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8-22 23:32:26| 人氣1,8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體驗課教學手札 106-8-15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體驗課程,我安排了室內案例分享與戶外觀察體驗,希望連結學員們的自然/環境經驗、個人的環境關懷、對未來的期望、與環境教育實踐上的發想。

體驗課程前半,我邀請夥伴們互相訪談及分享印象深刻的自然經驗/環境經驗,並且嘗試從人與自然的關係、生態心理學、重要生命經驗、經驗與學習、環境美學及土地美學等觀點,說明體驗的重要。

IMG_20170815_142434邀請學員們互相訪談及分享自然經驗。

當時,至少有四位夥伴都提到兒時和及長,親自然的經驗與記憶:
一位夥伴從小
在溪裡玩水長大,與溪流關係親密,而加入河川保育志工(老街溪);
一位老師在南投的好山好水中成長,喜愛動植物,因此讀了生物系、園藝所;
一位老師從小在鄉下的阿嬤家長大,與雞、鴨、各種動植物和諧共居;
一位夥伴因小時候近視,有整整一年,媽媽天天六點帶著她到戶外享用早餐;
一位地理老師很細膩地提到在山裡行走踩著落葉的聲音、在森林中看見昆蟲;
一位提及自己帶女兒親近自然的經驗;
一位提到潛水時的美感經驗與海洋垃圾議題,使她走入環境團體;
一位分享了讀書時從海上觀察白海豚感受到的負面經驗;
一位則是在馬祖當兵時看見許多海洋垃圾而決定從事環境工程師、環境教育工作;
一位過去曾是南科知名企業工程師,深知許多企業只知求利而犧牲環境的事實...,離職後
從事環境教育工作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同是地理老師的夥伴,分享了他從學校畢業以後回到部落,才開始學習打獵的經驗。他提到現今打獵有兩種,一種是山裡徒步、一種是交通工具代步。提到暗夜山裡開啟頭燈行進於山路的經驗--跟行走在平地的不同:踏在土地上柔軟的觸感,夜晚的安靜,只聞飛鼠叫聲與蟲鳴,與土地的連結感...。
他的分享,讓我想起去年讀到一本書【大自然是我的美學老師】,其中提及
...說不定也是透過狩獵與殺生,來體會森林所帶來的恩澤,窺探死生之間的奧秘,去深入體會所謂神聖的真諦,也有可能是透過狩獵與宇宙交流。
我們能從狩獵學到的人生意義,其實比食物更加地重要。
...狩獵行動的本身,是一種與自然對話的精華,那裏有著自然最深奧的一面。
我也特地摘錄了這部分,與研習夥伴們分享。

體驗課理論與實務.jpg

布施英利的書「向大自然學習美」.jpg


我也分享了許多自己對於孩子的觀察與體會,對於經驗與教育的思索,並分享許多阿德和我分別為親子志工、國小中年級、成人設計的環境教育體驗課程的實踐案例。

戶外課一方面希望能讓夥伴們體驗
自然、得到愉快的環境經驗,一方面也希望是這四天課程當中,能讓夥伴們直接體驗、又感到放鬆的時刻。因此安排的幾個小活動都以直接體驗為主。

