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部電影後,我最感到最好奇的是,究竟當年那些為了黛安娜史賓塞之死而哭泣、憤怒、失魂落魄的瘋狂粉絲們,在事件發生了近十年之後,看了這部電影,是什麼樣的感覺?仍然有當初的那股激憤難平的情緒嗎?還是有如大夢初醒,對自己那時莫名其妙的狂熱,感到難堪好笑呢?
對我來說,那些關於英國王室謀殺黛安娜史賓塞的陰謀論,只讓我覺得智障愚蠢而已。對英國王室來說,要報復善於操作媒體、製造夢幻假象、貶低他人以造就自己受難美人姿態的黛安娜史賓塞,最好的方法就是,等待。等待她年近五十,等待她沒完沒了的情史讓觀眾們厭倦,等待太陽報在新聞的頭版上展露出她已承受不住地心引力的身材,等待Hello!雜誌把她蒼老失神的素顏特寫惡狠狠地擺上封面,等待俊美的威廉王子或可愛的哈利王子,帶著年輕俏麗的小女友登場,到那時,曾經造就她女神形象、任她踩在腳下的白痴媒體們,便會惡虎撲狼般反過頭來吞噬了她。
如果沒有紅顏薄命、沒有青春殞落,就沒有神話、沒有夢幻。
請原諒我這個盲目又嘴賤的王室擁護者,發表這一點點私人感想。
之所以要先提一下黛安娜史賓塞,是因為《女王》The Queen這部電影,就我最早蒐集的資料來看(參見前年十月1日留言版),是因為有一部關於黛安娜之死的電影正在籌拍,或許是有些王室擁護者不忍女王再次被污衊攻擊,於是火速開拍了這部由女王觀點來看事件的電影。結果,以黛安娜為主角的電影並沒有拍成,反而這部低成本的小品電影卻意外地在威尼斯影展成為影評與觀眾的最愛,一路飆進策略性強片如林的奧斯卡季,入圍了最佳影片,全球票房也直逼一億美金。
對我來說,《女王》看來像是一部意外成功的經典。
你會發現,這部電影其實更像一齣BBC電視劇,不僅是題材(很少劇情電影敢去觸碰「現在進行式」的政治題材)、卡司(除了海倫米蘭之外,並沒有名牌演員--詹姆斯克隆威爾和早期擅模仿柴契爾夫人的席維亞辛絲還算有點名氣,而海倫米蘭這幾年也都只有在電視圈才有較大的表演空間)、大量新聞剪輯片段,還有一種平穩冷靜的步調與節奏,那是一種沒有票房壓力、無需掀動議題的自在悠閒、從容不迫。卻剛好,這樣的調性,和《女王》中某種渴望喚回英國傳統價值與傳承意念的氣氛,完美地貼合。
或許很多人認為,這部電影是關於保守又封建的英國王室,如何因為黛安娜史賓塞的死亡,與工黨布萊爾新政府的誘導,而往「現代化」踏進一步的故事。但我認為,這部電影的核心,卻更像是要為當初一頭熱想要革新舊世界、走入現代潮流的人們,揭現他們一心想要遺忘捨棄、不願回頭去正視的某種美好精神:沉默與尊嚴。
當全世界的影迷都驚嘆臣服於海倫米蘭無比精準又細膩的表演時,我們或許可以探討一下,演出或模仿現仍在位的(政治)人物,與觀眾認知上的互動之間,某些弔詭的成分。因為觀眾們對於現代政治人物的好惡與期望是鮮明的(因為還未有時間的美化與歷史的定位),所以當事實上只透過媒體而認識政治人物的觀眾們,願意認同一個演員對那個人物的模仿或表演,便表示那個演員所呈現出的性格與氣質,與觀眾內心中的期待與認同,是相符合的(想想,如果有個演員把陳水扁演得既誠實、穩重又清廉、有尊嚴,不僅節目沒人要看,該演員大概也會變成過街老鼠)。
