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0-27 03:38:45| 人氣2,65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小劇場劇本創作的宿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年初開始,就知道臨界點劇象錄的楊婉怡要策辦一個小劇場破天荒的讀劇馬拉松,豪情壯志,勇氣可嘉!荒謬的是,文建會和紅樓劇場也來拷貝(還是盜取?)民間創意?!
撇開這些政治問題不談,婉怡邀我在臨界點版的「匠心讀劇祭2003──有聲劇本嘉年華」的首讀場(10月24日晚)的中場休息,與到場的觀眾至二樓的「人民快樂Bar」閒磕牙,我就出版社、書店、讀者之間的關係,輕描淡寫地點出了這裡頭的一些不利於劇本創作出版、發行、消費與閱讀的理由,請參閱拙文〈徜徉在劇場與閱讀之間〉,可在本新聞台所發表過的舊文中找到,此處不贅。
現場有些人很納悶:從這次的讀劇祭參展人數與劇本選讀篇數看來,小劇場的劇本創作能量不可謂不豐,可是我們卻看不到出版界或相關的機制有所關照。沒有專業的出版社也就算了,政府與民間所辦的各式文學獎,劇本創作也極少被列為徵獎項目當中,甚至連二魚(王友輝、郭強生編)和九歌(胡耀恆、紀蔚然、鴻鴻編)兩家出版社最近所出版的戲劇選本,有經驗的出版企劃人都可以看得出來,那只不過是在書系規劃裡聊備一格,稱不上什麼系統的。
「讀劇本」這件事,在台灣人的文化養成教育中,其實一直被忽略,和我同世代的朋友(新世代的年輕人,我已經不太清楚他們的教科書長什麼樣子,無法討論)也許可以回想一下,從小到大,課外讀物不算,英文課本中的會話練習也不算,在我們的教科書當中,有沒有讀過劇本?模糊的印象中,似乎只有「糟糠之妻」那一篇了,其他有許多都是寫給活人和死人的書信和訃文。我所認識的非科班出身的劇場界朋友,幾乎都是到了讀大學以後才開始有機會接觸劇本,不過通常也是自己有心自修,而非課程設計使然。戲劇系不算的話,中文系和外文系應該是兩個最容易碰到劇本的科系了,但如果我們仔細地分析這兩個科系的課程結構,劇本的閱讀在其中仍只占極小的比例,詩和小說才是大宗。
從作品發言者(speaker)而言,詩屬抒情,小說敘事,這兩種文類的發言者(注意,並非人稱敘事觀點personal point of view)比較單一;而從文字閱讀的角度來看,有很多人就無法習慣劇本的書寫形式,他們沒有辦法在諸多角色之間分辨清楚,就算再有清楚的舞台指示,化成了文字書寫與閱讀的形式之後,都將成為一種閱讀障礙。
舉個例子,假設某劇本的第一頁到第二頁就已經將該劇的舞台佈景描述了一番,緊接著便是長達二十頁的角色對話,若非有心的劇本讀者,有誰還會清楚地記得佈景的模樣。而倘若是這個劇本的演出形式,一開場觀眾就可以看到整個佈景設計與擺設(相當於第一頁到第二頁的舞台佈景描述),看了二十分鐘的演出(相當於那二十頁的角色對話),就視覺而言,那些佈景設計與擺設一直在舞台上啊!文字的線性書寫(歷時性)與劇場演出的視覺畫面(共時性),有其表現形式上與美學上的巨大差異,在各種社會文化背景的因素使然下,同一個戲,許多人只選擇看戲,而非選擇閱讀劇本,就算在演出現場的前台販售該戲的劇本,其銷售數字都不見樂觀。
閒瞌牙的時候,婉怡最想了解的是,劇本創作完成的出版管道,究竟有什麼樣的可能性?在台灣,出版業算是一項不大不小的產業,產業界的邏輯主要以數字與量化的為基礎,在商言商,銷售未達一定銷量、無法回收製作成本的賠本生意,絕對是沒人想做的;小劇場界的創作能量雖然看似亮眼,但是它能夠代表(注意,還只是「代表」,而非「等於」喔)多大的劇本銷售市場,臨界點的創團元老詹慧玲那天告訴我,去年他們以國家文藝基金會補助所出版的劇本集《狂睡五百年》,到目前為止,小劇場界幾乎已經是人手一本,但是銷量就停住了;以我對出版界及台灣人閱讀習慣的觀察,就算是有媒體青睞與集客力的金士傑、賴聲川、紀蔚然、李國修、王友輝等人的劇本集,賣到某一定的量之後就很難再往上推,甚至迅速地消失在書海當中,五年後再要找他們的劇本集,若非有心人,根本無從找起。
那麼劇本出版究竟有沒有未來?既然出版界的產業量化思維與劇本出版的銷量格格不入,有沒有可能另尋管道?資金與市場是劇本出版的兩大挑戰,就目前的情勢看來,補助出版可能是最可行的方式,不過這種方式完全靠「官」吃飯,有一頓沒一頓的,也絕非長久之計;有心人士集資成立戲劇類書(只出劇本的話,廣度不夠)專門出版社,甚至成立一家戲劇類書專賣店,可能也是可以操作的方向之一,絕對會慘淡經營,但女書店、台灣的店不也都活得好好地,而且儼然成為女性主義研究與台灣研究的兩大專書集散地,專業做久了,品牌形象也就確定了,同時也將產生集客與資源攀附效應,不過到目前為止,就是沒有人敢下這個賭注。
雖然台灣的出版社多屬民間的中小企業,但我仍期待台灣能有一家類似北京的「中國戲劇出版社」的專業出版社,大陸的五、六百家出版社,都是官方出錢,比較沒有市場的壓力,再冷門、小眾的主題,都有被書寫與出版的機會。也許文建會應該在這件事情上面都用點心,只是找了一堆大牌,搞搞國際,活動辦一辦,只是充充媒體的版面與虛飾的政績,對於國人的讀劇本與劇本創作完全沒有任何的文化累積;雖然明年的總統大選結果仍屬未定之天,內閣改組與文建會主委的去留也有變數,從文建會的數千萬大樓租金,到葉錦添的服裝設計秀,到《八月雪》,到最近的鋼琴大賽,到國家文藝獎的得獎名單(想想美術類得主是誰的父親),夠了!國民辛苦的納稅錢不是這樣砸的!文化界與劇場界也絕不是只有媒體所報導出來的那些大頭、山頭、寡頭們,才形成所謂的文化界與劇場界。那些活動裡頭的任何一筆零頭,對於小劇場界而言,可能都是很大的助益。

台長: 于善祿
人氣(2,65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