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序】每天反省自己五分鐘 ◎凌明玉
「愛孩子,這是人之常情,可是,您會『愛』嗎?
或者您曾想過,孩子需要怎樣的『愛』?」
《每天激勵孩子五分鐘》(漢宇國際出版)的作者提到這幾句話,令人非常認同。生養培育孩子、參與他們的成長的過程,本來就是為人父母者的使命,但這過程就像一場馬拉松競賽。
看完這本書稿,首先想到的是為什麼要激勵孩子?因為孩子容易遭遇挫折、失敗,因而衍生自卑心理,這時身為父母就要負起鼓舞孩子的責任。
但是,愛和溺愛,激勵和反省之間,我們又該如何拿捏分寸?
有一次,朋友和我分享她的親子活動。職業婦女的她趁著假日處理完瑣碎家務,剩餘半天時間,她決定和孩子們外出走走。
沒想到討論地點時,她兩個兒子異口同聲說:「隨便啦!有出去就好。」聽到孩子敷衍的回答,他們臉上毫不在乎的神情,讓我的朋友覺得很委屈,好不容易想帶他們出外走走,得到的卻是這樣的結果。
本來她想破口大罵一頓,但念頭一轉,她想或許自己也是失職的母親,孩子竟然只有這微小的願望。當下她決定,先走出門再說吧。
當她和孩子坐上捷運時,她耐心的解釋出外遊玩的定義:「我們搭上捷運在任何一站下車,或是到書店翻開某一本書仔細閱讀,都可以像是短短的旅行一樣。拋開一切,暫時出來放鬆一下,媽媽和你們一樣,小小的滿足就夠了。」
那一天,他們逛逛書店、喝個下午茶,在社區花園跑跳一番,度過了愉快的下午。我這個朋友就是很典型的「經常反省自己」的父母,她在責罵或督促孩子之前,總會先心平氣和的自我檢討,再考慮如何鼓勵或修正孩子的言行舉止。
陪伴孩子一路成長,除了需要時間、金錢和勇氣,看完本書再對照朋友的例子,恍然發覺,現在還得加上一顆「擅於自省」的心呢。那麼,小孩就完全不用自省嗎?
本書作者不時在文章裡提醒讀者,經常反省自己,在潛移默化中自然會深深影響著下一代。因為父母若是缺乏自省能力,又如何讓你的孩子獲得勇氣和信心。
心理學家認為:「缺乏自信的孩子更容易產生嫉妒心。」
擔任教育工作近二十年的作者則提到,「關愛、讚揚是醫治自卑,進而克服嫉妒的良藥」。作者點出了親子相處時,格外要隨時提醒父母的名言佳句,如:「每個孩子都是上帝賜給我們的禮物。花在孩子身上最寶貴的東西是時間。您對孩子唯一不會說錯的話,就是對他積極的讚揚。」
本書作者有豐富的教育輔導經驗,在教學上有深入而傑出的見解,除了提出許多專業理論,並以淺白有趣的文字,情理兼具的引經據典,讓父母能靈活運用獎勵和鼓舞孩子的各種方式。
《每天激勵孩子五分鐘》將如何激勵孩子的方式區分為「性格」、「習慣」、「學習」、「品行」等四個面向,再細分四十個單元逐一敘述。例如讓父母和孩子分享一些真實發生的故事;提示我們注意日常生活中何時是最「適合」啟發和激勵孩子的時刻;更援引了心理學或教育學上的特殊理論讓您更了解親子關係的盲點所在。
本書特別有趣之處,是作者引用了眾多名人成功的背景,剖析名人個性上的特色或成功因素,讓父母輕鬆的從「說故事」入門,進而貼近小朋友脆弱敏感的心靈。
例如形容愛迪生的實驗室在一場大火中化爲灰燼,他的兒子查理斯認為爸爸的研究成果付諸流水十分可惜,但愛迪生看著廢墟卻這麼說:「災難自有它的價值。我們以前的錯誤全部燒掉了,感謝上帝,現在又可以重新開始了。」所以在火災剛過的三個星期後,愛迪生就推出了他的第一部留聲機。
從這個簡單的例子可讓我們理解到,鼓勵刺激孩子成長的方法,來自於「智慧」。而我們曾經走過的路、經歷過的事,無論是跌倒或失敗的經驗,因為真實並與你息息相關,如果能以自身經驗說故事給孩子聽,是再好不過的方式了。
【編者簡介】
凌明玉,曾任兒童創意作文班老師、出版社主編,曾於臺灣時報兒童版和親子版撰寫專欄。現為專業作家、出版社特約主編、耕莘寫作班講師。曾獲中央日報小說首獎及小小說獎、宗教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聯合文學巡迴文藝營小說首獎、世界華文成長小說獎、吳濁流文藝獎。省教育廳兒童文學少年小說、童話創作獎、民生報兒童文學獎。
著有小說、親子散文、繪本、少年傳記故事《哆啦A夢之父—藤子不二雄的故事》、《我是爸媽的照相機》等書,曾多次獲得「行政院新聞局推介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台北市立圖書館「好書大家讀」少年兒童類年度好書。
※當初為《每天激勵孩子五分鐘》(漢宇國際出版)這本書寫序時,將題目定為
「每天反省自己五分鐘」,後來發現自己一點也做不到,唉。寫的比做的容易。
※圖說:小女隨手畫的大龜帶小龜圖。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