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時出國總少不了博物館美術館,不知何時開始,不管什麼樣的大小旅行、國內外的旅行,市場市集看食物反而成了一定要的行程。不論是鮮豔欲滴的蔬果,生鮮活蹦的海味,堆疊有序的物產,迎面襲來的各式嗅覺召喚,或高或低的叫賣喊價聲,市場裡宛如就是活生生的市民生活美術館,美學不再是高調,而是在尋常生活就一一展現。
十月去了一趟土耳其,匆忙決定之際,沒有時間好好做功課,還好是半自助的行程,有部份旅行社規劃行程,但也保有個人隨性的發現驚喜。根據旅遊書的建議,去土耳其有十大必體驗:卡帕多起亞的熱氣球、蘇菲旋轉舞表演、肚皮舞表演、洗土耳其浴、博斯普魯斯海峽遊船、地中海藍色巡航、體驗洞穴旅館和餐廳、與土其其人同飲咖啡紅茶、住宿鄂圖曼宅邸、參觀傳統工藝工作坊。這十大體驗,自己當然沒有一一按書作課,但一趟行程下來,後來整理照片發現,果真又是食物、市場市集佔多數,個人的興趣啫好果真在在影響遊途中的所見所聞。
一方推車的移動市場
在土耳其不論是熱鬧的伊斯坦堡大城市,沿地中海的城市,或是內陸的高原城市,都還保有推車販售的形式。在安塔利亞城市某一清真寺旁,看見二位年輕男子守著一部板車,板車上放著冰塊,夏南瓜、仙人掌果就放在冰塊上頭;同樣的,也曾看到有小販是把類似杏仁的堅果放在冰塊上,這樣的保鮮真是挺有趣的。只是很好奇這樣的堅果吃起來到底是什麼樣的滋味呀?
在伊斯坦堡的大城市,晚間巷弄內昏黃的路燈下,賣水果的老闆推著一部小車,台車上擺放著葡萄、無花果、桃子、西洋梨、蘋果、番茄等水果,而且老闆的秤子是很傳統舊式秤子,一邊放水果、一邊放不同重量的法碼。太熟慣電子磅秤的快速計量,看見老闆悠閒秤重,真有股時空錯置的感覺。
這種一方推車的移動市場,也有不少是販售小吃點心。在海港區域的城市可見淡菜包米飯的路邊小吃,米飯有胡椒調味過,要食用時可以再擠上檸檬汁去腥。當地人就站在小攤前一個接一個,有人可吃上十幾二十個,一邊吃一豪邁對著桶子丟淡菜殻「咚~咚~咚」,吃完之後老闆還會遞上衛生紙,真是貼心呀!
一方推車真是最便利的移動市場,車到哪了、人也就到哪了。再度好奇著,這樣的小販推車是合法許可的吧?因為至少並未看到警察來了,攤車老闆拔腿快跑的情形。
地方家戶和雜貨店,保有手工製作的溫度
大型超市或百貨公司的生鮮部最能反應出食品工業的全球化。土耳其人生活不可一日無茶,而且是超濃郁紅茶,甚至接近黑茶,果不其然在大超市的貨架上立噸紅茶是以大包裝500公克供應,飯店早餐或房間裡提供的茶包也是立頓居多。對照大型超市大同小異的產品,有些大品牌的零食餅乾糖果在台灣的超市也是可見。在超市裡人們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自以為有許多的選擇,其實這些商品多數是出自相同的大品牌公司,食品工業的跨國壟斷在大型超市裡是最具體的展現。
倒是小地方的雜貨超市充滿了驚喜,在地中海沿岸的小城市和小漁港街區的雜貨超市則是別有洞天。
土耳其人的食物,少不了生菜、麵包、米飯,外加一項燉或烤的肉類,生菜裡通常有萵苣、小黃瓜、小番茄、大番茄、洋蔥、茴香、薄荷,再加上優格淋醬。在KAS小漁港的雜貨舖,原本是想去採買水果,意外發現店舖中竟有多種不同品種的洋蔥,有大如拳頭、有小如鵪鶉蛋;有紫洋蔥、金黃洋蔥,也有白洋蔥。像鵪鶉蛋的洋蔥就是燉菜時使用,紫洋蔥白洋蔥多半是切片作為掠拌沙拉,當然也有切成圓環狀用烤的,或是加入番茄湯一起熬煮,不同的洋蔥有不同的料理法。
最有趣的是老闆牆上掛著各式乾燥的香草,不知情還以為是乾燥花,一問才知這是當地的花草茶,折一小段直接栽入杯子就可沖熱水喝。牆上的架子也陳列著二把狀似芒草編製的小掃帚,看到這小掃帚真是格外親切,小時候家中阿嬤也會去收芒草做掃帚,花草或植物的利用在常民生活是具有共通性。
看到雜貨店的豐盛農產倒也回想起,在行程移動的過程中曾穿越遼闊的鄉村地區,有些地方蓋了大面積的溫室,也挖了很深的蓄水池,原來這些溫室主要就是種植番茄、小黃瓜、萵苣等,充足的物產量甚至還可外銷歐洲。
