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澎湖第一個很肯定就說:「沒錯,這就是石滬了。」
在鎖港
因為佛心來的紫微宮允許外來觀光客登上七層樓高的陽台
以紫微大帝的視角才看得到石滬的全貌
這點非常重要
比如雙心石滬
也就是因為可以從斷崖看到全貌
才榮登全國最有名的石滬
雙心很了不起嗎?
即使現在的漁獲不具經濟規模
縣府每年還是要花十幾萬維護?
其實
吉貝還有更拉風的三心兩腋石滬
但是沒人知道
因為你沒有紫微大帝視角
一百個心也是白搭
這說明了一個人就算有實力
沒有站對位置也是庸才
我看到的石滬都沒有人在捕撈
湊近看頂多是塞牙縫都不夠的小魚
的確連基本工資都不值
問西嶼人為什麼都不修復石滬
他們笑得很同情說:「都沒有魚了,修復它幹什麼?」
對石滬有興趣的可以找書看
這是其中一本
明明就是跟著營隊幾十人 卻寫著“自我探索的旅程...“
很有文青派頭
我覺得內垵的塔公參考一下滬頭的造型
會更有說服力
鎖港的視覺中心是紫微大帝巨像
坐像高18公尺
若站起來也有25公尺
大約有十個姚明高
不管在村莊的哪個角落
都逃不過紫微大帝關愛的眼神
害我一時尿急也不敢隨地噴灑
一定找到公廁才覺心安
。
廟裡的工作人員親切並且有問必答
有問必答聽起來很理所當然
就像你賣鞋運動鞋說得出籃球鞋和網球鞋有什麼不同?nike和adidas特點在哪裡?
可是我就遇過無數的廟公連自己每天燒香換果的王爺是誰都莫宰羊
紫微宮的工作人員則可以流利地告訴你:
「紫微就是北極星,是天上最重要的那顆星,也是眾星的中心,幫玉皇大帝管理星星,也是未來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若像英國女皇做到死才讓位就慘了,因為玉帝號稱長生不老),我們宮有三層,一樓主祀北極紫微大帝,二樓觀音,三樓玉皇大帝,民國89完工,花了一億七千萬,巨神像就花了一億....還好早早完工了,現在建材、人工都漲價了,兩倍價錢也蓋不起來....」
。
就媽祖巨像而言
從馬祖、金門到北港、香山
近年流行的是大陸的石雕
也沒什麼不好啦
但是和竹南的龍鳳宮一比
這些大陸媽祖就顯得冷淡、遠距
#竹南龍鳳宮
龍鳳宮的媽祖坐像和鎖港紫微大帝色彩豐富、法相親和
就像隔壁的歐巴桑和歐吉桑
可以坐在他旁邊談天說地
就算小孩子爬到肩膀也是和藹地說沒關係
溫柔地把小孩抱下來 然後在屁股偷捏一把
也因此我挑了紫微大帝法眼籠罩的海堤露營
就算半夜有一群年輕人喝酒鬼叫也沒在擔心
鎖港之名來自於盛產鎖管
也就是小管
說到這個又不能迴避被風吹走的沙丘
傳說沙丘在的以前
不但能拿沙丘當進港的航標
並且小管會由經村口
只要設網攔截就撈得滿滿滿谷的小管
後來沙丘被吹走了
變成今日大賺觀光財的山水沙灘
說起來很不甘願
為了這個問題
縣政府找了學者調查
出版了【澎湖縣定古蹟鎖港南北塔調查】一書
就兩地砂質之不同
兩地之間的高地障礙 沙子吹不過去
以及1885年法國繪製的地圖和今日比對
用證明一個颱風就把沙丘吹到隔壁是黑白講
但是這也不會打擊鎖港對此傳說的信以為真
也不減遊客我聽得津津有味
#從沙灘就可以看出小管正在盛產....這在同一個海岸線的龍門,我並沒有注意鎖港的沙灘
鎖港令人欣慰的是有小吃店
並且門庭若市
總算不必再吃7-11的微波食品
海鮮麵和米糕
聽說粽子也很有名
鎖港南方的玄武岩地形
天氣熱得讓人想跳海
釣客的熱情卻不減
聽說退潮的時候海蝕洞的輪廓很像台灣
但是我實在沒釣客的毅力等退潮
兩眼昏花地画了濁水溪以北
