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3-10 15:03:45| 人氣4,779| 回應13 | 上一篇 | 下一篇

好演員不會從天而降──從《找個人和我上火星》談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澳門也有好演員
    ──從《找個人和我上火星》談起      

  澳門人樂天知命,我們習慣了這樣的思維:澳門沒有這個東西很正常嘛,澳門那麼小。這種想法成了很多難題的最有力答案(也是最懶惰的答案),於是,我們不必努力,不必抗爭,因為“澳門那麼小”。很少人提到,以歐美的標準,五十萬其實是一個中型城市的人口,三藩市的人口就不足一百萬。在藝術文化發展方面,我們也總是以“人口不足”去解釋我們的低度發展。

為澳門演員刷亮招牌

  看演藝學院的新作《找個人和我上火星》,我想起了年前看《少年十五二十時》的觀感:澳門也有好演員,問題只在於我們有沒有一套培養的計畫。數年前,由香港資深導演傅月美執導的《少年十五二十時》,證明了澳門一些平常不太起眼的年輕演員在適當的培訓與指導下也能演出高水準,劇中譚智泉的演出就叫人眼前一亮。這一次的《找個人和我上火星》,雖然劇本欠新意,故事人物的現實基礎也頗為薄弱,頗有“中產扮草根”的尷尬,而整個劇本就像一個文藝青年在書房中想像出來的故事,然而,此劇卻為澳門演員刷亮了招牌:葉嘉文已是澳門最專業的年輕演員之一,雖然他演的角色同質性頗高,但他每次都演出了人物的說服力,幾乎從不失手;歐夢秋多年前就獲得澳門戲劇匯演的最佳女演員,她這次演出一個熱心的婦人,令角色注滿了活力,帶動全劇氣氛;古英元經驗豐富,他早期擅演漫畫化的搞笑角色,這次飾演內向宅男,成績美滿,轉型成功;黃柏豪多年前在《尋星空夢裡人》及《月黑風高殺人夜》中就顯露優厚潛質,經過跟不同導演的合作,他每一次都在突破與進步,從不交行貨。

  不過,這些好演員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葉嘉文曾赴香港演藝學院進修,歐夢秋與古英元都先後在新加坡及英國接受專業訓練,黃柏豪更是台灣藝術大學的戲劇碩士。可以肯定,如果沒有系統的訓練,就很難培養出這幾位好演員。可惜,澳門的文化部門對於年輕演藝人員至今仍然沒有一套完整的培養計畫。演藝學院戲劇學校的發展長期落後於音樂學校及舞蹈學校,戲劇學校的導師也長期不足,而政府也沒有一套長遠的戲劇人才培訓計畫。本地的專業培訓既是不足,又沒有相應的機制資助他們出外進修。數年前,一群即將赴外地進修戲劇便自發地搞了一次演出,籌集學費。當澳門有意發展成文化之都,但年輕人出外修讀相關課程卻沒有得到多少資助。我們的文化政策在人才培訓方面,有個非常大的缺口。

惡性循環的結構性問題

  這是個惡性循環的結構性問題:當有志於演藝工作的年輕人不獲支持,他們便可能流向其他行業,本土的演藝團隊便會隨之凋零,更難製作出好的作品,沒有好作品,觀眾更不願意看本土製作,最後,觀眾與本土創作同時減少;別說打造“本土品牌”,本土劇團就是生存都成問題。如果有天澳門沒有了本土劇團,我們便又以一句“澳門很小嘛”來把問題輕易地打發掉,卻不知道政策的缺失才是問題徵結。

《找個人和我上火星》還帶出另一個問題:這次是演藝學院的演出,劇中的主要演員是該校導師。在今天的澳門,畢業於戲劇專業的年輕人的出路似乎只有在演藝學院擔任導師。作育英才當然重要,但他們卻因此少有時間參與演出,浪費了他們的演藝才能。這兩年,出外進修的戲劇人才紛紛回澳,已組成一批本土人才,當局下一步要計畫的就是專業劇團的成立,推動本土的戲劇發展,也讓這批畢業生能一展所長。當有了人才,有了團體,能推出高質素的演出,也就能慢慢培養一群觀眾。

我們很需要澳門人說澳門的故事──這句話,很多人已經說了很多年了。最近肥肥的逝世提醒我們,香港在流行文化方面曾經有過輝煌歲月,原因是他們發揮了殖民地社會的文化獨特性,並建立了舞台讓人才得以發展。很多年前,林玉鳳就撰文談過澳門不是沒有類似《胭脂扣》的故事,但由於藝文創作不成氣候,因此,也就埋沒了這些非常有價值的澳門故事。而這種本土文化的獨特性,是多少場《貓》與李雲迪音樂會都沒法取代的。澳門作為一個特區,在我們身後的是數百年的不平凡歷史,在我們眼前的更是一個戲劇題材俯拾皆是的社會,我們很需要發揮澳門的這種獨特性去創作,這既是歷史記錄,也是文化發展。從旅遊業的角度看,一個地方只要有動人的故事,便不愁沒有旅客到訪,那是一種文化的想像帶來的吸引力。試想,在韓劇韓片蔚然成風之前,誰會希罕到韓國一遊?本土藝文發展,其實與文化旅遊息息相關。

