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09 19:10:13| 人氣67,85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聖嚴法師:為什麼要出家?

推薦 8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發願到法鼓山出家 給大時代的社會做依靠

http://sanghau.ddm.org.tw/page_6_2_1_01.htm

 

 

  法鼓山僧伽大學佛學院是為培育德學兼備、解行並重,具有高尚宗教情操、洞悉新時代需求,並能帶動社會淨化的僧才而創辦的。成立兩年來雖然只有漢傳佛學院的一個系,和培養世界各系統正信佛教僧伽人才的理想尚有一段距離,但是和其他學校一樣,開創階段總是人才輩出,學生的天地都很廣大,所以能夠進入法鼓山僧大的同學都是有大心懷有大福報的。

 

  法鼓山僧伽大學目前正在招收九十二學年度的學生,我希望有意願以出家身利益廣大眾生的年輕人,能來報考僧大,因為做任何事越早越好,釋迦牟尼佛二十九歲出家,我自己是十三歲出家,我們在大陸時的出家人,多數都是年紀很輕就出家了;今天在西藏的喇嘛教育,也是從青少年時代培養起來的。否則就會有人說是「半路出家」了。

 

        修行出家越早越好

  在中國佛教的禪宗史上,有大成就的高僧,大概都是在年輕時代打下了深厚的出家生活基礎。三十五歲以上,就已過了青年階段的黃金時代,若非體力、心力、毅力過人,得大成就的便少了,所以我鼓勵優秀的青年,把握因緣,出家越早越好。

 

  法鼓山的僧伽大學,目的不在於培養大學問家,而是要培養大宗教家,也就是要培養真正能夠住持正法、弘範人天的人才,要在正知正見的正法律中,養成戒定慧三學並重,身口意三業清淨的大善知識;從身、口、心三種儀態的薰陶,完成高品質的僧格,方能負起淨化社會、廣度眾生的任務。

 

        隨順因緣為佛法做舟航

  到僧大就讀或出家之後,如果只是想到個人自我的出路或利益,就不能成為大善知識了,發菩提心,是為眾生得離苦,不為自身求名利,是將自已奉獻給三寶及眾生,養成健全的僧格,便能作眾生的舟航,所以出家人要以修學佛法的慈悲和智慧給眾生做依靠。我們希望佛法普及化,就要培養出家人可以用生活化的、人間性的佛法,通過簡明的表達方法,幫助廣大的眾生離苦得樂。

  

 

       所以,在僧大的學生,不比社會的經歷,而是要求「道心第一、健康第二、學問第三」,在老師的教導和環境的薰習下,陶冶出身儀、口儀、心儀都很標準而受人尊敬的出家人,深明因果的道理,相信福德因緣,自己那一方面的因緣夠就做那一方面的事,如果福德因緣夠,做什麼事情都做得起來;福德因緣不夠的怎麼碰它也不會成就,所以我希望學生能夠精進不懈,隨順因緣為佛法做舟航,以利人為利己的最佳選擇,楞嚴經說「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也唯有以身心奉獻,現出家相,才能徹底做到。眾生需要佛法,佛教需要培養青年的出家人才。這也正是法鼓山僧伽大學的辦學宗旨。

 

        為改善現狀盡心力

  時代的年輕人不妨思考:對我們的大環境你滿意嗎?覺得未來有安全感嗎?老是這樣子好嗎?你自己給的答案如果是否定的,那也請你想想:你自己可以為改變現狀盡一點力量嗎?怎麼做呢?

 

  假如希望社會以及自己都有光明的未來,歡迎進入法鼓山的僧伽大學,僧大四年完成宗教師的基本教育,畢業時的學生都是出家人,合適的人可以進入法鼓山的中華佛學研究所進修或出國留學深造,或者進入法鼓山僧團,無論往那個方向發展,出家的人才,服務的對象,都是非常廣泛的,不是僅為一家公司、或一個家庭,而是為整個社會,甚至是為整個的世界人類,因為我們做的,就是把佛法的悲智傳播給世人。那便是為提昇人的品質及建設人間淨土,盡一份心力。

 

        關於出家摘自聖嚴法師《法鼓全集》

  有一個人來問我,他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未婚,也還沒有想到要結婚,可是為什麼不結婚又不出家呢?有兩個原因:他的母親需要他,不只是需要他照顧,而且是需要他結婚。這樣子的情形,他問我怎麼辦?我說:「你這樣的人不能出家,要趕快去結婚。」他說他沒有要結婚。我說:「自己沒有要結婚,何必在乎母親要你結婚?」講到這問題,我們都知道釋迦牟尼佛已經結了婚又走掉了,對不對?弘一大師也結了婚又走掉了,對不對?所以我說,他這樣子的人不能出家;也就是說,他的感情比較豐富,以致無法取捨。那麼,出家是不是連媽媽也不要了?沒有這回事!我們出家人更需要孝順父母。我的弟子中就有把媽媽接到農禪寺來孝養的,有現實的例子在那兒。如果父母沒有人養,我們一定要孝養,我們出家人不要父母的財產,但是父母沒人管的時候,出家的兒女一定要把他們請到寺院來孝養。(--摘自《禪的世界》)

