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蘇軾,《仇池筆記》論茶
雨聲如鼓,醒得很早。「圓舞曲」民宿有花茶壺,泡金萱茶,讀《論析貝多芬32首鋼琴奏鳴曲》,隨著音樂的成長與成熟,感受一個用高度消融絕望、用深度擁抱孤獨的靈魂內在,車子裡一路播Alfred Brendel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感覺貝多芬相隨相印。
沿著魚池鄉的曲曲折折,兜著紅茶主調。進入日月村,在伊達邵部落附近,深刻感受陸客抵制後的蕭條,沿著碼頭老街閒走,載欣載奔尋訪「哲園」,幾經起伏的青春印記微微褪色,本土的「貓頭鷹之家」掙扎著凸顯出路,至於像「台灣咖啡文化館」這些仿如海市蜃樓的輝煌商城,如何繼續往前走去呢?
入住「日月行館」,彷彿和現實隔離。在「文采廊」輕午茶;大面落地窗的面湖健身房,如雲端漫步;閒走挑高60米空中玻璃步道觀景,交響樂的磅礡氣勢,覆蓋心思雜緒,靜靜的,像被捲進無聲的時空長廊,現實旅程,忽然出現魔術般的休止符。近晚,在「東方樓」領略創意料理,餐區濱湖,四地全都是蘇軾詩文畫屏,特意選了心愛的蘇軾詞,流光反覆,今古迷離。
反覆看著正對面畫屏上的《仇池筆記》論茶:「除煩去膩,不可缺茶,然暗中損人不少。吾有一法,每食已以濃茶漱口,煩膩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齒間,消縮脫去,不煩挑刺,而齒性便漱濯,緣此堅密。率皆用中下茶,其上者亦不常有,數日一啜,不為害也,此大有理。」
「宋人都愛喝茶,重點是,蘇東坡真的精於品茶嗎?」廠長忽然丟出問句,像一顆小石子丟進閒情小塘,一下子把我們拉向復古氛圍。「以茶漱口,脾胃不知」成為這夜閒談中反覆出現的「通關密語」,這是蘇軾「以茶養生」的打趣妙方:飯後濃茶漱口,既可解膩,又不傷脾胃,也一併漱掉塞在齒間的菜屑肉末,無須剔牙,長此以往牙齒會更堅密,不過要記得用中下等茶,好茶難得,用來「孝敬脾胃」 才是上策。
《仇池筆記》收納經史子集、制度風俗、軼聞時事、山川風物,有東坡遺風,也不乏好事者追摩附加。無論真實性如何,東坡好酒、嗜茶,是文化使然的大背景,也是漂泊遷徙後的小確幸,增添了許多靠近老歲月時的雅趣,又何必去辯爭真偽?
除了烹茶、品茗,蘇軾更喜歡「發明」一些生活小樂趣。比如說,他喜歡鳳翔玉女洞的泉水,把竹片剖半,一半交由寺僧保管,另一半做為取水使者憑信,戲稱為「調水符」,既是極入世的調水遣茶大將軍,更是能戲撫神秘符幟的出世小神仙。
他一生夾在新舊黨爭裡備受壓抑,面對代表傳統勢力的司馬光觀點:「茶和墨正好相反,茶要白,墨要黑;茶要重,墨要輕;茶要新,墨卻要陳。」,輕巧地撥開對峙,兼容並蓄:「茶和墨有許多相同點,他們都香,因為德性相同;兩者堅硬,因為操守相同。這就像賢人君子,雖然彼此的脾氣性格不一樣,德行卻是一致的。」這不就盛讚老爺爺司馬光總也不老嗎?多聰明啊!所以,「以茶漱口、脾胃不知」,終究只是他的小把戲,千萬不能當真。
2.蘇軾,〈十拍子----暮秋〉
隨著蘇軾的茶,想到他的人生,浮沉著天南地北的飄盪滋味,忽然抬頭看看廠長背後的〈十拍子----暮秋〉,忍不住笑:「我來講講後面這首詞,如何?」
「最喜歡聽你談詩論詞」一向領軍甚嚴的廠長,難得的柔軟:「對我們來說,那都是一種享受。」
