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7年8月1日至18日(每週三至週六)
地點:牿嶺街小劇場
活動:「新潮實驗室」(New Wave Guling)
自從身體氣象館接手了牿嶺街小劇場,並組成了「牿嶺街小劇場經營管理處」之後,每年暑假或初秋總會規劃製作類似「新潮實驗室」這樣的藝術展演活動,有承繼前幾年臨界點劇象錄每年秋、冬之際所舉辦的「志同道合劇展」的感覺,或者像是這幾年劇樂部劇團(同樣也是秋、冬之際)所舉辦的「101巷藝術節」與「玩弄經典藝術節」,這些無非就是要以低預算成本、高藝術實驗性的策略來發掘新一代的創作者。
今年牿嶺街小劇場製作的「新潮實驗室」,總計有三部主要的作品,和三場特別加演的「演出」,前三者為《Elsewhere》、《格子爬格子》和《家族女子群像》,後三者則為《笑咪咪講堂之特殊美術教育》、《無人串場》和《你看?又是自己一個人,永遠都會是自己一個人…自己一個人站在2坪大的廚房煮紫菜湯包泡水加稀飯,接著又自己一個人站在原地幹光那餵不飽人的燙手稀飯》(下文簡稱《你看?又是…》)。
這六個作品都沒有太貪心的藝術創作企圖,都是在單一概念或簡單形式裡頭,將作品意義說盡或不說盡,真的像是在實驗室裡,掌握一、兩個控制變因,然後開始實驗的過程,結果可能在意料之中,也可能在意料之外,但最重要的意義卻是在過程。
《Elsewhere》主要透過劇場和影像兩種敘事媒介,訴說了兩個若即若離的故事,都有同一個男主角,都有情慾的制約、想像與解放,都是生活的瑣碎與情感的投射,和觀眾之間達成某種共鳴。語言的表現被壓到最低,其實如果不要有語言,整體效果可能會更好,不過這是台灣小劇場演員長年以來的大問題,常常是一開口說話,戲就不行了,偏偏這又是一個偏重意象、影像、印象的作品。許久不見劇場創作的毛雅芬,再次出手,依然穩健,而且場面調度與節奏也更見成熟,也許這幾年的研究所學理訓練以及《誠品好讀》資深編輯的職場訓練,對她的創作總有加分的效果。溫吉興是小劇場的老將了,這次的表演,除了聲音表現較不盡理想之外,可以看到他對所扮演之角色的身體控制,在一種既生活自然又想像虛幻的尺度之間,漸次轉換,可以見出其表演功力。影像的畫面構圖、畫質與後製處理,看得出來技巧是很純熟的。
《格子爬格子》的導演蔣禎耘以「劇場微型創作」為手法,並有一段關於劇場微型主義的宣言,稱此為「縮小之美」:「微型主義並不是一個新概念……放在純藝術是精細小巧的畫作;放在民間工藝品是令人瞠目的米雕;放在流行文化就是愛不釋手的模型雪鐵龍和樂高,然而把劇場與微型主義相提並論或許是沒人發展過新想法。嘗試運用縮小比例或模擬的物件與真人實體演出,在形體大小的轉換中豐富觀者的聯想和視界,與大人內心世界裡的小孩對話。發展中的劇場微型主義同時藉著製作微型時的屏氣凝神,重申劇場創作過程的專注態度,強調劇場創作的科學實驗精神,發掘更多藝術性的可能。」(參見其節目單)整個作品在牿嶺街小劇場二樓演出,場景由書櫃(當然還有很多書)、桌椅、吧檯……或者應該說整個原有的咖啡廳空間都用上了,台詞似乎都來自於隨機翻開的書中的某一頁上的文字(或也許有原訂的劇本台詞,在現場我無法分辨二者),作品的最大篇幅就是真人演員與縮小物件之間的互動,還有偶爾不經意出現的小機關、小影像(投射的地方,甚至連有些觀眾都會疏忽掉)。除了演員必須很專注,觀眾也要很專注,主要是因為物件比例太小,有時又怕看漏一些不經意錯過的影像或機關變化。在演出過程當中,節奏可能是最弱的一環,不管是唸詞,或是演員的肢體,容易令人打瞌睡,真有人這麼做了。但說到實驗性,這個作品算是概念不錯的,只是執行的方法與技巧有待加強,畢竟台灣已經有擅於物件劇場演出的偶偶偶劇團、無獨有偶劇團和飛人集社劇團等,總是要想辦法另闢蹊徑。
《家族女子群像》主要是一部紀錄片,內容是由影像作者唐梅文將母親家族中的四個世代女性親屬所述說的,給同樣類似的一些問題,像是從小到大的成長歷程、求學過程、工作、婚姻、遷移的路線、夢想等,然後將這些影像紀錄的素材做後製剪接,這些生命故事堆疊到最後,引出唐梅文與影像創作之間的執念關係,這就是她的夢想,而她也以這部影片當做家書,寄給家族的成員。同樣,影像處理的手法是很成熟的,敘事的過程也頗吸引人。另外,在牿嶺街小劇場的二樓,原來的咖啡屋空間,也展示了這些家族女子的各式文件,包括信件、證書、照片等等。
《笑咪咪講堂之特殊美術教育》是一場關於梵谷與顏色之間的美術講座,組成「笑咪咪藝術工作室」的三位主講者(高琇慧、陳英樺、柯德峰)都有豐富的美術教學背景,他們用生動活潑、幽默逗趣的表演講座方式,帶領觀眾認識梵谷以及他的幾幅著名畫作,到最後,柯德峰更化╱畫身為梵谷,製作了向日葵蛋糕,以饗所有的觀眾,色香味俱全,且寓教於樂。
《無人串場》整場全黑,觀眾在牿嶺街小劇場一樓劇場裡頭或躺或坐或靠牆(總之就是找到自己最舒適的姿勢),聽著邱意芸用數位聲音技術做出來的聲響作品,只有聽覺,更專心的去想像或回憶一些聲音所帶引聯想的畫面,令人想起王嘉明的《家庭深層鑽探手冊──我想和你在一起》(2004年,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或是加拿大UbU劇團的《群盲》(2004年,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我很樂見在眼球先生之外,有人繼續實驗技術劇場的可能性。
《你看?又是…》則是我認為在這次的新潮實驗室當中,最不會被記得或討論的作品,不只是該裝置藝術作品的標題,連它的作品說明,都是寫得既瑣碎又無趣,幾乎所有的觀眾都只是抱著一種「既然有展出,就別漏掉」的心態,到牿嶺街小劇場二樓的會議室看這項裝置作品,用煙蒂、鐵釘……等生活中廢棄的一些小物件,排列成某個無以名之的線條形狀,無從解釋,倘若欲賦予意義,卻都只是觀者的多此一舉。只能說,有概念,但無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