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十月廿三日晚上七點半
地點:國家音樂廳
演出者:石叔誠、彭廣林、國立實驗國樂團
指揮:瞿春泉
曲目:《大樂三章》、《黃河》鋼琴協奏曲、《梁祝》小提琴協奏曲
一開始知道這場音樂會的消息時,
我就對它抱有很高的期待。
除了曲目經典到不行,
又是黃河又是梁祝的,
黃河的演出者石叔誠本身就是把合唱曲改編成協奏曲的編者之一,
而我自己又是梁祝演出者彭廣林的忠實聽眾,
每晚在廣播節目中聽著他以他獨特的方式主持節目。
但是坦白說,
這場音樂會可能讓很多跟我抱著同樣想法的人失望。
當時曲目一共三首,
第一首《大樂三章》是國內樂壇老前輩盧炎的作品,
共分三樂章,
分別為〈無為曲〉、〈舞蹈曲〉和〈傾杯樂〉,
由於樂曲本身是無調性的,
所以對於很多聽慣國樂的人來說,
很難接受這種「聽不懂」的樂曲。
這幾年聽了許多「世界首演」的曲子之後,
真的會有點怕,
無調性就算了,
連音響的堆疊都做得不好,
整首曲子真的只能用「不知所云」來形容,
想實驗,也不知道實驗些什麼東西。
今晚的這首《大樂三章》倒是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並不是說它比較能「聽得懂」,
而是因為作者能夠把聲音堆積的層次做得分明,
即使每個樂器各自在不同的主音上,
但整體和弦仍有一種在不和諧基礎上的和諧感。
值得一提的,
是在曲子正式開始前,
樂團請彭廣林上台作簡單的曲目介紹,
這個部分固然是因為他本身既是教授又是節目主持人,
對於這些牽涉專業的工作自然十分上手;
而且可以同時以中英文進行解說,
對於外國觀眾來說想必是個貼心的服務。
介紹的部分不只是簡單地說明曲意,
其中針對每個樂章的主題進行示範,
讓觀眾知道這個主題音響的功能為何,
再搭配樂團和聲,
更能進一步了解原作者創作的意圖。
第二首《黃河》鋼琴協奏曲分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是黃河船夫曲,
第二樂章是黃河頌,
第三樂章是黃河憤,
第四樂章是保衛黃河。
演奏者在舞台上發揮得是相當淋漓盡致,
手形和聲音的變化都掌握得很好;
反觀樂團,似乎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很多獨奏者和樂團的銜接點都存有時間差,
指揮常常是帶著樂團hold在那裡等獨奏者到位,
這種情形在第二樂章尤其明顯,
樂團的時間也許比獨奏者快,
但情緒卻比獨奏者慢,
而兩者的呼吸幾乎從頭到尾沒有同步過。
另外一個缺憾是鋼琴的回音太大,
是我坐在三樓的關係嗎?