 

  我們學佛的青年,應該要盡自己的責任,盡自己的義務,盡自己的本分。這就是印光大師說的「敦倫盡分」。有人認為我們出家沒有敦倫也沒有盡分,至少沒有盡到做丈夫太太的責任,也沒有盡到做兒女的責任。但是出家人有出家人的身分,應盡出家身分的責任,不必有俗人家庭的責任,否則便不是出家人了。佛教要我們盡責任,就是要盡到現在身分能做到的責任。比丘沒有太太,叫他盡什麼丈夫的責任?比丘尼沒有丈夫,盡什麼太太的責任?沒有這個身分就不必盡這個責任。但我們出家人沒有說不盡兒女的責任,若能對一切眾生盡到平等救濟的責任,就是「人成即佛成」的內涵了。(--摘自《禪的世界》)

 

  【案:1992年師父至捷克弘法】一個年輕女孩來看我,告訴我說,她也希望學中文,也想到臺灣去跟我出家。問她為什麼?她說她的男朋友已經跟我出了家,所以她也要跟我出家。那就是指的果平師Mirek Bako?。我說出家不是兒戲,並問她將來他們兩位是否還要生活在一起?她說她想到男朋友已經出家了,出家一定很好。可是她對佛教連普通的常識都不具備,所以勸她好好考慮以後再說。(--摘自《春夏秋冬》)

 

  有一位女居士,原本在我們寺裡做義工,而且打算要出家,後來認識了男朋友,雙方很相愛,準備要結婚。她婚前問我:「我在這裡學打坐好幾年了,我也知道梵行中若要入深定的話,不可以有性行為,如果有性行為,對我的修行是不是有妨礙,結婚後是不是還可以修行?」我告訴她,在家人就是在家人,出家人就是出家人,兩者不可以混為一談。既然是一位在家人,太太就要盡太太的義務。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出家,在心理上、在生理上、在觀念上,如果沒有想要出家,是不容易調整過來的。普天之下,並沒有誰一出生就是出家人的心態;也沒有所謂一出生就有出家人的生理或出家人的心理。事實上,我們出家人都是普通人,男的就是男的,女的就是女的,只不過有願心,要過出家人的生活,不要結婚、不要有夫妻生活、不要有男女關係,這並不意味著有生理上的問題或心理上的障礙。因此,我給那位女居士的建議是:出家人不同於在家人,如果要當在家人,就不要冀望要有出家人修清淨梵行的心態或出家人的生活方式,這是做不到的。(--摘自《聖嚴法師心靈環保》)

 

  曾有一位年輕人來參加禪修並且發心出家,結果由於修行不得力,出家很煩惱,就認為自己的準備工夫還不夠,所以又放棄禪修,回家去了。其實,佛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也可解釋為只要意志堅定,任何難事都可辦成。意志力薄弱的人,對他們要做的任何事,都沒有堅持做下去的決心。學佛成佛是多生多劫的事,出家不是演戲,禪修不是時髦,乃為終身以赴的弘願,豈容淺嚐即止,半途而廢?要在大風大浪冰天雪地中長途跋涉歷練之後,始能透露出靈山的一線光芒。若有心理準備,便有堅強的意志;若已知路途多艱險,遇到艱險乃為預料中事,便不會被艱險的情況阻止了前進的努力。我有一個弟子,並不特別聰明;只因他做任何事,都能全力以赴,所以學任何東西,雖不比其他的人學得更好,但他不會放棄,他有「要學就把它學會,要做就把它做完」的意志力,這是他的長處。禪修者,更當付出類此的意志力,方能大有所成。(--摘自《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在美國,曾經有一位大學二年級的女孩子向我提出要求出家的意願,我提議她先完成學業再作決定。當她大學畢業後,我詢問她是否仍有願望出家。「當然囉!」她應道。結果她卻希望繼續讀完碩士後才出家。當我再度問及她完成學業後的打算,她依然以同樣堅定的語氣答道:「當然是希望出家啦!」直到今年她已讀完碩士學位,我再問她,她卻對我說了一句實話:「師父,坦白說,好像出家跟在家也差不多呀!」這便是願心不能堅持的一個例子。今天希望做的,明天未必會做,今年的計畫,明年不一定會進行。這種情況,在美國尤其普遍,他們會解釋說:「我的意願改變了(I have changed my mind)。」(摘自《禪的世界》)

