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8-31 00:42:24| 人氣60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讀邱娟娟《與東門城的對話‧內灣線的故事》《跳舞的砂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近日興起了閱讀台灣原創劇本的念頭,閱讀之餘,心有所感,行有餘力,便寫幾行字記錄感思一二;在戲劇系任教期間,總能聽到學生叨念為何台灣原創舞台劇本難尋,我要透過閱讀行動,向他們證明,原創劇本很多,可能只是沒入他們的眼和心。學生或許是為了尋找合適的畢業製作劇本,這牽涉到時代與美學的差異,以至於認為「劇本難尋」。然而,閱讀可以是為其他目的,或,無目的(我通常如此,但這次不是)。

 

進入劇場界這麼久,由於種種主、客觀因素,造成我對於新竹縣市的現代劇場活動與生態,一直相當陌生。

 

許多資料(如林偉瑜的《當代台灣社區劇場》)都提及1990年代初期由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校友邱娟娟主持的「玉米田實驗劇場」,這些資料幾乎都將其劃入「地方」的「社區劇場(團)」,這可以說是那個年代「天龍國」不證自明的二元空間相對主義邏輯,台北就是中央、現代、城市、藝術,台北以外則是地方、傳統、社區(鄉鎮)、草根;如今已是多元主體並立的時代,當年的玉米田實驗劇場雖已不在,但就我所知,新竹縣市的現代戲劇團體至少包括了玉米雞劇團、左撇子工場、好玩的劇團、不然B計畫、牛欄河劇場、自然而然劇團等,可惜我真正現場看過演出的並不多,尤其是到新竹看的演出更是少之又少。

 

一放暑假,就到北藝大總圖借了一堆劇本,其中便有1995年由文建會編印出版的「現代戲劇集‧演出劇本系列」若干,該系列全套共有十七冊、收錄二十三個劇本,包括了邱娟娟的《內灣線的故事》(1994)、《與東門城的對話》(1993)與《跳舞的砂子》(1995)。從劇本的名稱——「內灣線」「東門城」「砂子」,應該就可以聯想到其內容都與新竹地理、歷史、產業(林業、煤礦、玻璃等)、族/社群移民(原住民、客家人、閩南人、科技人等)、發展等有關,撥開新竹當代城市文化面貌的表層,鑽探新竹在地文史的內裡。

 

其實讀起來最有感的,絕對是收錄在戲劇集第一冊的長文〈車庫‧街頭‧玉米田〉(共四十六頁),文章標題看起來是三個空間,但事實上描述的是她離開台北影劇藝文工作圈,回到新竹家鄉,如何從無到有,籌創玉米田實驗劇場、寄人籬下、遭受文化機關承辦人的刁難與冷嘲熱諷、獲得平反、自家車庫舞台、東門城街頭演出、人才培育與流失等,一步一腳印,一字一血淚。這是一篇難得的劇場工作者辛酸心路歷程實錄,也可以看到文化藝術如何跟科學技術(1979年起,新竹籌設竹科園區)博弈,經過整個1980年代的城市經濟與科技發展,以及新住民科技人的移入,「文化藝術」幾乎難以著地,所以1990年邱娟娟決定離開台北、返回新竹,試圖播下戲劇的種子,讓沙漠開花,實是一項不可能任務之挑戰。

 

如今回頭閱讀這些1990年代的劇本,內容不免有質樸而扎實之感,看得出費了一番的田野調查工夫,三個劇本還分別運用了歌隊、環境劇場、罩頭面具等形式。從所附的首演資料中,也可以讀到今昔對照的若干趣味,譬如厲復平和徐堰鈴均曾參與《與東門城的對話》,前者除了擔任演員之外,也是導演群之一,而後者除了擔任丑角之外,也負責道具製作。另外,從所附的若干指導委員與評議委員名單來看——蘇桂枝、黃美序、貢敏、牛川海、鍾明德、李賢輝、傅大為等,也象徵了某種階段性的世代結構與可能的美學傾向。還有,則是看到羅列的出席媒體記者中,包括了《民生報》台北記者及《自立早報》地方記者,讓人緬懷當年《民生報》在影劇體育生活藝文報導方面的影響,以及標榜「無黨無派,獨立經營」的自立報系、副刊與文化出版部,數十年來,對於台灣主體性的形塑,也發揮了極大的影響。回顧過往,撫今追昔,趣味與感慨並置,油然而生。

台長: 于善祿
人氣(60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完讀劄記 |
此分類下一篇:讀金枝演社的「浮浪貢開花」系列
此分類上一篇:2022年讀畢書單與閱讀報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