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1-09 14:07:46| 人氣3,26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東海大學的蔣公銅像遷移

東海學生政府的困境,當然不是個別學校的問題,也不只是台灣的高等教育的問題,它反映出的是整個台灣社會從80年代末期開始,戮力追求「民主化」的過程中,對於民主的過度單一、形式化的想像。東海校園在1997年遷移蔣公銅像的事例,或許可以做為這種空有形式的民主的一個具癥候性的案例。

蔣公銅像原本位於東海約農路與大學路口之三角草坪上,是在1975由東海學生募款興建,並於同年1031日舉行揭幕儀式。1997年行政會議提議將銅像遷移至學校中正紀念堂中。後由秘書室提案,配合東海圓環改建案進行遷移,決議通過,原處改置前校長曾約農先生的銅像。

1997年,解嚴後的第十年,遷移一個被視為威權時期政治圖騰的銅像,看起來是一件十分合理又合宜的事情。不過這座銅像當年既是由學生募款集資興建,依照過去學校處理「舊宗教中心」使用[1],以及「德耀路大石頭事件」的立場,對於校園景觀的變更必須尊重原捐款者的意見,那蔣公銅像的遷移為何沒有徵詢當年捐款者或是學生的意見呢?只因為這是一個大家都公認的「威權政治圖騰」嗎?這裡的「大家」又是指哪些人呢?如果「蔣公銅像」真是一個公認的「威權政治圖騰」,哪麼當整個台灣社會儼然視「去除威權,走向民主」為共識的時候,為何這個銅像的遷移不是透過學生的提案、海報、甚至是一場運動來發動的呢?而是透過行政會議中的教授和秘書室的提案?這個在當時連校內異議性社團都未多加關注的事情,其實深刻的顯露了東海的校園民主,乃至台灣的民主政治實踐內在的侷限。

往往,最後的決定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作決定的過程。「東海人」,長久以來有人要求你認同學校,但又同時要求你疏離於校事,你願意長期處於這種分裂下去嗎?或許你是不在乎的,因為我們從來是這樣子地去政治化我們的各種「認同」問題,包括「國家認同」。

…東海校園曾讓蔣介石銅像豎在哪裡達二、三十年之久,對於這個事實,大人先生們總可兩手一攤,說:「時代使然」。但如果由於整個政治社會大環境的改變,今天我們認為我們可以選擇不要它繼續杵在哪裡的時候,如何處理這件事的過程本身則是考驗我們是否在過去二、三十年當中在民主上有成長。如果我們只因校園外的改朝換代而如響斯應地改換校園文化與歷史面目的話,那麼今天廢「蔣介石銅像」和當初立「蔣公銅像」又有什麼差別呢?[2] 



[1] 在「新宗教中心事件」時,因應學生強烈的反彈壓力,東海校方曾應允舊宗教中心,作為提供學生社團活動使用,後來以必須尊重原捐款者對建物使用用途的理由,又收回給教會使用。…當然在整個東海歷史之中,有幾年舊宗曾被學生會拿來當作社團辦公室用,那是違反捐款人的意願,如果當時的捐款人追究,他可以收回整棟建築,所以學生會用了一陣子之後,學校把舊宗收回,…」(黃業強、鄔錫芳口述,杜欣怡、楊佳蓉訪問,《東海采風》第八輯:134

[2] 趙剛,1998,〈關於一場春雨後消失的蔣介石銅像〉,刊於《四海困窮:戰雲下的證詞》第340--343頁。


台長: 解影
人氣(3,268) | 回應(1)|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Ken
應該是黃業強,鄔錫"芬",而非鄔錫"芳".
2015-10-11 15:07:1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