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只要是表演藝術藝文的愛好者,應該都很明顯地感受到今年的演出量與觀賞量大增,連帶地應該就是交通移動成本、看演出成本、時間成本的增加;對我而言,這些「增加」的確都有,事實上也已習慣多年了,所幸的是,今年的閱讀量並未受到太大影響,仍然有達到近幾年(從2015年開始記錄「年度閱畢書單」以來)的平均值,約65本(書籍、學位論文),尚可欣慰。
很多人好奇,已經那麼忙了,怎麼還有時間閱讀?我想,飯是吃的,書是讀的,時間是找的。歐陽修(1007-1072)《歸田錄》卷二提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這已經說得夠明白了,就是善用零碎時間,別無他法;我平日也會利用廁上(多年前,我曾利用約莫半年的廁上時間,讀完Edward Said的自傳《鄉關何處》;現在則多是利用廁上時間閱讀雜誌或各式文藝訊息宣傳品)與枕上的時間,不過用得最多的,應該還是在大眾交通工具上(我沒有馬,但意思差不多)。
我因為經常處於移動狀態,不是在捷運上,就是在高鐵上,這兩、三年,受公共電視台節目《無事坐巴士》的影響,也會在陰雨天的雙北地區,或者雙北以外的縣市,善用公車。無論是在捷運、高鐵,或是公車上,我要不就是捧著一本書,要不就是拿著iPad,打開電子書來看;看電子書,算是今年開始的習慣,主要是因為家裡的書房空間,實在是已經被幾萬冊的書本塞爆了,這還不算學校的兩間研究室藏書呢。總數粗估大概總有超過二十萬本書吧,看他個三生三世大概也看不完。當然,購書量與閱畢量都在持續增加中,只是前者遠遠超前於後者,這絕對是一種「病症」。
所以我只要能夠抓到空檔,就是大量雜讀,閱讀內容品類相當廣泛,但最鍾愛的還是歷史類書,尤其是全球史、大歷史、文明史、文化交流史、物質文化史、科技史、意識心靈系譜史、史學史、歷史理論等(感覺上是個窩藏在戲劇系的歷史教師),不分古今中外,亞非拉歐美紐澳通吃,不論是逛實體書店,或是逛網路書店,我總是窩在歷史類書櫃前,也不論是繁簡台粵英版,葷素通通不拘。兩位移居台灣的香港朋友,常說我腦袋內建許多的歷史年代,在講求多元智能的時代中,「年代、事件、因果、人類文明彼此間的交互關係」,這的確是我從小就培養起來的習慣,暫且稱其為「歷史智能」(historical intelligence)。
附帶一提,今年讀得最有感覺的歷史類書,分別是《歐洲之門:烏克蘭2000年史》和《她的世界史:跨越邊界的女性,伊莉莎白‧馬許與她的十八世紀人生》,前者的讀書心得,日前已經分享於部落格中(https://mypaper.pchome.com.tw/yushanlu/post/1381173199),此不贅述。倒是後者,作者Linda Colley是一位長期關注女性身分的歷史學家,以Elizabeth Marsh的生平遭遇,細讀相關文獻(其實不多,而有更多是透過不同文獻系統之間的參照閱讀、抽絲剝繭,再加上歷史學家敏銳而專業的合理推測與人文直覺),重建了女主人公的一生;這都還是其次,更令人驚豔的是,藉由女主人公的一生,展開了十八世紀的世界史動態版圖,在那裏有英國皇家海軍、造船技術、英屬東印度公司、英國文書制度、英法爭霸、美東拓殖、黑奴貿易、國際商貿、歐亞航運、伊斯蘭文明、西非海盜、遊記出版等的互動與糾纏,這樣的歷史書寫,是非常合乎我的閱讀胃口的,越龐雜的文史哲知識含量、越凌亂的地緣政治關係、越交錯的王朝與王室更迭興衰、越糾葛的人事網絡,我越有興趣閱讀,再加上細描、推理、抽絲剝繭的史學書寫技巧,不斷強化我的立體、動態、多元、複數的歷史視野。我非常贊同蔣竹山近年對於全球史的推廣,歷史絕非只是「背、考、忘」(但不知為何,在大學教了二十多年的書,還是發現有非常高比例的學生,鄙斥及厭惡歷史,台灣的歷史教育顯然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而是設身處地地理解、有根據的推理與想像,是經驗、教訓、智慧,也能活用,並豐富我們的有限人生。
B
今年上半年,藉由一門開在博士班的課程「台灣及中國劇場專題研討」,與修課的博士生共同閱讀了十幾本碩、博士學位論文,主要的關注聚焦在小劇場、身體論、左翼劇場;大部分的論文在過去的不同時間點,多半都已經讀過,而且說實話,年代都有點久遠,倒是還有少數幾本是新讀,也發現這些新近的學位論文,在理論、分析與闡述上,更有長足的進展,這應該也呼應著,近三十年來,社會科學與批評理論在人文學界的愈趨擅場,甚至隱約形成了理論詮釋派與史料考證派的詭異對峙。
上半年的學位論文閱讀歷程其實是愉快且過癮的,每周可以與博士生分享及討論閱讀的心得和批判,藉此釐清或辯證當代劇場的諸多現象與問題,彼此都獲得許多。
而後,其中的兩位博士生,在下半年的另外兩門課「獨立研究」與「戲劇論述寫作」,繼續和我進行另外的讀書計畫,特別是《比較文學方法論》(劉介民,時報)、《批判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十二講》(賴俊雄,聯經),以及《身體的歷史》(三大冊,華東師範大學);同樣地,我們在理論、批判、歷史、辯證當中,思索與推論,每次上課的知識密度與智性愉悅都非常地高,也是我們彼此之間最期待的課程。
延續著這樣的閱讀與學習熱情和知識密度,我們已經擬定好明年上半年的閱讀計畫:馬克思《資本論》,回到當代社會科學與政治經濟批判的原點之一,這也是我近年的閱讀取向之一,凡事盡量返回原點、經典,前人所奠定與留下的智慧結晶,多吃多補多用,總是不會錯到哪裡去的。
另外,明年上半年有三位博士生,找了我擔任他們資格考的協同出題老師,檢視了三份書單之後,倒是有幾本,我也預計和他們一起共讀,包括《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宗教社會學》、《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我的藝術生活》、《演員自我修養》、《主體的叩問》等。
