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台灣各地持續上演著「開發硬道理」的連續劇,島內的居民只好不斷不斷上台北陳情抗議。開發不僅在本島的都市農鄉社區,離島也陷入這場開發風暴,只是這樣來自離島的聲音更不容易被聽見。
10月初,公共電視「我們的島」播出〈小島.大媽姐〉正是一例。位於澎湖內海的大倉嶼,座落在馬公本島、漁翁島所連結的島鏈中,也是澎湖灣內海中唯一有居民的島嶼,面積約18公頃,目前居民約有100多人。早期大倉嶼原本漁業興盛,人口眾多,但現在已是漁業沒落,人口外流,島上唯一的小學「大倉國小」,在2005年也因教育資源考量而廢校,沒了小孩笑語聲的島嶼應是更顯荒涼。
漁業沒落、蕭條的大倉嶼卻面臨一個大開發計畫,澎湖縣政府竟打算興建媽祖觀光園區,以媽祖巨像搭配觀光飯店,吸引遊客。大倉嶼媽祖觀光園區計畫預計投入5.5億經費,使用將近6公頃的土地,進行高度開發。還留在大倉嶼的居民仍從事傳統漁業,依島上的天然資源生活,試想一個島嶼的三分之一土地資源轉換用途,這對居民和環境的衝擊會是什麼?
記者在報導中也提到,澎湖馬公市擁有400年歷史的天后宮苦於修繕經費不足,僅有2000多萬。可是一個憑空起造的媽祖觀光園區卻要花費5.5億,這真是一大諷刺呀!
看了這輯報導,想起2010年去日本四國香川「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參訪。一樣是人口外流的海島,「瀨戶內國際藝術祭」透過引入外部資源,讓地域活化、海權回復,進行一場海上的百日冒險。3年過去,2013年「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舉辦第二屆,並將藝術祭的展期拉長為春夏秋三期,不難體會又三年的累積,在當地已長出更多的力量和潛能。
把2010那依稀的記憶和感動再次重述,也試著理理台灣的小地方是不是也可以找到翻轉的力量。
走過2010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瀨戶內海,位於日本本州、四國、九州的海域,其有分佈著約三千多個島嶼。遠古時代她就作為主要的交通動脈,並發揮重要的作用。由於交通封閉,至今她仍保有獨特的海島文化,卻也因此面臨人口減少、高齡化、就業減少、區域活力下降的問題,大大小小的島嶼人口外流,有的島嶼居民平均年齡甚至高達70多歲。島嶼的困境因一位在地子弟、一位外來藝術策展人,以及地方公部門的共同協力,開啟了瀨戶內海的新魅力。
面對全球化對地方文化的侵蝕,經濟發展對環境的破壞,現代人與自然的疏離等問題,藝術策展人北川富朗(Fram Katagawa)格外有感觸。2000年他以故鄉新瀉荒廢的梯田、空屋與廢校作為展場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獲得很大回響,也引起人們對藝術創作與環境保護、地方永續發展等問題的關注,三年一度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至今也持續進行著。
經營直島多年的福武集團總裁福武總一郎在2003年參觀了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深受感動;2006年福武總一郎再度造訪,並向北川富朗提起他一生奉獻的家鄉所面臨的問題和她的獨特。在福武總一郎的力邀之下,北川富朗把自己故鄉新瀉群山農田背景的所發想的經驗,帶到以漁村、農村與海洋為背景的瀨戶內海,「瀨戶內國際藝術祭2010」於是成型。
2010年這場盛宴邀請世界各地與日本的68組知名建築師、藝術家、學術團體進行藝術創作,融入當地居民參與的精神,結合藝術家與居民互動溝通討論,將島嶼的民俗、藝能、祭典風土,結合現代美術、建築和表演藝術,這些交互激盪出的作品和創意就散落在:直島、豐島、女木島、男木島、小豆島、大島、犬島等7座島嶼,以及「四國玄關」香川縣的高松港。
「藝術是催化劑,瀨戶內人的微笑與自然才是主軸。」
「透過藝術守護自然、土地與環境。」
這是北川富朗與福武總一郎在一場關於藝術祭的對談中所傳達的信念。
