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小姐」?無疑的,從片名就可知道是介紹她的生平。特別的是,主角是彼得兔的原生作家,可說是現代繪本的開創先驅者。既然是傳記,會不會很悶啊?我想芮妮齊薇格(Renée Zellweger)主演的電影應該都有一定的水準。況且,聽說是古典版的「BJ單身日記」。於是,過年前便和麻吉相約去看電影。
主角碧翠絲波特(Beatrix Potter)出生於1866年英國倫敦近郊的肯辛頓(Kensington)。根據肯辛頓區在我腦海裡的印象,想像她當時的成長環境應該是靜謐,而且是綠草如茵。碧翠絲的雙親算是工業革命下的中產階級,她的父親魯伯特(Rupert Potter)是位律師,也是位業餘的攝影家,整日和朋友、藝術家與政客在仕紳俱樂部裡消磨時光。她的母親海倫(Helen Potter)則是熱愛社交的家庭主婦,平常不是和貴婦姊妹淘喝茶,便是在家中指揮僕人打理家務。此外,碧翠絲還有一個小她六歲的弟弟伯堤(Bertie Potter),姊弟兩人關係親密,彼此分享對鄉間景色、動物和繪畫的喜愛。
「波特小姐」是一個典型的醜小鴨變成美麗天鵝的故事。雖然碧翠絲的父母鼓勵她發展其藝術天分和接受她對自然史的狂熱,但是在保守的維多利亞時代裡,女性深受著父權社會的輕視和壓制,她的繪畫從小就被視為是閒暇之餘的才藝和娛樂,難登大雅之堂。碧翠絲曾將她的手稿寄給至少六家的出版商,但不幸都被退回。於是,1901年她先嘗試著自行印製250本書,賣給自己的親戚和朋友。由於書籍的銷售情況良好,使得她必須向印刷廠再下訂單,也再度讓她燃起接洽出版商將書付梓的想法。終於在1902年,由Frederick Warne & Co. 公司以全彩出版《小兔彼得的故事》,一上市就成為暢銷書,從此登入暢銷作家之林。同時,從這一年起,也就是36歲之齡開始經濟獨立,這對於當時的女性來說,是相當不容易的。
另外,不要以為碧翠絲的事業表現亮麗,就將她歸屬於幹練型的女強人,事實上她的個性是害羞內向的,常常在人群中顯得不自在,只是她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包括她的婚姻也是如此。原本碧翠絲打算抱著獨身主義的,因為她認為男人只有兩個優點,就是生殖能力和財務支援;但當她碰上真愛時,也毫不猶豫地追求愛情。由於出版書籍之故,出版公司的編輯(也是出版公司的經營者之一)諾曼(Norman Warne)常和碧翠絲分享彼此的想法而陷入愛河,於是在1905年7月向碧翠絲提出求婚,這一年碧翠絲已經是39歲了。然而,這段愛情是悲劇的,碧翠絲的父母因門當戶不對且以不宜與「商人」結婚的理由而強烈反對,諷刺的是碧翠絲的祖父是以紡織業致富的。更令人遺憾的是,當碧翠絲好不容易獲得父母首肯時,諾曼就在他們訂婚的五週後,因染上白血病而過世,碧翠絲為此傷心不已。
在諾曼死後,為脫離父母過度的愛護,碧翠絲決定將賺得的版稅,在美麗的英格蘭湖區買下一座「丘頂」(Hill Top)農莊,並定居在此,以追尋鄉野之美和自由創作,獲得心靈上的慰藉(註1)。逐漸地,她走出陰霾,每一兩年就出版新書。由於碧翠絲熱愛繪畫、寫作和大自然,為避免美麗湖區遭受過度的開發和破壞,開始捍衛起這片天然資源,不斷地收購附近的農莊和土地。在收購的過程中,她結識了曾是舊識的土地代書威廉(William Heelis),1913年終於與威廉共結連理,覓得生命中的良緣。婚後,透過夫婿的協助,她仍不斷地收購農莊與其他土地。1943年時,七十七歲高齡的碧翠絲已擁有約四千英畝的湖區土地。更令人敬佩的是,碧翠絲留給全球的遺產,不僅是23本彼得兔系列的童書而已,還包括她捐出的四千畝土地,並委託國家託管組織管理,好讓所有人都能永久地共同欣賞這片美景(註2)。
波特小姐可說是舊時代裡的新女性,雖然故事發生的年代已久遠,卻具有鮮明的女性意識,表達了對女性命運的關懷。首先,它揭示了維多利亞時代女性的生存困境,淡淡地控訴了父權社會對女性的歧視與壓迫。畢竟在舊社會中,女性突破社會加諸的無形限制和世人異樣眼光是不容易的。其次,或許波特小姐本人並非是女性主義者,只是她熱愛生命,勇於追求自我和獨立,但間接地喚起女性意識的覺醒和抗爭,維護了女性尊嚴。最後,波特小姐對於愛情的看法,強調兩性的心靈契合和精神交融,也顯示維多利亞時代的女性對愛情深刻理解和兩性平等之渴望,即使時空移轉至現代,這個想法還是前衛的。
附註:
1. 英格蘭湖區位於英格蘭的西北部,秀麗景色孕育不少的詩人和藝術家。
2. 湖區的溫德米爾(Windermere)蓋有碧翠絲筆下彼得兔世界的博物館。
3. 文章參考波特小姐電影官方網站和英國Telegraph 12/16/2006之報導。
4. 圖片1引自Telegraph 12/16/2006。
5. 圖片2是15歲的碧翠絲,引自英國National Trust。
6. 圖片3是年輕時候的碧翠絲,引自Free Library。
7. 圖片4是1938年72歲的碧翠絲。
8. 圖片5是1912年碧翠絲和夫婿的訂婚照片。
9. 圖片3~5引自:
http://socrates.berkeley.edu/~schmid/arber/BPotter_pics.html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