看來,我明年上半年的閱讀行程,已經排滿七、八成了,這還沒算上我自己在校外已經參與了近二十年的讀書會閱讀書單(這份書單以閱讀文學小說為主),以及因為備課(這份書單當然以戲劇為主,雖多半都已讀過,但我仍會配置幾本未曾讀過的書單)或是擔任出版中心主任工作上的閱讀書稿(這份書單則觸及校內各學院領域)之需求呢。通常,我還會在這些有目的性的閱讀之外,為自己安排一道完全沒有目的性、時效性的閱讀軸線,通常就是回歸到歷史類書的閱讀,我一直覺得閱讀該類書籍,是最能夠讓我身心安適的主要方式之一。
C
2022年1月閱畢書單
【1】 Andre and Danielle Cabanis合著,秦川譯,《雨果的歐洲觀》,北京:北京大學,2012。
【2】 林景淵編著,《望鄉三千里:台灣少年工奮鬥史》,新北市:遠景,2017。
【3】 徐開塵,《羅曼菲:紅塵舞者》,臺北市:聯合文學,2017。
【4】 程筱媛,《二十世紀前期上海之京劇女伶演出史研究》,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8。
【5】 Francois Guizot著,秦川譯,《基佐的歐洲觀》,北京:北京大學,2012。
【6】 郭永康,《原則》,香港,香港話劇團有限公司,2018。
【7】 劉維瑛等,《臺漫時代:臺史博漫畫特展專刊》,臺南市:臺灣史博館,2020。
【8】 于善祿,《波瓦軍械庫:預演革命的受壓迫者美學》,臺北縣永和市:黑眼睛文化,2007。
【9】 黃崇凱,《新寶島》,臺北市:春山,2021。
【10】 楊孟瑜,《少年懷民》,台北市:天下遠見,2003。
【11】 蘇麗媚口述,盧智芳採訪整理,《創意,然後呢?:蘇麗媚對於創意、創值、創業的28道思考》,臺北市:天下雜誌,2016。
2022年2月讀畢書單
【12】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嚕啦啦社會服務協會,《那些年,當我嚕在一起》,臺北市:瑞蘭國際,2019。
【13】 陳世雄,《三角對話:斯坦尼、布萊希特與中國戲劇》,廈門:廈門大學,2003。
【14】 Xavier de Maistre著,嚴慧瑩譯,《在自己房間裡的旅行》,臺北市:網路與書,2005。
【15】 林承緯、黃秀梅、盧坤輝,《紙上乾坤:張秋山的糊紙藝術》,臺北市:北市文化局,2022。
【16】 林承緯、呂江銘,《天地一紙:李清榮的糊紙藝術》,臺北市:北市文化局,2022。
【17】 鍾明德,《台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台北市:揚智文化,1999。
【18】 王定國,《誰在暗中眨眼睛》,新北市中和區:INK印刻文學,2014。
【19】 王定國,《美麗蒼茫》,臺北市:聯合文學,2001。
【20】 林會承、徐明福、傅朝卿,《台灣建築史綱》,台北市:遠流、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22。
2022年3月讀畢書單
【21】 陳克倫,《解嚴政治與冷戰美學:重探臺灣小劇場運動(1986-1996)的話語與實踐》,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2018。
【22】 張國立,《金陵福:史上第二偉大的魔術師》,新北市中和區:INK印刻文學,2018。
【23】 王世信,《歌仔戲〈燕歌行〉與敘事設計》,台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22。
【24】 張蘊之,《臺北「小劇場文化」發展脈絡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戲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
【25】 張寶慧總編,《表演藝術經紀人手冊》,臺北市: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表演藝術聯盟),2021。
2022年4月讀畢書單
【26】 葉昇峻,《寶島叫賣哥葉昇峻》,臺北市:日日學文化,2020。
【27】 葉根泉,《身體技術作為工夫實踐:六○至九○年代臺灣現代劇場的修「身」》,新北市:華藝學術、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共同出版),2016。
【28】 鴻鴻,《阿瓜日記——八○年代文青記事》,臺北市:釀出版,2012。
【29】 葉素伶,《台灣小劇場運動中的葛羅托斯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30】 原田舞葉著,劉子倩譯,《畫布下的樂園》,臺北市:時報文化,2013。
2022年5月讀畢書單
【31】 黃雅慧,《「戒嚴」身體論:王墨林與 80 年代小劇場運動》,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32】 佐野洋子文‧圖,張伯翔譯,《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台北:上誼,1997。
【33】 吳奕蓉,《女性發聲,姊妹作戲:臺灣小劇場「女節」初探(1996-2012)》,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戲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5。
