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嗯 終於想提筆啦 喔耶!
這報台活了二年多了吧? 最初的想法是想把法國所學的知識藉此傳回台灣,或到有中文的國度裡,不幸的是,個人生性閒散,總把報台拿來寫寫文章舒發情緒,真正和我所學的文章,真是少的可憐.我隱居於阿爾卑斯山的山谷中,天天看著山間的白雲,偶而泡泡茶,看看書,但總懶得寫一些和 ”知識” 有關的東西.原因無他,只因平日忙於論文寫作,如果又要拿休閒的時間來寫一樣的東西,那真是氣到會翻車.不過今日也不知怎麼的,一邊桿著枺茶燒餅,一邊想著: ”我到法國都快三年了,用了老爸老媽不少錢,也浪費了許多光陰,但三年前的我和三年後的我,依然是散人一個,這我爺爺地下有知,肯定半夜又要拿油條來扁我了 呵”於是,把燒餅放進了烤箱,腦子一轉: ”寫吧!” 於是我就坐在這裡了
= =
為什麼要寫西洋傢俱史?一來,這領域是我這幾年來專研的部份,寫來較不吃力.二來,西洋傢俱史雖做為藝術史的一環,但甚少有學者參與研究,既使連歐洲亦是如此.
今日西方藝術史的分野,將藝術分為兩大類:主要藝術,與裝飾藝術.
全西方的學者都知道這種分法很豬頭,但,在討論西方藝術的時候,這分法仍有一些用途,所以各大院校依然將藝術史的課程做如此粗略的劃分.主要藝術一般是,建築,繪畫,雕刻與攝影或電影等,而裝飾藝術則分為室內設計與器物史或工藝史.而傢俱,則附屬在器物史這一小環.
或許我們會認為傢俱必定是 ”比較不值得討論的”,因為它的領域就那麼狹隘,只有討論到 ”器物”時,傢俱才會浮上抬面.其實,如果我們從人類學的整體角度來看,傢俱的演進可提供我們找尋文化發展的重要線索.它含蓋了,日常生活,工具的運用,材料的來源,產品的貿易,工藝的技術,當代的審美觀念,甚至政治,經濟與宗教的影響.傢俱也同時包含了,繪畫,雕刻,鑲嵌,木工,金工,釉彩甚至上漆等技術的運用.一個研究傢俱的學者必需對以上這些領域多有涉獵才能較準確地鑑定一件古董傢俱.因此當我們拿出一本專論古董傢俱的書籍時,我們才會發現參考書目上總是包羅萬象,有講建築的,有說神怪的,連十字軍東征等政治歷史題材的書本都可能被列入重要參考資料.於是,我們可以說,傢俱史它原只是人類知識的一小點,但它的輻射圈可真大的驚人.
我們拿這幅十八世紀法國皇宮畫師 方斯華.布雪(Francois BOUCHER)的用餐圖來舉個例子.圖中這兩位貴夫人的簡單用餐隱藏了許多我們今天難以想像的訊息.
我拿咱們東方人的角度來看.首先,這是有錢的一家人,畫面上家裡裝璜得漂亮,人物服裝乾淨,兩個婦人拿著湯匙,也不知在吃些什麼鬼,但整體感覺是安詳與和平的.
以上這些訊息,對一個十八世紀的歐洲人也是如此,但他們看到得東西可要更多.首先,這家人不僅僅是富有人家,也是有教養,有品味的人家.在當時的歐洲,這畫面立刻讓西方人想到優雅的法式生活.而這些訊息立刻從傢俱的舖呈來釋放.
當一個觀眾站在此幅畫面前時,視線會很容易被集中在圖畫的中心稍下,約是侍者所盛的銀白水壺附近,而畫家在這裡擺了一個當時最新最 HOT 的一樣傢俱 - 點心桌(Dessert).這桌子對我們今天來說好像也沒什麼特別,但如果我們與十八世紀中葉的一般傢俱來比較的話,我們會發現這看似不起眼的小桌子,是如何得開始引導另一波潮流.十七十八世紀的桌子多半噸位較大,而且裝飾繁覆.那是一個洛可可的時代,傢俱上的雕刻,貼花,鎏金等總是把一個傢俱弄得五顏六色,令人頭暈目眩.但這一個小點心桌,不僅比例纖細,那修長又優美的線腳更是當代人前所未見.此桌的色澤泛著棗紅的古典色澤,令當時的人們猜想此桌可能是中國風格的漆器傢俱(當時歐洲中國風正盛 ”Chinoiseries” 而中國紅漆傢俱被視為高貴的泊來品),或者是英國的胡桃木傢俱(此木有美麗的棗紅色澤與天然的清香).無論他們的猜想如何,這小桌子可說是當時上流社會一致認為最有品味的藝術品.當然,我們也不可乎略婦人們的飲茶瓷杯,所坐的籐椅,左方的大理石桌,後方的廳鏡(當時只有法國能生產規格如此巨大的廳鏡),吊鐘,洛可可木雕壁飾,甚至侍者後方櫃子裡還擺了一個彌樂佛像.這些裝飾在當時不僅僅是最昂貴的,也是被認為最有品味的.只有在一個富有,有教養,有藝術品味的家庭才可能有如此擺設.
以上只是一個小小例子.我們可以從幾個簡單的傢俱來找到藝術家原本所要表達的訊息,也可以掌握一個時代人民的思想.我想,這便是瞭解傢俱演進一個有趣的地方.也是探討文化與文明另一個特別的角度.
這篇西洋藝術史預計包含從希臘羅馬上古時期到今日的傢俱演進.這範圍與內容可真是龐大,所以,我就慢慢得寫,就如同我的小說一般.盡我的能力,不求它的速度與數量,但求品質.當然,在西方器物史上我還只是個門外漢.文章的撰寫除了提供同好者一窺就竟外,更希望能廣遇專家給予指點.其實傢俱史就只是一小點,如能從中找到大家配茶下酒的話題,那真是令人快樂的大好事.
(圖:方斯華.布雪 Francois Boucher 用餐圖 Le dejeuner 1739年 巴黎羅浮宮收藏 Louvre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