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06年年度最喜歡的電影
一、《死了一個守門員之後》Un Jour D’ete
導演小心翼翼地維持著故事表面的波瀾不興,憤怒、愧疚、依賴、慾望似乎都被壓抑包裹在強自鎮定的愁容下,只能從鏡頭的暗示、細微的動作表情中偷偷釋放出來。正因為如此,那情感隱約流洩的剎那,是那麼地具有穿透力,那麼地震撼。對我來說,《死了一個守門員之後》是一部動人得不可思議的作品,而男主角巴提斯柏汀的演出近乎天才。
二、《愛無止期》Le Temps Qui Reste
歐容收斂起他的小聰明,用最溫柔的眼光逼視死亡,拾起了生命中遺落的美好記憶,並一一與之吻別。沒有過分放大灑狗血,也並非無動於衷,不賣弄抽象哲學,也不鑽牛角尖,看似雲淡風輕,卻含納了最真實的愛、痛、感傷、恐懼與孤獨。這是近幾年來最令人心碎的電影。
三、《玩美女人》Volver
「我好想念妳,我有好多話想要告訴妳,妳知道嗎?沒有妳的這些年來,日子有多麼難熬?」《玩美女人》這部電影,是阿莫多瓦寫給他最初的謬思女神:卡門莫拉,一封暗藏著私密告白的信箋。
四、《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
李安找回了他描繪情感最熟悉的那種獨特態度,一種含蓄克制,卻非冷眼旁觀的完美距離。他的情緒節制與感情涉入,拿捏得無懈可擊,讓演員們細膩的臉部與肢體表演,爆發出驚人的張力,卻毫不流於濫情感傷。也因此,這個從輕薄短篇小說改編過來的電影,有著出奇豐厚紮實的感情內裡。
五、《愛情決勝點》Match Point
伍迪艾倫磨掉了當初的崢嶸稜角,對於現實世事不再那麼義憤填膺,也少了些苦楚酸澀的譏諷嘲弄,反而是對於生命中那龐然不可測、不可知的機運與巧合,或許可以籠統地稱之為「天」或「上帝」,有了更多的領悟,也承認了他的敬畏。
六、《科波帝:冷血告白》Capote
「我和派瑞就像是成長在同一間房子裡,有一天他站了起來,從後門走了出去,而我走的卻是前門。」編導出神入化地將創作者與他書寫對象間的親密依存與殘酷利用,編織得極其曖昧與複雜,宛如一個人內在相互衝突的兩種人格,讓這部作品洋溢出宛如【達洛威夫人】般的神采。菲利浦希摩霍夫曼演出超越模仿的細膩真實。
七、《暴力效應》A History of Violence
要拍一部暴力電影,科能堡就是知道該怎麼才能拍得邪門夠味。他不僅拍出了各種各樣、無所不在的暴力元素,也悄悄勾起了觀眾情緒中的暴力慾望,與銀幕相互呼應。叫人提心吊膽的峰迴路轉劇情,直奔向強自鎮定的收尾,處處可見名導銳氣逼人的手筆。
八、《灰熊人》Grizzly Man
荷索一方面讓灰熊人的熱情與癡狂,透過他留下的影像,讓觀眾們無法抗拒地被說服感染,卻一方面悄悄用他看似平靜感性的語調,冰冷又鋒利地割開那帶著美好幻覺的表象,讓我們看見內在深處沸騰冒泡的黑色岩漿。讓我感到好奇的是,作風向來特異獨行的荷索,究竟在這個狂人的心裡,看見了多少自己的影子?