此外,福武總一郎還說:「人們可以學習島民不以經濟為重的生活模式。」從藝術祭發起人和策展人的言說,已隱約可以感受到一股尊重在地的本質。
社區居民協力編造「小豆島的家」
小豆島是瀨戶內海人口較多農產較豐的島嶼,因地勢起伏,基本上也是梯田居多,陡坡處的梯田呈長條狀,延等高線攀升;在緩坡處梯田有可舒展的空間,宛如展開一階一階的大舞台。
台灣的裝置藝術家王文志以竹子為主元素,在稻田上打造了一座「小豆島的家」,小豆島的家動員的二個村子的居民共同完成,取用的竹子也是當地的素材,結合圓形穹頂和長長的通道,竹屋內非常涼爽,仰望著圓頂的太陽光穿過竹編的縫隙,亮晶晶的光點頗像回教建築穹頂裝飾圖,進到其中的旅客幾乎都忍不住在中心的平台躺下來小瞇片刻。
這真的是一件很親民又結合當地人力和物產的作品,獲得好評的「小豆島的家」,2013年王文志再次受到邀請並以「小豆島之光」在田野原址重現。自然又尺度親切的作品果真最能獲得共鳴。
廢校新生命,土與生命的圖書館
在小豆島一所廢校的圖書館,創作者栗田宏一結合「泥土」和「圖書館」二元素,展現了另一股的生命力。圖書館內的牆壁依舊是陳舊的書架和書籍,場中央是一方方來自兵庫縣、香川縣、愛媛縣、廣島縣、山口縣、福崗縣的土壤。
有來自海或河川沿岸的土、有田野耕作的土、也有崖壁上的土層,仔細端詳才會發現原來泥土的顏色是那麼多變有層次,原來地方的風土是可以這般再現。平日我們踩著土、踏著地,可是卻鮮少會蹲下去細看腳下的土,去思考來自同地域的土承載了什麼樣的故事。廢棄的圖書館收納了一塊一塊新的土冊,牆上書架陳列著泛黃的書冊,在新生與廢棄之間彷彿有了對話。
男木島處處可見的生活美學
男木島在瀨戶內海算是人丁稀少、人口老化的小島,地屬丘陵高低起伏,年紀較長的居民出門都會仰賴小推車(onba),一來可以協助在小巷道搬運東西,二來也可以作為老人家行走間的支撐。這樣源自居民生活需求的物,也成為創作的好素材,變身後的小推車更具趣味感,也像是用繽紛的色彩豐富了小島。2010年onba工廠才開始生產各式色彩鮮艷的推車,到了2013年onba已是男木島的特有產品。
島嶼上雨水是珍貴的,創作者谷口恭子的「雨巷」,呈現居民以各式容器來承接天降而下的雨,在綠籬牆面上懸掛著水桶、水壼、鐵桶、塑膠水瓶,那樣簡單而繞富生活趣味的作品,清楚傳達島上居民對於水資源的態度。
藝術祭期間在各小島間穿梭,不管是漫步在田野上,還是在小巷弄間徘徊,抬頭或不經意的回頭,總會有「親切的驚喜」,領受到所有的作品不是為藝術而藝術,突然驚覺「透過藝術守護自然、土地與環境」的感動,竟然是那麼簡單湧現。
看看他國,想想台灣在地的希望之芽
一位朋友曾說,我們總是很願意花錢去國外旅行,欣賞他國的節慶活動或藝術節,卻不曾好好看看我們腳踩的土地。台灣的離島也很精彩,也各有各的生活底蘊,如果土地的美不曾被好好了解和認識,我們根本就不會去關心,就像是澎湖大倉嶼正在進行的開發計畫,好在澎湖已有居民發出反對的聲音並質疑這開發計畫的合理性。
在欣賞和欽羡日本經驗之餘,台灣是不是有機會創造屬於地方的感動和活力。跳脫「節慶活動式」或「地方特產式」的節或祭,澎湖花火節、苗栗桐花節、東港鮪魚節、台北牛肉麵節等,台灣的地方產業和社區永續發展還可有什麼樣的可能?
倒是想起今年已經是第四年的「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雖然自己還沒親臨現場,但是從網海蒐羅查到的資料,「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著實是一個社區聚落透過藝術而開啟人與環境的對話。網路上的資料不少寫到去成龍村的交通並不方便,有人提出這個不張揚的藝術節,現階段的目標和對象是在拉近村民的生活與濕地的關係,而非外來遊客量。從「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官網欣賞相關作品,以濕地為舞台的藝術創作,竟和自己在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看到的作品有著相類似的親切尺度。或許,從土地譜出的環境藝術變奏曲,正是支持地方永續的堅實力量。(原文刊於《青芽兒》59期2013.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