 

  有幾個人來農禪寺跟我求出家。我問他們:「你們瞭解出家的意義嗎?清不清楚出家的生活?是不是想像出家很美好?」他們說:「這裡的人很好、很親切,看起來毫無瑕疵,無憂無慮,好自在,很歡喜!」他們很喜歡我們的環境,尤其喜歡我們的人,其實他們完全錯了!我生活在這裡,我自己就有瑕疵,而且我的徒弟們都帶著滿身瘡疤進來的。這些,從表面上觀察幾天,是看不到的,要住進來之後,才會慢慢地體會出來。因為佛法的生活方式及指導原則,使大家看來很好,但是只要你尚是凡夫,必定背負著與生俱來的問題進來了。所以,我告訴他們:「出家不是為了逃避業報,不是為了來寺院裡享受清福,而是要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堅定心願來受苦受難。」這話很多人是聽不懂的,想想在世俗社會上也沒有地獄那般的苦難,怎麼可能出了家反而要受地獄之苦呢?是真的,我不是嚇唬他們,使他們不敢出家。地獄是你自己帶來的,你來時,雖把家庭、事業等有形的俗務擱下,但仍把你自己的業力帶來;業中就有地獄因,所以也像蝸牛搬家,怎麼搬,也丟不去殼。出家時,即搬來了自己的地獄,人人既然都曾造過地獄因,本來要到地獄受苦的,結果因為出家,便在寺院的修行過程裡,提前接受苦報,倒也是很好的事。終身出家,最好能有終身在地獄受苦的心理準備。 (--摘自《拈花微笑》)

 

  曾有一位居士看到我們出家眾,既無家累,又有飲食供養,有得住、有得穿,到我們寺院作客受招待時,吃了一餐好素齋之後,就說他也想做和尚了,理由是世俗間的生活太苦了。我說:「做和尚更苦,那些好素齋是給你們這些不能吃苦的人吃的,我們平常不會吃這些東西。」出家人身無長物,只求平常餓不死,過冬凍不死,每天早起晚睡,白天為大眾服務,早晚要禪坐課誦及禮拜,終年無假日,終身無假期。若你真想出家,要有心理準備。第一,出家生活,吃得差、工作多;第二,出家的苦修苦行相當於下地獄,如想出家,要有「難忍能忍、難捨能捨、難行能行」的心理準備。唯有如此,在出家之後才會發現無礙自在的意境。這位居士聽完了我的話,打消了出家的念頭。他說:「我寧願將來下地獄,不想現在就下地獄。」另外有一位菩薩,當時他想來出家時,我告訴他:「出家以後,非常的苦,師父罵你,師兄怪你,師弟煩你,在家信眾要求你,那是苦不堪言的事。」他說:「這是消業障,地藏菩薩曾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我很想試試看。」結果他真的來出家,而且出家得還不錯。(--摘自《維摩經六講》)

 

  很多人看到我做了和尚,而問我:「喂!和尚,如果人人都做了和尚,人類豈不會在這世界上消滅了?」遇到這種場合,通常我會反問他:「這世界上有幾個像我這樣出家的人?」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可能出家和適合出家的。佛教固然願度盡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解脫生死,而事實上並不能使得所有的世人都出家。所以佛教認為先有好的在家人,才會產生好的出家人。如果做父母不盡父母的責任,做兒女不盡孝道,做師長不盡師道,做朋友不盡友道,這種人成為佛教徒的資格是有問題的,出家更有問題。唯有能完成做人的基本要求,才能進一步考慮是否適合出家修行。(--摘自《佛教入門》)

 

  佛世的時代,規定俗人,若發心出家,必須在清償了所有一切債務、責任和義務之後;若是犯罪、負債、父母不允、妻子或丈夫不許者,均不得出家。到目前為止,要來我們寺院出家的人,也要求他們首先把所有一切世俗的錢財關係、感情關係,徹底清理之後,才可進入我們的寺院,而成為走上出家身分的第一步。(--摘自《學佛群疑》)

 

  問:出家人的生活目的是什麼?在家人的生活目的又是什麼? 答:我們的生活、生存,不管在家、出家,都是相同的。不過出家是把全部的時間用在修行上,用佛法自修,也用佛法來幫助其他的人修行佛法。因此他自己本身除了修行佛法、宣揚佛法之外,沒有另外需要做的事,這是出家人的生活目的。在家人要完全能自己修行或者幫助人修行是比較困難一點,目前也有專門在修行,並以教人打坐、教人修行為職業的,這原無可厚非,只是家庭的生活,分佔了他們的時間,也分佔了他們的感情。當然,也有像維摩詰居士那樣的大菩薩,身為在家居士,卻能把財產、家族,所有的一切,都作為是一種修行和幫助的對象,而沒有自我中心在內。這就是一個大菩薩。至於普通的在家人,那就是在家人囉!±(--摘自《禪鑰》)

