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看美劇《老友記》,有一集是Ross和Chandler辦了健身卡,每月都會被健身房扣費,但是他們又從來不去健身房,想去銷卡,每次去,都銷戶失敗;後來他們想到了個招,既然銷不了健身房的卡,那就斬斷它的源頭,把健身卡扣費的那張銀行卡給銷戶,於是他倆又去到了銀行,但是銀行好像使出了跟健身房一樣的招數,那一集在那個時候就戛然而止了,在我的臆想里,他倆不僅銷不了銀行卡,可能還會多開兩張卡,至於健身房的那個卡,會一直從他們的賬戶里扣費扣到天長地久。
這樣的故事似乎也發生在閱讀器上,之前買Kindle的時候看好多書友都在說,閱讀器無法使不愛讀書的人喜歡上閱讀,而本來喜歡閱讀的小夥伴,不管買不買閱讀器,他總會想盡一切方法去閱讀。我還好,偶爾讀,但是我發現我的整個閱讀習慣正在慢慢地從實體書轉向電子書,這個轉變,比我預想的,要慢了二十年,如果我能跟喜歡閱讀電子書的小夥伴一樣,這二十年間,我可能可以多讀許多書,但是我確實是在這台Kindle之後才開始有這種轉變的,因為攜帶更方便——比帶書方便,並且在閱讀完之後整理讀書筆記會比實體書更方便許多,基於方便原則我似乎又漸漸地將閱讀習慣從Kindle上轉換到手機上去。當手機已經變成一個必不可少的隨身物品,既然手機能實現的功能,就沒有必要再多帶一個設備了。
辦理健身卡,是不是也是這樣。健身卡沒有辦法讓不喜歡運動的人愛上運動,而本來喜歡運動的小夥伴,不管辦不辦健身卡,他總會想方設法去運動。今天去健身房,我在前台問了一句,我的會員期限,還有多久,前台的小姐姐查了一下說,到2026年的2月,還有一年,我回憶了一下,當時辦這張卡,好像有四年多的期限,所以總覺得還有很多很多時間,於是有各種理由沒有去——或者忙,或者累,或者病,或者傷,或者純粹就不想動——所以這張卡,我除了去游泳區游泳以及去蒸汽房桑拿,幾乎沒去過器械區。
我一直以為,我是頗為自律且挺喜歡運動的人。在辦這張卡之前,每年從初夏到深秋甚至到初冬,總有大半年時間每天都會去河堤邊游野泳,前幾年,全區域的河堤全部整治,不讓人們到河溪里游泳了,於是才辦了這張卡,但是我著實對泳池里游泳不那麼感冒——消毒水的味道,極其有限的空間以及各種擁擠——所以就算這個健身房離我家不過五分鐘路程,但是我依舊沒怎麼去,許久去一次,回來就感冒,一感冒就停下,一停又是幾個月。
這兩年我又開始迫使自己下樓去跑步,配速一直比渣渣輝還要更渣渣,所以也是跑跑停停,但是一直就沒去健身房。年前的體檢,家庭醫生要求我增加運動的時間和強度,我才又想起這張健身卡來,是的,開始需要玩養生局了。我很使勁地回憶了一下,上次身體感受到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快樂,好像是很多年前騎單車一口氣騎了十幾公里,大汗淋灕,騎完單車回到家裡坐在客廳里還不停地流了半小時汗——那種酣暢淋灕,已經好多年沒有再感受到了。
人的本性其實是希望自己會變得更好,所以會去辦健身卡,想著去運動,想著去更好地雕塑自己的身體;也會去買閱讀器,想著去閱讀,想著去更好地豐富自己的大腦。但是同時,人們忘記了自己的另一個本性,是懶惰。也許也不是懶惰,僅僅只是生存的本能,我們體內那些從物質匱乏的史前時代留下來的基因造就了我們這樣的一種本能,我們會在任何條件下都想方設法地儲備一切能量物質,而加大能量儲備的方式只有兩種,一種是加大攝入,另一種則是減少損耗——我們的基因決定了我們的本能——我們貪吃並且懶惰,因為我們必須貪吃才能更多地攝入,我們必須懶惰才能更少地損耗,所有一切都應該被儲存起來並且不被損耗,直到下一次物質匱乏的年代,我們就能比別人多堅持幾天,而或者就是因為多堅持的那幾天,最終會讓我們獲得下一個世代存活下來的條件。
