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八佾篇-第九章
【本文】 興毅忠信.禮義聖道院-福哥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
讀論語心得
夏、商、周之禮制及典籍和天命傳承,各有優缺點,孔子經過深入的研究後有些心得,況周禮自武王施行至戰國時代,已有些失序,必須加以修訂。但是孔子他,有其德而無其位,不能重定新制,又不能依當時的制度實行,故有時弟子、時人會認為孔子行為有些呆板,食古不化。所以在(論語子路篇: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其實,孔子是有所顧忌的,有顧忌表示孔子尊重古聖人,尊重聖人的禮制也是一種「禮」。如論語八佾篇:子入大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大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孔子這種堅持,正是後代修道君子所難為之處。也是為何孔子說:「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中庸不可能也。」。
當現有的禮制已不能施行時,〝有其位而無其德者〞,固不能制訂新禮制,〝有其德而無其位者〞(未得到天子的授權),亦不可制訂新制度,雖是聖人,亦有無力感。諸侯國各行其是,人民無所適從,是周朝後期致亂之源。
孔子因負有天命傳承了大道,故欲印證夏、商、周之禮制及典籍和天命傳承及堯天舜日,禹之大德,而不足徵之嘆。所以他能夠知道夏商周之禮,現今一貫道場講禮節也是沿襲周禮,一貫道確保留下來了,因為保存了道統道脈的傳承,所以很清楚夏商周三代之禮就是我們現今道場獻供、請壇、大典之禮。
看看今天的一貫道,自老前人輩們,它們的修道辦道制度及道義文禮及精神內涵,而今已少有存在了,有人不遵師訓制度規定,自作自專,各行各的,忘本流末,有一句流行的話,時代在變,人也在變,道場的形式也在變。變得跟五十年代的道場有點陌生,一貫道隨著政府開放而流於教化,而日漸活潑,而起變化,慢慢走進表面化的教化,形相多了,相片也多了,活動表演也多也,廟宇宮殿也多了,也有助念團,也有背經比賽;這在後學初入天道的修道環境,變化實在太大,都已不認識了。
孔子說:「夏朝的禮樂我可以說得出來,但是負責奉祀夏朝祖先的杞國,卻沒有辦法取得足夠的證明。殷朝的禮樂我可以說得出來,但是負責奉祀殷朝祖先的宋國,卻沒有辦法取得足夠的證明,這是文字典籍和了解禮樂的賢者不足。如果兩者足夠,我就可以進一步證明。」這忘本流末之嘆,有德者不得其位,不能政令行德。
「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周武王分封夏禹王的後代在杞國,允許杞國繼續用夏朝的禮樂來祭祀祖先,所以夏朝的禮樂應該完整地被保存在杞國。孔子當時是東周時期,已經距離周武王好幾百年,而孔子到了杞國,卻找不到足夠的證據,來證明夏禮。
「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殷朝也就是商朝,滅亡後,子孫被分封到宋國。同樣,也無法找到足夠的證據,來證明孔子所說的殷禮。
「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文」指的是文字典籍。「獻」就是懂禮的賢士大夫,可以向他請教證實。因為杞、宋兩國典籍及懂禮的賢者不足,所以無法證明夏朝及殷朝的禮樂。進一步推知,孔子必然懂得夏禮及殷禮,因為證據不足只能存疑,採取嚴謹的態度。
編輯心得結論分享
我們應該知道,文獻和道統及前人大德們的修辦內聖及外王,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讓道統及先賢修辦的正法和聖訓典籍散失,不知珍惜,懂得道格的賢才,那一貫道場的存續就值得憂慮!不落實四書五經的重要典籍及前人走過的路,而一昧的趕流行,把天道的真傳散失了,一貫道成為一道教,降本流末,末法近矣!再不重視及保存,那一貫道的性理真傳命脈將岌岌可危!
古人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著力於經典的研習與力行,尊循大道正法真傳才是自救,救人之道!也是天命真傳命脈的延續,是蒼生之福,也是一貫弟子之幸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