就去找便利商店了
關於鎖港沙丘大挪移被科學破解
我倒不覺得會動搖傳說的魅力
傳說本來就是建立在某個人的胡說八道
聽起來很有趣或很能嚇唬人
就會傳開來了
我手上有一本「澎湖民間故事研究」
第八章
「歐成山事件」
就是澎湖日報記者歐成山在報紙上報導了澎湖傳說
引起馬公高中歷史老師蔡丁進憂心
因為某些傳說和他知道的有出入
蔡老師就投書指正
毆記者不但不承認錯 反而叫歐老師回去多看書
然後就鬧成風波
。
首先我就不認為傳說有正不正確的問題
你今天覺得別人說錯了
是因為你昨天聽到不一樣的答案
問題是你昨天聽到的又不能證明是對的
比如花嶼的仙人腳印
一腳在花嶼
另一腳有人說在貓嶼
有人說在望安
這就沒辦法用先來後到論對錯
因為都是胡說八道
傳說就是鬧著玩的
你認真了就被玩了
附錄:歐成山事件 姜佩君
數年前,曾有某記者在澎湖之地方報上,報導了不少澎湖民 間故事、傳說,其內容頗得地方好評,但卻有人指稱這些報導是 不實的報導,此種作為將會影響外地及後代子孫對澎湖的認知與 瞭解,於是雙方打起了一場漫長的筆戰。就筆者訪談當事者雙 方,所獲知的事情始末是這樣的:
1.事件始末
歐成山,現任《澎湖時報》記者,專寫地方民俗、文化、生 活新聞。據其自述:他約於民國五十幾年,即進入《建國日報》 擔任記者,中途約有七、八年至十年的時間,改至《聯合報》工 作,至民國七十幾年後,又回到《建國日報》任職。民國八十六 年《建國日報》停辦,隨即《澎湖時報》創刊,歐成山改以「尚 慈」的筆名,繼續在《澎湖時報》擔任記者。
從早期的《建國日報》至今日的《澎湖時報》,數十年的期 間,歐成山每天幾乎以一至數篇的新聞稿,大量報導澎湖各地方 的民情、風俗、傳說、文物、建築、歷史、廟宇、神明、信仰 …等各方面的報導,由於圖文並茂,言之成理,因此受到鄉親 們的喜愛及肯定。《建國日報》甚至以「老歐話澎湖」、「薪 傳」、「澎湖民間故事」、「澎湖傳統文化風俗與掌故」 等專欄刊登歐成山的文章。後來部分報導集結為《澎湖地名之旅》 (澎湖縣政府出版)、《澎湖傳統文化風俗與掌故》(縣立文化 中心出版)二書出版,相當受到各界的好評。有小學教師依據歐 的報導,編輯「鄉土文化教材」;有學生剪貼歐的報導,做為報 告繳交;更有有心人士,系統的剪輯歐的報導,加以分類收藏。 因此,歐成山對提升澎湖民眾對自身文化的瞭解、喚起大眾對傳 統及周遭古老事物的重視,的確是功不可沒。
民國八十三年,馬公高中之歷史教師蔡丁進,以其專業的學 術素養,偶然發覺歐成山的報導有誤,以為只是歐的無心之過, 便熱心的投書指正,但歐不僅不承認錯誤,反而要蔡回去多看些 書。此後,蔡陸續發現歐報導中的錯誤,最後,蔡終於發覺, 歐報導中所謂的「澎湖故事」、「澎湖風俗」、「澎湖傳統文 化」 不是向壁虛構的,便是將「外地」的民俗文化史料改 寫為澎湖的,他的報導幾乎無一可信。於是蔡開始採取動作,希 望制止歐這種「貽誤後人」的行為。
蔡一方面將歐報導中抄襲、錯誤之處,一一為文列舉指正出 來,希望能為澎湖的後代子孫留下一分正確的資料,一方面亦以 實際行動阻止歐這種傷害澎湖行為。但奇怪的是,連旅居台北的 澎湖學者余光弘先生都公開指出:「更可怪者,近年竟有地方報 刊一再地以杜撰的『澎湖歷史』,混淆澎湖人對家鄉的認識。」 ②但相關單位對此卻仍然無動於衷。蔡曾向來澎訪視的監委陳 情,但監委說這種事他管不著;向報社反應,報社置之不理,因 為有很多人喜歡歐成山的報導;向縣長陳情,得不到明確的答 覆;向文化中心、縣政府指出歐的作品有許多錯誤,必需先請專 家學者審核通過才能公開出版,但仗義直言的結果是縣政府要辦他「妨害公務」(據蔡丁進口述)。直到今日,歐仍然以每天數 則的新聞稿見報,蔡的「糾謬」文章,亦持續在累積當中,這個 事件尚不知何時,才能有個明確的了斷。3
