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孩子的瞬間【編者序/凌明玉】
看完《像海豚一樣訓練你的孩子》(漢宇國際出版)這本書的內容後,發現作者以海豚和訓練師之間的互動來模擬親子關係,這微妙的比喻,實在是貼切。
本書鉅細靡遺地將親子問題羅列出幾塊主要的區域,從了解、溝通、目標、鼓勵等要點,一步步將日常生活中可能碰到的摩擦或誤解,透過簡單淺白的對話呈現在讀者面前,更提供了家長一張進入孩子內心世界的路線圖。
單純的孩子彷彿未經雕琢的璞玉,天真的海豚和人類同屬於哺乳動物,也是以母乳來哺育幼兒的恆溫動物。小海豚剛誕生時,必須和小嬰兒一樣吸食好幾個月的母乳才能進食魚肉,即使小海豚逐漸長大還是會和家族群居在一起。而海豚天生絕佳的音感,所發出的陣陣短促的高頻聲波,這「回音定位」法像不像牙牙學語的孩子呼喚著父母特有的撒嬌方式呢。
本書提到:「海豚是一種很敏感的動物,如果人對牠表現出輕視,牠也會對人做出不友好的動作。孩子也是這樣的,他們的心非常敏銳,所以要越過鴻溝,先要尊重他,跟孩子在同樣的高度溝通。」
這段話讓人聯想到世界知名的捷克作家卡夫卡,他曾在《給父親的信》中這麼寫著:「某一天夜晚,我一直哭著說想要喝水,那並不是因為我渴了,而是想讓誰生氣,想跟誰說話。知道再怎麼斥罵也沒有用,你(父親)就把我從被窩裡拖出來,抱到走廊上,讓我只穿一件襯衫站在那裡,把門關上不理我。……不過從這件事情,我想描述你對我的養育方法和對我造成的影響。隨後,我變乖了,但我的心靈也因此受了創傷……以後有好幾年的時間,我總是在害怕巨人般的父親……」
卡夫卡的父親肯定是沒有和孩子站在「同樣的高度溝通」。童年的卡夫卡不過是想要父母的關愛而已,但那時所累積的陰影,卻深刻的影響著他,也間接造就了他陰鬱的性格。因此卡夫卡漸漸變成了內向又自閉的孩子,這不是取決於他天賦的個性,而是環境造就了他的孤獨。
卡夫卡待人冷淡又愛幻想,他只能孤立無援的和心裡那個同樣「孤單的自己」對話。長大成人的他仍然倔強而內向,回憶著與父親的相處,卡夫卡說自己始終存在著強烈的自卑感,在父親強勢的形象之下成長,終其一生被父親巨大的身影所籠罩著。或許因此世人得到了一個文采洋溢的作家,但父母無心的過失,也因此摧毀了一個孩子本該擁有的快樂童年。
像卡夫卡這樣在成長過程中,深深被父親不經意的冷落所刺痛的那一刻;卡夫卡的父親不但錯過了「影響孩子的瞬間」,還如同嚴格的訓練師,嚴以律己,同時也強求著孩子飛躍到他所預設的高度。卡夫卡彷宛如是在大海中茫然無助、迷失方向的小海豚……。
相較於卡夫卡父親的冷酷無情,魯迅和孩子的互動儘是尊重和理解。書裡引用了魯迅與他兒子的相處細節,他說:「小孩總有小孩的道理。」魯迅與其子當時的溫馨互動,在他小孩心裡留下的是溫暖的記憶,直到現在他的兒子仍念念不忘溫柔的父親。
身為父母要經常為自己的言行舉止把關,這個影響孩子的瞬間,常常就是一句話或是一個景象。雖然作家張大春曾說: 「面對小孩像面對上帝,你要服侍他,家庭也是,今天不清理,明天螞蟻就來懲罰你。」這當然不是指父母要極端的溺愛孩子,任他予取予求,而是過與不及都要拿捏清楚。
有時候,當父母在管教孩時,因為過於氣憤或寵愛,使得我們無法看清自己與孩子相處時,「盲點」究竟在哪裡? 如本書所說「身為父母,又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多少呢」?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你要當一個發號司令的權威者,或是嘗試當孩子的「麻吉」?
本書列舉了各種情境下父母和孩子的對話,這些生活化的描寫,重現了一些容易被現代父母所忽略的細節。在這些相仿的情景中,你可以按圖索驥找尋自己平時是不是也常這麼「自以為是」的教養著孩子。
其實,親子相處並無捷徑可言,倘若你平時對孩子不聞不問不關心,更不可能隨便翻開一本書,就能學會幾招來擄獲孩子的心。正如書中的訓練師平時也要花許多心思和海豚相處、說悄悄話,才能與海豚心意相通。
在這資訊日新月異的時代,孩子們接受的訊息是遠遠超過於父母的,在他們慧黠的眼睛裡又是如何看待你呢?本書別出心裁地以教養孩子的各種狀況,與海洋中具有高度智慧的海豚互相較量,從中你會發現許多意想不到的有趣觀點。
海豚的回音定位法彷彿在汪洋大海中傳達愛的能量,讓牠的族群能準確無誤地得知牠的方位,而我們想要和古靈精怪的孩子心意相通,不妨學習海豚敲打「摩斯密碼」的耐心和恆心。唯有不斷的溝通與聆聽,慢慢疏通荒蕪的線路,連接起孩子內心世界的路線圖,認真傾聽他們隱藏在內心深處的話語,才能讓親子線路隨時保持暢通。
※《像海豚一樣訓練你的孩子》(漢宇國際出版),寫序時,完全不知書名會變成這樣?這本書的內容蠻逗趣的;但希望大家千萬不要像書名那樣,像海豚一樣訓練你的孩子。除非大人和小孩都熱愛游泳。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