IMG_20170815_162232以衛星地圖的鳥瞰視野,說明清華蝴蝶園這個人與自然共營的棲地在景觀生態學上的意義

IMG_20170815_164138自由探索&訪問自然:各自觀察及訪問自然
後,請學員們分享觀察到的動植物與啟示.jpg

IMG_20170815_171331大地尋芳:請學員們根據簡單提示,一起在地面撿拾枯落物.jpg

IMG_20170815_172747大地尋芳:學員們一起留下季節性森林的投影.jpg

IMG_20170815_173559棲地大風吹:體驗棲地可能遭受自然或人為因素干擾,對生物生存的影響

IMG_20170815_175234生命之網 觀察石子路與草地 並畫下觀察到的動植物 找出它們之間的關連 並分享啟示

IMG_20170815_180708每位學員抽到一片葉子,寫著環境教育或生態保育學者的話,並且要與三位不同的夥伴分享,還要彼此互道,謝謝,有你真好。

環教中心四日的研習,今天傍晚於蝴蝶園的夕陽中結束。
體驗課結束前,我請學員們從信封中抽出一片樹葉,每一片樹葉上面都寫著一句生態保育/環境教育學者的話(每一句話都是刻意挑選、不同的),請大家至少跟三個人分享,並且向身旁的夥伴說:「謝謝,有你真好!」
我衷心希望,我們往後都是相互支持的夥伴,在環境教育的路上,一同並肩前行。
好幾位學員說,沒想到今天下午的課程,越到後半越覺得精彩與萬分感動;有的學員表示,看見我們和孩子一起做這麼多事情,覺得當我的小孩真的好幸福;有的學員說,我分享的課程實踐,都是她很想做卻一直沒有付諸行動的;有的學員則表示,她從中看見了真善美,也有學員表示,很謝謝我為學員們做得這麼多。
事實上,我真的不敢問這堂四小時的課能在彼此心中留下些甚麼,也知道(像是寫在葉子上頭的字)這樣的東西不可能永保新鮮,但我真心希望這短暫交會的時刻,讓我們都更有勇氣與信心走向未來,開展更多的純真與美善。

體驗課結尾 夥伴們說 最後這堂課越到後面越覺得感動.jpg (照片來源:研習夥伴們在群組分享)


IMG_1003.JPG 感謝小瑀魚幫我撿樹葉,阿德特地幫我買筆。

IMG_1004.JPG

 
106-8-17
記得在孜孜屹屹準備著體驗課程的過程,我突然回想起經驗與學習這回事情,而把一年多來始終不想翻閱的論文找出來看。
閱讀當下,內心的驚嘆是,我曾經如此認真、如此誠懇地,將許多的實踐經驗與對於環境教育者的建議,寫在這本將近三百頁的碩士論文裡。
我想,曾經用心做過的事情,即使時間退得再久遠了也不會真正消失,它們已成為經驗、成為身體記憶,成為我們探索世界、看待世間事物的視框。
或許是經歷過那段探索經驗的過程,讓我想以這樣的方式--站在一個人的生命歷程的觀點去思考教育,去進行課程。
我也突然對於當時那些不能夠了解的、批判的人,感到釋懷及寬容了。
我明白,因為每個人經驗原是如此地不同,所抱持的價值典範,亦是如此地不同。

106-8-7
在這段緊密開課的日子裡,實際上投入這些事物上耗去的時間,都遠遠多過檯面上看得到的工時日數。
尤其是同時要處理行政、又有教學需要的時候。要實地場勘、確認現地資源、設計路線、流程、考慮天氣、日曬情況、雨備,甚至連小瑀魚小咕嚕都不得不投入幫忙教具製作。
而有些時候,有些教學的事情,是孩子們和工讀生也幫不上忙的。
我習慣按部就班,一次只專心處理好一件事情。於是,只能夠一邊默默地著手準備著開課行政,一邊又默默地擔心掛念著教學。
(也許全部執行過一輪之後,便能夠漸至佳境。默默期待著。)

106-8-12
連續兩週的課程之間,夾著一次週末上山的步道解說。
然而,即便置身霧林,心裡依舊盤桓著緊接著週一週二的所有事情,尤其反覆衡量著週二下午體驗課的份量。
晚間10點就寢前,撐著疲憊的眼皮,準備窩在棉被裡頭繼續修改課程簡報。
掀開棉被瞬間,棉被裡竟藏著這三樣東西: 一條小瑀魚從七月初開始就用把拔自製的紙板(仿泰雅簡化式水平織布機)織成的圍巾(原來,
小瑀魚織了那麼久是要送我的...);一本殼斗村的新繪本(原來這麼喜歡媽媽講殼斗村的故事啊!);錄音筆裡頭,是小瑀魚自編自彈自唱的生日快樂歌。
無法形容知道有人惦念著自己的當下,心中的無限感動。

106-8-12小瑀魚送我的生日禮物.jpg

延伸閱讀:
以下是我思索著體驗課內容時參考的閱讀
1.瑞秋.卡森——熱愛自然的科學寫作者 http://pansci.asia/archives/98745
2.李奧波的土地倫理 http://e-info.org.tw/column/ethics/2004/et04110801.htm
3.高峰經驗 http://www.atlas-zone.com/talk/part_2/talk240.htm

台長: 玉山薄雪草
人氣(1,89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環教中心教學日誌 |
此分類下一篇:柵欄裡、柵欄外 106-9-29
此分類上一篇:蝶園教學手札 106-8-2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