 

  真正捨欲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們,也必定是非常精進努力的。出家人在養成階段,就等於是一般人在讀書的階段;一般人讀書畢了業是到社會上工作,為社會服務。出家人養成之後則是奉獻自己成就眾生。出家人在養成階段是非常的單純,生活上與其他的人及社會,往往有一段時間是隔離的,像我本人就曾經在山裡住過六年的時間,目前我們農禪寺的新出家眾雖與居士們有所接觸,但仍先以出家心態及出家儀態的養成為主,負責接引眾生的責任還是比較少。不過,我們是大乘佛法的出家眾,求度出家的同時,也一定要發無上菩提心的。±(--摘自《維摩經六講》)

 

  出家、在家二眾,都是一樣的能夠修學佛法、行菩薩道。唯出家的僧人是以全部的生命和時間,來過清淨的梵行生活,來修學佛法、弘揚佛法、住持佛教;在家居士則還有家業負擔,不易像出家僧人那樣能夠全心全力全時間全生命的投入,因此出家的僧團便成為佛教的中心。學佛的人,除了依靠對佛的信仰,依靠佛所說的法為準繩,還要依靠傳承佛法的僧人來做正確的指引。±(--摘自《聖嚴法師教禪坐》)

 

  過去出家人對在家人的家務俗事,都不會參與或顧問。現在,我們法鼓山在臺灣提倡佛化的聯合祝壽,關懷年長者的幸福;提倡佛化的聯合婚禮,關心佛化家庭的基礎建立。許多的青年男女、中年夫婦,乃至老年居士,為了家庭、兒女、婚姻、安養修身等問題,也來請教我們出家師父。漸漸地,出家人也需要管世俗的事務,為了適應環境的需要,而做的弘化工作,也會逐日增加。但是,必須立足於化世,而不是戀世及厭世的基本觀點上來為世俗的社會服務;仍然要保持佛教的基本原則,以持戒、修定、發慧的三無漏學為先決條件,用佛法來拯救眾生脫離生死苦海為目的,否則,便會脫離佛法的淨化功能,而易於變質或成為流俗的攀緣行為,那就不是佛教的精神所在了。±(--摘自《禪門》)

 

  佛教的出家,意在使得人們於生命的輪迴之流中,暫時停止,不再隨波逐流繼續輪迴下去;使人拋棄愛情的束縛和家庭的累贅,而去一心向道,勇猛直前;尤其佛教教人以觀無常、無我、不淨等等的現前假相,致使人們由自性之中自然流出無欲無求的清淨境界。即使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諸大菩薩,常現在家身相,但那只是方便而不是究竟。±(--摘自《神通與人通》)

 

  失落了自己現代人的問題,所謂失落,是說自己被環境所迷,亦為時代所迷,也可以說走在時代的十字路口和環境的岔路,不知道那個方向才是歸處、才是彼岸。有人問我:『師父,是誰叫你出家的呢?』我說:『我師父叫我出家的啊!』他又問:『你那時想出家嗎?有沒有後悔過?』我說:『其實我不知道要不要出家,人家叫我出家我就出家了,出了家以後,也覺得好像生出來就該出家,所以,我沒有懷疑過是對還是錯,就這樣,便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了下來。也許我的因緣很好,環境對我的誘惑不多。所以感覺出家很好。』因為我知道,我大概只能做和尚了,若不做和尚,其他的事我想也不適合我做。可是很多的人不能夠瞭解自己,也不知道該選擇怎樣的出路,在一生的生命 過程中有許多十字路口橫在前面,常常會不知何去何從。±(--《禪與悟》)

 

  出家不是兒戲,而是經過審慎考慮之後所下的決心,故也不是人人都有因緣,都能出家的。成年人未徵得父母同意,逕自選擇出家的路,在原始佛教中有例可循;在現代法律上,成年人也有權這麼做。但是,以整個社會的倫理道德及情理法等各個層面來講,如果你想出家,能夠事先徵得父母的同意是比較妥當的。

 

  在戒律中有這樣的規定:「未成年出家,必須徵得監護人同意;丈夫或妻子要出家,必須徵得配偶的同意;軍人和政府官員要出家,必須取得長官許可退役離職的同意,否則的話,就不能出家。」但是,並未規定「成年人出家,要徵得家人的同意。」這和當年釋迦牟尼佛出家的典故有關。

 

