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11-04 01:53:41| 人氣4,984|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科技與人性合一——評狠劇場《光年紀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時間:20161021日,周五19:30

地點:廣藝廳

 

在觀眾席一坐定,朋友淑雯就提醒我,那黝黑的舞台上,是不是能隱約看到斜斜的一道「黑幕」?我將兩隻手掌平放在雙眉處,藉以遮去觀眾席的場燈,如此便可以較清楚地看到那道「黑幕」。

 

事後閱讀了文本顧問洪瑞薇所寫的導讀〈臺北往哥本哈根,下一站:光年之外〉,文中提到:「4D Box聽起來頗具未來感,但其實源自於19世紀初的老把戲。彼時的劇團流行採用一種名為『佩珀爾幻象』(Pepper’s Ghost)的投映技法,巧妙結合光影折射與觀眾視差『裝神弄鬼』。

 

由於其文字描述中涉及了劇場幻術、把戲、劇場史等,這些都是我特別有興趣的幾個概念,所以就上網查了相關的資料,進一步地了解。首先是年代描述的小瑕疵:該幻術原由Henry Dirks1858年所創,後由John HenryPepper1862年改良,成功地運用於The Haunted Man一劇的演出之中,並發揚光大,故後世以Pepper’s Ghost名之;因此再怎麼說,都是「19世紀中葉」,而非「19世紀初」。

 

其次,則是在了解該幻象的投映物理原理之後,才知道那是「演員–鏡子–玻璃–幻象」之間的反射與折射關係,所以不是「黑幕」,而是「玻璃」(近日和該製作團隊的一名工作人員聊起,得知那是一種特製的薄膜,目前只有德國和香港能夠製作);同時,便覺得《光年紀事》結合古典劇場把戲與4D浮空投影(4D holography)的技術,既往新媒體藝術的無限可能實驗探索,又能保留並提取前人(維多利亞時代,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個歷史時期)的智慧經驗。除此之外,還加入了3D影像、Kinect感測互動等科技藝術,觀賞時必須戴上特製的3D眼鏡,這在當前的台灣劇場,都是較為少有的體驗;又或許,這些在新媒體、科技藝術界已經是熱火朝天,只因我是井底之蛙或較少接觸,所以亂為驚嘆。

 

關於技術,那已經在我的專業之外,因此我也無法說得更多,搞不好上面所說,仍有訛誤,那就請方家指正。

 

觀眾帶上VR眼鏡之後,就像進入兩位演員(魏雋展、Kasper DaugårdPoulsen)的深層記憶與潛意識,影像不斷地流轉變換,演員的敘事之中,有對父親與家鄉的憶想,有對家屋起居空間的依戀;兩人似乎會穿透彼此的敘事與回憶,甚至是夢境與幻想,演員的表演實體與影像相互交疊。奇妙的是,幸福感裏頭隱約瀰漫著憂鬱的愁緒,淡淡的哀愁與憂傷之中,卻又有一絲絲甜蜜的幸福,小清新,不甚沉重,也沒有過度耽溺。

 

看完之後的演後座談,仍然有觀眾(又是我的朋友,剛本)關心在這樣的創作(或創作趨勢)當中,科技是否將取代人?我自己心裡的回應是,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尤其在這樣的作品中,人性與情感的成份還是十分濃厚的,真要說,那也是科技與人性合一,無法一分為二來看待。這應該也是劇場科班出身的周東彥導演所不會揚棄的人文基石才是。

台長: 于善祿
人氣(4,984)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洪瑞薇
我是給了錯誤資訊的瑞薇,謝謝Lulu老師的指正。我同時去追蹤了一下我的錯誤理解是從哪來的。19世紀初流行的以類似技法在舞台上裝神弄鬼的表演,運用的其實是由羅伯森(Etienne Gaspard Robertson)所開發的投映技術。而概念類似的Pepper’s Ghost,確實如老師所說是在19世紀中葉之後才有。
2016-11-17 18:17:28
于善祿
沒關係的。
我在部落格或課堂講課時,也經常會有網友或學生指正;關於劇場史,我的信念就是「正本清源」,與你共勉之。
2016-11-17 18:24:47
洪瑞薇
謝謝,我會更加用功。
2016-11-19 00:36:3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