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2-15 17:20:00| 人氣4,111|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評國立中正文化中心《海神家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時間:2009年12月12日,週六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一進場坐定座位,就看到舞台上的天幕投以非常巨大的媽祖神像,還有清煙裊裊,只是看起來好像是電腦繪圖軟體畫出來,虛假不實,我的意思是,相對於後來投影的內容有許多篇幅都取材自紀錄片,至少呈現了部分真實,而這尊畫出來的媽祖神像,少了些許年代的滄桑的靈光,或許就是要提醒觀眾接下來的演出內容雖然改編自作家導演陳玉慧的同名自傳體小說,但虛實相伴,有些認真,有些以實在認不了真;這或許也是許多創作者經常喜歡展現的一種聰明又狡猾的姿態。

演出內容主要聚焦在三和綾子(陳昭婷飾)和林正男(陳子豪飾)、林秩男(孫翠鳳飾)兩兄弟之間的情感糾葛,時代設定在1930年代至1940年代之間,大東亞因為戰亂的關係,人物在日本、臺灣、中國之間有認同危機,而在情感糾葛與認同危機之外,作者化身劇中人物(廖筱婷飾,扮作黑衣舞者),帶著她的德國夫婿(Maximilian Kalkhof飾)回到臺灣,似乎超脫在外觀看這一切的發生,卻又像是這故事的一部分,偶爾會滲入故事之中,幫劇中人物一把,有時也會以獨舞做為一種抒情或詠嘆,這個部分看起來還蠻浪漫的。

場面的調度看起來比較像是由影像思維出發的,零碎與片段化是其主要特色,某些舞台畫面甚至不到十秒鐘,或者只是為了畫面而畫面,但如此的處理卻讓人覺得特別虛浮感與模糊感十足,和原著小說想要表達或強調的返家感或無家感,無法相提並論,甚至也感受不到原著小說的格局與視野。原著小說以「我」做為主敘者,敘述的對象是「我」的新婚德國夫婿,小說有更多的篇幅去交代諸多細膩的情感與家國的歷史,儼然就像在給外國人上一堂夾雜了家族與局勢的歷史課;這種綿密訴說的陰性書寫,到了劇場裡頭就化約得很淺薄了,只剩一些東方符號(媽祖、和服、日本軍服、天皇玉音放送等),或者是抽離核質的新鮮陌生感,尤其是去鑼鼓點的類歌仔調,改以鋼琴與大提琴音為主,但幾乎全戲全程襯底,卻又讓人覺得過度,難道是演員表演撐不起戲劇情緒,而需要借助全程襯底的琴音嗎?

孫翠鳳的嗓音不知是排戲操勞的,還是鳳體受風寒微恙,台詞音質聽起來還好,但是一遇到唱詞,聲音忽大忽小,還會岔音,甚至走音,真令人難將其與「傳統戲劇國寶名角,挑大樑跨領域突破演出」的宣傳詞聯想在一起;但孫翠鳳的戲迷才不管這些,在她第一次出場以及謝幕時,均予以熱烈的掌聲與喝采,也算是給她一種鼓勵吧。相較之下,陳昭婷和陳子豪的表現沉穩,尤其陳昭婷貫串全場,戲份吃重,有大將之風;其餘大多數的演員都要扮演許多角色,這其中尤以陳家逵表現最為稱職亮眼,不枉他表演雙碩士(倫敦中央聖馬丁影像表演碩士、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表演碩士)的頭銜。

台長: 于善祿
人氣(4,111)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家逵
HIYA 善祿:
朋友轉了這一篇給我看
感恩啦!
不過這齣可以發揮的地方其實有限
期待很快有更多的演出可以被看見!
2009-12-16 02:49:40
于善祿
我也在期待家逵留英返台之後的第一個劇場代表作
畢竟這次的表現是「相較之下」而較為突顯的
2009-12-16 11:26:04
苦瓜寮
沒有看過這齣劇
但是喜歡讀劇評
常是因此而認識劇場
多謝了
2009-12-16 13:09:4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