2.雙方及各界看法
此事延宕數年,雙方各有其立場、說詞,各界人士亦多有耳 聞,以下臚列雙方說法及各界看法,提供參考。
(1)歐成山:其實中國各地的民俗文化都是差不多的。澎湖早 期的移民來自大陸各地,他們來時,各自帶了家鄉的風俗習慣來 澎湖,只是這些風俗後來沒有變成澎湖文化的主流,但它的的確 確曾經在澎湖流傳過,我寫的那些事,老一輩人都知道,只是批 評我的人都太年輕,所以不知道。我寫的這些東西,都是聽人家 說的,有人這麼說,我就這麼寫,我是記者,不是學者,那些要 引用我文章的人,應該自己再去做考證,不能把錯都算在我頭 上。我早年看的書很雜,所以有時下筆時,也分不清楚寫的東西 是書上看來的,還是從別人處聽來的。
(2)蔡丁進:澎湖人不知道他們在怕什麼?以為事不關己,所 以才會放縱歐成山在報上亂寫,都不敢管。報社記者有時為了趕 截稿,內容發生錯誤是在所難免的,但這是無心的,和歐成山蓄 意的作假不一樣。歐成山的錯誤,我明明白白的寫出來,抄襲的 部分也把原文找出來,但就是有人不信、不看,還把他的文章編 成「鄉土教材」來教導學生,這樣下去還得了,澎湖的歷史都要 被他改寫了!
(3)林文鎮:4歐成山的作品,十篇差不多有九篇是錯的,這 我們知道,但我們的人力精力有限,與其去打這曠日廢時又不會有結果的筆仗,還不如將這分心力,用來提升民眾的文化水準 上。俗話說:「有好的觀眾才有好的演員。」現在歐成山寫的東 西,一般人根本弄不清楚對錯,我們如果和他打筆仗,只是讓大 家看熱鬧罷了,誰是誰非他們也分不清楚,一點用也沒有。由大 環境來說,一些縣政府、公家機關做出來的研究報告或告示說明 都還有錯誤發生,這樣怎能要求歐成山的作品不能沒有半點錯 誤。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要檢討,為什麼歐成山可以寫出這些打 動人心、無法辨其對錯的作品。而我們這些科班出身的國文老 師、歷史老師反而寫不出來。其實不只是澎湖,很多地方報都有 這種情形。
(4)一般民眾(筆者隨機詢問):記者寫的東西,本來就不可 全信。那種東西誰當真呀!看過就忘了。應該沒什麼!不會那麼 嚴重吧!記者寫的東西,真的要抓毛病,一定抓的出來,那個人 和歐成山一定有仇。歐成山寫的都是「豪囂話」,根本沒那回 事。這種事地方報是可以容忍的。
上述各方的看法中,筆者以為,林文鎮所言,雖有其道理, 但在作法上過於保守。以「采風」在澎湖的影響力、公信力,若 能站出來聲明歐成山的報導不可信,呼籲報社不要刊登不實的報 導,這樣縱使民眾無法分辨歐內容的對錯,也會對其報導持保留 態度,不至於盡信,甚至拿來編鄉土教材,誤導下一代。而歐成 山的說辭,雖有推託之嫌,但不能說全錯。只是記者雖非學者專 家,但亦有其一定的公信力,或許歐的作品,僅是一些鄉間老 人,茶餘飯後無稽之談的記錄,但形諸文字時,還是應加以適當 的求證或說明。再者,歐的作品不僅是錯誤,還包括「虛構」 「抄襲」二部分,5不論古今中外「抄襲」都是不可原諒的,何未」在澎湖流傳過,否則不能全盤否定歐成山所報導的故事。
其次,若不論動機,僅由傳播的角度來看,若這些故事在報 導後,已經開始為人們講述,並且被採錄到,是否就可以承認它 是澎湖的民間故事?八十七年下學期,學生交來的一份採錄報 告,有一則這樣的故事:
