩薩章中所說...
繼續閱讀...
回應(0)
|
推薦(2)
|
收藏(0)
|
佛學基礎
2021-11-15 19:34:26
一者隨聲忍。二者隨順忍。三者無生法忍。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第9段 阿難白佛言。世尊。彼佛出世于今幾時。能得如是無量壽命。佛告阿難。彼佛受生經今十劫。 復次阿難。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國土豐稔天人熾盛。志意和適常得安隱。無有地獄畜生及...
繼續閱讀...
回應(0)
|
推薦(2)
|
收藏(0)
|
大寶積經
2021-11-15 06:25:51
唯名與唯心
佛教入門(內地稱 佛學入門) 聖嚴法師著 中篇:基本教義 三、唯名與唯心 諸位居士: 首先謝謝貴社周子慎老居士的邀請,使我有機會又一次與諸位在此見面,同時也謝謝貴粥會的輪值主席臺大心理學教授黃光...
繼續閱讀...
回應(0)
|
推薦(2)
|
收藏(0)
|
佛學基礎
2021-11-14 16:46:25
法處比丘在彼成佛。號無量壽。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第8段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彼法處菩薩成菩提者。為過去耶為未來耶。為今現在他方世界耶。 佛告阿難。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剎。彼有世界名曰極樂。法處比丘在彼成佛。號無量壽。今現在說法。...
繼續閱讀...
回應(0)
|
推薦(2)
|
收藏(0)
|
大寶積經
2021-11-14 06:39:29
正信 正行
因果與因緣二 聖嚴法師 (七) 從因果與因緣的含義,說明了佛法並不深奧難懂, 只要掌握住因果與因緣的原則,佛法的綱領,已被你抓住了。 明因果,可以不墮三途惡道,知因緣,可以撤除我執我見的藩籬。 ...
繼續閱讀...
回應(0)
|
推薦(2)
|
收藏(0)
|
佛學基礎
2021-11-13 17:37:18
由成如是諸善根故。所生之處。有無量億那由他百千伏藏自然涌出。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第7段 若入王城及諸村落。雖見諸色心無所染。以清淨心。不愛不恚。菩薩爾時。於檀波羅蜜起自行已。又能令他行於惠施。於尸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起前二行皆悉圓滿。由成如是諸善根故。所生...
繼續閱讀...
回應(0)
|
推薦(1)
|
收藏(0)
|
大寶積經
2021-11-13 10:51:28
不論是天台、華嚴、禪之各宗,都是空與有的調和論者
因果與因緣二 聖嚴法師 (六) 佛教到了中國,比較起來,是喜歡空的,但卻並不喜歡印度的般若空, 不論是天台、華嚴、禪之各宗,都是空與有的調和論者,總是要講心和性, 所謂清淨心和實性、佛性、法性,...
繼續閱讀...
回應(0)
|
推薦(1)
|
收藏(0)
|
佛學基礎
2021-11-12 19:25:26
住空。無相。無願。無作無生。不起不滅。無有憍慢。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第6段 佛告阿難。彼法處比丘。於世間自在王如來。及諸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等前。廣發如是大弘誓願。皆已成就世間希有。發是願已。如實安住種種功德。具足莊嚴。威德廣大。清淨佛土。修...
繼續閱讀...
回應(0)
|
推薦(1)
|
收藏(0)
|
大寶積經
2021-11-12 14:51:53
實相無相 緣起性空
因果與因緣二 聖嚴法師 (五) 從教理發展史上看佛教,自大眾部而高揚了般若的空慧之學,自上座的有部開出了名數分析的唯識法相,此即構成了印度大乘佛教的空有二系。 唯識講有,般若說空; 有是說明假相...
繼續閱讀...
回應(0)
|
推薦(2)
|
收藏(0)
|
佛學基礎
2021-11-11 10:43:26
願獲如來無量光 普照十方諸佛土
無量壽如來會第五之一 第5段 爾時佛告阿難。彼法處比丘。於世間自在王如來前。發此願已。承佛威神。而說頌曰。 今對如來發弘誓 當證無上菩提日 若不滿足諸上願 不取十力無等尊 心或不堪常行施 廣濟貧窮...