人類的歷史上,不知道經歷過多少次這樣的迭代,而每一次完成一次迭代,這樣的基因就會被更強化一次,因為只有最強的儲備才能在進化的長河上走得最遠——所以,不用懷疑,我們身上的基因,絕對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基因,但是同時也是最貪吃並且最懶惰的基因。每一次迭代,在這個世代之前,似乎都一直沒有問題,直到現在——因為人類面臨的,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富足且最無憂溫飽的世代,這就相當於將這種貪吃與懶惰的基因,直接扔進美食與不勞作的世界,我們這一代人所面臨的許多健康問題,似乎都是以往世代並不需要面臨的,因為他們,可能只有小部分人才能夠吃飽喝足——而現代社會,大部分的人都能溫飽,甚至很大一部分群體,已經進入嚴重過剩,這引發了許多新的問題。
健身,運動,鍛鍊,進而會有飲食控制,這是與最本能的本能在鬥爭,所以,能戰勝者,無多。記得之前一直在看的一位財經博主,某年,他給自己立下了一個Flag說,要在多久之內通過健身和節食減掉多少體重,我記得當時他說,以交易之自律與自控來進行,這個Flag應該不難實現,結果我見他喊了幾天,之後就沒有再提了,可能,那個時候的他僅僅只是一個小V,所以沒有多少黑粉去翻他的歷史然後問他那個Flag是不是早已經實現。但是可想而知的是,就算如一個操盤手那樣的自律自控,換一個跑道,其實要戰勝本能,依舊不容易。
操盤手在交易的時候會極度自律,但是大部分的操盤手會在這方面自律之後,在別的方面更容易放縱。或者說,會有某個方面的放縱才能平衡他全方位的那種張馳有度,而不是想當然的說,他在某方面已經可以極度自律了,那麼他在任何方面也都能同樣自律。這不可能,大部分的人,可以連一個方面的自律都做不到。我最後一次立Flag,應該是2018年戒煙那一次,至今已經跨入第七個年頭了,我記得我剛戒煙的第一年,那種自信心簡直爆棚,總覺得連三十多年的煙癮都能戒除,這麼難的事都能辦成了,還有什麼事辦不——但是其實,那一次之後我基本不敢再立Flag了——戰勝自己的本能,戰勝自己的基因,太難。
今天遵照醫囑去了健身房,然後把大部分的器械都摸了一遍,目前的想法距離Flag還有點距離,但是如果可以,我考慮一周是不是能遵醫囑去兩到三次,把身體上的指標慢慢調整過來,調低對自己的預期,這樣可以相對比較容易地實施,然後更有可能達成,之後再慢慢拉高標的。
今天看健身房裡,似乎也有一條鄙視鏈,樸實無華的擼鐵區在最深處,它是無敵的存在,它無視那些花裡胡哨的器械區,而跑步區完全邊緣化,它是連器械區也看不上的存在。所以今天我一上去,就直奔跑步區了,至少最近這段時間,我能稱得上說跟運動掛上鈎的,只剩下那個配速渣到掉渣的跑步了,這也算是調低預期的一種方式了。
慢慢來,先讓身體適應一下偶爾會動起來的感覺。
圖片由豆包大模型1.5 Chrome Engine 版本 121.0.6167.34(正式版本) (arm64)生成,關鍵詞:風格為「人像攝影」,男性的黑白肖像,展現了肌肉的線條與力量的美學,微妙地運用了光和影,由攝影師羅傑里奧·雷斯使用徠卡M11進行了特寫攝影。
以上。2025-02-09 20:02:37;乙巳正月十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