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4-04-19 00:00:00| 人氣17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張芳綺_003-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潘文良著作集>勵益品>魚雁千里共今緣>張芳綺_003-1
△給芳綺-003-1 (89)2000.05.26.五 20:10:00
    -003-2 (89)2000.05.31.三 03:30:18
    -003-3 (89)2000.08.16.三 10:50:27
▼給阿文‥003  (89)2000.11.27.一
 

△給芳綺-003-1

芳綺‥
  那天,阿文靠在床欄上看書,看著看著,就睡著了——
迷迷糊糊的,接起了電話,竟將〈張芳綺〉,聽成了〈朱參奇〉,心想‥
〔奇怪了!〈朱參奇〉,什麼時候,變成女生? 我有沒有聽錯啊!?
 會不會是朱參奇的老婆? 退伍之後,就沒聯絡了,怎麼會打電話來呢?
 我是不是,在作夢啊?〕
  阿文在那一瞬間,腦海就閃過了,好幾個念頭,結果‥也沒聽清楚,芳綺在說什麼,只聽到「老師、摺紙」什麼的——阿文教過一堆小朋友摺紙,腦海馬上又閃過,好幾個小朋友的影像,結果,就弄不清楚‥到底是誰打電話來?
後來,聽到「夏令營」,才搞清楚呢!
  (〈朱參奇〉是阿文當兵時的學長,同在「技工班」(通訊兵)工作,還睡同一個寢室,身材蠻壯大的,人很風趣,也很照顧別人。)
  阿文可是一個月,至少會想到〈芳綺〉幾次喔! 為什麼呢?
因為‥每次看到《普門雜誌》(「佛光山」出的),就會想到〈張芳綺〉!
為什麼‥看到《普門雜誌》,就會想到〈張芳綺〉呢?
因為‥《普門雜誌》的總編輯,跟芳綺是「同名又同字」,她叫〈宋芳綺〉(臺語外號叫‥送番薯),所以呢!看到《普門雜誌》,就會看到〈宋芳綺〉;看到〈宋芳綺〉,就會想到〈張芳綺〉啦!
  宋芳綺,阿文跟她不熟,但她是〈楊永寶〉的朋友,而阿文呢!三不五時,就會去找楊永寶,每次去,就會翻一翻,當月的《普門雜誌》……
  有時候,楊永寶畫好了插畫,阿文會跟楊永寶,送「插畫」去給宋芳綺,所以也認識——阿文後來,還把送給芳綺的聯子,也送給了她呢!
還寫了妳的電話、住址——
如果她「好奇」的話,搞不好,哪天,就會找上妳,認識認識妳這個〈芳綺〉喔!
  (〈楊永寶〉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上班,「新竹.靈隱寺」的夏令營,他可是第一次的創辦人喔! 芳綺參加兩次嘛! 芳綺第一次參加時,他也有去,不過,想是芳綺對他,大概也已沒什麼印象了吧!?)
 
  好啦!阿文該很「慎重」的,來跟芳綺,談談芳綺,所遭遇的問題了!
(不過,芳綺大概不會希望‥阿文很「嚴肅」的,去談論它吧!?)
  老實說‥阿文昨天收到信之後,已思考了大半夜,想到睡著了;早上醒來,也已又想了二個小時(現在是上午八點)——阿文有很多的想法,只是現在,還沒能「整理」好自己的思想,所以,還沒想到‥「要從何說起」呢!
  在還沒開始說之前,要先跟芳綺說‥
「阿文要談的,也許『不會好聽』(如果芳綺想聽好聽的、動聽的,那就去聽聽
 歌星唱歌,或者是情人說說甜言蜜語就好了)——
 阿文不想哄妳、不想安慰妳;不想跟妳說‥『啊!妳好可憐啊……』
 所以‥阿文談的,可能不會是妳所喜歡,或者是妳所願意聽到的;
 阿文還有可能,會很故意的,去碰觸一個人的『痛點』,教人『痛哭流涕』——
 所謂‥『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但是‥『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益於行』嘛!
 所以‥阿文不管說好,還是說歹,
 總是誠心的希望‥它真能對芳綺,有所助益!」
(按摩、指壓,總是在壓一個人的「痛點」(穴道),
 教人痛得呼天叫地、活來死去的。
 然而‥痛是痛,按摩指壓之後,總是對人,有所助益的——痛,也是值得的!)
 
