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夢露與我的浪漫週記》My Week with Marilyn中,對我來說最大的奇觀,其實是看肯尼斯布萊納所飾演的勞倫斯奧立佛。特別是,當電影中這位傳奇偉大的莎劇導演及演員,被任性而且精神不穩定的瑪麗蓮夢露給氣到發狂時,他面對著鏡子裡的自己,幽幽地唸出了莎劇【暴風雨】裡的著名的語句 :「...吾等皆由夢幻之素材所構,我們短促的生命,起於沉睡也終於長眠」時, 那種態度舒緩幾近於發自本能的引用,那語氣自然到像是自身的有感而發,那情緒從急促震動到沉潛平靜的轉折,再再證明,肯尼斯布萊納絕對是詮釋奧立佛爵士的最佳人選。
肯尼從進入影壇後,就一直被拿來和年歲比他大上半個世紀的奧立佛爵士相提並論,因為他們第一部自導自演的作品,都是改編自莎劇的《亨利五世》Henry V,而且都得到奧斯卡提名,他們進軍好萊塢的商業作品也都是驚悚片(肯尼:《再續前世情》Dead Again;奧立佛:《咆哮山莊》和《蝴蝶夢》),兩人也都積極地參與將莎劇影像化的工作,無論是導(兩人都自導自演過《哈姆雷特》)或是演(兩人都演過《奧塞羅》但不同角色)。他們和劇場時期搭檔的閃耀銀色婚姻(肯尼:艾瑪湯普遜;奧立佛:費雯麗),及後來拍電影時的外遇處境(肯尼:海倫娜寶漢卡特《瑪莉雪萊之科學怪人》;奧立佛:瓊安普羅萊特《藝海心聲》The Entertainer),也都有類似之處。另外,兩人也都演過憤怒青年劇作家約翰奧斯本的劇作並搬上銀/螢幕(肯尼:《憤怒回眸》Look Back in Anger;奧立佛:《藝海心聲》)。兩人的演藝生涯重疊之處真是太多了,也難怪肯尼可以心有戚戚焉地把這麼一個看似扁平的角色,表現得如此逼真立體。
而相較之下,同樣出身英國劇場,向來以優雅溫柔形象著稱的女演員茱莉亞歐蒙,詮釋起當時的奧立佛夫人:費雯麗,就顯得不太夠味了。1953年兩屆奧斯卡影后費雯麗,原本就是《遊龍戲鳳》The Prince and the Showgirl舞台原版『沉睡的王子』The Sleeping Prince的女主角,在接演此劇之前,她才經歷過一次嚴重的精神崩潰,導致必須退出大成本文藝片《象宮鴛劫》Elephant Walk的拍攝(由年輕貌美的伊莉莎白泰勒接手),但『沉睡的王子』與隨後多齣莎劇的演出,又讓她重返舞台並且獲得好評。無奈在1955年,她再度因為流產而崩潰,並讓隨後與奧立佛爵士的莎劇歐洲巡演,變成了一場恐怖的大災難。因此當1956年『沉睡的王子』搬上了大銀幕成為《遊龍戲鳳》,但卻換了個年輕性感的女主角(夢露的製片公司買下了改編版權),而勞倫斯奧立佛又顯得一副興致勃勃的樣子(一方面是因為貪戀夢露性感,一方面是指望自己成為票房巨星),再加上夢露拍片過程中也發生流產的事件,費雯麗所承受的慘烈煎熬是可想而知的。
相較之下,在這個時間點,費雯麗甚至會是比瑪麗蓮夢露更具有情緒衝突性的題材,不過編導似乎沒太大興趣多加筆墨去經營這個角色,而茱莉亞歐蒙詮釋起她來,簡直像在演出奧黛莉赫本或珍惠曼,優雅又苦情,絲毫沒有那個時期費雯麗所應該表現出,帶著歇斯底里與不安全感的情緒特質。
或許是編導不希望有另一個亮點存在,搶走了主角的魅力吧!在這部片中,以一種激烈痛苦的方式在燃燒著自我的瑪麗蓮夢露,當然是最閃亮的中心,而像是個探照燈般,在她的強烈的曝光下,周遭所有人的內在面目,全都不得不然地顯露出來。就如同《遊龍戲鳳》裡那個看似沒頭沒腦的歌舞女郎般,因為一連串的奇妙際遇,讓她意外地漸漸涉入一個感情疏離的家族裡,並不經意地激發出其中舊思想與新世代的相互振盪,最後彼此被逼著袒露出自己的脆弱,也因而找到了妥協平和的出路。反映到幕後的風風雨雨,在殺青後的放映室裡,看來心力交瘁的奧立佛爵士(他後來長達十幾年不曾再當導演),與為愛神傷而強做鎮靜的年輕男主角,構成了一種世故與天真的和諧,似乎也變成了作品與創作者之間的微妙呼應。
蜜雪兒威廉絲非常精彩地詮釋出了夢露私底下的脆弱與渴望,但論及夢露在公眾媒體與銀幕上,那種渾然天成、本能散發的性魅力(就像是求偶動物釋放的費洛蒙),原本就不太具有性感明星特質的蜜雪兒,似乎表演起來就顯得有點吃力了(特別是模仿夢露那場自得其樂的舞蹈練習)。而這或許就是所謂「明星」這種東西最神秘的地方,既沒有定律、沒有規則,也無法複製。
