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14 10:27:28| 人氣59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相思林到路思義」研究計畫書 第三章

第參章 文獻縱覽—在三月之後

90年代的台灣學運

雖然記述時間只到1990年的三月學運,然而在書末,鄧丕雲以其有限的觀察提出了三月學運之後,台灣學生運動發展的幾個新的面向:中區學生運動、女學生運動、台語文與台研的串聯、校園草根群眾的出現(鄧丕雲,1993:390)。

在鄧丕雲看來,三月學運之後校園草根群眾(grassroots) 的大量出現,為既有的學運團體帶來新的挑戰。由於這些草根群眾自主性高,會形成自己的行動方式,因此不是學運團體所能控制的。但是在另一方面校園群眾自主動員系統由於組織化不夠,因此在行動上呈現暴起暴落,而在校際合作的代表權上,往往又為學運團體所壟斷。因此在平時學運團體無法吸納這些群眾,而當運動或抗爭發生時,由於這些群眾是自主動員的,和學運團體間又有著微妙的關係。

事實上台灣的學生運動,雖然在90年三月學運後取得了社會認可的正當性,但是學運本身的「主體性」的問題,卻並沒有因此獲得解決。1992年楊明敏在其<學運的精神分析>(楊明敏,1992)一文中,利用繁難的拉康、德勒茲的精神分析理論,指出「三月學運」及其後的五月「反軍人干政」、次年的「反白色恐怖」活動,都凸顯了學運本身主體性的貧弱,只能透過鏡像式的模仿天安門學運,或將自我神聖化,再激烈的排除異己過程中,肯定自身的存在。

經過五年,在1998年四月「反高學費運動」發生後,當時輔大黑水溝社的幹部丁穩勝發表一篇名為「尋找學運新核」的文章(丁穩勝,1998),將反高學費運動視為學生運動在建立自己主體性的嘗試,學生運動企圖從社會運動(工運、環保運動…)的支援者的角色,逐漸建立自己的議題和動員資源的獨立性。

將這些變化和三月學運作比較,90年代的學生運動的樣貌似乎顯得多樣而自主,而非像三月學運一樣集中在政治結構的變革上。但是這種在議題和群眾上多元而自主的現象,也為90年代的學生運動帶來新的難題:要如何創造學運自身的主體性?丁穩勝對反高學費運動的厚望,其實也表現了隱藏在學運社團幹部內心的焦慮。

建立主體性與文化論述、組織技術

對丁穩勝而言「建立學運主體性」,並非只是尋求運動資源或議題的獨立而已,在獨立的議題之上,必須進一步的「..在資源上有所積累(如組織的擴大、人員的增加),進步意識得以進行再生產(對資本主義社會關係的認識與批判),所謂與社會會動的連結也才具備實質意義(不再純粹被收編)」(丁穩勝,1998)

在校園內外情勢丕變的情境下,學運社團必須尋求新的議題和實踐方式,進行校內多元的群眾的組織,並設法和不同性質的社團(甚至是跨校)進行連結,這些都和李丁讚和林文源的論文中所討論到的文化論述、治理性與組織技術密切相關。以個人曾參與反高學費運動的經驗,這些組織技術和文化論述的實踐,在各個學校間也有很大的差異,特別是中部和北部的學校之間。北部的學校傾向於將人力集中在教育部等媒體可見性高的空間,中部學校則較期望在校內舉辦公聽會、進行宿舍宣傳,這都反映了運動的實踐和在地的文化情境的密切關連。

如果90年代的學生運動在議題和實踐上都是多元的話,那我們其實很難用一或兩篇論文簡單的描繪出當時運動的全貌。出於個人的實踐經驗和關心,我希望可以透過對東海大學自1987年來持續不斷的校園空間運動的研究,為台灣學生運動的研究論述開啟一個對話的可能。

台長: 解影
人氣(59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碩士論文 |
此分類下一篇:「從相思林到路思義」研究計畫書 第四章
此分類上一篇:「從相思林到路思義」研究計畫書第二章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