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5-02-13 14:35:54| 人氣1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駐站》:太過刻意的強說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是某天刷短視頻的時候刷到了這部劇的一個片段,然後也確實因為最近在鬧劇荒,於是最近就點開了這部劇,斷斷續續地看了大半個月,終究是把它看完。網上說,因為一個短視頻看完了一部劇,這事果然是可以這樣發生的。

  郭京飛是位好演員,前陣子看了他在《漂白》里演了警察,這部劇又是警察,但是他倆並沒有讓你感覺有半點疊加,從看劇的角度來說,兩個警察完全是兩個角色,尤其是《漂白》還是一部大熱劇,兩部劇上線的時間間隔又這麼短,兩個角色又是相同職業,他能讓人快速地從一個角色上抽離出來進入另一個角色,這非常考驗演技,尤其他沒辦法改變的是這兩個完全不同的警察頂著同一張臉,這很容易讓觀眾誤入蓮花深處,如何快速地立住人設,相當考究。

  既然說到《漂白》,突然想到這兩個警察家庭是何其的相似——一娃,夫妻生活頗冷調,丈夫一心一意撲在工作上,老婆許也支持,但是也多少還有有點怨念,但總體來說,作為警嫂還是必然會支持丈夫工作,所以最近的警匪劇是怎麼了,是要替萬千警嫂訴悲情嗎——明明過得並不快樂,並且可能要比別的妻子為家庭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她們依舊是義無反顧地支持丈夫的工作,有怨氣,甚至怨言怨語,但是在行動上是絕不含糊,最終就是支持支持支持。也對吧,主旋律下的進行曲,不太可能有什麼刺耳的異響吧。

  我喜歡這部劇,因為它在現在無數的現代劇里,確實是一個獨辟蹊徑的存在。現在的劇,都市精英類,鄉村鄉土類,還有前陣子特流行的從一線城市下沈到二三線小城市的回鄉流等等都似乎讓我們有些審美疲勞了——這劇選的角度確實出眾,首先是花城,可能就是前面說的那種下沈後的二三線小城市,然後就是駐站這個東寨,按我估算可能就是距離花城幾十公里的小山村,而劇中的角色,基本上就在東寨和花城之間生活。

  這個角度就挺讓人眼前一亮,首先排除掉了最初的什麼大都市和大鄉村,甚至連最近流行的二三線小城市也同樣拋棄,它選的這個背景設定就剛好卡在二三線小城市和深山小山村中間,既不會太過於鄉土,也不再去蹭所謂的回鄉流,恰好,真的是恰好。我喜歡這個背景設定,既不會太聒噪,也不至於太過靜寂,角度極為刁鑽,讓我頗感欣喜。

  從劇集的量產流向大背景設定其實可以看出主旋律的方向,像當年像《北京人在紐約》的出國流,再到後來的什麼《北京青年》、《奮鬥》之類的都市奮鬥流,或者像《鄉村愛情故事》的鄉土流,再到最近幾年像《春色寄情人》、《故鄉,別來無恙》之類的回鄉流……會有種感覺是,主旋律的大方向帶著祖國的大好青年一步步往前走,並且在慢慢地調整方向,從都市奮鬥到回歸鄉村,從都市內卷勸退下沈到二三線城市,來到這一部劇,感覺這種下沈式的方向還要再往細化的方向去走吧。

  東寨警務室,一名駐站民警,一張床一把椅子,一個爐子一個鍋,一張辦公桌一張飯桌,一塊菜地一把鋤頭一把掃帚,除此之外幾乎什麼都沒有,如果沒有手機,可能直接就與世隔絕了,買柴米油鹽醬醋茶要到山村裡的小店去買,肉也是,菜就自己種……這種生活,跟隱世沒什麼區別了。記得早年去安溪的山裡,似乎也是這光景,要吃點豬肉就必須等著肉販開著小摩托來到你村前某處,你趕緊去,過了這村就沒那店了,如果吃雞就自己後院裡養,菜也在後院裡種著,主打一個不求人。為什麼我看這部劇親切,也許是因為許多年前的這種回憶有關吧。