從前天后宮叫「無憂宮」,為什麼叫「無憂宮」呢?因為 古時候有一個西文人,他欠了人一筆債,以前有一個習 慣,要是在新年以前,債主要不到債,這筆債就不算了, 所以他欠了一筆債,沒辦法還,只好跑到天后宮去躲起 來。躲了沒多久,一個從唐山來的人也躲進來,同樣也是 為了躲債。起初這個西文人嚇一跳,以為他是來討債的, 一問之下,才知道兩人原來都是來躲債的。這位唐山人問 這個西文人說:「你總共欠了人多少錢?」他說:「欠三 十兩銀子。」這位唐山人二話不說,就拿出三十兩,叫他 趕快去還債,並且跟他說:「我欠的是三十兩金子,所以 這三十兩銀子你拿去還人,等還完了再來找我。我覺得和 你很投緣,到時候我們再來商量商量一起做個小生意。」 這個西文人很感謝他,就把錢拿去還。第二天依照約定去 找這個唐山人,兩個人商量後,決定作賣米的生意。經過 一年的奮鬥,賺了不少錢,這時二人臉上就有了笑容,就 跟人家說:「我們一年前為了躲債,跑去天后宮,那時二 個人都欠了一身的債,一身的憂愁,哪知道從天后宮出來 後,所有的憂愁都沒了,所以我們私底下就決定叫它『無 憂宮』。 (9
這則故事與歐成山於八十三年九月七日《建國日報》第三 版,標題為「本縣一級古蹟天后宮又名一無憂宮」的報導內容大 致相同:
【記者歐成山特稿】本縣一級古蹟天后宮,又名「無憂 宮」,知道「無憂宮」由來的人可能不多,但是現在九十 歲以上的馬公市中央里高齡居民應該知道,至少也曾聽說 過。「無憂宮」的「典故」,是清朝光緒年間,天后宮廟 祝陳知足講的,代代相傳迄今;陳知足是「媽宮社」(今 馬公市)「南甲」(今中央里)人,可能是現任馬公市公 所公務員陳等發的先代族親(尚待查證)
陳知足說,有一年除夕,一位姓林的「暗澳」(今西文 里)人,因為經商失敗,欠別人卅兩銀子,恐怕被討債, 悄悄躲進天后宮內神桌下「逃債」。真是巧合,當夜又有 一位自稱「唐山人」(大陸人),也躲入天后宮內神桌 下,姓林的「暗澳」人看到有人潛進來,嚇出一身冷汗, 以為是要債的人找來了,但看清楚不是後才放心地說: 「我是逃債的,你是誰?」「唐山人」說:「彼此彼 此。」既然兩個人遭遇相同,就談得很投機,互相安慰起 來;依照古代商界慣例,過了今夜(除夕夜),次日是大 年初一就不可以向別人討債了。 「你欠人多少錢?」唐山 人問。「卅兩。」姓林的說。「唐山人」馬上從腰袋裡拿 出卅兩銀子,交給姓林的說:「我欠別人卅兩金子,你只 欠卅兩銀子,不要怕,這卅兩拿去還了,明天再來這裡找 我,咱們好好盤算盤算,合夥做生意」。從此,兩個人成了好朋友,並在「渡頭街」(今中央里海邊)開了家「糧 行」(米店),一年後賺了許多銀子,原本除夕夜裡令人 憂愁地潛入天后宮內逃債,但未料到大年初一「出宮」後 只不過一年光景居然變成富翁,因此兩人就叫天后宮是 「無憂宮」。
據蔡丁進的說法,歐成山的這篇報導,是抄襲《中國傳奇》 中的〈不愛廟的傳說〉:
不憂廟,在河南,供的是天后,據說從前有一個小販,因 年關結賬,負債數十元,恐怕債主追討,迫得跑到這個天 后廟來避債,你想這般淺的廟兒,那裏有給他藏身的處 所?他於無可奈何中,隱伏在「琴抬」(即神案)底下, 以為這黑暗的地方,還有那個人來找尋?但出乎他意料之 外,忽然有一個人,匍匐進來!他害怕債主追而至,怎生 是好,不料定睛一看,原是很「生份」(素昧生平的) 的;於是兩下問起情由,才知彼此合調,同病也應相憐! 他避債的可憐,竟給個進來的商人笑了一笑,因為這個商 人所避的,不下幾萬金,他區區數十,也弄到這樣,你說 好笑不好笑。商人究竟是商人,便在袋裏拿了百元之數給 他,說道:「我欠人家幾萬,才這樣地來避,你欠下幾十 金,何苦來此,來!這裏一百,拿回家去清還吧!」他喜 出望外,於感謝商人之外,便商請他到自己家裏去,「這 個骯髒的地方,你那裏住得來?不如到我家裏小避,雖然 不軒昂,比這裏倒乾淨。」商人也依從前往。此後,他們 倆便成為知己了!不久,大家合夥經商,節節溢利,因而
