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19 16:25:19| 人氣9,61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霍爾斯特:「行星」(上)

推薦 8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霍爾斯特Gustav Holst 1874 - 1934)是代表英國的作曲家之一,其最有名的作品是管弦樂曲「行星」The Planets,以及許多合唱曲與使用英格蘭或東洋題材的作品。其軍樂隊樂曲也很有名。

 由大管弦樂團演奏的「行星」作品32,是由7個樂章形成的組曲,各章以與羅馬神話相通的行星的名稱為曲名,並附以簡單說明為副題。

 這部作品之馳名程度,竟超過霍爾斯特本人的名字,因此常有愛樂者對樂曲很熟悉,卻不知作曲者為誰。是近代管弦樂曲中,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雖然這是代表英國管弦樂曲的作品,但一般都意識不到這是英國音樂。演奏此曲需要使用一些特殊樂器,還要用到女聲合唱,因此聽到現場演奏的機會並不多。同時,有人覺得「行星」這個規模宏大的曲名,也給人一個錯誤印象,有脫離實際樂曲規模而有名不副實的傾向。這一點,霍爾斯特本人也覺得不妥。

 這部作品雖然以行星為題材,但是作曲靈感得自占星術而非天文學,曲中不含地球,也是基於這個原因。在西歐,自從希臘文化時期行星就與諸神連結在一起,這種思想到文藝復興時期又與鍊金術結合,而發展成陳述宇宙與自然之對應的自然哲學。霍爾斯特在構思這部作品時,曾研究在占星術中,行星與羅馬神話的對應關係。

 這部作品譜寫於1914年到1916年之間,原來只是「7首管弦樂曲」而不是「行星」,據說其靈感得自荀貝格的「5首管弦樂曲」。起初,除了「海王星」以外的6曲是雙鋼琴曲,「海王星」是風琴曲。1914譜寫「火星」「金星」「木星」3曲,1915譜寫「土星」「天王星」「海王星」,1916年初譜寫「水星」。次年將7首鍵盤樂曲改編為管弦樂曲,使用大管弦樂團與風琴、聲樂演奏。不過,真正編寫管弦樂譜的,很大一部分不是霍爾斯特本人,他自己主要是在鋼琴譜上指定樂器。其管弦樂編曲很富於色彩,也多創造性。其中受斯特拉溫斯基等大陸作曲家的影響較多於英國作曲家。

 其管弦樂法並不複雜,雖然使用大編制管弦樂團演奏,但樂曲結構很容易瞭解。雖然隨着當時的流行,在「火星」中採用5拍子等民族性節奏,或在「海王星」中出現神秘的和聲,但其音樂很容易親近,成為在20世紀的音樂當中,經常演奏的少數作品。

 1918929日,在倫敦女皇劇院由波爾特指揮新女皇劇院管弦樂團非正式演奏,19201010日在伯明罕舉行正式首演。首演很成功。雖然「行星」是霍爾斯特最知名的作品,但作曲者本身並不把此曲算為佳作之一,還抱怨其他作品被此曲遮蓋了。不過他自己也有幾次指揮演奏此曲,也留有錄音,還喜歡「土星」這一曲。不過,此曲雖然在初演時獲得成功,但被認為水平較低於同時代的作曲家如德布西、斯特拉溫斯基等人的「海」、「春之祭禮」等作品,因此霍爾斯特的名字與本作品很快就被遺忘,大眾也只記得是一個英國作曲家的暢銷作品。直到卡拉揚在1961年在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的演奏會中重新介紹此曲後,才重獲名聲。之後,此曲就成為近代管弦樂曲中,最受歡迎的音樂之一。

 全曲由7首管弦樂曲組成已如前述。這7曲是「火星」、「金星」、「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與「海王星」,對應於當時所知的太陽系當中,除地球以外的7個行星。樂曲的前後次序,除「火星」與「水星」的位置對調外,其他依照對太陽的位置,較近太陽者在前。所以把「火星」與「水星」對調,有人說是要讓前面4首安排如交響曲的「快、慢、舞曲、快」,也有人說是對應從白羊宮開始的黃道十二星宮的守護星。1930年發現2006年取消的「冥王星」不在組曲中。原因是作曲當時,還沒有發現這顆天體,1930年發現後,霍爾斯特曾着手補寫第8曲,還沒有完成就中風病倒而未果。有不少作曲家補寫「冥王星」,也有附有「冥王星」的「行星」唱片,但並不普遍。2006年因定義變更,冥王星已不算是一顆太陽系行星,看來補寫「冥王星」的風潮也會停下來。