  又出門到菜園,去晃了半小時回來啦! 還是不知‥「從何開始」的好呢!
  好吧!就先來教芳綺一招,阿文發明的「去執減壓法」好了!
一、洗澡的時候,準備一支水瓢、一個桶子。
  桶子要大一點的,裝滿水,會提不太動的那種——
  就算桶子不大,提久了,也是會很累人的。
二、把浴缸注入半滿的水。(要洗澡嘛!當然是注入熱水,可別只放冷水喔!)
三、一手提著桶子、一手拿著水瓢。
四、用水瓢,把水一瓢一瓢,慢慢的,舀進桶子裡——
  每增加一瓢水,都要去「感受」它的重量,告訴自己‥
  「嗯!這很輕鬆嘛! 嗯!這還好! 啊!越來越重啦!」
  於是‥水量少時,提起來,還很輕鬆,不會感到有什麼困難、負擔。
  然而‥隨著水量的增加,桶子就會越來越重——越提就會越吃力。
五、等水注滿了桶子時,就會感到它的「沉重」啦!
  接著,就這麼一直提著,一隻手提不了了,就用兩隻手去提——
  請考驗一下自己‥看自己能夠支持多久、忍耐多久?
六、等到自己,「再也忍受不下去了」,再一瓢一瓢的,把桶裡的水給舀出來。
  每減少一瓢水,就去「感受」它的重量,告訴自己‥「越來越輕鬆啦!」
七、等桶裡的水沒了,就放下桶子、水瓢——體會一下,那種「輕鬆」的感覺吧!
八、接著,就休息一下嘍!
九、直接用桶子,舀一桶水,再度考驗自己,能夠支持、忍受多久——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把手臂給「平舉」,這樣提起來,會更吃力。
  這次,最好別太早「放棄」,且發揮一下「意志力」,就會支持更久的。
十、等到提到手發抖了、發麻了,「真的忍不下去」時——
  趕緊把水,倒進浴缸吧! (這時,該能體會阿文的用意了吧!?)
十一、洗個澡吧! 洗澡,可以紓緩、減輕一個人的壓力。
十二、接著,玩幾次「潛水憋氣」的遊戲吧!看看自己,能夠憋氣憋多久。
  想一想‥〔我為什麼會憋不住了,就冒出水來呢?〕 (要命嘛!)
  如果不是像〈屈原〉那樣,存心想自殺,綁著石頭跳河,「後悔」也沒救了;
  要不然,憋不住了,就當會冒出水面來的——這是人的「求生本能」嘛!
  (如果一個人,沉浸在憂傷、煩惱之中太久了,會不會也想掙脫呢?)
十三、想一想‥
 〔任何事物,執著不放,就會產生痛苦的……
  還有什麼,不能放下、不能捨得的呢? 放下、捨得,也就輕鬆自在啦!
  眼前這些問題,真的會讓人「悲傷欲絕、活不下去了」嗎? …………〕
十四、洗完澡,躺在床上——
  給自己按摩按摩、指壓指壓吧!越痛的地方,就越要壓一壓,壓到受不了了,
  才放開來;按摩、指壓,能夠消除疲勞、減輕壓力的。
  (人們的苦惱,是否「壓到受不了」時,也能把它給放開呢?)
十五、最後‥睡覺吧!但願能有個甜美的好夢!
 
  看過阿文這個「去執減壓法」之後,芳綺想是就會有所了悟的!
  但阿文希望‥芳綺還是「實際」的,去進行一次、實驗一次、體會一次——
別「光用想的、光說不練」喔! 真的去做了,才會有「真實、深刻、明確」的了悟哪!反正‥這也不是教妳去做壞事——壞事,當然是不要「以身試法」啦!
所以‥芳綺晚上洗澡的時候,就實行一下吧!
等做過之後,請把妳的體會,告訴阿文吧!
試過一次、說過一次之後,妳將會深深地,記住那樣的感受的——
一次不夠的話,就多說給幾個人聽聽,好教自己‥刻骨銘心。
(做「壞事」的感受,只要「引以為鑑」就好,不用親身體驗。
 俗話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阿文道‥「不過『壞事』,可別為了長一智,而去經一事喔!」
 譬如‥殺人、放火、吸毒……)
 