第八章 澎湖民間故事的傳播現象
致富。後人說此廟神靈默佑,所以叫做「不憂」。10
上面這三則故事,推究其關係似乎是這樣的:講述者是依據 歐成山的報導來的,I歐成山的報導又是依據〈不愛廟的傳說》 來的。如此說來,澎湖的「無憂宮傳說」的確是抄襲河南「不憂 廟的傳說」,而且已經造成流傳了!但若進一步查閱丁乃通先生 的《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索引》,則會在編號 745 *標題為「負債 人同病相憐,雙雙得救」條看到這些說明:
375
一個商人(或賭徒)經商失敗,負債累累,大除夕還賬的 時候,為了躲避債主,逃到一個遙遠的廟宇(山洞)裡, 他發現一個農民或一個窮人,也在躲債。但是那人欠的錢 很少,他袋裡的錢夠還,因此他把錢給了農夫救急。這農 民償清欠債後,送飯到廟裡給他的恩人吃。在他回家的路 上,被一塊石頭絆倒。為了方便其他行路人,他把石頭搬 開,沒想到發現石頭下面埋著一大罐金子(銀子),他和 恩人分享了,從此兩人都變得富裕起來。
原來,不管「無憂宮」或「不憂廟」根本是一則流傳很廣的 民間故事,在浙江、上海、廣州、紹興、寧波、杭州等地都有類 似的故事流傳。而民間故事在流傳的過程中,往往會附會在當地 的人事地物上,而以傳說的面貌顯示出來。至於它是自然而然的 附會上去,或是人為加以刻意的改變附會,我們無法得知的,但 一般都將它視為當地的傳說,應該是可以肯定的。如此說來,歐 成山的報導,似乎也可以被視為澎湖傳說,況且又已經有人接 受、講述了,不是嗎?但這些故事明明又是抄的,真的可以算是澎湖民間故事嗎?之所以會讓人有這種感覺,筆者以為這是由於 傳播方式的不同,所造成人們不同觀感的結果。
經由口耳的相傳,聽到了河南地方的傳說,再藉由口耳把它 傳播出去,是一種傳播方式:透過閱讀書籍的方式,知道河南地 方的傳說,再籍著報紙傳播出去,也是一種傳播方式。二者同樣 是傳播故事,但由於傳播方法的不同,所以帶給人們的觀感也不 同。用現代的傳播方式(報紙),由於是刻意、大量、快速、公 開的傳播,影響的層面較大,所以被視為抄襲;用傳統自然、口 耳、小眾、緩慢的方式傳播,影響的層面較大小,所以就被認 可。但這樣心態合理嗎?假設這則故事,在河北發現更早的記錄 —〈不憂寺傳說〉,我們會說河南的〈不愛廟傳說〉是「抄襲」 河北的〈不憂寺傳說〉,還是說故事已經由河北傳向河南了呢? 我想應該是後者吧!如此,何以同樣的故事再由河南傳到澎湖就 被視為「抄襲」,只因為它是用現代的傳播方式來傳播的。
筆者不是否定歐成山「抄襲改寫」的事實,只是想藉此討 論這種「抄襲改寫」可不可能被視為「現代傳播方式」的一種? 所謂「時遷法亦遷」,時代在變,傳播的工具也在變,利用書 籍、電腦、報章雜誌來傳播故事已是無法避免的趨勢,因此單就 「民間故事」這項,是不是可以採用較寬容的眼光來認定說:歐 成山的「抄襲」,只是用「現代的傳播工具」加以「自覺的改 變」來傳播民間故事呢?自然,即使我們可以用寬容的角度來看 這些故事,這些故事能否被澎湖地區的百姓接受,真正在澎湖人 的口耳間傳播開來,真正落地生根成為澎湖的民間故事,還得經 由時間的驗證,目前無法下定論。