 

火星,戰爭使者 (Mars, the Bringer of War)

快板,5/4-5/2-5/4-5/2-3/4拍子,奏鳴曲式。

樂曲一開始,由定音鼓與用弓背奏(collegno)的弦樂器,以及豎琴很固執的刻出5拍子的節奏(含有8分音符3連音與兩個4分音符組成的3拍子+兩個8分音符與14分音符組成的2拍子)。然後管樂器以弱音提出好像是從地底下冒出來的低沈旋律,而且逐漸增強,戰爭的陰影逼近。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譜寫的音樂,因此有時被認為曲中反映當時的局勢。不明確的調性、不尋常的節拍等等,似乎受斯特拉溫斯基「春之祭禮」的影響很大。在再現部,第2主題與3主題的再現順序換位。在主題呈示部演奏第3主題的是上低音號(euphonium或tenor tuba)獨奏,被認為是在管弦樂曲中使用這種樂器的很好的例子。

 

此曲的樂譜,可下載自:http://imslp.info/files/imglnks/usimg/f/f5/IMSLP24899-PMLP33488-Holst-PlanetsFS1.pdf

(JamesLevine/ the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0bcRCCg01I

(飯守泰次郎/東京市愛樂管弦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NeQ1h6lzLI

 

金星,和平使者 (Venus, the Bringer of Peace)

慢板-行板-活潑的-最緩板-活潑的-最緩板-活潑的-最緩板-慢板-漸次消失-1段速度,4/4-4/3-4/4-4/3-4/4拍子。

 此曲相當於交響曲的徐緩樂章,大致是3段體。調性是降E大調,但中間有一部分樂器會變為升F大調的地方。中間樂段會出現小提琴與大提琴的獨奏。此曲與前一首成對比,是一首溫和而抒情的樂曲。開始是悠然的法國號獨奏,木管奏出牧歌似的第1主題加上彩色,小提琴奏出的優美第2主題,雙簧管奏出的甜美第3主題就形成這個樂章。旋律有點搖晃,刻意使用5度音程。幾乎使用中高音域,表現出在高空漂浮似的情趣。羅馬神話中的Venus(維納斯),在希臘神話中是愛與美的女神阿芙羅狄忒(Aphrodite)

 樂譜下載:

http://216.129.110.22/files/imglnks/usimg/6/62/IMSLP15434-Venus.pdf

(Ormandy / Philadelphia Orchestra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c5cimL-wL8

 

水星,飛行信使 (Mercury, the Winged Messenger)

甚快板,6/82/4拍子。

 相當於交響曲的詼諧曲樂章。使用E大調與降B大調雙重調性。大致是2段體。由霍爾斯特本人編寫全部管弦樂樂譜的只有此曲,還說此曲是「心靈的象徵」。由於採用雙重調性,因此交換樂器的地方很多,是展現樂團實力的一曲。

 鋼片琴與木管提供第1主題,小提琴提供第2主題,之後各種樂器把這些旋律承繼下去。是流暢而充滿飛翔感的音樂。作曲者像謎語的所謂「心靈的象徵」一詞,可能就是指音樂在描述思維的迅速變化。的確,這首詼諧曲表現出不少創造力與巧思。從某一音域很快的移到另一音域的旋律斷片,交互集中到降BE音。霍爾斯特初次使用這種多調性開展,但他巧妙地運用得天衣無縫。同時使用兩種節拍,也表現出作曲者的構曲實力。

 樂譜下載:

http://erato.uvt.nl/files/imglnks/usimg/c/c4/IMSLP15435-Mercury.pdf

(飯守泰次郎/東京市愛樂管弦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yIKu3LSwcE

<!--[endif]-->

台長: 雲翁
人氣(9,618) | 回應(1)| 推薦 (8)|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管弦樂 |
此分類下一篇:霍爾斯特:「行星」(下)
此分類上一篇:艾爾噶:兩首小品,作品15

簡子毅
行星組曲第一樂章 火星 獨奏的樂器 不叫高音大號 是叫做 上低音號 樂譜中 叫 Tenor Tuba 也可以叫 Euphonium
2015-05-31 15:05:09
版主回應
謝謝指正,已改過來了。
2015-06-01 13:18:2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