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5-05 10:49:16| 人氣1,0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理解的開始 —〈看不見的村落〉 102-4-23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如果歷史是一條河流,那麼常民生活就像是河流中載浮載沉之物。

河流的兩種自然營力一為堆積、一為侵蝕,兩種自然營力的交替作用之下,可能帶來一些東西、帶走一些東西、也可能因侵蝕造成崩塌,讓某些留下的東西偶然地重見天日。這就是尋找地質記憶的人,得以憑藉的蛛跡與運氣。

違章聚落是時代潮浪的產物,如果將光復以後先後來此落腳的政治難民、農業社會工業化、與城市發展帶來的城鄉移民潮視為一波一波的時代潮浪,寶藏巖聚落就像隨著潮水的淹沒與退去而次第在河岸沉積的漂流物。

歷史的河流便如是地在萬盛溪、新店溪的匯流處及虎空山(小觀音山)之間地帶,帶來、帶走、也間或以某次颱風大水收復失土,偶然地揭示事實或展現一些問題,在寶藏巖聚落這個地方,留下一些得以窺視部分城市變遷故事的窗口,等待我們去發掘與解讀。


理解的開始—〈看不見的村落〉 


認識寶藏巖聚落,似乎不能捨棄它的自然地理—背倚著虎空山(小觀音山)、面著新店溪的支流萬盛溪畔,這事實。

私底下覺得,這是寶藏巖解說無法全然捨棄避談的部分。


於是,我對於新店溪和寶藏巖始終留存著這樣的一個想像—

一百多年前的人划著小船,沿著「清徹如水晶」的新店溪溯行,在靠近現今聚落的這處河港上岸,與當地的原住民族進行物資的交換。

〈看不見的村落〉裡面有一位老先生從溪裡挑石頭去蓋房子的背影,就是在一段溪床裡拍攝的。


上週二,我走過了萬盛溪與新店溪的匯流口,和寶藏巖下方據說是河港的位置,看見了電影中現今仍保留著天然河岸的的場景。透過了剪接與配音,電影似乎更能夠召喚記憶,呈現時空交疊之感。


電影中訪問了幾個村民,從他們口中說出過去在寶藏巖的生活記憶,每個人記得的就像是歷史拼圖中一小塊碎形。


那位趁退潮時到河裡挑石頭的老爺爺,很珍惜當下還有屋子可以住,可以在這裡終老。


仍將幾十年前的軍裝掛在屋裡的老榮民翻開相簿,都是他年輕時軍旅生涯中的照片,他在兵馬倥傯中成了軍人,說到過去的日子真是苦,短短幾個字,分明是無奈,卻早已經雲淡風輕。沒有一絲怨恨政府、怨那個時代、沒有任何怨天尤人的意思,反倒是很認命。


有一位先生的童年是跟著爺爺過的,祖孫倆在寶藏巖的違章建築裡相依為命,爺爺一手將他撫養長大。他一輩子都不想離開這裡,因為這裡是他的童年,是他與爺爺的家,是記憶全部。


一位李家的女士已經嫁出去了,可是幾個兄弟姊妹很團結,他們的心都還緊緊繫在寶藏巖。因為家門前有一株剛搬來時父親親手種下的樹,和一株過世的母親親手種下的樹。看到樹,就好像母親還在。那是他們的根、他們永遠的鄉愁。寶藏巖整建的那段時間,他們不能回來看,後來開放了,他們回來,卻發現母親種的那株樹因為施工有了一些改變。那株母親的樹現在只剩下樹頭。


最後是一對已經搬離的老爺爺和老奶奶,他們在歷史斷面指認出被拆去的房子的痕跡。即使房子被拆除了,沒有了實際的形體,房子大約多高、多寬、樓梯在哪裡,就像一個戳記一樣,會勾喚記憶,永遠也無法忘記。


影片最後是幾張沙發放在以新店溪為背景的草地,應該是客廳吧,屋牆被拆去的客廳。老爺爺和一句話也沒說的老奶奶坐在沙發上。也許是要留給觀眾自己去想像。


而我的想像是「家?」—影片中幾位人物的家、被拆除的家、已經沒有牆的家,從眼前飛速閃過…。


讓我想起去年讀的一本書《留味行》,作者在談論「鄉音」時寫道:「大部分的人都有實質的故鄉,是一棟老房子、一方田地、或是一棵老樹…」我想這或許道出了不願搬離寶藏巖的居民他們的心聲。從河裡肩著兩擔石頭親手蓋的房子,手握鋤鏟開闢的園圃,父母親親手種下的老樹…,他們微小的盼望,只不過是,希望關於故鄉的記憶能夠拖延得深一點、長一點。


記得前兩個星期的下課後曾經討論到:「這些蓋違章建築的人,都是長期非法占用公有地…」說的沒錯,所以呢?你打算怎麼辦?


因為去年看的幾本書《流轉家族》、《留味行》、《追憶逝水空間》談的都是家族史,都是在大歷史的潮浪衝撞推擠之下,根本不會受到矚目的私家口述歷史和庶民史,如果沒有書寫下來,是會泡沫化的。使我對於家族的一些傳統、一些小時候不懂的、老人的堅持,開始慢慢增添了一分同理。


雖然,此刻我仍然沒有辦法好好回答關於違章建築不合法的問題。然而透過紀錄片,那些生活的記憶彷彿撥動了一根弦,彈奏出聲音。對於被時代潮浪沖到城市邊緣落腳的庶民,開始有了一點理解。也對於那個時代如何過渡到現下的這個時代,更多了一些有跡可循的想像。


而後我想到上一次在倫理學課堂,于璇回答蔡老師的問題時,為大家解釋了甚麼是「公平」甚麼是「正義」,兩者之間到底有甚麼不同。然而我卻還沒有辦法開始用「公平」和「正義」來檢視這個聚落的人。


(我還有一點模糊印象,為了解決違章建築的問題,台北市政府曾經在某一段時間蓋了許多價格較低的國宅。或許對於社會邊緣人來說,還是買不起吧!沒有辦法完全解決違章建築的問題,於是違章建築繼續地「違章」)  

台長: 玉山薄雪草
人氣(1,043)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讀書心得 |
此分類下一篇:[環境閱讀] 從吃魚到世界的未來 [Common Ground] 102-5-16
此分類上一篇:召喚、一個精彩的故事 102-4-1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