九、《隱藏攝影機》Cache
真正的恐怖,並不是來自外界充滿敵意的窺視挑釁,而是藏在心底深處,一點一滴紀錄下冷酷罪惡的隱藏攝影機。它腐蝕了看似強大、堅固、穩定的價值根基,使之自我裂解崩潰。麥可漢尼克只需輕輕地搖晃那脆弱的基石,就能讓所有強做鎮定的假面具碎裂,露出現代人蒼白斑駁的情感真面目。
十、《吹動大麥的風》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這不只是一部以英愛衝突歷史為背景的通俗感傷電影,也只有肯洛區他所採取的角度、所掌握的距離、所釋放的眼神,才能凝練出這樣細緻又強悍的感情,才能逼現那種苦喊不出的無力感。看似平凡,不張揚自己的肯洛區,展現了大師的行雲流水與偉大胸懷。
十一、《蘇古諾夫之太陽》Solntse
繁瑣冷淡無趣的細節,包圍著歷史上關鍵的一天。蘇古諾夫用他凝視的目光,死盯著裕仁天皇在投降前的生活點滴,硬是擠出了那孤獨、徬徨、驕傲又矜持的靈魂裡,幾滴真實人性的血液。而光是這幾滴,就足堪以與畢克斯得普立茲獎的大部頭傳記【裕仁天皇】分庭抗禮了。
十二、《下妻物語》、《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
就算是下地獄,也不願意孤單;外表就是一切。中島哲也以華麗得近乎瘋狂的筆觸,交出兩篇關於存在的論文,在插科打渾、賣弄溫情之下,直探愛情、友誼、幻覺與存在本質間,陰暗灰冷的核心,出手之犀利冷峻,並不容易被花枝招展的外觀所掩蓋。
十三、《晚安,祝你好運》Goodnight and Good Luck
喬治克隆尼將美國史上最難堪的一頁,其中冷酷盲目的鬥爭,化作輕盈優雅又低調的一部情調電影。而裊裊的煙圈、誇大的特寫、迴盪的爵士樂,又拉出了一股黑色電影的氛圍,又恰與影片的主題相互應和。本片與史蒂芬柴利安同樣沾染黑色氣息的《國王人馬》相較,更看得出克隆尼的飽滿自信。
十四、《安那其戀人》Les Amants Reguliers & 《情逝》Gabrielle
一者青澀懵懂,一者冷酷世故,兩個截然不同的角度,相同犀利的眼神,穿透華美外衣磨盡後的愛情虛無內在。陰鬱壓抑的兩部作品,雖然都不容易入口,但耐心品味後卻覺奇味無窮、餘韻不絕,是十分成熟厲害的兩部法國電影。
十五、《村上春樹之東尼瀧谷》
市川準似乎洞悉著迷戀村上小說的讀者們,心底深處渴望找尋共鳴的那個空角落,於是,他用夢樣的印象、囈語般的語調,引導你去找到它、注視它,直到你真正意識到它的存在為止。市川隼是個真正懂得村上春樹,也真正懂得孤獨的創作者。
十六、《靈界線》Requiem
把聳動的「著魔」經過,落實為點點滴滴源自於罪惡感、家庭、宗教與社會的心路歷程,導演鏡頭下保持著些許距離的平實、寧靜、包容,讓最後的那道陽光與那抹微笑,有著驚人的震撼力。
十七、《三人冷水澡》Douches Froides
我喜歡寇迪耶坦誠地面對「性」在成長中所帶來的衝擊力量(包括以「性」詮釋PJ哈維的「Meet Ze Monsta」)、喜歡他反覆運用主題「Showers」作為不同階段的轉折註腳(特別是影片的結尾),也喜歡那股回憶中淡淡哀愁的情調。
十八、《異國情緣》The White Countess
石黑一雄對眾多角色及大量情節的細膩刻劃,正適合對每個細節都要精緻雕琢的導演詹姆斯艾佛利,因此故事雖然顯得有些細瑣零碎,卻不時綻放出驚人的戲劇亮度,與感情深度。
十九、《穿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
梅莉史翠普、梅莉史翠普、梅莉史翠普,是這個女人再次讓一部簡單通俗小說改編成的電影,脫離極可能落入的二流作品命運,變得那麼層次豐富、耐人尋味。
二十、《魔法褓母麥克菲》Nanny Mcphee
童話被洗去顏色,矇蔽在死亡迷障的孩子們,終於看到(認識)了嶄新的世界。褓母悄悄地離去,沒有告別,手提籃子裡裝著,一些不會再回頭的純真懵懂與沉痛哀傷。這是我的偶像的特留席位。
最失望的五部電影
一、《一年之初》
要怎麼振興國片呢?其中一個方法就是,請所有的創作者們好好看看這部片,然後,不要再拍出這樣的電影來。
二、《滿城盡帶黃金甲》
華麗炫目並沒有錯,窮奢極侈也或許能堆疊出氣魄。不過,擺明了拿經典(曹禺的《雷雨》)來背書,卻丟棄了經典最珍貴的部份,讓整部片全塞滿了捨不得丟的昂貴過場畫面,讓原本可以極靈活立體的角色,全變得扁平枯燥,像一本漂亮極了卻死氣沉沉的壓花集。
三、《為妳鍾情》Walk the Line、《吉屋出租》Rent
兩部毫無電影自覺、照本宣科的流水帳歌舞片,再加上連院線都上不了的爛音樂劇改編電影《金牌製作人》The Producer,這三部電影足以讓歌舞片迷倒胃口許久。
四、《嚮舞》Iberia
美麗無比卻無聊透頂的電影。原諒我這麼說。
五、《塔羅牌殺人事件》Scoop
延續著《愛情決勝點》的英國階級焦慮,又喚回了伍迪艾倫自己的奇想、短路與神經質,只不過高產量的伍迪或許該稍稍放慢腳步了,這樣前不著後、牽強彆扭的劇本,真的應該再多刪改個幾次,因為即使像我這樣盲目的影迷,都已經笑得有點僵硬了。
顯示文章地圖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