  有人說‥「我的心情,跌到谷底了……」
  阿文笑道‥
「終於跌到谷底了!那很好啊!這表示‥你不會再往下掉了!
 好了!現在,你可以開始,往上爬了吧!?」
(除非‥他是「跳崖自殺」,要不然,跌到谷底,總要想辦法,往上爬的嘛!)
  芳綺覺得自己,可能得了憂鬱症、感到煩心、感到無助、感到怨恨……
  去年「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就有許多人,當時沒被震死,但是後來,卻因為為失去親人、家園……而感到憂傷、悲苦、沮喪,乃至覺得自己「活不下去」,而「不想活了」,於是就「自我了斷」了。
  有些前去救災的救難人員、阿兵哥,看了那些‥人間慘相之後,久久不能忘懷,結果竟然也就「不活下去」了。
  芳綺還沒感到‥「活不下去」吧!? 只是‥要是再讓自己,這麼一直「消沉下去」的話……搞不好,妳媽還沒死,妳就先死了呢!
(人家說‥「會叫痛,就表示還有救——因為‥沒救的,就叫不了痛啦!」
 有則「腦筋急轉彎」——
 問題是‥「有個人,從十樓摔下,為什麼連一聲痛,都沒叫呢?」
 答案是‥「因為他當場摔死了嘛!」)
 
  芳綺!芳綺!芳綺啊……
  (幹嘛呀!? 叫魂啊!?)
  救救妳自己吧!
  妳媽媽,可不會希望‥妳活得這麼悲傷、這麼難過喔!
  當然,妳也不會希望‥自己活得這麼痛苦的。
  若妳不「自救」的話,那可就沒人能救得了妳啦!
  問題是‥怎麼「自救」呢?
  阿文要跟妳說‥
「一個人,要是不『自欺欺人』,要是能夠誠實的去面對問題、面對自己的話——
 那麼,他就會知道‥該怎麼辦才好的——該怎麼辦,對自己才是好的。」
(只是‥知道「該怎麼辦」,也未必就會「看著辦」——
 阿文的表哥,知道自己不能再喝酒了,
 可是‥他去醫院拿藥吃,卻是用「澆酒」來當「藥引」……
 人們,常是「好的——知易行難」;而「壞的——明知故犯」哪!)
  芳綺只是還不能接受、不肯接受、不想接受‥「媽媽患了乳癌……恐怕活不久了……我以後會沒有媽媽……」這些「事實」而已! 要不然,妳就不會這麼「憂鬱」、這麼「煩心」、這麼「怨恨」了!
  不過‥有一天,妳將會(也必須要)「勇敢」的去承認,並且「坦然」的接受這個事實,那麼‥一切,也就會「雨過天青」,使人「豁然開朗」了。
(〈周大觀〉得了癌症,而被切除一條腿後,因能勇敢的去面對、去接受,
 所以叫道‥「我還有一條腿……」
 要不然,他就只會叫道‥「我失去一條腿……」)
  阿文有話說‥「人也只能防範『未然』,而接受『已然』。」
  想是有人會叫問道‥「為什麼我要接受?」
  答案很簡單!
「因為‥不接受,又能怎樣呢?
 除非‥不想活了,要不然,最好的、最聰明的作法,
 就是‥『勇敢的去面對、坦然的去接受』,
 才能教自己‥好好的活下去,並且‥活得好好的。」
  芳綺最好能夠早日,與媽媽談一談,妳的憂慮、妳的煩心、妳的無助、妳的怨恨哪! 想是妳們會哭得唏哩嘩啦的,然而‥「雨過——天會青」的!
  要是妳只把它,積壓在心裡,那對妳一點好處也沒有,不但自己受苦,而妳媽媽,也會更苦哪!(別以為‥躲起來哭,媽媽就會不知道……)
                  阿文
                    (89)2000.05.26.五 1020
 