這一夜,我們就跟著蘇東坡(1037.1.8~1101.8.24),嗅聞著芬芳的雅趣。這個才華縱橫的天才,二十歲中進士第二,名滿京師,懷著遠大抱負,給朝廷上了很多策略,提了很多建議,只是,從來沒有真正實現過,連遭母喪、父喪,烏臺詩案下御史臺獄,九死一生,挫折,成為他的日常,一段又一段貶謫,越來越遙離故鄉,孤寂如風箏一線,到了最後,總算可以回家了,從天遙地遠的海南島出發,終究到不了家,線就斷了。錢穆說:「蘇東坡詩之偉大,因他一輩子沒有在政治上得意過。」
只可惜,成為偉大詩人,一直不是他的志願。這首〈十拍子〉,寫於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 )的半百時候,副題「暮秋」,不僅點出一年之秋的現實時空,也隱含一生之秋的暮年感懷。
白酒新開九醞,黃花已過重陽。
身外倘來都似夢,醉裏無何即是鄉,東坡日月長。
玉粉旋烹茶乳,金齏新搗橙香。
強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
春酒漬曲、漉滓、三日一釀,一趟又一趟,反覆九醞,存了又存,等了又等,又有誰和自己聯席共飲呢?入秋新開,捨不得,又如何?一如孤標傲世的菊,這樣倔強、堅持,過了重陽,陽數極盛在「九」,重而雙九,又能怎樣呢?黃花過了重陽,半百斑白的人生也錯過了盛極繁華。這一切身外得來的,聲譽,敬重,期盼,等待,以及環繞在身邊的愛欲浮沉,如夢幻泡影,醉裡無處不是故鄉,也就是處處都不是故鄉,光剩著這黃州城東廢地數十畝,躬耕日久,慢慢也都成為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
日子長了,開始在生活上多出一些沒有功利目地的講究。唐人煮茶時用薑鹽添味,詩人薛能《茶詩》:「鹽損添常戒,薑宜煮更黃。」有時蘇軾擬古「大膽實驗」,沒想到,家人見了,以為他喜歡喝茶添上鹽薑,好意為他備茶,好茶被摧毀了,他又不好意思發作,只能偷偷和好友蔣夔抱怨一下:「老妻稚子不知愛,一半已入薑鹽煎。」
這樣的生活當然不算寬裕,他卻活得起勁。宋人茶飲,喜歡「點茶」,將團茶(茶餅)碾研成粉末,置於茶盞,水煎至初沸,狀如蟹眼,再持湯瓶注湯,邊以茶匙攪拌,就像我們現在喝拿鐵一樣,磨茶拉花,極為講究茶湯的乳花浡沫,沖泡出來的茶湯,色白如乳,宛如一場文化儀式。
東坡喝茶、製茶,透過他的茶詩:「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臨風飽食甘寢罷,一甌花乳浮輕圓」,讓我們看到細工。生活並不寬裕,就是在茶飲上費點心思;看野韮長得快,磨點橙香灑上去,帶著點秋收的馨芬;想一想,自己都是個老人了,身邊還有年輕人陪著伴著,無論他漂泊到哪哩,所有觸手可及的精緻嚮往,成為他對抗失落和絕望的淨化和救贖。
「強染霜髭」的這個「強」字,點染出時間狂潮,如玉粉金齏熟烹生搗,讓人膽戰心驚。可是啊!別以為這樣就讓人怕了!人世間的物質耗折,無損於我們的超曠達觀,無論時間如何磨損,行狂心安,人就自在,我們都可以活得好好的。
3.蘇軾,〈贈包安靜先生茶〉
好作品,人人能解。讀「建茶三十片,不審味如何。奉贈包居士,僧房戰睡魔」時,只覺得包安靜先生和蘇東坡真的是好朋友。附記中提起:「昨日點日注極佳,點此,復雲罐中餘者,可示及舟中滌神耳。」
想一想,我們開了瓶茶,點水極佳,也就像一個拉花高手突然得了個最適合拉花的「咖啡伴侶」,這時,想起好友,也不知道味道合不合朋友口味,就一古腦兒傾己所有,送了三十片。因為,朋友就要上船了,那時,沒有E-mail、fb和line,一別千里,說不定就是一生一世,朋友間的贈禮,還有什麼捨不得的呢?
