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師姐,為了維持家庭經濟,在孩子成長過程忽略了與孩子的互動,單親家庭成長的孩子,個性變得相當偏激,時常頂撞師姐,讓師姐的心情時常鬱悶。
師姐退休後,時常四處做志工或到道場參加法會。偶爾回家把兒子弄得凌亂的家,整理清洗一番,然後又趕緊離開家,深怕又與孩子起衝突,自己精神上承受不住。
師姐只要在道場做志工或參加共修法會,心情都覺得很平靜、安定,可是一回家看到了兒子的頂撞行為,待在家裡非常不快樂,致使師姐選擇時常離家。
最近師姐輾轉來到了我們寺裡,也很歡喜到寺裡做志工、參加法會。當我們了解師姐的家庭狀況,師父建議師姐回家陪陪兒子。不是我們的道場不需要志工或護持,而是道場更希望每個來學佛的人都有美滿幸福的家庭。師父的理念是學佛的人應該先把家庭經營妥善,家庭是每個人的根,根扎不穩、本分都做不好,哪裡談得上是學佛呢?
我們時常做了本末倒置的事。
有很多人喜歡做志工,在外面為貧窮孤苦的孩子或老人清洗、打掃、煮飯,自己家裡的孩子沒飯吃,家裡也任由髒亂不堪。也有的人公婆年紀大了,需要有人照顧,她卻跑出去照顧孤苦的老人,把自己的公婆給忽略了。
這樣的行為,不但不是行善,反而是造惡業呢。
我們讓家人對這些慈善團體或寺廟起反感,甚至毀謗佛法,像這位師姐的孩子跟師姐說:「我絕對不會跟著你學佛,你們學佛的人很多人都只是口頭上的假慈悲。」最親近的家人都無法真正用心經營,讓他們怨嘆、憤恨,哪裡談得上有什麼慈悲心?每個學佛念佛的人,都忽略了“家”這個根本,弄得家庭不和、家庭破碎,社會哪裡會祥和?哪裡有什麼人間淨土可言?這樣念佛是念假的,念再多也沒有什麼功德可言。
最近有一位來寺裡做工程的年輕老闆。這位老闆雖然年輕,事業做得很大,時常在外頭交際應酬,也在寺廟團體接了很重要的職責。長年累月他回家的時間,如果沒有超過晚上十一點,是不回家的。
這位年輕老闆,最近到寺裡,了解了一些佛法,時常很喜歡到寺裡聽師父說法。有一段時間,年輕老闆時常很晚才回家,這個問題被師父發現了。師父勸導年輕老闆,想要學佛,想要做利益眾生的事業,一定要先把家庭顧好。家庭是我們做任何事業的後盾。早點回家多陪陪老婆、孩子,有的時候帶家人出去走走或帶來寺裡吃頓齋飯,老婆、孩子見你學佛後有很大的轉變,當然他們就樂於支持你學佛,也樂於跟著你學佛了。
因此這位老闆時常被師父趕著早點回家陪家人。
出家人不能只要有志工或信徒,就想盡辦法招攬多一點的信徒。每次來寺裡做志工或參加共修的蓮友,我們都會詢問他們有沒有把家裡先顧好才來,如果家裡有人需要陪伴或照顧,我們都趕著他趕緊回家。
師姐聽從師父教導,回家後與兒子互動,才知道兒子成長過程所受的傷害至今還存在,師姐內心非常的傷心,每天都悶悶不樂。師姐認為她在家裡是多餘的,煮的飯菜兒子也不吃,兒子下班回家,躲在自己房間,即是碰面也彷彿是仇人一般。師姐很想再離開家,可是又想到師父的教導自己忍耐著待在家裡。
我跟師姐說,以前你忽略了孩子,上班時沒時間陪孩子,現在退休了,更應該在家裡好好照顧孩子。一個大男孩每天回家,面對的是一個冷清清的家,一副凌亂不堪的家,換成是你,你會很高興嗎?難道不會怨嘆嗎?
孩子一時之間雖然不能接受你的照顧,可是只要你用心,把家裡整理乾淨,冰箱、餐廳裡隨時都有東西可以吃,給他家的溫暖,我相信孩子的心不是鐵打的。表面上雖然不理睬你,內心一定會有觸動的。
師姐在家裡大約過了十幾天,她很高興的說:「師父,我煮了綠豆湯,兒子昨天吃了一碗,今天也吃了我準備的點心,現在回家後,不會再對我臭臉,也跑出來客廳坐,不再躲在房間裡了。」
「恭喜妳了,這是好的開始,妳要繼續努力。」
「可是過幾天,道場有法會,也需要志工,我很想回去參加…。」
「喔!好不容易有進展了,妳可不要功虧一簣。這部“兒子經”,比妳去道場誦《大藏經》還重要。把眼前的這位兒子菩薩照顧好,比去道場磕幾千個頭拜佛還實在。佛菩薩教導我們的法,是讓我們有幸福圓滿的人生,不是讓我們光是磕頭誦一誦經而已的啊。兒子也是未來佛,妳就待在家裡侍奉未來佛,把母子關係改善,這比妳參加幾次大法會還有功德啊。」
「師父,我知道了。我會用歡喜心待在家裡參加這場“未來佛”的超級大法會。」
我們寧可住個小茅蓬沒做什麼大事,看著每個人都有幸福美滿的家,也不願做大志業,有眾多的志工護持,卻讓人家庭不和而破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