  釋迦牟尼佛在沒有告知父母親的情況下就去出家了,他的父親派了五個人去追他、陪伴他,他把那些追他回家的人,通通度化出家了。後來,釋迦牟尼佛回去探望他的父王時,也把釋迦族裡許多的年輕人度化出家,甚至,連婦女都跟著他出家去了。

 

  由戒律和原始佛教的成例來講,今日的青年不辭父母而去出家,是有例可循的,尤其是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如果告訴父母:「我要出家。」絕大多數的父母們是不會准許的,這些想出家的人就乾脆自己去出家了,他們心想:「反正我已經成年了呀!」在法律來講,成年人有選擇自己前途的權利,可是,大學剛畢業就不辭而別去出家,今日的社會輿論能同情,也會出現抱持懷疑態度的聲音。

 

  我的看法是:成年人為了表示對父母的尊重,向父母說一聲也是應該的,如果父母不同意,有些父母甚至會對要求出家的子女說:「你要怎樣都可以,就是不會讓你出家。」碰到這種情況,就要用智慧、用信心、用耐心來取得家人的支持了。

 

  有兒女要出家,對於一般的父母來說,是很難理解的,一時之間是難以接受,甚至以為是極其悲哀的事。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出家的人就不要太心急,不可做得太絕,以免讓父母太傷心。在經典中就有類似的例子。曾經有一位比丘要出家時,父母非常反對,就把他關起來,還說:「既是我的兒子,寧可讓他死,也不可以讓他出家。」兒子從被禁閉那天起,拒絕飲食,他的父母眼看兒子快要餓死了,終於首肯,讓兒子出家。

 

  我曾編寫過一本《聖者的故事》,該書中有這種故事,有些父母看到後,還特別向我建議:「法師少寫這種文章啦,你鼓勵人家用絕食來達到出家的目的。」我回答他們說:「出家是出於個人的意願和堅貞的決心,願將一己的所有,奉獻給宗教,再以宗教家的慈悲和智慧,奉獻給廣大的社會,普濟一切眾生。不是我鼓勵這種作法,而是真有這樣的故事。」

 

  我一向不主張用激烈的手段達成任何目的,如果出家的動機正確,當用委婉、溫和、懇切、忍耐的方式,取得父母和家人的同意,至少使家中有部分成員認同。如果全家人都反對的話,要讓他們先接觸佛教,瞭解現在的出家人在做些什麼。當父母和家人發現出家人的生活比在家人更積極、更充實、更愉快、更有生命力和使命感時,就會同意子女出家了。我常說,出家不是為了逃避現實,乃是為了負起救人救世的重責大任;若無大志宏願的人,是不能出家的,身心脆弱而禁不起挫折磨鍊的人,也是不應該出家的。

 

  我有一位弟子來出家時,已經四十多歲了,她的父母、兄弟姊妹都不贊成,全家通通反對,我便告訴她:「妳還是回去吧,不要出家了。」結果被家人帶回去三次,但因她的意志很堅定,到第四次來寺裡,終於獲得了父母的諒解。出家之後,心態平穩,為人積極熱忱,非常照顧俗家的父母,因此也讓俗家全體家人都改變了對於佛教的印象和態度,常到我們寺院裡來參加做義工等各種有益身心的團體活動。

 

  出家這條路不是一般人想像的那樣消極,也不是人人都可以走得上來的,所以,我並不鼓勵。但是,若有人已想清楚、已下決心、已發宏願來出家的話,我會讚歎,我會接受,我會成全。社會的各種層面都應當培養優秀人才,宗教界出家分子的優劣,也會影響整個國家民族的品質。±(--摘自《叮嚀》)

 

  尊重當時當地的風土人情,順從當時當地的國家法令,是能使得佛法廣被人間的必備條件,這正所謂「入鄉問俗,入國問禁」的做人原則。佛教的戒律,當然也富有這樣的性格,例如《五分律》載有一位迦蘭陀長者的兒子須提那,發心求佛剃度出家,佛陀問他的第一句話,便是:「已得父母同意否?」答言:「未聽。」佛言:「一切佛法,父母不聽,不得為道。」

 

  另有一例,亦出於《五分律》,說有許多比丘度沙彌出家,未獲他們父母的同意,淨飯王即向佛陀建議:「子孫之愛,徹過骨髓,如何諸比丘,誘竊人子而度為道?」佛陀便集合比丘大眾,種種訶責已,告諸比丘:「從今父母不聽不得度。」

 

  從這兩個例子,可以明白,佛陀時代的印度,不論成年或未成年者,凡欲發心出家為道,必須取得父母的同意,如果寺院貿然接受未獲父母同意者出家,整個佛教的僧團都會遭受指責。雖然釋迦太子喬答摩踰城出家時,也未取得其父母的同意,但在佛陀成道之後,接受弟子出家時,必須取得其父母的同意。若其父母不允,即以三種方式來處理:

  (一)例如耶舍欲出家,佛知其父不許,故以佛法感化,使得其父,見法得果,受了三皈五戒,認同出家的利益,便歡喜地接受了耶舍出家的事實。

  (二)例如須提那發心出家時,雖經三請,父母猶不聽,須提那便以斷食至第六天,父母不忍其子餓死,便噙淚答允:「聽子出家,修於梵行。」

   (三)例如天與長者之女──法與童女的出家因緣那樣,其父自始至終都要逼她嫁人,佛陀知道她於不久即將證得三果不還及四果阿羅漢,故派尼眾之中神通第一的蓮華色阿羅漢,代表前去為她授戒。後在大婚之日,供佛齋僧之際,聞佛說法之後,迎娶之間,法與童女即現神通,變化殊勝,現出家相。

 

  在此三種方式之外,如果真心要出家,假以時日,先度父母皈敬三寶,也能如願;如果出家意願並不如何堅固,那就不用出家了。沙彌求度出家,除了父母不聽不得度之外,尚有為了保持僧團的平靜清淨,為了順應世間常情常理及國家法令,故有「遮難」的限制,凡是太老(過八十、九十歲)、太小(七歲以下)、生理不正常、心念不正常、負債、奴僕未獲自由者、王法不許者,均不應度。因為佛教的責任在於淨化人心、淨化社會,也要關心政治法令,但不介入政治法令的革命運動。所以佛教傳到任何一個國家地域,便遵守其制度,順應其文化,然後於潛移默化中,改變其陋習及惡法,導正其方向的偏差。±(--摘自《學術論考》)

 

  「出家」聽起來好像很簡單,有人以為離開家就是出家了,由於夫妻吵架、家庭不和或是事業不順,便離家出走!那是嘔氣、洩氣。真正出家的意義是要出三界牢獄的家,出生死煩惱的家。三界本身就是在煩惱的生死裡,出三界才真正是離開煩惱,這才是出家的目的。

 

  常聽到有些人說:「出家以後,從此再也沒有機會奉養父母了。」這是錯誤的觀念。出家是割愛辭親,並不是拋棄父母,只是從一個煩惱的、世俗的家庭,進入清淨的、出世的修行環境。對一個在家人而言,他的一生就是結婚成家、創造事業,僅與少數的幾個人發生關係,而且在生、老、病、死的過程中,人與人的關係非常的勢利與現實。可是一旦出了家,便是發願度所有的眾生,他要跟一切眾生結緣,將全部的生命和時間奉獻來服務人群社會。所以出家是離開了一個家族之家,而進入一個將一切眾生視為眷屬的法界之家,但仍然必須以今生的父母為主要度脫的對象。同時佛也規定:父母不同意,不得出家。

 

  出家後若父母無人撫養,雖沿門托?,也得奉養父母;而且在家時如不孝順父母,也不得出家。當然,出家以後,就是做父母的已把自己的兒女布施給三寶、給一切眾生了;從一個小的家庭布施出來,讓自己的兒女變成一切眾生所有的人,這是最難的事!一般人把錢財給人都捨不得,何況讓親生的骨肉出家!故釋迦世尊出家,他的父王就是不贊成的。所以天底下能夠同意而且很歡喜自己的兒女出家修道,這是多生多劫修來的智慧和福報的結果。可見,沒有大善根的人,也不容易達成出家的目的。另外,不要把出家看成是一樁很悲哀的事,很多人受了文學家筆下小說人物的影響,誤認為只有對前途絕望了的人,才會看破紅塵去出家。佛門之中的正常現象,絕對不是這個樣子!出家人的責任比在俗時更大。一般人僅對一個家庭負責,至多也超不出對天下人負責,出家人則要照顧到一切眾生。出家學佛就要發大菩提心,要發盡未來際廣度眾生的大願。在家人無論如何都有很多的牽掛,出家人卻是到處為家。出家無家,所以叫「出家」;寺院不是家,是修行的道場。出家是在道場裡修行,同時以道場來接引有緣的人,幫助他們來修行,使得每一個進入道場共同修行的人,都能得到利益,這叫出家的菩薩。

 

  同時,由於出家既不容易,一旦出家,就要發長遠心,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要吃常人不能吃的苦頭,要負常人負不起的重責,所謂「荷擔如來家業」,即是出家的本分。有謂:「出家是大丈夫事。」大丈夫不同於英雄好漢,所謂英雄好漢,就是憑一時的意氣行事,雖能慷慨赴死,卻無法從容就義,故有「英雄氣短」之嘆。唯有大丈夫才能屈伸自如。出家人是能與君王並座不以為貴,縱與乞丐同行不以為賤。真人無位,大丈夫無一己之私,出家兒無自家的事!所以我常以地藏菩薩所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大悲願力,勉勵發心出家的人。對於要求來出家的人,也必須審慎的觀察、考驗,且先跟他們講:「你要抱著下地獄接受苦難的心理準備來出家,出家不是來享清福的,而是奉獻出自己,來過艱苦的修行生活;受苦是消自己的業障,為度眾生更要受苦。」可見,出家者對於他們個人、對於整個的佛教以及對於他們所有的親友來說,都是一樁偉大事業的開始,我們應該為他們恭喜!

