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及黃昏,(104.7.13)筆者跟中華愛國同心會及周教授,到教育部及中教司聲援教育部及反詰反課綱微調者。事後,友人林教授來電稱:
你近來的教育部系列活動,我都觀察到了。你今天講的內容,非常的有意義,我一直在遠處聽,更一路遠遠的跟著你。我想請教你一下,你今天在教育部前稱學前教育、國小教育、國中教育、高中職教育、學士準學士教育及碩博士教育,教育部在此該掌握的教育宗旨,講得非常的好。我想請教你,你能將它講得詳細一點嗎?另外,你在中教司對面的臺大社會院水池畔寫東西,是不是在構思該一意義呢?
林教授,我怎麼沒有看到你呢?
……
林教授,你應該知道,我關心、從事與研究教育已多年,這些觀念與概念已經早就形成了。如果你真的那麼關注我,你應該記得:
一˙104.4.30<人啊、教育啊- -現象學詮釋學的五重還原相遇(吶喊哭泣的魂魄映著)生命的躊躇&104.4.24左派的三重還原的還原之鑰)>。
二˙104.5.2<人啊、教育啊- -人心、人性與彝禮仁(現象學詮釋學的五重還原相遇)>。
我已經闡釋了該一意義。
沒錯,你就再說清楚一點……
我稱此曰<教育部的責任與天職>:
中國文化、河洛文明開拓的底蘊,完全異於雅斯培的樞軸突破理論,余英時的《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及《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是非常有問題的,許倬雲的《說中國:一個不斷變化的復雜共同體》論點亦有點站不住腳,尤其是前者。因為:
雅斯培等的主張,乃表述歷史、文明從自然覺醒後,竟陷入了人文(禮、文化、宗教)的更大魔咒夢魘中,如歐洲本身的黑暗時期及印度如今仍壟罩在宗教的氛圍中。然而,中國文化、河洛文明怎麼的異於雅斯培如是觀點呢?我們就從下列的問題思索起:
一˙儒學,到底在講什麼呢?
二˙儒學,講的是自己的存在與自我的存有。
三˙儒學,講的是國家的存在與存有。
四˙由是而為:歷史、傳統、文明、文化的存在與存有。
五˙唯,自己,到底是怎麼樣的存在呢?
六˙自我,又到底是怎麼樣的存有呢?
七˙國家,到底是怎麼樣的存在呢?
八˙歷史、傳統、文明、文化,到底是怎麼樣的存在與存有呢?
九˙然而,吾道一以貫之。
因此,我與國家、歷史、傳統、文明、文化由是串聯起來了。但是,這又是怎麼樣的串聯呢?這是說:
人,應該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才好呢?
所以:
里仁為美,是謂禮儀之邦。
人,不是活在伊甸園或上帝之城中者,也不是活在明無煩苦的彼岸涅槃裡的人,還非活在出竅入竅的仙境者,人尚更非活在沒有自我(含制式及普遍等)的大爆炸裡,人更非活在壓迫與反壓迫、支配與反支配等的辯證鬥爭意識型態中。這是非常反主體教育的教育,尤其是去中國化的台獨主體性置入性行銷,乃愚民新奴隸制度的教育。因此,國內當前最嚴重的問題有二:
一˙教育。
二˙認同。
然而,教育的基礎是認同,認同的前提是自我知識的正當性、合法性及合法化,乃知識的自我認識與運用的社會基本要求與基礎,這就來到了哲學知識論的真理觀及回到教育的教育規準上咯。其意義共同匯歸如下:意見、觀念、常識、知識、學識及學術的層級交流與溝通,乃為生活、人際與做事的基礎。這是說:當我們思考、表述、行為與溝通時,我們就在各自的層級中,表述自己的想法、觀念及意欲。基本上,我們亦可由此,大略的推斷對造的層級,約略的位於哪一個層級了。就此,在同級、同領域的意義下,大家可以表達與溝通無礙的暢通良好了,這就是哈伯瑪斯所欲達到的理想溝通情境。其卻於此繞的顧左右而言他,未把握溝通的關鍵重點。蓋:
意見:多為學前教育階段或情緒化(含亞斯伯格症等)者的心智狀況,衍為他們溝通的基礎而單純簡單明白直接。因此,他們很容易辦家家酒,卻也很容易拆夥,大家亦不以為意。
觀念:這是國中小教育階段的人,此為他們的溝通基礎而多有辭不達意或暴衝的情況發生。但是,大家亦不以為意。因為,大家知道他們的認識,正在起步且以經驗為主而為觀念中人,乃為休姆的觀念意義矣。
常識:這是高中職教育階段的人,特為我們溝通的基礎。乃:社會在此意義下,大家多能說、寫、作、思考或批判同樣的東西而大略不錯或稍微修正即可,由是能交流溝通無礙而暢達無隙矣,社會乃安穩安定焉。
