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6-29 18:31:44

台中建城的「彰化因素」

清朝時期臺灣開發的重點是在台南,而後移至彰化。即使是中部平埔族的岸裡大社,其據點也是在今天神岡、豐原一帶。今天台中市的核心區,也就是改制前的老台中市,當時雖然已經有東大墩(今中區)、犁頭店(今南屯)、...

2013-06-01 08:35:14

我們城市是為了富有者而建造的嗎?

原文網址: http://www.spiegel.de/international/world/marxist-and-geographer-david-harvey-on-urban-development-and-power-a-900976.html 明鏡:為什麼做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現在關心的主要是城市,而不是工...

2013-05-03 04:01:40

中國教會大學史(1850~1950)》,第十二章 〈合併〉--後繼者

《中國教會大學史(1850~1950)》,第十二章 〈合併〉--後繼者 註:這是杰西‧格‧魯茨著,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教會大學史(1850~1950)》的第十二章的末段內容,主要講述的是在1952年以後,中國大陸...

2013-02-13 18:40:20

學生自治與校園民主的反思--以東海大學為例

2012年7月13日,於師大林口校區,在師大「學生自治共識營」上的演講http://www.youtube.com/watch?v=OAQnvRMpMms<object width="480" height="360"><param name="movie" value="http://www.youtube.com/v/O...

2013-01-17 08:44:17

列寧:〈從何著手?〉

從 何 著 手? (1901年5月) “怎麼辦?”這個問題,近幾年來特別突出地提到了俄國社會民主黨人的面前。問題不在於選擇道路(象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樣),而在於我們在已經確定的道路上應當採取...

2013-01-09 14:07:46

東海大學的蔣公銅像遷移

東海學生政府的困境,當然不是個別學校的問題,也不只是台灣的高等教育的問題,它反映出的是整個台灣社會從80年代末期開始,戮力追求「民主化」的過程中,對於民主的過度單一、形式化的想像。東海校園在1997年遷移蔣...

2013-01-03 09:31:35

評 2013年1月3日義守大學學生宿舍網路斷線騷亂事件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學生的行動在表面上可見的反中國因素、反財團壟斷之外,可能還有另外一個看不見的訴求:反家父長式威權管理。當然,即使在解嚴20餘年之後,這種威權管理的形式仍然在台灣社會各個角落殘存著。但是...

2013-01-01 13:53:34

為這島嶼求不安

親愛的天父上帝:從耶誕節到新的一年的開端,無數的人說著:為這島嶼、為這城市求平安!但更希望天父上帝藉著聖靈賜與我們不安,因為不安猶如肚餓,猶如恐懼,讓我們恢復對人、對事、對公義、對生命的觸動和感覺。當...

2012-10-31 10:30:03

舊信

翻出壓在桌子底下舊抽屜的箱子,擦去上面的灰塵,找出一封大學畢業前夕,一位前輩寫給我的信,信中的這段話當時讓我感動莫名,現在我雖然離開那樣的環境已經很久了,但是對於現在的我或者對於現在在校園裡面追逐理想...

2012-10-10 17:35:55

生命政治與運動實踐

簡言之,「野」不是概念,也不只是韌性,而來自於身體在歷史辯證過程中的扭曲、變形與斷裂---或者說,韌性是由有機歷史經驗所累積而成的生命肌理。這並不是說大學生們不能成為抗爭主體,而是說他們都必須經過一個十分...

2012-09-16 06:06:49

傅柯:論行為、慾望與愉樂

『是的,我們現在可以得出這種圖式。如果通過性行為,我們來理解三個極點--行為、愉樂(註:愉悅、快樂)和慾望,我們就會得出希臘「公式」,它在其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都是一樣的。在這一個希臘公式中,被強調的是「...

2012-08-18 13:07:24

阿多諾,「影響、生活經驗與『震撼』」

藝術的實踐性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的:它把體驗藝術的人看成政治個體(zoon politikon),同時強迫他走出自身。此外,藝術的客觀實踐性在於它形成和培養了意識,這當然是以意識要擺脫公然的宣傳為條件的。假如你對藝術作品...

2012-08-18 13:05:29

尼可拉斯‧魯曼 ---藝術的功能

藝術的功能或許就在於將原則上無可溝通的事物(亦即感知),整合進入全社會的溝通關連中。康德已經從這樣的事態中看見了藝術的功能(審美理念的展現):藝術以各種超越語言的理解,甚至超越概念理解的方式,來激發人...

2012-06-30 23:42:56

民間社會論戰

民間社會論戰 八0年代,台灣展現了二次戰後四十年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針對在戒嚴時期所承受的壓迫,以及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以低糧價、低工資、高污染的政策,所導致的農村破敗,環境污染,工農生活的困苦,...

2012-06-24 09:16:45

我對戰後台灣學生運動史的看法(完)

Ⅸ 兩千年以後的運動,基本上,雖然跟跟現在最近,可是因為最近反而是最難講,你反而理不出東西出來。關於這一點我個人的幾個觀察大概是這樣子,首先前面所說的政治運動跟社會運動的實踐,分得越來越清楚了,...

第一頁      ‹上一頁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下一頁›      最末頁
第 2 / 23 頁 , 共 345 筆       下十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