  芳綺可能會問‥「得乳癌的……活不久的,可是我媽媽呀!要是你媽媽,你還能說得這麼輕鬆嗎?」
  那阿文可會反問道‥「芳綺不是我,又怎知道‥我能不能輕鬆的,去面對親人的老、病、死,乃至是自己的老、病、死呢?」
  常人總是‥別人的親人死了,勸人「節哀順變」,但自己的親人死了,卻難能「節得了哀、順得了變」哪!
  阿文也只能說‥
「我一直都是有『心理準備』的!
 我想‥我一定能夠勇敢的去面對、坦然的去接受的!
 要不然,就這麼說好了‥
 別人要憂愁一年,才會『走過來』,阿文只會憂愁一個月,就能『走過來』;
 別人要憂愁一個月,阿文只會憂愁一小時;
 別人要憂愁一小時,那阿文在轉念之間,就能處之泰然了!」
  對於「老、病、死」,阿文是時常在「思考、觀想」的,所以‥有許多的體會,也說了許多的話、作了許多的詩偈。
  最近,想寫一篇《談死》的「論文」(長篇大論的文章,就簡稱「論文」好了),只是‥還沒能夠整理出「大網」——
過去思考所得,常寫在給別人的信中,實在也很難,把它給「整合」起來。
  芳綺要問‥
「人活在世界上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生、老、病、死,是人的必經之路。』
 但究竟有多少人,能看透?」
  阿文會說‥
「人生世間,到底所為何來?
 這問題,問一百個人,會有一百個答案;問一千個人,就會有一千個答案;
 問一萬個人,就會有一萬個答案——
 別人的答案,不重要,到底自己的答案是什麼,那才重要!
 再者‥『生,所為何來?』 要是找不到自己的答案,那也罷了!
 先人所謂‥『既來之——則安之!』
 既已出生,一直問‥『我為何而生?』
 問不出個所以然,也只有惱苦自己,倒不如問自己‥
 『我已生,我該做什麼? 我能做什麼?』
 這對自己,才有好處哪!
 再者,不用問‥『究竟有多少人,能看透?』
(畢竟‥多少人看得透,對自己也沒什麼意義,
 譬如‥人家都吃飽了,自己不吃,也還是要餓肚子嘛!)
 而是要問‥『我該如何,才能想透、看破、放下、捨得?』
 而人之所以要『修行』,也就是學習,如何『想透、看破、放下、捨得』,
 而讓自己,能夠遠離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而自由自在啦!」
  芳綺若是要問‥「人為什麼會有『生老病死」?」
  阿文也只好這麼回答道‥
「花為什麼會有『開謝』呢?
 若妳能回答這個問題,那麼‥妳就會知道‥人為什麼,會有生老病死了!」
 
  芳綺當然是可以「怨恨」啦! 因為‥抱怨抱怨,總是有助於抒解情緒嘛! 只是‥怨恨多了,也沒能解決問題啦!
  若是我們肯承認,並且相信‥「凡事有其因緣果報,一切都是『自作自受』」的話,那麼‥我們該會「心甘情願——敢做敢當」的,去承受現在的一切果報哪!
  要問‥「為什麼是○○? ○○那麼好,為什麼是○○? 為什麼好人沒好報?」
  那其實是在「自欺欺人」,是想「耍賴」——
因為‥「因果報應」,就是‥
「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哪!
現在好,未必過去,就一定好呀!
「過去」,可以推演至前世、宿世哪!
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機未到。」
  過去種了如是因緣,現在時機成熟了,也就受如是果報,這就叫「因果不昧」‥若我們誠實一點,想是也就不敢怨天尤人了。
  抽煙、喝酒、嚼檳榔的人,都是懷著「僥倖」的心理,心裡都想‥
〔世界上,人那麼多,我不會那麼倒楣啦!〕明知道不好,卻因為上了癮,而難以改掉,等到得了肺癌、肝癌、口腔癌時,還要大叫‥
「為什麼是我? 我怎麼會那麼倒楣?」
既是他自己種下的因,他哪裡還有「資格」叫屈呢?
  佛家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眾生,就是怕得惡果,卻不怕自己,種下惡因的人哪! 得了惡果,也是不承認、不相信‥自己過去,曾種了惡因。
  要說‥「自有定數」的話,那阿文會把它解釋為‥
「自己種下的因緣,未來必定就會有所果報」哪!
「自有定數」,是「自己定下的數」,而不是什麼天、什麼神,所定下的數哪!
 
