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2-13 09:48:27| 人氣1,63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日記 2016/02/13

因為端傳媒編輯那篇毀掉我的大年初一假期的邀稿,昨天下午又外出跟編輯討論文字內容修稿,還為了修稿打電話給以前參與過「災盟」的朋友詢問。

昨天討論的焦點主要是從原本的初稿中拿掉「一案建商」這個詞彙,「一案建商」當然不一定只做一案,也可能只做三、四案,但基本上是由於公司法對於成立建設公司的門檻規定過低,因此負責人在湊到2500萬成立公司,做了幾個建案之後,基於節省成本或資金周轉...等種種因素,把公司結束掉,又再重新申請一個公司再起建案。可想而知,這樣的業界生態,會使得工程品質掌握、災後司法究責都變得很困難。

不過,從九二一的經驗來看,台灣建築工程品質的低劣,也不見得完全來自於「一案建商」,例如九二一地震時台中縣許多倒塌的建築,都是大型的建築集團所造。同時,過度強調「一案建商」的低資本額,有可能造成提高成立建設公司的資本額門檻,鼓勵建設公司大型化、財團化的意外後果。

歸根究底,問題核心的關鍵是:台灣經濟的地產資本主義化!!遠雄建設董事長趙藤雄說的話,已透露了幾分玄機:「台灣房地產的報酬率高於GDP、股市及石油價格的漲幅」。假設他說的是對的,這其實意味著:在台灣實質薪資停滯、工商業利潤難以提升的中長期宏觀經濟結構下,在人民實質所得受到通膨趨勢侵蝕的經濟情勢下,地產開發相關產業,卻還是有能力在整體經濟低迷的走勢中,獲得高於平均水準的獲利。

在輿論媒體表面上的反對房地產炒作、青年人買不起房子的同時,民間其實是一股「全民炒房」、「有土斯有財」的風氣,這個只要看看便利商店的理財雜誌內容就知道了。而「都市更新」的操作,又更把這股全民炒房、透過房地產翻身的可能運用到極致,對於很多人來說,「都市更新」帶來的土地利益,很可能是他們這輩子唯一可以翻身,馬上獲得千萬財富的機會,造成許多「弱弱相殘」的現象。

因為地產資本主義帶來的巨大獲利,也因此建設公司不單純只是個建築企業體,其資金與股東組成往往連結的是一個龐大的地方政商甚至包含黑白兩道的關係網絡,這才是工程品質低劣、司法究責困難背後的結構性原因。司法究責之困難不只在於蒐證困難、訴訟曠日廢時,也在於這背後的政商關係網絡之龐大,有誰敢捋虎鬚呢?

昨日災盟的朋友在電話中說,她覺得司法究責的對象不能僅止於建設公司負責人,還應修法追究至公司的大股東、工程管理者等人,才能讓這個政商網絡現形。而更釜底抽薪的作法,乃是必須透過稅制、法令等手段,遏止「地產資本主義」的發展,讓土地不要成為投機炒作的工具,甚或是無利可圖,讓資金可以投向其他領域,促進產業升級。

參與過為災民爭取權益運動的朋友話說得實在,但是想也知道,在當今台灣的政治社會環境下,談何容易?曾經參與過九二一災後重建,看過聽聞過許多災民家人離散、肢體殘障、財物損失的故事,還有災後路途遙遠的重建之路,種種未解的苦難,更讓我看到目前許多「災難裡看到台灣人的柔軟心腸」、「台灣人民是彩虹」之類的標題的文章感到憤怒!

如果我們沒有意願也沒有能力去翻攪背後的利益結構網絡,去阻止類似的悲劇一再地發生,那麼這個社會只是在用不斷的人命、財產損失,無數家庭的破碎、肢體殘障的生命...,去成就「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的圖像,去體驗那幾週的「精誠團結」、「萬眾一心」的同在感。

請原諒我這個親歷過太多暗黑場景的憤世嫉俗者,在「206美濃地震」後一片溫情脈脈的圖像文字背後,我沒有看到什麼大愛,只看到熱血背後的冷血,關懷背後的殘忍以及無止盡的沈淪。

台長: 解影
人氣(1,63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生活民族誌 |
此分類上一篇:大肚!大度!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