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夏天,在日本播映的「長假」可說是偶像劇中的經典之作,可惜當時海外版權一直談不攏,遲遲未能在台灣播映。1997年的秋天,香港麻吉知道我想先睹為快,趁他妹妹來台遊玩時,特地遠洋託送精神食糧來。只是當時工作繁忙,一直被我供奉到1998年的春天,因轉換工作的不順心,才在意外的長假中觀賞(註1)。
劇情大概是敘述山口智子所飾演的過氣三十歲模特兒小南,在婚禮舉行前找不到變心的新郎,穿著一身笑壞人的日本新娘禮服,衝搬到新郎的租屋裡守株待兔,和年紀小她一截的鋼琴教師木村拓哉,即瀨名成了室友。不過,瀨名當時喜歡的是彈得一手好琴的氣質學妹松隆子,但小南的壞壞弟弟竹野內豐,居然追上了美麗的學妹。經過如此一番波折後,小南和瀨名相互扶持、克服困境,終於認清彼此的需要,快樂地衝進結婚禮堂。
就劇情來說,故事簡單,但並非一部庸俗的草莓劇。它十分貼近生活,緊緊抓住年輕男女對未來情感的徬徨與前途的不確定感。人活著是為了尋找生存的意義,「事業」與「愛情」是支撐的兩大精神支柱,其重要性好比陽光、空氣、水一樣,當失去兩者時,就彷彿是被宣判無期徒刑。瀨名夢想成為一位鋼琴家,演奏事業卻遇上瓶頸而無法突破,就連情感的追求都同般地猶豫、裹足不前;小南原以為婚姻是女人唯一的歸宿,卻在結婚當天讓新郎逃走後,才明白依附的幸福只是癡心妄想,加上漸長的年歲成了模特兒事業的致命傷,事業與愛情同樣面臨困境。
我想編劇北川悅吏子一定經歷過如此的人生低潮,才會深刻明白這樣的煎熬困頓是多麼的折磨人,若是自己無法從陽光中走出面對,痛苦就會如黑洞般地成了永無止盡的深淵。日劇吸引人之處在於「生活感受」的描寫,最美、最動人的情話不在於文藻的雕琢或瓊瑤式的愛恨情仇,而是生活中情感的自然流露,適時地聽到你我所想聽到的平凡話語,如瀨名與小南間的彼此打氣來說:
「一切都會變好的。」瀨名說。
「一切都會變好?」小南著急地問。
「大概吧。」瀨名笑笑。
「大概?」小南也笑了。
長假的初始或許是懶洋洋地令人提不起勁,就當作是老天爺特別賞賜的假期,不必那麼認真努力,儘管睡覺、看電視或發呆都行,允許沮喪、生氣、甚或是自暴自棄,反正有充裕的時間讓人鬆弛休息、沈澱思考,重新找回自信和勇氣,瀨名和小南可是促膝長談,喝掉了當初婚禮親友所致贈遺留下的一大箱葡萄酒來打發時間的唷;但是假期終將要結束,一旦能像瀨名那樣大聲地向大家宣示「長假即將結束」時,所儲存的能量就可以準備隨時蓄勢待發,也就是機會的來臨,人生的轉變。「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應是這齣戲最具禪味之處吧!
備註:
1. 筆者曾在〈霍桑實驗〉中,提及長假發生之原因。
2. 圖片是戲中常出現的一幅大看板,上面畫有一男一女穿著泳裝坐在沙灘上,很悠閒自在地看海,豎立在都市叢林中,與來來往往的車輛形成強烈對比,上面還寫著 ”Don’t worry. Be happy.”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