讀著這些茶詩,追摩著北宋的生活情調,點茶、鬥茶、贈茶、賜茶、禮茶敬客,宛如活在眼前。
最後一句,誇大了茶能提神,抵過修行,真適合做茶葉行銷代言。
4.蘇軾,〈行香子----茶詞〉
宋代的「茶」,是一門生活藝術,嗜茶、懂茶的蘇軾,透過近百首詠茶詩詞,書寫著一種別出心裁的小日記。在杭州,行年54,剛當完一生最安逸風光的三年翰林學士,以龍圖閣大學士身分請調杭州知府,甚得皇太后信賴,在政壇上非常得意,開始掙脫屆近暮秋的傷感,以一種「珍惜當下」的溫度,紀錄也許不可能再複製的溫暖分享。
綺席才終,歡意猶濃。酒闌時,高興無窮。
共誇君賜,初拆臣封。看分香餅,黃金縷,密雲龍。
鬥贏一水,功敵千鍾。覺涼生,兩腋清風。
暫留紅袖,少卻紗籠。放笙歌散,庭館靜,略從容。
上闋寫歡宴,優寵華麗,鋪張出「會而不散」的興致。龍鳳團茶是貢茶中的上品,「密雲龍」更在其上,拿出御賜茶餅,拆封賞玩,黃金縷不再只是黃金縷,成為一種華燦的理想未來,大家一起咀嚼「我們還可以奮力一搏」的入世滋味。下闋一轉,寫的是更親密的友朋嬉鬧,品茶、鬥茶,水痕沉沒即拜,耐久者勝,鬥贏一水,功敵千鍾,濃茶解酒,全身歡暢,兩腋清風,如將翩翩飛去,這時,慢慢有一種繁華謝盡的出世自由;最後,推開碧紗茜籠,只剩紅袖佳人,在古典詩詞裡,私密自由的「紅袖佳人」,常成為和無限擴大的「萬里江山」相對的永恆象徵。
蘇軾一生宦海浮沉,經歷無數貶謫,也享受過常人難有的禮遇,貴賤風雨,隨著笙歌散佚,只剩下放大的庭館、雋永的寂靜,小小的杯茶,無人參與的從容,以及一個自由領略的天地。
5.蘇軾,鯿魚
廠長身後的詩畫屏,還有一首我很喜歡的〈鯿魚〉:
曉日照江水,游魚似玉瓶。
誰言解縮項,貪餌每遭烹。
本來想繼續循序解詞,廠長卻急著說:「不用,不用了!我不喜歡下兩句。對這湖光山色,誰會想到貪餌、剁頭啊!多此一舉。」
啊,好想分享這首詞呢!不管了,手指著窗外那一大片煙水茫茫,我開始用「唯美」來釣聽眾。瞧,無論人間多少傷心淚痕、辛劬汗水,一汪無邊無涯的水色,包容晦暗闃黑,也接納艱難勞悴,耐性地等待著,天一亮,太陽出來,世界又得了機會,重新開始,「曉」這個字,用得多巧!既是破曉曙色,也是心會神領,曉啊,知道了,日子還是得好好過下去。
接下來,「游魚似玉瓶」就更有意思了。蘇東坡喜歡吃魚,也喜歡詠魚,第一層意涵就描寫鯿魚的形態像玉瓶,特徵貪食,俗稱「縮項鯿」;第二層呢,讓沒看過鯿魚的閱讀者,遙想觀世音的玉瓶,我們每一個人都如這游魚,奮力在這江海中,尋求救贖,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總會在剛剛好的地方、剛剛好的時刻,遇見剛剛好的人,做對一、兩件剛剛好的事。
前兩句純「抒情」;到了後兩句轉而「說理」。好日子啊!退一步、少一點,無災無難,這就是平平淡淡的生活,也是對歷盡生死沉浮的蘇軾而言,剛剛好的人生。
6.馮延巳,〈長命女〉
隨著一道又一道縱橫在天地湖海間取材的創意菜,在餐桌上進行華麗演出,我們好像也滑行在時空長廊上,看一道又一道詩心詞情,烹饌飲宴,飛揚招展。直到甜點端上桌時,廠長帶著點難捨,指定聽詞:「也上一道甜蜜蜜的甜點吧!」
甜蜜蜜的?我虔心誠意地念起記憶裡最甜蜜的一首詞,馮延巳的〈長命女〉:
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愿:
一愿郎君千歲;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生命如一片汪洋,世界很大,洋流很亂,情感很深,太多的痕跡攪動了太多的波紋,不一定記得,成為每一樁相遇終究又飛離的宿命。
也許我們都忘了那些一同走過的日子,有一天,有一些剛好的時候,能夠知道彼此平安,也算難得的可喜。但是,總有一些人、一些事,成為不能戒除的癮。在一點點美好的縫隙裡,我們有了期盼,一朵花,一杯簡素的清酒,一次忘我的割捨,總是傾手邊可能,隨時合十,垂眉向永遠不能確定的未知,祈求,讓我們所在意的,不管是一個人、一種夢想、一段旅程,永遠活著。
至於我們自己,懷著謙卑、手捧著守護和感激,不敢奢求,只要自己健康,不要成為任何一個人的負擔,這樣就夠了。在這個世界上,我愛你,你愛我,而且同時,這就是奇蹟。如果能夠,和愛相遇、和夢想相遇,和這個、那個我們曾經傾心相待的各種「喜歡」相遇,日日、月月、年年,如燕上樑,一點點、一點點構築出「在一起」的殿堂,還有甚麼比這樣的期盼更甜蜜的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