  芳綺要是想有點修為、想讓自己好好活下去的話,經歷這件事,是該「心懷感謝」的——因為‥活在「憂傷、怨恨」之中,對事情、對自己,並沒什麼幫助,只有「感謝」,才能對自己,有所助益——
  為什麼‥心懷感謝,才能對自己,有所助益呢?
  因為‥只有心懷感謝,妳才能、才會、才肯去看清楚、想明白哪!
  阿文有偈道‥
「餓來飲食更甘美、苦中體悟愈真切。凡人安樂常忘危,煩惱方得證正覺。」
  《楞嚴經》中,所謂‥「煩惱即菩提。」
  簡單的說‥「大智慧、大覺悟,每從苦惱中證得」哪!
  一般處在安樂的人,常是樂昏了頭、樂不思蜀,哪裡還能想那麼多呢?
健康的人,不覺得健康重要,不會刻意去保養身體;生了病,才知道‥自己當好好注意身體了!
  而人呢!也常常只有在遭遇至親好友,乃至自身‥老、病、死時——
才會去問‥「人為什麼會有老病死?」
才會去思索‥「生命到底是何意義? 人生到底有什麼目的?」
要不然,也就只會在‥「飲食、男女、金錢、名利、權勢……」之中打混、徘徊、流連,天天忙碌、奔波、鑽營……兢兢業業、斤斤計較——
「糊塗生來糊塗死,空在人生走一次」而已。
  芳綺正在「憂悲惱苦」之中,那麼‥正好可以思索‥
〔為什麼會有‥老病死患、憂悲惱苦?
 如何解決‥老病死患、憂悲惱苦呢?〕
                  阿文
                    (89)2000.05.26.五 1635
 
  佛經之中,有個「三種馬」的比喻‥
「第一種馬‥見主人舉鞭,還沒打下去,牠就知道要跑了。
 第二種馬‥被鞭子打痛了,才知道要跑。
 第三種馬‥用鞭子打痛了還不跑,用鐵鉤刺痛了,才肯跑。」
  阿文道‥
「人,其實很麻木啦!
 每天,在菜市場裡,見到那麼多死去的『雞、鴨、魚、蝦、豬、牛』的屍體;
 更不知道打死多少蚊子、螞蟻、蒼蠅、蟑螂、老鼠……
 卻不能因此啟發人,對於生命、生死的疑慮;
 乃至於見到新聞媒體,哪裡發生了災難、戰爭,死傷了多少人,
 一時『心有慼慼焉』之後,還是『依然故我』——
 直到親人好友,或是自己老病將死時,才會想到‥生死,是怎麼一回事?」
  古德有偈道‥「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看看輪到我。」
  俗話說‥「棺材是裝死人的——不是裝老人的。」
  佛家說‥「生命是在呼吸間‥一息不來,即成隔世。」
  死亡,其實離自己,並不遠哪!青春年少,也未必就不會死啦!身強體健,還有可能會發生車禍而「橫死」街頭,(而纏綿病榻,也未必會很快就死啦!)
是故,不妨想想‥〔如果我就要死了,我將如何面對死亡呢? 我將怎麼死呢?〕
 
  芳綺說‥「現在的我,覺得‥只要爸媽的身體健康,其它的,我什麼都不在乎了,譬如‥課業……」
  呵呵!其實‥在「死亡」面前,一切,就會變得「微不足道」了!
  (到時候,要「在乎」,也在乎不了啦!只好學著「不在乎」啦!)
  而人生,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呢?
  那些做「直銷事業」的人,每每都會說‥「健康、金錢、時間」最重要。
  阿文倒覺得‥
〔「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若人健康、有錢、有閑,卻不快樂,那又如何呢?
 事實上,就有很多人,有錢、有閑了,身體也還健壯,卻猶然苦惱一大堆,
 老覺得‥「了無生趣、生不如死」呢!〕
  阿文想跟芳綺說‥
「與其希望讓媽媽的病,好起來,不如希望讓媽媽的『心』,好起來!」
  芳綺當設法,讓媽媽,也讓自己,能夠勇敢的去面對、坦然的去接受哪!
  「病」,其實也只是「身病」而已,身體上的病痛,會令人「活不下去」;
而心理上的病痛,可也會令人「不活下去」呢! 身病了,別教心也跟著病了!
  事實上,有許多得了癌症,卻靠著樂觀的態度、開闊的心胸,還有意志力,竟然痊癒了、活了很久的人哪! 醫生判他只能活一年,他卻活到「壽終正寢」呢!
  基督教《聖經.箴言.十七章廿二節》‥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阿文有話說‥
「喜樂的心,是治病的良藥;憂傷的情,是死亡的先兆。」
  芳綺或許會說‥「就是生病,才憂傷嘛!生了病,哪還能快樂得起來呢?」
  阿文也只能說‥
「這就是‥有修行,跟沒修行的差別了……
 有修行,也就能夠如佛所教‥『一受——不二受;身受——心不受』啦!」
 