  常勝唯一的消譴就是他帶著的一把口琴,如果他是一個內向的人,可能他連一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但是他似乎又是一個極度外向的人,如他自己所說,在花城他曾經是一個八面玲瓏的人,所以他最終沒有自閉,並且跟小站的工作人員以及山村裡的老少爺們都能打得火熱。後來經過他的努力,給自己整來了一輛警車,一條警犬和一個聯防隊員,從此過上了安靜的隱世生活。

  張瑞涵飾演的鄭義站長算是這部劇的一抹亮色,我其實挺喜歡這個角色的,低調、慎密、自律、認真、細緻,當然這只是他的表面,而我所喜歡的,似乎也僅僅只是這個表面。大學畢業,然後被分配到一個偏遠的地方四級小站上,從最初級的工作人員開始,幾十年來一路做到小站的站長……如果僅僅只是這樣,這簡直就是一個崗位標桿呀,我其實喜歡這樣的人生,務實到極,一路往前,點點滴滴積累,而生活也不辜負他的殷勤,會給他慢慢的回報。

  不過這部劇在設置懸念方面似乎還是很一般,幾乎在鄭義給阿茹那打第二第三個電話的時候,幾乎就可以猜到,他就是傳說中的幕後老大了,這讓追劇的過程變得有點索然無味了些。劇集似乎想要塑造他作為一個兩面人的複雜性,但是在我看來,反而有點畫蛇添足了。

  如果從警匪劇的角度來看,這部劇似乎哪哪都行,但又似乎哪哪都缺點啥。鄭義本來是這部劇要做的最大一個懸念,但是並不成功,反而成了邏輯上最大硬傷,你想一下,他盤桓在這個偏僻的小站上幾十年,並且他一手操控著一個貨盜集團,從盜竊到運輸到銷髒拿錢一條龍,同時他還參與了一個人口拐賣團伙,坐收高昂的過路費,那麼,他就不太可能這麼容易被打掉。

  鄭義藏得那麼深,怎麼會那麼輕易就咬鈎了呢,如果這麼容易就咬鈎的話,真有點懷疑原來常勝的師傅孫公安在小站上是乾嘛吃的,想想鄭義已經發展到這般壯大,已經有實力將老婆和孩子都送出國外去,並且自己也已經辦妥了出國手續隨時準備遁逃,這種情況下,他在小站上裡應外合得乾過多少次。

  最後一場戲,鄭義拿個手機一晃就來了幾輛貨車幾十個人,如此人強馬壯訓練有素,前面為何不用這隊親兵而非要去培訓扶不上牆的爛泥廢柴新手張萊西三兄弟,從邏輯上其實是講不通的,捨近求遠,捨本逐末的目的到底為啥?所有事情總是會往阻力最小的方向去發展,不是嗎?非往阻力大的地方去湊,這是挑戰為了自我或者為了拯救無業青年三人組嗎?

  說到這,就得說一下張萊西這個角色。當然,我首先要說,咱是明白主創的苦心的,張萊西這條線跟邵桐飾演的趙廣田應該是兩條並行的線,甚至趙廣田本來還是張萊西四人小隊裡的一員,後來因為被常勝拉去當聯防隊員,四人小隊才分裂成為三人小隊。所以這兩個角色的存在就是為了做一個比對,都是在外面混過一段日子之後混不下去回鄉,本來都是想要乾點什麼,常勝倒也想拉他們一把,但是最終趙廣田成了好人被救贖,而張萊西卻在偏遠的路上越來越遠。

  孤兒,吃百家飯,孤身闖天下後回家,甚至劇集最後常勝說村裡人想要發展多肉種植這個念頭,不就是從張萊西這個角色來的,但是這個角色看著好勇鬥狠,同時又帶著點柔情,可見主創對這個角色是頗下功夫,但是在我看來,怎麼看都有點用力過猛的感覺。雖然說他想乾出點啥,但是為啥就非盯著小站上的貨物不可呢,而既然非乾不可,卻為何又得投到鄭義麾下去乾呢,三四人小隊若能成事,可能也就不必跟著鄭義乾吧,所以是空懷壯志,眼高卻手低,最終只能慘淡收場。

  反觀趙廣田這條線,初設置差不多,但是他慢慢地往正路上去走,若說是因為他心懷善良,難道張萊西就沒有善良嗎,張萊西其實也有,但是兩者所走的路卻相去甚遠,我總覺得這兩個角色其實有些重復了,如果兩個人合併到一起,也許會顯得更加簡練許多。