同樣是以模仿奇觀做為話題,以單一事件畫出簡單輪廓的《夢露與我的浪漫週記》是比較聰明的一部,而填鴨式猛塞的《鐵娘子:堅固柔情》The Iron Lady和《強艾德格》J. Edgar就顯得笨重許多,兩部片都以晚年生活為軸,大量穿插回顧片段,馬賽克似地建構主角的具體面貌,而相較於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對於胡佛的費力演出,梅莉史翠普的柴契爾夫人,從意氣風發的中年到衰頹昏聵的老年,有著完美的延續性與對比性,才是真正壯觀的一場表演。
不過《強艾德格》卻其實是一部比較出色的電影,編劇達斯汀藍斯布萊克延續著《自由大道》Milk中,反覆交錯政治人物公領域與私領域的細瑣事件,試圖去理解他們內在的心路歷程,而在《神秘河流》Mystic River中就已經把使用暗影的技法演練得爐火純青的導演克林伊斯威特,更大量地在片中展技,將胡佛困頓、壓抑的扭曲面目,透過畫面不落言詮地表現出來,更使電影在影像風格與劇本內裡融合之後,也產生了一種如同《自由大道》的溫柔親暱感,彷彿也能在暗影之中看到了真實幽微的心靈顫動。
同時也身為音樂老手的伊斯威特,除了自己譜寫配樂之外,更大量地使用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在電影中,也使得作品產生了一種意在言外的趣味。音樂之父巴哈可說是音樂界的數學家,在他這首晚年作品『郭德堡變奏曲』中,即可以看到大量充滿規律性的數字遊戲,讓整首曲子,形成了一種幾何式的、圖像式的嚴謹結構,極其理性並且充滿算計。呼應到電影中,伊斯威特反覆地運用『郭德堡變奏曲』,不僅暗示著胡佛在生命與生活中,對於秩序與規則的渴求,同時也對照著,他心底對於權力的私慾以及對於情感的渴求,而這些無法抗拒的慾望,卻讓他成為掉落在完美結構外的不和諧音程,永遠在對抗著自我內在那刺耳的矛盾,最終也只能臣服於不被理解的寂寞當中,教人欷歔。
不過,『郭德堡變奏曲』雖然是這麼數學性的作品,但它能被詮釋的柔軟度卻大得驚人,這當然也是因為巴洛克時期的樂譜標記還很原始,對於速度與力度的要求都很粗略含糊,所以可以讓演奏家投入更多自己的觀點與想像。光是一代鋼琴怪傑顧爾德就有過1955年電光火石般的38分鐘錄音版本,以及1981年的悠然漫步似的51分鐘錄音版本,更別提還有杜蕾克Rosalyn Tureck反覆又反覆打太極拳般、分成兩張CD才裝得下的93分鐘版本,速度差異如此之大,卻都能言之成理、振振有詞,確實是很不可思議的。
『郭德堡變奏曲』和另一組巴哈晚年的未完成作品『賦格的藝術』也同樣被運用在電影《性愛成癮的男人》Shame中,卻有另一種不甚相同的意趣,這也顯示音樂所引導的情境,似乎也可以隨著不同的觀點與態度而有所轉換。
《性愛成癮的男人》描繪的是現代都會對於人類生活的制約,在冰冷機械化的大城市中(紐約:除了大量灰淡陰暗、死氣沉沉的城市速寫,導演還用了很長一段歌唱來表達對這城市的憧憬與畏懼),人們已退化到只能藉著原始的慾望宣洩,來換取些許親密感與存在感的剎那滿足,而心理上對愛的渴求,卻反倒成為精神上沉重的壓力與恐慌,逼人窒息、只想逃脫。這時,建構在32小節頑固低音基礎上的『郭德堡變奏曲』,就變成了一股龐大而安穩的機械化韻律,協同『賦格的藝術』那不同聲部交錯而成的綿密織體,適足以安穩地包裹住男主角被迫用冰冷鋼鐵武裝的內心。
男主角的妹妹哭著說:「We're not bad people. We just come from a bad place」。這句話一方面,似乎偷偷地洩露出隱藏在角色背後那巨大冰山(移民?不幸的童年?),另一方面,似乎也暗示著他們性格的扭曲,正是源自於這個偉大城市所需要他們改變的一切。於是,對我來說,《性愛成癮的男人》成為了一個關於都會怪獸吞噬寂寞心靈的恐怖寓言,而在這兒,巴哈的『郭德堡變奏曲』與『賦格的藝術』,正是比陰森音效還要更駭人的夢魘配樂。
(全文完)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