繼續閱讀...
回應(0)
|
推薦(2)
|
收藏(0)
|
大寶積經
2021-11-11 07:24:48
落於人我之執,或落於法我之執,均非佛陀說法的本懷。
因果與因緣二 聖嚴法師 (四) 從因果之說,佛教為未得解脫的芸芸眾生,建立了有善有惡的報應觀,使得凡夫眾生,不違本性而除惡為善;從因緣之說,佛教為已進佛門,並在修行道中相當努力的眾生,解下「我」...
繼續閱讀...
回應(0)
|
推薦(2)
|
收藏(0)
|
佛學基礎
2021-11-10 06:19:10
不論苦事或樂事,皆由因緣所生的假相,而非實相。
因果與因緣二 聖嚴法師 (三) 基於因果報應的觀點,佛教建立了教徒的倫理生活的規範及教團的團體公約的依準。對個別的教徒而言,在家眾要受三歸及五戒,初出家的少男少女或未受成人教育的,要受十戒,成年...
繼續閱讀...
回應(0)
|
推薦(2)
|
收藏(0)
|
佛學基礎
第一頁
‹上一頁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下一頁›
最末頁
«上十頁
第 38 / 123 頁 , 共 1840 筆
下十頁»
自我介紹
deepmind
關於本站
留言板
地圖
加入好友
愛的鼓勵:
627
文章篇數:
1,840
最新文章
諸神、羅漢、菩薩確確實實都出現在法華法會之中。
「妙」,有微妙、奧妙、不可思議、最好、最究竟、最圓滿的意思
法華經講要 聖嚴法師著
大乘起信,是信得以眾生心為本的法門。
《大乘起信論》依眾生心(法)顯示體、相、用(義),以說明大乘法
大乘起信論講記 印順導師
參透人間世事禪,半如雲影半如煙; 有朝得遇東風變,直向山頭駕鐵船!
出家人一天的生活作息
學習大乘止觀
第七章 觀宗寺佛學時代
文章分類
淨土法門(180)
廣論消文(641)
心經(34)
大般若經(50)
地藏菩薩(20)
妙法蓮華經(347)
華嚴經(20)
佛學基礎(258)
般若經名詞(2)
佛學名詞(49)
更多
>>
訂閱本站
RSS訂閱
(
如何使用RSS
)
加入訂閱
熱門文章
心轉修正定(39,401)
以宗門來說,沒有善知識在旁邊,想無師自通是不行的(39,225)
「依文解義,三世佛冤」(37,545)
【修無常等四諦十六行相永斷煩惱種子。】(32,266)
因 集 緣 生(30,707)
觀察下地粗相,上地淨相,暫伏煩惱種子。(24,970)
心法 色法(24,298)
多貪者緣不淨,多瞋者緣慈悲,多癡者緣十二因緣(22,201)
佛法本來是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我們不得善巧,愈學愈綑死自己。(21,960)
淨治罪障之田,臨命終時不失佛念。(21,669)
一宿覺(21,187)
要達到滅諦,要走真實之道。這個道是真如之心,不是虛假的。(20,618)
數數觀察善取其相,作意思惟令心中現。(20,090)
廣論消文3 五想 如所有性 盡所有性(16,557)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15,921)
廣論消文289-下篇 總之如淨不善,非須盡淨一切作用,故壞善根亦非壞盡一切作用,此極重要。(15,802)
然世間無錯亂心亦能了知彼是顛倒,故觀待世間立為倒世俗。(13,668)
是依觀察修之毘缽舍那,與觀後安住之奢摩他,非同時生。(13,052)
那時候就要看我們自己的力量以及宿生的根性如何(11,998)
毘缽舍那清淨鮮白,隨奢摩他,調柔攝受(11,874)
連結書籤
廣論消文
臉書同步分享
站內搜尋
標題
內容
標籤
站台人氣
累積人氣:
2,822,747
當日人氣:
356
最新訪客列表
加好友
友誼連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