城市中比較找不到農作生產的現場,鄉村地區則仍可見家庭式的農產加工。在一座希臘人離去後荒廢的小鎮,遇見一家人正在踩葡萄汁,年輕女孩穿著地方風格的工作褲穿著雨鞋,站在鋪著塑膠布的小車子上,一腳一腳踩踏著裝在袋子內的葡萄。流出的葡萄汁液接到水桶裡,集滿幾桶的葡萄汁再倒入鍋子熬煮三小時。熬煮出來的果漿原來就是我們早上在飯店會看到的一大缸葡萄糖果漿,用來塗抹麵包。這一家人很大方,熱情與我們分享他們自己栽種的葡萄,那真是一串甜到心坎裡的葡萄。
市場市集尋寶趣
來到伊斯坦堡自然不能錯過有頂大市集和香料市集(埃及市集),這是觀光客必去朝聖的地方。由於觀光客眾多,各店家無不使出拉客絕活,最有趣的是他們似乎已能辨別出台灣人(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在判別的當下馬上用國語、英語、日文、韓文輪番問候:
「How are you?」
「こんにちは」
「你好!裡面看看」
「안녕하세요(An Nyeong Ha Se Yo)」
大市集裡此起彼落的各國問候語也形成一種獨特且有趣的氛圍。
大市集的店家據說有五千多家,加上二十多個出口,進去簡直就像迷宮一般。歷史悠久的大市集是在1460年蘇丹阿何密二世的城市建造計畫的一環,當時只是有二座有圓頂的石造建築,在此擺設攤位是為了用來籌募聖索菲亞大教堂改建為清真寺的基金,這二個市集至今仍保留以珠寶首飾為主和布料紡織為主的傳統。據說這也是世界最大的珠寶黃金市集,所以在一家金飾店前就看到櫥窗內的洋娃娃咬著金奶嘴,自己也就無需太驚訝。
在市集內迷路加逛到昏頭之際,忽然看見一家超迷你的工藝小舖,小舖內所陳列的均是細緻的編織飾品,原來老闆是與一群在地女性工藝者合作,販售她們的作品,由棉線編織而成的項鍊、手鍊、頭飾、戒指、耳環各種飾品都有。
商品太類似的大市集真的讓人不知從何看起,或是走沒多久就覺得看膩了,偶然遇見的個性小店,可說是意外收穫。
市集街區閒晃時,別盡低頭看五光十色的工藝品,或是特別砌型的香料,偶爾抬頭也會有驚喜。在大市集裡圓型的穹頂,有花草的繪飾,有透光的窗口,當陽光順著窗口灑進,那光束中的微粒彷彿可見。也曾見過街區二排店家的上空掛滿了五顏六色的雨傘,繽紛的傘花襯著土耳其藍的天空,真是美極了。
喝茶、嚐點心,就是要甜蜜蜜
用什麼最能記憶一個國家,食物一定是不可缺的一環。土耳其的紅茶真的是令人難忘,不論在市集、在遊船上、在蘇菲旋轉舞表演現場,不管是紅茶還是蘋果茶,就是要有茶。四處可見送茶者拿著托盤到處送茶,這麼貼切的服務,難怪土其其人隨時隨地都可以來杯茶。土其其紅茶又濃又苦澀,店家一定給上二顆方糖,那般的甜蜜是要蓋過紅茶的苦澀呀!而且方糖還是單顆包裝,而且包裝紙有可愛有雅緻,有些店家和飯店還會搭配自家的LOGO,這樣的方糖真是心意十足呀!
土耳其的甜點有一大特色,就是可用「致命的一擊」來形容那甜度。想像一下,已是小糕點再將其泡浸在蜂蜜水裡,當你一口咬下的瞬間,糖汁還會在流出來,實在無法承受這樣的甜蜜呀!
土其其人愛吃甜的東西,相傳這跟土耳其的歷史有關,因為土耳其人的祖先是中亞的遊牧民族,因為需要經常四處畜牧、遷徙,而甜的東西就是最能補充體力的,所以這項習慣一直延續至今。土耳其人愛甜食不僅是女性,男性也一樣,不像台灣的下午茶總是女性居多,在伊斯坦堡街上一家百年的甜點店,每天下午也可見男性三三兩兩叫杯紅茶搭配甜點的下午茶時刻,原來喝茶吃甜點還真是土耳其人的全民運動。
慢慢地、慢慢地,逛市場市集、認識食物已成為自己認識異國文化的最佳途徑之一,食物不只是食物,也代表不同民族的飲食智慧和食物保存文化,很喜歡這般的食物和生活必需品的發現之旅。食物、市場、市集縮影了在地的生活,自己雖然是觀光客般帶著相機好奇的隨拍,但在市場裡穿梭的當下,在食物散發的香氣中,在挑選碰觸食物的手感中,在咀嚼食物感受的瞬間,自己彷彿也觸及到當地人的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