(我的位置在三樓正面第一排正中央)
我覺得鋼琴的回音真的太大了,
所有的快速琶音全都在回音的影響下糊成一團,
看著獨奏者的手可以知道他很精準地在演奏旋律,
但是音響效果就偏偏那麼氣人。
終究是瑕不掩瑜,
《黃河》算是演得相當好,
奏畢,又加了兩首安可曲,
第一首是由嗩吶名曲〈百鳥朝鳳〉改編成的鋼琴曲,
和嗩吶那種俏皮三八當然不同,
鋼琴版的〈百鳥朝鳳〉聽起來多了點優雅,
中間也加了許多變奏,
讓未聽過原曲的人覺得驚豔,
也讓本就熟悉原曲的人覺得高明。
第二首就不知道是什麼曲目了,
從旋律也聽不大出來,
在聽過《百鳥朝鳳》的鋼琴版後,
第二首安可曲就覺有些遜色。
下半場,《梁祝》小提琴協奏曲。
彭廣林又出現,
當然,這是他的曲目,
不過在演奏之前,
他還是出來作了曲子的介紹和示範演奏。
只是在示範奏的時候,
就很明顯地有音準上的問題,
我心中隱約覺得不安,
只能希望這是緊張所造成的問題。
果不其然。
音準問題在正式演奏時還是沒有解決,
甚至有兩個地方很明顯是按錯弦,
聽到這樣的主奏,
坦白說是令人失望的,
但樂團的問題比起主奏者更是不遑多讓。
樂團一開始就明顯偏快,
而且速度一直處在一種「飄移」的狀態,
主奏進來後就不久,
他就發現自己好像慢了,
(其實是樂團快了)
於是在調整速度時,
讓觀眾產生很急促的印象,
一個樂句還來不及好好交待完,
就跑到下一句去了。
樂團在《黃河》的表現和在《梁祝》是完全不同的,
上半場時,樂團和指揮還算配合獨奏者,
但在下半場,幾乎是樂團拉著獨奏者走,
就連指揮也很少注意主奏者的聲音和表情,
加上樂團速度的不穩定,
能演得好也該算是奇蹟。
在協奏曲中最常見但最不應該出現的,
就是樂團和獨奏者「各說各話」的情形;
在《梁祝》中,
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對話樂段也有同樣情形,
「樓台會」的氣氛完全沒有營造出來,
即便兩個人的旋律都很優美,
但仍只是各說各話。
說句題外話,
我記得某年傳統藝術季的最後一場音樂會,
找來了林昭亮和北市國搭配演出《梁祝》,
結果一樣很慘不忍睹,
音準也是該曲一直沒有解決的問題,
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挺可惜的。
《黃河》和《梁祝》這兩首協奏曲,
原本都是寫給管絃樂團的,
後來才改編為國樂團版本,
這樣的曲子常常會發生兩個問題,
一個是管絃樂團中並無彈撥樂器,
改編時,要讓彈撥樂團擔任什麼角色?
還有就是銅管的問題。
原本的管絃樂配器中有勢力龐大的銅管來支持整個樂團,
但到國樂團身上,
就只剩下可憐的嗩吶和管來撐場面,
嗩吶們已經夠難吹了,
和它站在同一陣線的笙有時還得擔任原本木管的角色,
嗩吶更顯人單力薄,
整個音響的厚度於是明顯不足,
而嗩吶突出的音色,
也很難如銅管家族那般成功地融入樂團中。
嚴格來說,
這場音樂會基本上是不及格的;
可是有一個我自己覺得很重要的概念:
到底為什麼要聽音樂會?
是為了聽到完美的演出嗎?
我想不是的。
如果要聽完美的演奏,
那去聽CD就好了,
錄音的版本可以經過無數修改和調整,
而且絕對不會有什麼音準速度或呼吸的問題。
我之所以去參加一場音樂會,
是因為我喜歡現場的感覺,
去聽聽回音如何在場地間來回穿梭,
去感受一下樂團所營造出來的氣氛,
去看看指揮如何帶臨整個樂團……
當然,有時候不那麼盡如人意,
常常聽到過長的殘響;
樂團只看譜不看指揮;
指揮亂舞一通,根本不會帶樂團;
或者現場觀眾秩序太差,
一堆小孩兒在場中亂跑亂叫隨便出聲。
當現場觀眾沒有體認到自己也是整場音樂會的一部分時,
舞台上再出色的演出都無法讓觀眾覺得值回票價。
這場音樂會雖然有著不及格的樂團表現,
但觀眾的表現倒是可圈可點。
我想國內樂團演出協奏曲的機會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希望有一天,
當我坐在台下聆聽協奏曲時,
大家不再只是各自演好自己的旋律,
然後由指揮負責把它們「拼」起來,
(萬一指揮拼不起來不就糟了)
更不樂意聽到樂團和獨奏者的聲音在舞台上打架,
那實在太不負責任了。
如果能夠聽到樂團、指揮和獨奏者有著共同的情緒、共同的呼吸,
體認到大家正在合力完成一件美好的工作,
那就是完美的演出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