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2-02 15:21:17| 人氣45,462|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繪聲繪影】大秦帝國的商鞅

 §鞅語錄﹝值得管理者及為政者參考﹞

1.大凡奸佞,必有奸行,人心品行,不足為憑,法家不察人心善惡,法治不誅心,誅心非法治;人治將察奸治罪寄託於當權者一人,以為此等聖賢神目如電,造成人人自危,官場逢迎之風盛行,然一旦國家有難,官民退避,然作奸犯科卻無人舉發。﹝談人治之惡﹞

2.作為官吏便得講職責法度,你不行政事惟務虛名,周旋於世族廳堂,將官場當成名利場,致使國法效尤政令不通,疲民滋事世族抗法,新老國人勢成水火,不思失職之罪還要辭官而去,這是哪一家的忠臣?!﹝質問尸位素餐的官員﹞

3.有功於前,不為損刑;有善於前,不為虧法。﹝談衡量刑罰、法令的好壞標準﹞

4.今日起,護衛馬隊減為百人,今後外出巡視只要一個百人隊;君上特許護衛兩千,那是國家的威儀,誰都無權濫用,平日帶那麼多人馬,除了嚇唬國人,還能做甚麼?宣,第一道商君令:百騎之外,其餘鐵騎衛士,全部退回軍營;秦國最需要的,是戰場銳士!﹝衛鞅受封商君後,回府見府中多了許多秦孝公冊封的軍士,認為無須浪費人力﹞

5.秦國新法有定,國君壽誕、大臣晉爵,朝野不得以任何名目私相賀禮;我封商君有賀禮,安知功臣將士就沒有賀禮?此風一開,秦法就會面目全非;國家賞賜與私人賀禮不同,然國家賞賜,臣子也可以辭謝。﹝受封商君,朝野紛送賀禮,商鞅以為不當接受,命人全數退回﹞

6.有法不依,執法徇情,是法治的最大禍患。不禁私相賀禮,賄絡便會風行,朝野就會糜爛;預先立法,就是為杜絕此等腐敗風習,而今律法在前,我等卻要下不為例,理由便是懼怕有違民情?試問,是立功封爵者多還是送禮慶賀者多?省多數人錢財、斷少數人財路,民眾會不滿?禁勞民傷財之風,立清正廉潔之俗,不合民心、不合民情嗎?為山九仞,功虧一簣;今日你允許朝野恭賀自己,明日你又如何禁止朝野恭賀別人?下不為例實則是下能為例!此風一開風氣瀰漫,新法形同虛設,新軍銳氣瓦解,官府正氣消散,庶民的守法精神也會隨之渙散。魏國未出三代即一朝敗落,前車之鑑!﹝面對眾多官兵將士收受賀禮的情形,商君認為當嚴格行新法,不當因循民情而當姑息地以下不為例為理由﹞

§秦孝公語錄

1.昊昊上天、冥冥大地、秦國朝野臣民:收復河西失地,遷都咸陽城,是我秦國百年以來的兩大盛典,二十有年,秦國勵行變法,走過了一條浸透著淚水汗水以及鮮血的荊棘之路;秦國從此擺脫了舊日的貧困,洗刷了先族的恥辱,痛雪百餘年的國恥。至此昭告天地神明,秦國變法大成!人神共鑑!﹝變法大成大典上之宣告﹞

2.人心昭昭,天地悠悠,大良造衛鞅之不世功勳,永載秦國史冊。今昭當年之求賢令書信,特封商地十五邑,為衛鞅領地,爵號商君。﹝變法大成,冊封衛鞅﹞

待續......