  接下來,就來說個故事好了!
  過去,有個「美國」婦人,名叫〈裘蒂絲〉的,當她呱呱落地時——
  醫生便悄悄的,把她父親,拉到一旁說‥「令嬡非常脆弱,她只有一絲絲氣息,隨時都可能會死——你得早作準備……」
  結果‥那醫生,雖是個強壯的年輕人,卻在裘蒂絲,六歲的時候,就死掉了。
  這小女孩,長得非常瘦小又多病,好像一陣風,就可以把她吹到半空中去,無疑地,她是非常脆弱的——她的脆弱,簡直是一件奇事,因為‥她的家族,都是很強壯的。
  結果‥她十二歲時,她那強壯的父親,死於肺炎;十四歲時,她的三個強壯的弟弟,都被「天花」,給帶到「天國」去了,而她竟然好了。
  然而,新來的醫生,又把她母親,拉到一旁說‥「妳得預備她不幸的時候,她實在非常脆弱,她只有一絲絲氣息。」
  她母親,相信了醫生的話,隨時等著這個「不幸」的發生,結果‥在她十九歲時,她母親卻先她而死了。
  裘蒂絲雖然很脆弱,但像〈林黛玉〉一樣,擁有「病態美」,有個住在「馬諾爾田莊」的青年人,叫〈約翰法勒司脫〉的,向她求婚;雖然,約翰的父母,都不願討這麼一個‥「隨時準備進棺材」的媳婦,但約翰還是執意娶了。(然而,約翰的父母,後來都比裘蒂絲先死了。)
  裘蒂絲在新婚之夜,顫抖的說‥「約翰!我可能不能陪你到老,但我們必然會很快樂!嗯!十分的快樂……短期的快樂!」
  約翰非常體貼,簡直是個模範丈夫,事事都幫著妻子做,她們一共生了五個強壯的孩子。
  有一次,夫妻倆,去參加「豐年慶」,回家時,遇到驟雨,約翰怕脆弱的妻子著涼,便把大衣脫下,給妻子披上,結果‥他自己著了涼,病死了。
  裘蒂絲因丈夫的死,傷痛欲絕,更顯得格外的脆弱,幾個月下來,她的生命,猶如風中殘燭,看看都已教人絕望了。
  醫生把她的大兒子,悄悄的拉到一旁,感傷地說‥「你一定要特別當心你母親,她的體質,實在非常脆弱……」
  結果‥一年又一年的過了,裘蒂絲,越變越脆弱了,瘦得皮包骨,越看越不像人樣。
  鄰居們都搖頭道‥「她是不久於人世了!不到幾個月,她就會到松柏夾道的墳墓裡去……」
  結果‥和她同一輩的鄰人們,一個個走到松柏夾道的墳墓裡去了,她卻依然斜倚在窗前,悲傷地,望著他們的靈柩走過去……
  她的兒子們,一一結婚了,而且,都生養了一堆紅頭大臉、身強體壯的孩子。
  有一年聖誕節,一家人,聚在老祖母裘蒂絲的田莊裡慶祝。
  裘蒂絲坐在火爐前的搖椅上,媳婦們,把溫暖的圍巾,給她披上;兒子們,在搖椅後推著。
  大家吱吱喳喳的說‥「她是不中用了,比以前更脆弱了……」
  結果‥裘蒂絲過九十大壽那年,她最後一個兒子,先她走到松柏夾道的墳墓裡去了,但她卻還能在田野間散步,並且,還能搭公車,到城裡去購物呢!
  醫生常來探望她,每次臨走時,都會搖頭嘆道‥「她只有一絲絲氣息……一絲絲氣息……一定活不久了……」
  裘蒂絲寫好了一張遺囑,準備死後,把錢捐給城裡的一家醫院。
  所以‥醫院裡的會計,便常常跑來探望她(看她死了沒有),他常常覺得‥
〔想必今年年尾,醫院裡,就有錢蓋兒童療養院了!〕
  誰知道‥裘蒂絲又一歲一歲的活了下去,到了九十四歲,才得了惡性感冒。
  醫院裡的會計,便跟建築師商量,畫了一張兒童療養院的草圖。
  結果‥裘蒂絲在生死之中,徘徊了好幾個月,那臉蛋,簡直像是猴子臉似的,不過‥卻在她九十五歲的生日,霍然而癒,兩個星期後,竟然能下床走動;但她的脆弱,簡直到了極點,彷彿一碰,就會碎了似的。
  村裡,誰要遇見她,都得讓她路,然後,一個個望著她那瘦骨如柴、搖搖欲墜的背影,都要不禁地,搖頭嘆息。
  她的痊癒,使得醫生們,都跌破眼鏡,紛紛叫道‥「做了一輩子的醫生,還沒看過‥這樣脆弱、這樣年老,卻能與病魔抗爭得勝的病人……」
  但無論如何,人們還是覺得‥脆弱的她,還是隨都有可能會死掉、想是活不久了,所以‥醫生還是天天去探望她。
  後來,醫生淋了一陣雨,竟得了肺炎;醫生自己醫自己,結果沒醫好,死了。
  裘蒂絲還送了個花圈去呢!
  幾個月後——
  建築師在路上,遇到醫院的會計,叫道‥「你可知道‥那位老夫人,現在已經真的死了嗎?」
  會計聽了,一方面,悼念那位身世堪憐的老夫人,一方面,卻想‥
〔終於有錢,可以蓋兒童療養院了……〕 會計想了想,叫道‥
「是啊!這是一件極平常的事嘛!
 上回,我去看她的時候,我就知道‥她就快死了——她只有那麼一絲絲氣息。」
  建築師搖了搖頭,冷冷的笑道‥「不是!她是被公車,給撞死的。」
                       西元一九三九年一月十五日