 

  也許諸位想要知道,出家到底有多大的功德?據《出家功德經》云:「諸布施中,出家功德,最為殊勝。即使一日一夜受持出家淨戒,命終生天,二十劫中不墮三塗,常生人間天上,最後發心,成辟支佛。」因此,若能勸人出家,或者助人達成出家因緣,此人常生天上人中,恆為王者。而「比丘」之名,又稱「怖魔」,當一個人發心出家,天上的魔宮因此震動,因為從此少了一個魔子、魔民的候補者了!所以出家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同時,出家人一旦披上了如來的袈裟,就是人天的師範,行住坐臥的四威儀中,要做俗人的榜樣,對自己的言行要特別注意,不能輕舉妄動,否則不僅不能度人,反而讓人對三寶退失信心、遠離佛法了。

 

  由一個俗人進入僧團,一切都得重新開始。在俗時的能力、智慧、學問、社會關係、工作經驗,和所有的一切,一時間都得擱下。你好像是剛剛出生的嬰兒,第一次到這世界上來投胎,重新牙牙學語,先在地上慢慢爬,然後方能站起來學習走路。所以,從初出家而到完成一個出家人的標準形象為止,至少要有十年的修學過程,這個階段之中,有重重的波折,來自生理、心理和環境上的衝擊與誘惑,漸漸地才能自主適應。通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造就一個普通的可用之才都不容易,何況是成為人天的師範呢!因此,諸位新出家者,需要以願力來付出耐心、苦心和毅力,不要期待著成為名揚四海的高僧,唯求腳踏實地,做一個本分的出家人,盡心、盡力、盡責來學法、弘法,自度度人。學法是依教奉行,依律而住;弘法是以傳播佛法、紹隆佛種為己任。

 

  我是從來不願意隨便鼓勵人出家的,而我對出家弟子的要求和選擇也非常地嚴格,如果他們心不清淨、動機不清淨、背景不清淨,我不要他出家。像失戀、失意的人要來出家,佛制並沒有不許可,但我要好好地考察他一段時間,看這個人是不是有心歸向佛道,否則當他進了佛門以後,很可能會興風作浪、爭名奪利,也可能吃佛飯、穿佛衣而不修佛法、不做佛事。出家本來為了斷煩惱,結果反而增加煩惱,擾亂僧團,這是很可惜的。所以真心出家者,一出家就是重新做人。諸位!「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未來種種譬如今日生。」

 

       在家哪及出家好

  傳說中宋朝的蘇東坡即是五祖山的戒和尚再來!從他的文章、詩偈中看到有關禪境的作品,好像是位徹悟的人,可是他仍沒有離開風花雪月、狎妓而遊的一個「情」字。如果他這一生,不做官而出家當和尚的話,相信他會成為一代了不起的大禪師。根據傳說的故事中,他與佛印禪師之間的機鋒相對,屢次落敗。這是由於他是在家人;在家人的職業、身分,縱然能得若干禪慧的受用,多半是來自思辨的,而非出於自性清淨心的流露。雖然知道禪境天成,不假造作,一遇到突發的情況,便又不能不隨境遷流了。而且,縱為出家的禪者,當他得了一個入處或所謂「開了隻眼」的見性之後,仍須到山中去增長定力,以保任其發明,或遁跡於僧團生活中,做一名隨眾起倒而無己事的粥飯僧。等到功力紮實之後,才水到渠成,隨緣化眾。

 

  當然,我們從明朝集成的《居士分燈錄》及《名公法喜志》所見,在中國禪宗史上也有不少位在家居士獲有相當高的見地,只是比起各種《燈錄》所收的出家禪眾之傑出者,便有不成比例之感了。此不是說在家人的資稟或善根薄弱,實由於他們的生活環境及職業身分所限,不易做到打內心起,長時間地放下萬緣,一心禪修的程度所致。

 

