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在遙遠年歲即以〈米粉嫂〉跳出精彩女性意識的寫作前輩謝荻宜,最近寫了篇武俠雜憶〈擴散效應----從武俠小說談起兼說金庸〉,迴響極多,深怕在即生即死的社群時代湮滅了這些回溯,特別摘錄在此:
藝文界朋友很多知道我寫的〈米粉嫂〉,不知後來我因習劍的因緣寫武俠小說,其實也超過一百萬字了,每一篇每一字都在報紙雜誌登載過。我在民國73年開始寫武俠吧,第一篇登在美洲中國時報,主編黃驗先生,這以後又有約四萬字的中篇,有一篇〈棄劍〉還在聯合報萬象版登約5-6天,當時我用靈空子的筆名,少有人知我寫武俠。
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主編魏端先生邀稿,報禁開放當年(77)從元月初到九月邊寫邊登居然在西子灣寫了三十萬字武俠〈採花記〉,(79年)八月至次年十月,在新生報袁言言女士主編的小說版也連載四十五萬字的〈雙珠記〉。這之前之後約稿紛至沓來,短中長篇,會限篇幅,最短的居然只有三千字。林保淳教授看幼獅文藝登我一篇〈仗剣〉批評我:高手過招怎可幾下就結束?陳祖彥主編只給我七千字篇幅,我把完整的故事一再壓縮,那場高手對決三兩招定江山。
我全套武俠已在民國九十年一月出書,之前新生報連載的〈雙珠記〉,給萬盛出版,八十七年林保淳教授召開國際武俠小說研討會,有教授提論文談女性武俠寫作,〈雙珠記〉是她論文的一部份,當時武俠已式微,不過在武俠全盛期真黃金時代出過古龍、梁羽生等作家作品的風雲時代出版公司社長兼總編輯陳曉林先生,問我有無武俠小說給他出版?其後我知道陳曉林先生曾贊助林保淳教授的中華武俠文學網200萬經費。
說到金庸學養見識文字之精湛充滿魅力,文采亦豐美,已是高手,金庸在武俠寫作造詣說巔峰不為過。他之能兩岸統吃,令華人世界只知有金庸,別人退居其次,甚至隱而不見。金庸長居香港,想來常旅遊大陸,戒嚴時期金庸的作品被禁,直到後來,他首部作品〈連城訣〉出現聯合報副刊,作品之迷人不必言喻。
恐有人不知,金庸教授除有他學養地位外,他當時是港著名報紙明報的老闆。當他發表作品自是萬眾矚目。一部作品推出前編輯版面上的一再預告及記者為文推薦免不了,電視台報導也不見少,以香港電影之蓬勃,不拍他作品都很難,然後廣大的大陸讀者影迷,擴散效應驚人。
隨著武俠雜憶,荻宜姐回想起許許多多青春浮沫,一邊寫長篇武俠連載一邊做採訪報導,為了武俠沉迷,除了鑽研武術,做過公視武術節目,也學針灸命卜星相,還在大成報、新生報開命理專欄,在聯合報萬象版有太極拳初級架專欄,接著有武林薪傳專欄,訪武術名家,好精采的生命折頁,就算是翻篇了,回想起來仍然風華畢現,淋漓盡致。
2.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隨著這些閒聊,仿如紙間煙雨,碎碎細細間夾著七分美麗、兩分淒楚、一分迷離,有一些人、一些事,飄盪在記憶裡,很少出現,卻從來不曾消失。
隨著米粉嫂復古的武俠青春夢,許多忽隱忽現的美麗影子若遠又遙,卻慢慢翩然靠近。台灣新聞報西子灣副刊,真的孵育了美好的武俠夢,荻宜姐從1988年元月三日直到當年九月份連載完筆,特別標出:「女作家的武俠小說」,那些時讀者習慣男人寫武俠,沒看過女生寫武俠,人人好奇;我運氣好,在剛剛好的時刻,接棒女作家武俠小說,近七萬字中篇〈千年煙雨〉,從1989/4/17連載到1989/5/22,當年的編輯是鄭春鴻,領銜標題改為「柔情武俠」,進一步凸顯出女性武俠創作特質。
因為參與時報文學獎決審時的〈尋找紅靈魂的小蝦米〉這篇小說,和南方大老葉石濤結緣。葉老一直很疼愛我,還特地寫信來「通報」我:「最近有一個寫武俠小說的人,和你同名,也叫黃秋芳。」
「那就是我啊!」我超級開心。看葉老日日讀我的武俠小方塊,分享心情,有時還提醒我招式太少了。那時候我們都還不知道,這麼多古老年代裡提攜晚輩的作家,是難得的禮物,他們的靈魂,會在很多年很多年以後仍然回溫,深深溫暖著我們。
〈千年煙雨〉不長不短,一直沒有結集。有一年,和朋友在「水來青舍」聚餐,水塘邊風好大,楊柳依依,繞逐在髮隙,起初並不特別在意,到了夜裡散步時,那柳絲仍然記憶浮沉,忽然想起「楊柳離岸,隨風依依」這些字句,生命萬事萬般,不也在離岸中有千萬種難捨難言的依依?一邊閒走一邊想,應該改寫〈千年煙雨〉,主軸跳出集體抗爭,改放在漂泊孤單的俠客身上,名字叫楊岸,字「隨風」,期盼生命是岸,卻在家國橫迕中隨風搏逆,始終靠不得岸;俠女就叫柳離,字依依,身世漂離,卻可以在簡單的信念中,生死依依。
發了宏願重寫,一年又一年過去,武俠小說仍如離岸楊柳。直到荻宜姐的雜憶搖晃起昔時舊夢,輕輕呼喚,也浮起詩人佛洛斯特(Robert Frost)的〈未竟之路〉(The Road Not Taken):「森林中有兩條路,我走的路人煙稀少。」
萬事萬般都有謝幕時候,林義雄卸下民進黨主席時引用這句詩,在從來沒有消失過的記憶版圖裡,留下政壇最美麗的背影。看著這些人、那些人惦念著〈米粉嫂〉在時代那麼遙遠前萌芽的女性堅持和倔強,靜靜的,也是一種美麗的影子,等著我們在剛好的時候回眸,才發現人煙稀少的路,原來還有這麼多無聲的微笑。
一個人走著走著,只覺得天寬地朗,越走越寬闊。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