【34】 林乃文,《臺灣後解嚴前衛劇場美學:田啓元及其同代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戲劇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2019。
2022年6月讀畢書單
【35】 李哲宇,《做為社會行動的劇場:台灣「民眾—劇場」的實踐軌跡(1980年代–2010年代)》,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9。
【36】 許漢培,《論音樂劇〈人人都在談論傑米〉中男主角之角色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表演藝術研究所表演及創作組劇場領域書面報告(碩士論文),2022。
【37】 陳俊樺,《左的文化抵抗:差事劇團十年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戲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
【38】 林巧棠,《假如我是一隻海燕:從日治到解嚴,臺灣現代舞的故事》,新北市:衛城,2020。
【39】 Andreas Fahrmeir著,饒前程譯,《德國大歷史》,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21。
2022年7月讀畢書單
【40】 Serhii Plokhy著,曾毅譯,《歐洲之門:烏克蘭2000年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41】 唐緯庭,《民族想像與其縫隙——以國劇運動、新國劇運動、新歌劇實驗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戲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22。
2022年8閱讀畢書單
【42】 村上春樹著,賴明珠譯,《地下鐵事件》,臺北市:時報文化,2018。
【43】 津端修一、津端英子口述,水野惠美子採訪撰文,李毓昭譯,《從兩個仁到一個人》,臺北市:太雅,2018。
【44】 柯嬌燕(Pamela Kyle Crossley)著,劉文明譯,《書寫大歷史:閱讀全球的第一堂課》,新北市:廣場,2012。
【45】 村上春樹著,賴明珠譯,《約束的場所:地下鐵事件II》,臺北市:時報文化,2018。
【46】 Linda Colley著,馮奕達譯,《她的世界史:跨越邊界的女性,伊莉莎白‧馬許與她的十八世紀人生》,新北市:衛城,2022。
【47】 周梅春,《大海借路》,台北市:玉山社,2022。
【48】 蘇碩斌、林月先、高傳棋、凌宗魁、鍾淑敏、徐明瀚,《臺北城中故事:重慶南路街區歷史散步》,新北市:左岸文化,2019。
2022年9月讀畢書單
【49】 王振愷,《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新北市:遠足文化,2021。
【50】 林佩穎、李怡志,《港都人生:旗津島民》,新北市:木馬文化,2016。
【51】 盧文雅,《猶唱新歌:孟德爾頌神劇研究》,臺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遠流,2022。
【52】 徐宗懋圖文館主編,林昀萱、繆育芬、呂怡萱、陳永忻撰文,《巴黎時尚百年典藏:流金歲月的女性時尚版畫精選》,臺北市:商周,2017。
【53】 黃郁珺,《十八世紀英國紳士的大旅遊》,臺北市:唐山,2008。
【54】 林煥盛,《傳統技術的再認識——艋舺龍山寺十王圖修復記》,臺北市:林煥盛修復師事務所,2021。
【55】 蘇上豪,《自己的血壓自己救:輕鬆了解最新版高血壓臨床指引》,臺北市:時報文化,2018。
2022年10月讀畢書單
【56】 杜國威,《城寨風情》,九龍:次文化有限公司,1998。
【57】 史宥玲,《中文原創音樂劇〈習慣樂戒所〉劇本創作暨詮釋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表演及創作組劇場專長書面報告,2023。
2022年11月讀畢書單
【58】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北藝學——創造的凝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22。
【59】 鄭雅麗總編,《第二十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特輯——台灣多元文化的折射與印記》,台北市: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2022。
【60】 莊斐丞,《《剝離動物園》沉浸式演出編劇與執行報告分析》,國立成功大學戲劇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2020。
【61】 徐超斌,《守護4141個心跳》,臺北市:寶瓶文化,2009。
2022年12月讀畢書單
【62】 Friedrich Wilheim Nietzsche著,陳芳郁譯,《道德系譜學》,臺北市:水牛,1995。
【63】 伊坂幸太郎著,王華懋譯,《瓢蟲》,台北:獨步文化,2012。
【64】 趙川,《鴛鴦蝴蝶》,臺北市:聯合文學,2003。
【65】 毛俊輝,《一堂無止境的課:毛俊輝的戲劇人生》,香港:三聯書店,2022。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