-----------------------------------------------------------------------

 

    大學時修過韓非子的專書課,算對法家思想有基本了解─集法家思想大成的韓非,其思想淵源便是法家的慎到、商鞅及申不害,亦即將三者治國主張的偏於勢治、法治及術治融合在一起而不偏廢;當時對商鞅沒什麼印象,說實在的,歷史常以成敗論英雄,商鞅變法固有一定成效,但卻被司馬遷在史記裡評為刻薄寡恩之人,加上被車裂的下場,讓後人對商鞅似無好感及了解的興趣。

    直到春節期間,看了大陸紅火的歷史劇大秦帝國,裡面的商鞅盡公不顧私的剛正及卓然不群的才情,都讓人在太驚艷之餘﹝當然,跟王志飛演得很好有絕對關係﹞,不得不找出史記、戰國策來翻,才發現對歷史人物的印象多是來自這些史家的偏見﹝一家之言難免有偏見﹞;而大秦帝國的劇本,由大陸史學者孫皓暉歷16年寫成的大部頭同名小說改編,對於商鞅此號協助秦孝公奠定秦國富強績業有絕對影響的人物,自然有深切考證與研究,可說為商鞅既成於後人心中的刻版印象翻案,給予忠實呈現及評價,有血有肉,感動人心。

§商鞅不姓商,2千多年前便主張: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看了這齣連續劇才知,商鞅本名衛鞅,是戰國時代衛國國君後裔,又稱公孫鞅;至當時富強的魏國拜丞相公孫痤為師,蟄伏多年學習政事,公孫痤病故前向魏王﹝李立群飾演﹞舉薦衛鞅做丞相,惜魏王不採納,公孫痤要魏王若不用此人須殺了此人,否則鞅若為他國所用必定為魏國稱霸之患。後來,秦孝公向山東六國發出求賢令﹝這段不知歷史有無?﹞,因秦國當時是七國中最小最亂最窮最髒的國家,民風私鬥成習,以致有天下士子不入秦的說法;幸秦孝公賢明,紆尊降貴只為求得賢士以輔佐秦國,因而衛鞅認定秦孝公為可追隨的明君,入秦之後遍訪秦國山川關隘及民情,提出強秦九論,被秦孝公引為知音,第一批法令為農耕獎勵法、軍功受爵法、編民什伍連坐法、客棧盤查法及私鬥治罪法。

    這些法令有什麼可貴之處?以前從不知道,現在看這齣劇卻讓我敬佩得起雞皮疙瘩。戰國時秦國在衛鞅任左庶長開始變法時是-359年,距今整整2350年,西方民主法治不過實行數百年,衛鞅卻在當時便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法治眼光,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廢除奴隸制,農民農耕不再理所當然,因與他國爭戰有功或傷亡也不再是理所當然,打破刑不上大夫的觀念,更發明身分證,凡拿不出身分證明者皆無法投宿客棧﹝衛鞅後來逃亡時因未帶身分證而無法投宿,史記言其作法自斃﹞,使治安變好;秦人私鬥之風也因私鬥治罪法改善,不再每年死傷上千人損傷國力;之後更廢井田、開阡陌、除隸籍、改封地,將老世族坐享其成的種種既得利益重新分配,讓百姓人人有田可耕,抬頭挺胸過日子,只要立功也可加官晉爵。

    如此一來,老世族自然極不痛快!一外來士子得孝公信賴掌大權,將秦百年舊禮法擱置一旁就聽他一人說了算!就連秦孝公兄長都被衛鞅依法割鼻!王親貴胄被治罪殺頭者眾!更氣百姓竟能與老世族平起平坐!故老世族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就等秦孝公一死便欲除之而後快!

---------------------------------------------------------------------------------

§商鞅刻薄寡恩?實乃盡公不顧私

    衛鞅變法,確有苛刻之處,但想想,在不知法為何物的2350年前,要讓大家守法,治亂世用重典是必要手段!而司馬遷史記批評衛鞅刻薄寡恩,編劇&史學者孫皓暉也未避談,並呈現出衛鞅其實並不刻薄,他的刻薄是在於法律前不講人情的公正不顧私精神─ 一幕秦人在新法上路後首次因搶水而發動的私鬥染紅渭水,衛鞅決意懲治700多人─ 一律斬首!然因老世族人臨刑前悔悟「公戰有功,私鬥有罪」,鞅准許收屍祭拜,引來各族族人跪拜稱謝,鞅卻別過頭去說:這是依法行事,非個人功勞,誰再言謝,依法治罪!一旁山坡上有人觀看便言:衛鞅不接受民眾道謝,真是刻薄寡義啊!