(本文參見「長河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出版之《珍聞四十件》一書。)
 
  芳綺看了這個故事,有什麼感想呢?
  其實‥「心」的「影響力」,是很大的——生命雖然脆弱,但也有其韌性的!
  芳綺的媽媽,雖然病了,但也未必活不久啊!
(事實上,即使是五年乳癌第三期,在接受治療後,存活率也是蠻高的呀!)
  …………
  阿文想說的,還一大堆呢!還是先「暫告一段落」吧!
  先將這封信給寄了,免得讓芳綺等太久——剩下的,再說嘍!
 
                  阿文
                    (89)2000.05.26.五 20:10:00
 

・不求死、不拒死、不怕死、不著死——
 生命值得珍惜,
 但並不值得留戀。
              ——潘文良
 
・人生,不只是要來準備死的,
 更重要的是‥要來準備「了生脫死」。
 因為‥不準備死,終究也會死;
 然而‥若不準備「了生脫死」,則無法「了生脫死」。
 「了生脫死」,並非「不再生死」,
 而是‥了脫生死的迷惘與束縛——
 使自己能夠‥
 生亦自在、死亦自在;生死自在、自在生死。
                ——潘文良

 
============================================================
※舊文整修,首舖於「新聞台」。2024.04.19.五 00:00:01
◎潘文良《魚雁千里共今緣》張芳綺_003-1。2000.05.26.五 20:10:00
 https://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1779930
佈告於臉書。
※內存於:我的網站/01/B/B8/B83/3e05-02.htm
■標籤:#電話 #當兵 #插畫 #印象 #慎重 #問題 #想法 #穴道 #洗澡 #體會 #自在 #輕鬆 #思考 #觀想 #菩提

台長: 阿文
人氣(17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夏令營 |
此分類下一篇:◎張芳綺_003-2
此分類上一篇:◎張芳綺_002-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