  前文說我因為看了一個短視頻然後看了這部劇,那麼就不能不說陳數飾演的警嫂周穎,一開始看短視頻是常勝醒來時周穎在窗前熨燙衣服,然後常勝在撩撥老婆的場景,溫暖的陽光灑在床上,然後周穎先說讓常勝去刷牙,後說孩子已經起床,於是這場撩撥最後是不了了之,看到這個短視頻的時候,作為中年人很難不會心一笑——生活不就是如此嗎,劇集對於生活細節的捕捉角度,頗得我心,所以去找了全劇來看。

  周穎這個角色,可能是這部劇里我最喜歡的一個。勤奮,強勢,努力,拼搏,許多美好的詞可以放在這個角色身上,尤其喜歡的一場戲,是她去找派出所理論的時候,坐在派出所的門口台階上,等所長來的時候一頓控訴,這場戲拍得極富張力,也顯得周穎這個角色聰明伶俐,辦任何事情都比較有策略有手腕。

  最後一場大戲把她綁到了鐵軌上,並且讓常勝抱著她一同赴死的設置,確實有點過了。可以說,整部劇最拉垮的,就是最後這場戲,從鄭義到常勝,從路局到公安處,從周穎到趙廣田,處處都拉垮,或者說,有點為賦新辭強說愁的味道——就是為了收尾,就是為了破案,就是為了人物塑造,就是為了最後的結局走向,強行把所有的一切都拉到一起,硬生生給湊了個結局。

  李浩菲飾演的王冬雨,太有少女感,跟常勝放到一起,總讓我有種猥瑣大叔拐帶少女的即視感,所以我一路不喜歡這條感情線,我記得李浩菲演《歡樂頌》里的初女俠時性格也跟王冬雨差不多,但是當時沒有這種違和感,《歡樂頌》里她的感情線其實還好,所以這部劇里呈現出來的這種反差,跟這個角色本身可能沒有太大關係,應該歸咎於常勝的過度油膩,換個角度想,常勝一開始的牽線,如果讓王冬雨跟孫藝洲飾演的張彥斌去發展感情線,就完全不會有這種違和感。

  一個喜歡且迷戀周穎這種成熟韻味審美的常勝,跟王冬雨放到一起,怎麼看著怎麼彆扭。論女性之美,單就這劇來看,周穎遠勝王冬雨。

  綜上,全劇看下來,感情線就別說了,它不是要點;警匪線呢,好像也不怎麼行;那還剩啥呢?常勝的主角光環照亮了一切,所以孫公安在小站一輩子最終在崗位上犧牲了都沒能夠辦成的事,常公安只花了十個月就全部都辦成了,甚至還多辦了許多。

  張萊西團伙,鄭義團伙,人販子團伙,同時還捕獲了山材里所人的心,包括村花王冬雨,最後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地離開了這個邊遠這小寨回歸花城,立了一個三等功,最後一場戲不給他個二等功恐怕說不過去,然後拿回了屬於他的副所長,並且迎回了嬌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如果沒有主角光環,如果被貶到小站的不是他,而是像他師傅一樣的普通人,可能,就此遠離權力中心,就此老死東寨,在花城老婆本來都已經跟他過不下去,更不可能跟他來東寨過,反正都已經離婚了,那麼大概率會按她原先的設想帶著兒子出國留學;而他,只能孤獨終老在小站上,也許跟他的師傅一樣,最終孤獨地倒在了崗位上。

  也許這麼說,一切似乎都還挺好,甚至太好了,好到讓人有點難以置信,太過刻意的強說愁,總有點為賦新辭的嫌疑。我喜歡這部劇的節奏,退出花城進駐小站後那種似水流年的平靜生活,似乎還挺讓人心嚮往之的,但是這部劇里太多的拼湊,總讓我覺得有些過於刻意。

  以上,2025-02-13 13:14:28;乙巳正月十六。

台長: 火神紀
人氣(1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視賞析(綜藝、戲劇、影集、節目) | 個人分類: 電影外的迷情 |
此分類上一篇:正月十五:陰雨綿綿的元宵節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