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39章
得一章 亦名知本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一也。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而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致數輿無輿,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第三十九章為得一章,這一章強調「一」的重要性。一就是道,也就是天地宙宇萬有之前道就存在,道之存在是為了後來生發天地宇宙萬象萬物的元素,實是萬物之根源,也是萬行之根本。
1是數之始 2 3 4 5 6 7 8 9 10...........無量數,是萬物的元素,實是萬物之根源,也是萬行之根本。
○是最原始之樸,為體。河圖10數言體及根本,洛書9數為反本歸元之用,但不離10、5。就是去妄存真(誠)。
一點,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一為萬數之源,一切萬有之元素。
所以五教同源合一理。
儒曰:存心養性,執中貫一。
佛曰:明心見性,萬法歸一,
道曰:修心煉性,抱元守一。
耶曰:洗心滌性,默禱親一。
回曰:堅心定性,清真返一。
所以這章也稱知本章,本就是一,求道就是得一,眾生因迷失(本有.因昧失),所以求道曰得一,得一也須貫一,其致以一也。也就是天地、神明、幽谷、萬物、侯王,因得一而清明、寧靜、靈敏、充滿生機生生不息、為人間正道,一切皆出自於大道的一理。
老子說:天地萬物失一則天裂無以清明,地崩發無以寧靜,神歇無以靈敏,谷竭無以生機,萬有滅無以生生不息,侯王蹶無以正道於天下失。
所以一為一切,一切為一,一很重要。
石霜慶諸禪師初在溈山為米頭。
一日篩米次,溈曰:「施主物,莫拋撒。」
師曰:「不拋撒。」
溈於地上拾得一粒曰:「汝道不拋撒,這個是甚麼?」師無對。
溈又曰:「莫輕這一粒,百千粒盡從這一粒生。」
師曰:「百千粒從這一粒生,未審這一粒從甚麼處生?」
溈呵呵大笑,歸方丈。
溈至晚,上堂曰:「大眾!米裡有蟲,諸人好看。」
老子講了以上六項,強調一的重要性,其中最重要就是侯王,古時道在君王,現今道降庶民,人人可得一(道),進而教導我們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教我們知本固本,不貪其華;教導我們修道士要厚內薄外,就是致一(貫一),一就是我的的根本,我的修道是修內性外德自然成。
總結:我們修道要厚內薄外,就是致一,一就是我們的根本道源,我的修道道要修內聖圓滿,性德自然成。所以我們要厚內薄外,厚內以養慧,薄外以去其識,要養慧去識,回復到道的本體無名之樸。
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識),是諸佛教(教化)。」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