不再以“小”為藉口

澳門也許不大,但一個小地方應該有大志氣,我們不應以“小”為藉口。我們更應該認清,澳門的戲劇界有沒有人才,拿不拿得出好作品,關鍵之一其實是相關文化政策是否配合。《找個人和我上火星》讓我們看到一群曾留學外地的澳門人的才情,如何讓他們在教學之外有其他發展,如何讓新血不斷加入,就是當下澳門戲劇發展的一大問題。而一個專業劇團,也許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


台長: Pan
人氣(4,779) | 回應(1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評論的一百種姿態 |
此分類下一篇:如果馬英九長得像吳宗憲--視覺時代的選舉文化
此分類上一篇:陳冠希,對不起!

K
當&quot他&quot不想做時, 會想到千百萬種藉口; 當&quot他&quot想做時, 自然會有千百萬種方法. 還好,有著一群人, 努力地為改變現況, 突破現況, 而辛勤地&quot耕耘&quot著...
2008-03-10 21:05:41
阿po
他們的演出很精彩啊!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希望越來越多的澳門人
能夠認同自己人的演出, 多些關心本地的創作人!
2008-03-10 23:12:09
台長PAN
K,阿PO:
是呀,我們應該給他們多一點掌聲!!
2008-03-11 22:49:06
Hin
我認為除了專業的培訓和機會外,更重要的是社會接受和認同這件事,明明同樣是藝術的表現,但畫家鋼琴家往往比演員來得高尚,簡直是荒謬,要是我今天跟父母說我想做一個全職的演員,真的不敢想像他們會有何反應.
不過我很認同澳門需要澳門人說澳門故事,由澳門人親口說出我們的事,總比一套十月初五的月光來得深刻吧,不過既然前人沒法做到,就由我們去做吧,我真的不願看到待我退休之日,這個願望還未實現.可以的話我亦會參與其中,為本土的創作出一分力.
2008-03-12 07:54:26
Jackie
雖然我年紀不是太大~~LOL~~=P
但是對比起小時候,還在小學上課時的那個澳門
都跟今天的澳門差得遠~
我都想出一分力,為那個消逝中的澳門留下一點印記
許多時候,我很羨慕香港有電影,電視劇,或舞台劇去記錄一道道今天看來簡陋或醜陋的風景,正因為有影像紀錄,他們的記憶更實在(solid)了.
那天在澳日電子報上看到[澳門人說澳門自己的故事]那句話時,在腦袋中久久揮之不去,接著不斷想起小時候的澳門......
2008-03-12 08:11:05
台長PAN
HIN、JACKY:
想不到你們同時對「澳門人的故事」感興趣. 很希望你們學成歸來之後,也投入去說我們的故事. 其實,無論是藝術創作或傳媒工作,其實都在說故事呢. 總可以找到適合你的崗位的. 加油!!!
2008-03-13 14:51:09
詩子
oh?
原來想當年你都有睇《少年十五二十時》?
戈齣係我係文化中心睇ge第一齣ge話劇呢﹗
雖然好多劇情都己經唔記得左
但依然記得戈種感覺——好正﹗
同埋仲有Eugene呢個名~
2008-03-13 22:59:19
版主回應
老實說,戲本身不算非常出色,
但戲中的學生演員的演出卻令人驚喜!
2008-03-15 15:21:15
happy prince
講起《少年十五二十時》,我堂姐也有份演出,在香港公演時也有看過。
2008-03-26 01:19:18
台長pan
happy prince:
原來你來自是文化世家呢.haha.
我4月中會去香港,看有沒有時間聚會?
2008-03-27 00:27:53
happy prince
真識講笑....

你不是來港看電影節麼?
好,你來的時候通知我就好了。
2008-03-29 01:12:41
台長PAN
HAPPY PRINCE:
今次電影節沒時間去了,就是因為復活節假期去了台灣. 好的,到時CALL你.
2008-03-30 20:52:13
其實澳門真係有幾多有潛質的演員.
但係政府並無點重視戲劇的發展.
我好想成為一名演員,雖然前景並唔樂觀,
家人都未必會支持.
不過趁自己心中呢團火未被淋熄之前.
我一定要去做.希望將來有一日,
我可以學藝有成,之後好驕傲咁同大家講,
我係一個澳門人.哈哈...加油!星星
2009-07-15 01:40:24
台長PAN
星:
看到你的留言,很令人鼓舞!!! 你這種幹勁與大志,正是我們這社會需要的呢!!
2009-07-15 06:17:4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