所以,當幾乎每個看完電影的人,都認為海倫米蘭把女王演得「唯妙唯肖」的時候,其實也代表著人們的心中,都有著一個幽默可愛、善感熱情、充滿人性卻必須壓抑自持的女王,而她所代表的價值,也是觀眾們所願意認同的(相對之下近來醜聞纏身又頻頻遭逼宮的東尼布萊爾,就被許多人認為電影中的他,太過於善良可愛沒心機。至於喜歡拿工黨經費去做頭髮的雪莉布萊爾、粗聲粗氣的菲力浦親王、愁眉苦臉又做作的查理王子,就充滿刻版印象了)。
這部電影,對我而言,最精采、最聰明的地方,不只是在於編導巧妙地將黛安娜死亡事件之後,新聞媒體推波助瀾下的群眾歇斯底里情緒、工黨新政府忙亂中的宣傳操作,與巴爾莫羅宮中王室成員的低調、壓抑與掙扎,對比出現代化與舊傳統間的拔河(白金漢宮前的擁擠混亂與蘇格蘭寬闊優雅的景緻,形成有趣的對比),也不只是導演將故事裡濃重的窺奇意味淡化,讓女王這個角色變得極其真實、立體、有血有肉(最受稱道的當然就是女王與公鹿,以及女王與獻花女孩的段落),真正最吸引我的,是影片中那股複雜的母子關係。
當然不只是女王和查理之間的母子關係(片中輕輕地點出查理王子對於壓抑克制情感的母親的怨懟),更重要的是女王與史上最年輕的首相布萊爾之間,微妙的往來互動。這或許也能夠解釋,為什麼編劇要以布萊爾領導工黨勝選開始(結束了保守黨迂腐老人的十八年執政,開始了現代化的新政府),又以女王與布萊爾間的周二會議收場。透過一場東尼布萊爾與他的共和派妻子雪莉之間,對於王室存廢的爭辯,我們得知布萊爾的母親與女王同年,甚至性格上也有許多相似之處。而從一開始,布萊爾對於王室的顢頇遲鈍,表現出惱怒與埋怨,到了後來,對於演說稿裡的「革命」字眼感到不悅、因為幕僚羞辱女王而慷慨陳辭,甚至近乎迷戀地觀看女王演說,更彷彿子女對於一個威嚴母親,既愛又懼、氣憤又難以苛責的複雜情結。
反過頭來看女王對布萊爾的態度也是極有趣的。一開始,布萊爾覲見女王徵求其首肯組成政府,女王似乎帶著點疏離與冷淡,只是不經意地提到,她的第一任首相是溫斯頓邱吉爾,穿著禮服、帶著高帽...讓布萊爾近乎慌亂失措。然而隨著兩人一次又一次的電話交談,女王對布萊爾的態度,也跟著一點一點的轉變,一直到最後兩人的會面。
我認為最後的那一小段,可說是影片中最精華之處,麥可辛在這兒將布萊爾,變成了一個彷彿賣力想討母親歡心的兒子,而海倫米蘭更神奇得不可思議地將女王,化為一個鬧著彆扭、擺出嚴厲姿態,卻捱不過孩子撒嬌,而最後卸下面具展現溫暖與慈愛的母親。在兩個穿著嚴肅正式、進退謹慎規矩的國家領導人會面中,竟能營造出這樣柔軟親膩的氣氛,讓影片在這樣的情緒中收場,簡直是神來之筆。
拉大來看,英國人民對於女王的憤怒失望,與迅速的平和,不也像是一個任性的小孩,呼喊著母親,要求她的撫慰與擁抱嗎?
史蒂芬費瑞爾斯的《女王》或許是一部無心插柳的電影,因為它所呈現出來的媒體風潮、偶像幻覺、政治行銷,正和目前世界上快速消費、囫圇吞棗、金玉其外的現象相互呼應,而它所提示的某種即將失去的領導風格與價值:沉默與尊嚴,卻又是現在各國重視浮誇表演與口號治國的政治人物(看看我們的政府最近又在做什麼了不起的大事吧),所完全缺乏的。我們在這部電影裡,發現我們所追逐的,或許是那麼虛幻,我們所遺忘的,卻是那麼的真實。
P.S. 我挺好奇,台灣發行的片名與slogan究竟是腦袋莊史的人想出來的?直接取做《西洋版貞妃與西太后》會不會更貼合那傢伙的心意?
P.S. 有關黛安娜史賓塞的事,純粹是我個人的意見(而且擺在肚子裡九年多了),爭辯並沒有任何意義。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