    看到這幕,我完全明白衛鞅的刻薄寡恩可能完全不是後人想的這麼一回事─在2350年前,他能有此胸襟,以法為先,不居個人功勞,實非今日政客所能望其項背!何況,他要推翻的便是完全以國君意志來領導國家的人治,代之以法令治國的法治,創造人人都需守法的國家,如何能不擺出刻薄寡恩的態度?所謂矯往就必須過正,要遏止人治就必須不講人情先講法,不是嗎?

    看看當今的民主國家,在表面的法治下哪裡不隱藏著人治的私心自用,從總統到各公家機關裡面的大小職位,如果大家都能依法行事﹝當然法律是死的,必須依民情、時代逐步調整才不會流於不近人情﹞,哪裡來的這麼多阿扁們?

    衛鞅變法之難,看看現今軍公教的既得利益歷經改朝換代都無法被拔除,就知道衛鞅在當時這麼做是不得不然;而看看現在一旦有人要動軍公教的既得利益,就得面臨選票等等的威脅,就可以明白何以衛鞅在秦孝公死後便被老世族群起攻之,除之後快,死後將之五牛分屍以洩心頭之恨了!

    不過,衛鞅的確是有功於秦國的,他被孝公賞封地商於郡,故後世稱其商鞅;衛鞅成就秦國富強,秦國也成就衛鞅留名汗青,他與秦孝公肝膽相照,就像劇中所說的「君為青山,我為松柏」,更勝兄弟的情感令人動容。而衛鞅對於自己的死亡,孫皓暉將其編寫成衛鞅為了成就變法,視自己的死為消老世族之恨的方法,好讓變法跟基更穩固,不惜以身相殉,真真是大義無懼的一條好漢!﹝史記所載與此不同,或為編劇巧思而已?﹞

--------------------------------------------------------------------------------------

§稷下學宮百家爭鳴,劇中重現歷史場面

    這部戲令人感動的另一處,在於重現戰國時代百家爭鳴的場面,一場稷下學宮裡孟子與申不害、商鞅爭論人性及法家治道的戲,令人激動!喜歡中國哲學的人都知道百家爭鳴,也知道這些學者在戰國遊學各國提出治道盼為國君所用的歷史,卻從來無法想像這些歷史畫面,而這部戲做到了!實為一部值得推薦的好戲。編劇、導演、音樂、演員、道具......,都是歷史劇裡屬一屬二的,難更難在於要重現2000多年的歷史場景,值得一看也在於此。之前龍祥電影台有播可惜錯過了,年代現正重播,也可上土豆網收看。預計拍攝240集,現在只拍了第一部的51集,令人引頸期盼阿。

 大秦帝國劇情人物介紹:http://ent.sina.com.cn/v/m/f/daqdg/index.html

台長: 晴天

Azole
原著比電視劇更好看,電視劇已經蠻終於原著的,但小說真的更好看。共六部11卷,超級推薦。
2009-10-02 17:27:59
版主回應
謝謝推薦,大部頭的原著,該好好找出時間看看才是^^。
2009-10-03 17:36:29
育緯
接連看過原著的2和3之後,我覺得我還是比較喜歡商鞅變法的這段故事(因它有風起雲湧的感覺),第二部和第三部,彷彿是秦國的一段平原期,新法不斷前進,期間卻發生了許多故事...第二部歷史名人張儀蘇秦屈原等人的出現,在這個中國內部的國際邦交場上演出了許多故事;而第三部道出秦國面臨內部的權力鬥爭時,使怎樣運用智慧去平穩政局的,另外寫的就是名將白起的崛起和殞落~~
2010-03-18 20:04:54
版主回應
嗯 到現在還是還沒把原著找來看 之前在大陸網站上有看到電子書呢
2010-03-18 21:10:04
夜靳
不知道你找到原著沒
提供給你參考

http://www.angelibrary.com/real/sunHaoHui/firstKing/index.html
2010-07-03 05:50:08
版主回應
謝謝您的分享^^
2012-02-26 11:12:21
威爾剛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3 07:33:2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