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5-02-14 15:10:21| 人氣77| 回應0 | 上一篇

《葉思芬說金瓶梅》:走入一個細緻入微的西門府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沒讀過《水滸傳》的文本,但我看過《水滸傳》的劇集,包括19982011兩個版本,《水滸傳》的相關電影,倒也看了不少。如果問我《水滸傳》里的故事哪一個印象最深刻,西門大官人潘驢鄧小閒情挑潘金蓮,王婆賣茶大郎喝藥,武松殺嫂絕對能排前列,甚至最前。

  葉思芬教授總是感嘆說,《金瓶梅》不應該是一本淫書呀,她做過統計,全書寫吃飯寫喝酒寫喝茶各有多少多少處,比例遠遠高於情色描寫的部分,可是為什麼它會被定義為淫書呢,橫比同時代的小說,它在情色方面描寫所佔比例要遠比同時代別的小說少了許多,但是因為它寫得最好,流傳最廣名聲最大,因此被指為淫書的聲音也最響。

  我回想了一下,初中時代看1996年楊思敏版《新金瓶梅》劇集,連劇集都只抓它的情色來拍,2008電影版的《金瓶梅》同樣是以三級情色片為賣點,可能真的無法輕易改變普羅大眾對於《金瓶梅》的情色印象。高中時代讀《金瓶梅》文本,也只是走馬觀花,但同樣會不自主地盯著裡面的情色內容看,如聖人言食色性也,雖然食在色前,但對於一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來說,餓幾頓沒關係,對於兩性的好奇可能比吃食重要得多。

  國內書商倒是出過不少刪節版本,但若問讀書人,光聽刪節二字可能就意興闌珊了;最近讀這套書還在想,如果真有資本夠勇敢,去投資拍一劇無性版,可能真的會很好看——當然還是葉思芬教授說的那句話,沒有一定的年紀和閱歷是讀不懂《金瓶梅》的。所以,當我開始發現《金瓶梅》在情色之外的美時,是不是也說明我已經開始徹底變老了。

  葉教授的講座錄音我聽了兩遍,文本我讀完了一遍,這麼算起來的話,這套書在最近應該算是讀了三遍。關於《金瓶梅》文本,許多年前讀完一遍之後就沒有想過再去讀了,葉教授這個課程講了兩年,我聽她的課程聽了兩個月,讀這套書,又讀了大半個月,她抽絲剝繭的閱讀方式,確實讓我對裡面曾經囫圇吞棗的許多章節會有一些新的想法,於是我又生出了再回頭去讀一遍《金瓶梅》文本的想法。

  年輕的時候,確實只會對裡面的風情無邊感興趣,很多關於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細節只會讓人覺得索然無味。此番學習,倒是重新激活了我對文本的熱情,《金瓶梅》文本,太多的人情世故掩藏在文本之中那些不經意就錯過的字裡行間,以至於當年只是追逐情色,幾乎完全會忽視甚至無視。

  剛剛讀完了潘金蓮之死,葉教授在書中拆解了她是如何一步一步將自己推向了滅亡,讀這套書,會讓我們漸漸地遺忘我們固有印象里的西門大官人和潘金蓮,書中人物雖然依舊還是情色兼備,但如果仔細心捋一下潘金蓮之死,心中不免會有悲憫與同情。

  潘金蓮之死,從書中發展的脈絡來看,幾乎是必然的,她從小到大對自己沒有一點點自主權,如果她不是那麼聰明好學優秀,可能反而不會死得那麼慘,可是讀這本書,你會看到她的一路往前走,極盡全力去拼搏與努力,但是她所有的結局似乎都是必然的注定,她越是拼搏越是努力就越會將自己朝那個既定的方向去推進,按照命運給她定下的軌跡,亦步亦趨地前行。

  悲劇的美學定義是,將美好的東西硬生生地撕碎毀滅給你看,而你無力阻止,亦無法改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發生。從這個角度看,潘金蓮之死其實就是一出經典的悲劇——她完全按照她自己的認知在活著並且十分努力半點沒有松懈——然而死於認知,這是無法改變的。

  《金瓶梅》的文本,細緻地讀,你會發現潘金蓮只能像書里那樣活著,做書里的那些事,最後也按書里的那種死法死去。比如她嫁入西門府之後有一次王婆去西門府找她幫助,她待人接物的方式,她的高姿態包括她對王婆稱呼從乾娘改為老王的細節,與之後西門慶接待何九的在待人接物上的細節區別,完全就是兩種水平。

  如葉教授所說——潘金蓮的智商、情商都太不夠,她無數的一念之差,把自己推向無可輓回的境地。說她是古今一大淫人或一大惡人,都是抬舉她了,她只會在王婆、秋菊這些人面前擺譜。

  讀這套書,有一個好處是,就算《金瓶梅》原書文本你跟我一樣只是粗略地看過一遍然後不求甚解而已,甚至你只需要知道書中這幾個主要人物的大概,就足以支撐你直接來讀這套書了,它不需要你對原著文本十分熟悉,它也會深入淺出地帶著你進入原著,抽絲剝繭地帶著你一路前行,若你有充裕的時間更好,一邊跟著葉教授的進度對照著原著讀,會更有裨益。讀這套書,感覺就是聽著葉教授給你重新把書里的故事捋一遍,並且這一捋,能捋出來許多也許你從來都不曾注意過的東西。

  某網站上有關於這套書的書評,某些書評的觀點十分尖銳,它們會抓住了某一個觀點對這套書進行極其猛烈的攻擊,是與非對與錯,真的有這麼重要嗎,這套書七十萬字,不可能每一個字都能經得起十分嚴謹的推敲,我們讀書或許並不是為了去跟作者抬槓,而是我們是不是能從書里學到了什麼,它對我們是不是有啓發,不是嗎。

  讀這套書的時候,我們能看到的是葉教授在讀原著的時候極其用心,並且她將她用心讀完之後的成果整理成書,無私地與我們分享,不是嗎。光是這一點,這套書,葉教授,其實都值得一份應有的尊重。

  讀完這套書,在葉教授的引導下,我又對秋水堂的專著有了興趣,我在想,下一本書,要不就找秋水堂。感謝葉教授,這套書,帶著我們走入了一個細緻入微的西門府,看著他們生活,吃飯,喫茶,喝酒,做買賣,狎妓,往來……掩卷時長嘆一聲,多少人,其實沒真正仔細地讀懂過《金瓶梅》。

  以上,2025-02-14 14:21:10,乙巳年正月十七。文中插圖選自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藏民國25年上海時代圖書公司出版曹涵美繪《金瓶梅全圖》。

台長: 火神紀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7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文本的迷戀 |
此分類上一篇:結緣《金瓶梅》:好奇累死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