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7-27 01:47:13| 人氣2,21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9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擺脫連續輸出模式

《未來、工作、你?》是一本針對「產創人」的著作,旨在幫助他們處理未來工作時將面臨的問題。一如書名副標題所說的:知識經濟時代展開,如何拋開「效率」迷思,不被「創新」淘汰?「產創」是「有生產力的創意」的簡稱,而「產創人」泛指任何工作內容為非標準化且不具重複性的人。

這本書分四大部分計十五章,除第15章外,每章的最後有若干則名為「大思維,小整理」的重點摘要,以下概述各部分重點,並各舉一則每章讓我印象深刻的摘要:

首先是「歷史上的工作文化(系統)」,作者追本溯源,檢視創意和生產力的概念在歷史中的演化過程。

「即使勞動市場內涵已轉變為難以測量的知識型技能,然而績效評估系統仍持續被使用。」(第1章〈第一等人〉,頁63

「從歷史上來看,創意從神祇賜與的祝福,過渡成個人認同的核心、某種個人擁有的技能,最後成為經濟產出的單位。」(第2章〈創意熱潮〉,頁85

「經濟復甦後,許多聘僱者善用大加速(要求員工增加生產速率)和大擴張(增加更多職務內容)的概念,更進一步助長了加班文化。」(第3章〈大擴張和大加速〉,頁112

其次是「媒體塑造的工作觀(故事)」,社會如何運用各種傳播媒介,傳播和形塑對特定成功的想法。

「美國夢陰影:是個未說出口的信念,認為你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你不夠努力。」(第4章〈空洞的夢想〉,頁140

「白手起家的迷失至今仍非常風行,特別是在新創界。如今的新創界運用科技,滿足由貧轉富的敘事,而白手起家致富始終都是美國夢的核心。」(第5章〈白手起家的迷失〉,頁163

「人們將自我價值和工作互相綁定,然而面對當今充滿挑戰的經濟環境,市場中各產業都深受科技影響,維持強烈的自我認同成為充滿挑戰的一件事。」(第6章〈我工作,故我存在〉,頁184

再者是「自我認同和生理結構(自身)」,以神經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檢視當今工作文化如何奪走我們的原始本能。

「人類並不能有效率地一心多用。別相信這個謊言。」(第7章〈有生產力的大腦〉,頁206

「想要理解創意,左右腦二分法是過時的模型。創意產出的過程會同時運用到左右兩腦的功能。」(第8章〈有創意的大腦〉,頁229

「研究顯示,過度執著追求快樂,反而會讓你不快樂。」(第9章〈工作也要幸福〉,頁248

「工作已成為一種極限忍耐的競賽,而加班則是卓越和成就的象徵。」(第10章〈工作戰士的崛起〉,頁264

最後是「未來的工作趨勢與危機」,探討世界各地因過勞導致的經濟損失,零工經濟在未來的可能和危險,以及工作的可能替代方案。

「你可以休息。你可以喘一口氣。對衡量生產力的痴迷,創造出強大的內在動力,致使我們不工作時格外感到內疚。」(第11章〈工作倦怠症候群〉,頁285

「三種力量的影響(系統、故事、自身)非常巨大,但常是隱而未顯的。要改變行為,首先得辨識出這些隱藏力量的存在。」(第12章〈揭開錯誤信念的真面目〉,頁311

「大型跨國科技巨頭創造出全球數位化設施,正以史無前例的程度影響人們的意識型態。」(第13章〈AI人工智慧、共享經濟與零工經濟〉,頁334

「我們可以預見破壞性科技將持續發展,在未來幾年裡,自動化科技的出現將使許多人失去工作,因此我們必須開始思考後工作社會可能面臨的問題。」(第14章〈不工作的世界〉,頁354

閱讀這樣的書猶如閱讀一份研究報告,因為句句有來歷,作者不厭其煩的引述各種研究報告或專書,來支撐其推論過程或結論,對於想學習援引文獻撰寫報告者,這是一本值得參考的書。

作者說:「擺脫連續輸出模式,是我到目前為止的人生中,所做出最重要和最健康的改變。」(頁357)確實,人不是機器,不可能每天用同樣的方式產出同樣的產品,一味追求生產力,會讓人遠離自然節奏。看到這裡,對於我無法每天產出一篇文章,也就釋懷了!

 

【圖:拉哈芙‧哈佛斯RahafHarfoush著,蘇凱恩譯,《未來、工作、你?:知識經濟時代展開,如何拋開「效率」迷思,不被「創新」淘汰?》。台北:三采,2020430日初版】

台長: 無名
人氣(2,214) | 回應(1)| 推薦 (19)|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閱讀,是一種刺激 |
此分類下一篇:好看難讀話《史記》
此分類上一篇:詹宏志談閱讀

木子米米
這本書感覺很硬
2020-07-28 15:57:38
版主回應
有一點 需要細嚼慢嚥
2020-07-28 17:32:1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