知識:這是準學士及學士教育階段的人,特為高級溝通的前提。乃:探討或追究前面溝通東西的高深、複雜及隱晦等之學問、事件、真相或原委本質,在此能有方法論、探討或追究的三重可能性基礎且大略不差。蓋,它的真諦是:我們由是追溯東西的事實、真相、原委、過程、動力及目的,讓東西的真理在此探討或追溯中浮現,是謂真理越辯越明。還原學問、事件、真相或原委的本質,讓人一目了然。一看、一聽便懂,既無需證明,更無須辯駁,頂多簡單說明即可。在此,讓人清楚的理解東西、學問、事件、真相或原委,到底是什麼?尤其是:東西的材料源分析與探究,以免置入性的行銷或毒蘋果現象。就此,主張者、辯論者或質疑者等,他們的基本心態、情感、意欲與人格等。亦由是,點點滴滴的盡釋無遺而大家心照不宣了。
學識:這是碩士教育階段的人,特為高級溝通的基礎。乃:當事人有能力探討或追究知識之源,其能把握知識、心態、情感、意欲與人格等且大略不差。這時候,主張者、辯論者或質疑者等的知識主人(拿麥克風者或架設舞臺的人),就開始害怕了,乃貞的照妖鏡地真理越辯越明。因此,挑情者、攪亂者、二心者、人格缺陷者及價值混亂者等遠,哈伯瑪斯乃於此主張理想溝通情境。但是,這樣的主張,本身已經離開理性了,乃走向了佛洛伊德的潛意識(病態心理學)或性(利比多)、尼采傅柯的權利意識。因此,胡塞爾首揭歐洲的科學危機,哈伯瑪斯繼說合法化危機,李歐塔續說教育的危機,格林清楚的說教師即陌生人。乃:每一個人,對自己的知識(學識)都很陌生,(不知道自己的知識是怎麼來的)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說、教什麼?所以,溝通,大打出手,事情乃越來越糟。這就是臺灣當前所有問題之源,更是全世界的問題之源。乃謂哲學危機,即知識論倒塌或無用論。因為,當我們探究或追溯知識或學識之源時,竟是不堪探究或追溯,實乃情緒或權利取代了知識或學識。尤其是:人性本善的義涵,完全崩解、倒塌,不得不讓人懷疑知識或學識的真實性,乃像人的人在說話……這在政治、社會、經濟及司法界,非常的嚴重。最前線與最後防線,全都崩塌而徹底虛無主義!
學術:這是博士及教授教育階段的人,特為高級溝通的實境。乃:常識、知識及學識的全盤呈現與徹底溝通,尤其是材料、問題意識、意欲、方法、理論、後設、原理、動力、過程、關鍵、歧出、反復及自由或目的的完全呈現,無隱、無礙的的徹底溝通。讓所有的意義,在此完全展示、展現與呈現。叫所有層級的人,都能參與討論、詰難與折服,由是乃謂認同的真諦。蓋,下一層的人員,在此經上一層的說明或證明下,亦能了解跳級人說的話或做的事。故,由是層層下級的能了解跳級人說的話或做的事,此之謂《書經˙洪範》的大同也。當然,所有層級的人,都可以加入討論或追溯。這就是良心的意義,這更是學術開放而歡迎大家一起來訓練的意義。就此,人人乃可就同一議題,就學術基礎做專題討論或追溯矣。全此,這就是哈伯瑪斯所要而未及的理想溝通情境。同理,哲學危機由是可解,政策、知識、美學及人類的命運(做事),便能常態的永續經營了,是謂《禮經˙禮運》的大同了。當前的希臘解困問題,即其最佳例證。
故:
教育部的歷史使命即此,教育部訓練國人為各層級的國民。各下層的國民,乃為其上層的責任而謂監護人及家法、家教。我等教育,絕非訓練公民,更非現時社會上,甚囂塵上的審議式民主之公民或公民不服從的認做不認罪公民。
就此,教育部的天職即:
培育國人為國民,乃上述的層級國民而絕非公民!
謝絕:
18分上大學
7.69分上大學
上了大學後:
上課一問三不知
啃雞腿
睡覺
滑手機
吃飽飯等死
乃為:
無知思想薄弱矛盾恐中無自信的賣雞排博士!
乃該下19層地獄,尤其是:
交大許維德教授
政大藍士博博士生
真是學術掃地,乃該下20層地獄了。尤尤其是:
中研院社會所,竟然讓許維德發表無論文且刻意無原始資料的論文!
教育部對此:
應該嚴格把關,學術的權威,絕不可如此鄉愿的殆喪教育(學術),尤其是學術自毀的殆喪教育(學術),(教授治校的惡果)此乃謂下19層地獄矣!
哦!
楊教授,您的論點非常的道地精闢,實在叫人佩服,我無話可說。問題是,您這樣的觀點,應該推廣出去才對。
林教授,您說得沒錯,我也知道您的意義。問題是:我的說法,當前有三大阻礙:
一˙現代性的文化帝國主義當道。
二˙現代性的詭計得逞而國人多是乞丐的異鄉人及流浪者,教師更是奴隸的陌生人。(世代愚民新奴隸制度及飛蛾撲火)
三˙去中國化教育的小孬孬被老孬孬傀儡的群魔亂舞耍。
我便:
盡可能的提點他們與社會
更極力無情者不得盡其辭的修辭立其誠寫出與說出我的論點
其他就交給老天爺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