  因此,釋迦世尊是先出家修道而後成佛;成佛之後先往鹿野苑度五弟子出家,嗣後他的教團仍以出家眾的一千二百五十人為核心,直到涅槃之前所說最後教誡的對象,也是出家的比丘。然在初期的佛教徒中,即有著大群的在家弟子作為佛教外護,釋尊為了度化他們,也說了不少在家修行的法門。佛法重心在教人離欲,但只有少數人適合出家和能夠出家。故有一部《出家功德經》宣說雖僅臨終前的一日一夜出家,即受七返六欲天的福報,二十劫不墮三塗,最後成為辟支佛果。足見在家修行不及出家。

 

         將此身心奉塵剎

  不過出家修行也有困難,首先割愛辭親,便不易辦到;不獨以家族和宗族觀念為重心,而主張子孫繁衍的中國社會,不許子女出家,即使佛世的印度,已有各種出家僧團的流行,若想徵得家屬同意,去過出家修道的生活,也非易事。在大乘佛教中雖有大菩薩現在家相,但住持三寶及弘揚佛法的大乘菩薩,如馬鳴、龍樹、無著、世親卻都是現的是出家相。由於不易,故顯得難能可貴。

  

 

        親情、愛情、友情等的牽掛,家業、職業等的拖累,社會輿論的影響等,都會使一些有志出家的人躊躇不能自決。有一些佛教徒知道尊敬僧寶,也知道讚歎出家功德,甚至贊成自己的子女出家;如果真有子女要出家時,又覺得是一樁難以接受的事了。

 

  出家的行為,乃是首先放得下世俗的一切牽累,接受僧侶的養成教育,並以戒學、定學和慧學奠定入世化俗的基礎力量,然後一肩荷擔起救世濟眾的如來家業。所以發心出家的人,粗看是薄情寡恩、六親不認的人,而且是逃避現實、消極懦弱的人,其實他們正像是出遠門赴考的舉子,或像今日出洋留學旅外經商的人,離家的目的是為有更多的能力及財力來造福鄉梓,乃至能使萬民得益。

 

  出家修行者,應該是福慧雙修,戒定慧三學並重的。出家的身分即是戒行;將全部身心布施給三寶,以成就眾生,便是修的大福行的大布施,也是忍辱行及精進行;出家後業障牽累不多,故易以修持禪定和智慧,而為六度齊彰的菩薩行。(--摘自《拈花微笑》)

 

  以前,我也認為出家人是屬於社會非生產的一群人,覺得他們對社會沒有什麼貢獻。而且由於不瞭解出家人是怎樣在修行,因此我甚至和一般人一樣,也會認為他們是在混時間,日子過得輕鬆愉快,即使是在修行也不過是獨善其身,在寺院裡敲敲鐘、念念經,於社會無補。

 

  但是到法鼓山參加禪修營以後,我對佛教、出家人的觀念完全改觀,這是因為聖嚴法師在語默動靜間的儀範,使得我的觀念大幅轉變。

 

  在禪修期間,有一次在打坐一個多小時之後,大家需要輕鬆輕鬆、活動筋骨,聖嚴法師就領著我們四十多人繞著禪堂,前後大概走了二十多分鐘。師父一個人走在最前面,步履非常的安詳,我在他後面大概有五、六個人的間隔,當時我專注的看著他,感覺到他是那麼地親近,就像菩薩真正在前方引導我們一般。我在想,如果聖嚴法師能夠把他後面這四十個人帶領到「知道如何幫助我們的社會」、「真正能夠發願普度眾生做一些善事」的境界,我想,出家人對社會的貢獻遠比在家人要大得多。

 

  因為我們個人的力量實在非常有限,不論是有再多的金錢、再大的能力,所做的都還是很有限,而出家人所做的事卻影響深遠。譬如聖嚴法師理出了真正的佛教哲理,並有系統地灌輸予受其教化的人,盡心盡力將正信的佛教融入每個人的生活裡,積極從事於發揚佛教文化、推廣佛化的人生,而這對未來人類都有著深遠影響。過去,我也自認為自己做了很多善事︰每年幫助很多人,捐了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的錢幫助孤兒院,我認為,這種善事是最直接的,而且我盡自己的能力在做,但是:「出家人能夠做什麼呢?」──這是我過去一直很懷疑的。

  經過這次禪修之後,我才發現出家人最大的功能就是幫助更多的人,使他們能夠回饋,進而幫助這個社會。易言之,他們不是直接去救濟每一個人,而是透過一些受他們感化的人來傳播、發揮更大的力量,這種力量才是無遠弗屆,才是真正淨化我們社會最主要的力量。

 

(第一屆社會菁英禪三心得分享)

 

 

 

台長: 黃曦儀
人氣(67,856) | 回應(0)| 推薦 (8)|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善知識撰 |
此分類下一篇:阿毗達摩講要。之一 >>> 经典的结集及巴利语的起源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